資本實驗室·今日投資關注
聚焦前沿科技創新與傳統產業升級
作者:冉偉
本文為資本實驗室《量子計算創業投資趨勢報告》的第二部分。在微信後臺回復「量子計算投資」即可下載本報告完整版(PDF,22頁,2.7M,7,500字)
作為下一代計算技術,量子計算在超越經典計算機及其應用方面具有無盡的想像空間,但又像科學的金字塔尖一樣,少有人能夠觸及。
目前,除了部分國家的政府部門,以及大型公司的大力投入,那些鳳毛麟角的量子計算創業公司顯得格外的與眾不同。以下是部分具有代表性的17家創業公司:
在上述公司中,高達11家公司目前僅獲得種子/天使輪融資,佔比65%;除此之外,僅4家獲得A輪融資;進入B輪及以上輪次的僅2家企業。總體來看,量子計算創業投資仍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
從所處的應用領域來看,量子計算目前主要應用於複雜的大規模數據處理與計算難題,以及基於量子加密的網絡安全服務。例如:環境監測領域的氣象預報,醫學領域的基因測序、化合物設計與藥物研發,金融領域的投資大數據分析、預測與風險建模,網絡安全與即時通訊領域的量子加密,特別激動人心的還有量子計算為人工智慧提供的強大計算能力等。
1.D-Wave Systems
如D-Wave Systems自己的網站介紹,該公司是全球最早的量子計算公司。縱觀全球,確實很難找到有比D-Wave更早成立的同類公司了。除了大型科技公司外,這家成立於1999年的加拿大企業就好比量子計算界的帶頭大哥,一方面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另一方面又在懷疑和爭議中固執前進。
D-Wave雖然是當之無愧的量子計算機與軟體開發行業的先行者,但其發展過程也經歷了長期蟄伏,而並非突然走紅:公司成立的前5年都在做研究和專利布局;2004年組建科學家和工程師團隊,開始設計、製造和測試處理器與量子計算系統;直到2010年,公司推出第一臺商用量子計算機;接下來便是2013年的D-Wave Two,到2015年的D-Wave 2X,再到2017年的D-Wave 2000Q的不斷升級。
D-Wave的客戶包括谷歌、洛克希德·馬丁、美國宇航局(NASA)、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等著名機構。目前公司擁有超過140件專利,員工超過150人,累計已獲得超過1.4億美元融資,是獲融資最多的量子計算公司。
2.
於2001年成立於瑞士日內瓦,主攻基於傳統和量子技術的高性能多協議網絡加密(量子密鑰分配),以及量子隨機數生成器的技術開發,主要為金融、國防、政府部門,以及在線遊戲、數學模擬等領域提供網絡安全服務。
的創業歷程同樣不平坦,成立12年後,直到2013年才獲得來自Quantum Wave Fund的第一筆560萬美元投資。此後,公司於2016年12月獲得韓國SK電訊等機構的400萬美元投資。SK電訊的投資目的在於探索量子技術在通訊與物聯網市場的應用。
公司在亞洲市場的拓展正在加速,並於2016年底與中國的九州量子成立合資公司,以研發、生產和銷售與量子通信相關的設備及產品。合作方九州量子是中國首家市場化運營的量子通信應用全產業鏈企業。
3.KnuEdge
美國公司KnuEdge成立於2005年。該公司具有很強的傳奇色彩:其創始人是美國前宇航局(NASA)局長丹尼爾·戈爾丁(Daniel Goldin)。丹尼爾自宇航局卸任之後行蹤隱秘,甚至從媒體報導中消失,直到10年後宣布其創立的量子計算公司KnuEdge推出模仿人類神經網絡、名為KnuPath的首款晶片。
KnuEdge宣稱其開發的是革命性技術,為新一代機器學習系統開發未來所需的工具,並改進語音識別等人機互動界面,以推動人工智慧的發展。從媒體評價來看,這是一家希望超越Google、 AMD和Intel的量子晶片公司。
KnuEdge目前已獲得1億美元的巨額天使投資,在2016年中時已實現2000萬美元營收,客戶覆蓋大型計算機公司與財富500強企業,涉及航空航天、金融、醫療、酒店、保險等行業。
4.Post-Quantum
英國公司Post-Quantum成立於2009年,公司以「保護世界的信息(Protecting the World's Information)」為使命,主攻量子加密技術。
公司坦承自身的技術要得到廣泛應用還為時尚早,當前主要是把握客戶的短期痛點,並為他們提供一套模塊化的安全解決方案,包括安全通信、需要共識批准的授權訪問、生物識別,以及結合區塊鏈的安全應用等。
公司一直到創立七年後,也就是在2016年才獲得來自AM Partners、VMS Investment Group的1030萬美元A輪融資。據公司創始人Andersen Cheng回顧,因為公司的業務過於新穎和複雜,許多投資機構甚至聽不懂他們在做什麼,所以公司的融資經歷非常艱難而曲折,而新投資者在5分鐘內就搞明白了是怎麼回事。從他們的經歷可以看出,堅持下來,並靜待「有緣人」是多麼重要。
5.Nano Meta Technologies
Nano Meta成立於2010年,側重於光學與量子技術領域的表面等離子體光子學、納米光子學、超材料開發。其產品用於LED / OLED顯示器和照明、數據存儲、可再生能源、數字成像和光學、量子信息處理,以及傳感器等市場。公司於2013年獲得Quantum Wave Fund的種子輪融資。
6.1QBit
加拿大公司1QBit成立於2012年,主要為金融等行業用戶提供量子計算軟體應用及工具開發。2015年被世界經濟論壇評為「技術先鋒」。
1QBit 曾獲得CME集團、蘇格蘭皇家銀行,以及業內同行D-Wave Systems的投資。
7.Rigetti Computing
