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夜訪武漢卓爾書店 阿里看上的不止餓了麼可能還有書店

2020-12-24 贏商網

  最近阿里的動作不小。

  阿里全資收購餓了麼的消息愈演愈烈,目前只差官方宣布和交易細節。消息之轟動,反而把另一頭「馬雲夜訪武漢書店」的新聞給不小心蓋掉了。

  馬雲前幾日去武漢,「順便」拜訪了當地卓爾書店。據36氪了解,馬雲此行是武漢卓爾集團主導的營銷事件,目的自然是希望自帶話題的馬雲能給卓爾書店賺取一波關注度。

  現場有隨行人員問馬雲要不要買一萬本書回家看,馬雲的回答則是買書不嫌多。這種略顯無釐頭的對話看上去更像是事先套好的招, 倒也成功引起人們對買買買的馬雲會不會買下書店產生興趣。

  書和電商發展頗有「淵源」,早期有不少電商網站選擇靠書起家(國外如亞馬遜,國內如噹噹、卓越),背後的理由如今大家都很熟悉了:降低書籍價格,促使銷量增大;而且書籍對儲存和物流要求都不高,可以幫助電商快速跑通供應鏈。

  但這也導致了後來那段全球書店受到重創的黑暗期。中華全國工商聯合會書業商會調查顯示,從2001年到2011年,有近五成的民營書店倒閉,書店老闆不得不選擇增加飲品等業務獲得營收。

  就在大家都以為書店慢慢淡出生活圈,行業進入頹勢已是一個不可逆的定局時,書店生意又慢慢好起來了。36氪在上周發表了《春節除了電影院,書店也爆滿了,我們找到了背後的原因》一文,我們發現,就算是玩樂放鬆為主基調的過年期間,不少書店的人流都非常可觀。

  在政策扶持下,書店行業正在變好,除了地產商外,網際網路巨頭們似乎也對書店覬覦已久,紛紛做出些不同程度的動作。為什麼它們會重新看上這個曾被自己重創過的行業?巨頭們該如何將書店與自己的商業版圖融合?原因是與新零售有關,還是看中了它的「情懷式」的第三空間場景?以下幾點,大概是最有可能的原因。

  還是流量的關係,但更主要在於特定人群的區隔

  凡是跟馬雲和阿里扯上關係的業態,第一反應是讓人聯想到「新零售」。這個一年前還讓費解的抽象概念,在2017年阿里和騰訊操作的一系列大手筆收購當中,完成了概念的基本普及。其中最重要的一點,便是網際網路這雙「看不見的手」伸向線下傳統行業。

  線上流量越來越貴,紅利期已過是眾所周知的現狀。眼下不論是先起步的生鮮,還是緊跟其後的服裝,都在往實體靠攏。我們以前把實體店叫門店,但現在更時髦的說法也許是線下流量入口——有人的地方,就有注意力匯聚和拓展生意的空間。

  前文已經提到,如今不少書店的人氣已經回漲,甚至是好過其他零售店鋪,對巨頭來說,它自然是個值得關注的入口。但它又跟京東、美團、阿里都已經入局的生鮮超市不同,書店的人群非常具有代表性,「買書」不像生鮮這麼高頻,但人群會比大眾消費更精準。正如奢侈品廣告主會在時尚雜誌上投廣告一樣,書店本身就是篩選器,篩選出一批氣質更獨特的人群:對生活和事業有一定追求,願意為知識付費,並有一定消費力的人群。這些人群符合了目前消費升級下的消費觀,是非常寶貴的對象。

   在線上永遠無法擁有的:體驗!體驗!體驗!

  書店變得不務正業,深挖體驗是第一生產力。

  如今連鎖書店紛紛轉型,除了在空間設計、品牌詮釋上加以升級外,書店通過引進文創產品整合成複合型消費的店中店,讓消費者覺得書店越來越好逛,從而留住消費者。

  例如,新華書店在升級了門店的招牌,一改昔日陳舊的形象後,還在各地打造具有標杆型的複合空間,在上海愛琴海購物公園便是由設計大師打造的「藝術文化融合」的標杆項目之一。

  此外,諸如西西弗、鍾書閣這樣的連鎖型書店一直打磨自己的活動運營能力,這也是他們設法讓用戶們多逛書店的有效方式。

  體驗式消費已是書店最大的壁壘,因為一次好的體驗,可以讓用戶買單,哪怕這本書之前不在ta的購書計劃內。消費一本書,外加跟一個空間、一群人產生實際的關聯,這可在線上無法享受到的經驗。

  超市都能被網際網路「賦能」,那麼書店也可以

  盒馬鮮生是阿里的標杆新零售產品。阿里常炫耀其坪效之高,這背後和被賦予的數據科技和技術有關。相信巨頭們的野心肯定不只是生鮮,那哪個產業會是下一個盒馬呢?

  也許書店會是個不錯的選擇。

  一方面,傳統書店已在體驗上取了重大突破,但終究這是門零售生意,需要回歸營收本質。有些書店過分追求複合業態,反而忘記了自己是「書店」的本質。在重新收穫了客流和關注後,坪效也許是接下來需要調整的問題了。

  當當網是較早宣布建立線下書店的電商,目前體驗店建在了3線城市,但至少從外觀來看,噹噹的書店和其他書店,似乎沒什麼區別,也並沒有在數據技術上有更多的體現。

  相反,亞馬遜打造的amazon books 可以說是比較不錯的案例。

  amazon books就猶如亞馬遜的線下版商城,依託於亞馬遜強大的數據,這門店裡陳列的是最受歡迎書籍,同時,相較傳統書店它也存在不少區別:從陳列上看,每本書封面都是面向讀者的,每本書都會配著對應在亞馬遜網站上該書的信息:讀者評論、評分、條形碼