美國公司Rigetti Computing由前 IBM 應用物理學家 Chad Rigetti創立於2013年,致力於量子計算系統開發,使命是「打造世界最強大的計算機」。目前,公司正在建立一個人工智慧與計算化學的雲端量子計算平臺,並開放了名為Forest的測試版API,通過量子-經典混合計算模型,直接集成現有的雲基礎設施,把量子計算機作為加速器。
公司曾在著名孵化器Y Combinator接受孵化,並在孵化期間獲25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2017年3月,公司連續獲得Andreessen Horowitz領投的2400萬美元A輪融資,以及Vy Capital領投、Andreessen Horowitz參投的4000萬美元B輪融資,累計融資6920萬美元。該項投資將用於公司擴大團隊、拓展業務,以及用於製造和部署量子集成電路基礎設施的開發。
8.Optalysys
來自劍橋大學的Optalysys 成立於2013年,主要研究開發光學共處理技術和光學高性能計算硬體,以解決高強度計算時所產生的龐大數據管理問題,主要應用於相關的大型科學和工程模擬領域,如天氣預報、基因測序等。按公司計劃,其產品將於2017年推向市場。
Optalysys認為其產品將具有節省成本、時間,降低能耗等顯著功能。公司目前共獲得120萬美元融資,其中包括美國國防部高等計劃研究局(DARPA)提供的35萬美元撥款。
9.Quantum Biosystems
Quantum Biosystems成立於2013年,是一家來自大阪大學的創業公司,致力於推進量子計算與單分子DNA測序相結合的應用創新。
公司在A、B兩輪融資中累計獲得2430萬美元融資。其中,大部分資金來自日本的投資機構,例如日本創新網絡、三菱UFJ資本、東京大學邊緣資本等。
10.Cambridge Quantum
英國公司Cambridge Quantum Computing成立於2014年,創始團隊主要由劍橋大學的數學家組成。公司基於量子協議及量子算法,為商用量子計算機提供工具開發服務。公司目前開發出名為ti|ket>的量子計算機作業系統,主要用於幫助金融、國防等部門解決持續提升的複雜數據處理問題。量子算法與加密技術也是該公司的關注重點。
公司於2015年8月獲得億萬富翁Alberto Chang Rajii的5000萬美元A輪投資,他是投資機構Grupo Arcano的創辦人,也是Google、Uber 和Snapchat的早期投資者。在2016年,Cambridge Quantum Computing被彭博商業周刊評為「創新50強」公司。
11.QC Ware
QC Ware致力於基於量子計算系統的算法與軟體開發,是美國宇航局(NASA)的長期技術服務合作夥伴,曾於2016年8月獲得空中巴士集團的種子輪融資。
公司新近於2017年1月與美國大學空間研究協會(Universities Space Research Association,USRA)共同獲得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資助,用於為商業和科研機構開發量子計算平臺及服務(QC PaaS)解決方案。
12.QxBranch
QxBranch於2014年成立於美國,致力於將量子計算技術引入主流商業應用的軟體開發,主要為銀行、保險、航空航天、國防等部門提供數據分析服務,涉及系統工程、數據分析、機器學習、跨部門風險分析等具體業務。公司曾獲得FinTech Innovation Lab的投資。
QxBranch針對金融部門的應用軟體涉及投資組合優化、股市分析和風險建模等領域,客戶涵蓋財富100強企業,涉及投資銀行、對衝基金等。
13.Cyph
美國公司Cyph成立於2014年,為用戶開發下一代可保護隱私的通信應用。CyPh提供了一個端到端加密通訊解決方案,可以顯著提高對隱私的保護效果。公司由兩個前SpaceX工程師創建,累計融資102萬美元,含52萬美元債務融資。
14.IonQ
量子計算機公司IonQ由美國馬裡蘭大學物理學家Chris Monroe、杜克大學物理學家Jungsang Kim創建於2015年,原供職於美國情報部門 IARPA(「情報高級研究計劃局」)的 David Moehring則是該公司CEO。
IonQ致力於為大型企業提供量子計算能力,是量子計算領域「囚禁離子」技術流派的堅定探索者,曾獲得恩頤資本(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的200萬美元早期投資。
15.QuintessenceLabs
澳大利亞公司QuintessenceLabs是一家量子安全技術開發商,主要為金融機構提供網絡安全服務,用於保護消費者數據與隱私。公司目前已推出旗艦產品Trusted Security Foundation (TSF)。
公司曾獲得澳大利亞國防部的資助,並在2017年1月宣布獲得澳大利亞Westpac Group的補充投資,Westpac Group在該公司的股權比例增長至16%。
16.Eagle Power Technologies
Eagle Power Technologies主要從事用於量子計算、電子、切割工具,及合成鑽石等領域的Q-Carbon(固態碳單質的一種新形態)開發。公司曾獲得75萬美元種子輪融資。
17.Qubitekk
由美國前能源部科學家Duncan Earl創建,主要從事兩項業務:以極化光子作為計算機基本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開發;為M2M基礎設施與通訊市場提供量子安全技術服務。
公司曾獲得Ellis Energy Investments的投資,以及美國加州能源委員會的資助。
(作者冉偉系資本實驗室創始人,長期從事產業趨勢與風險投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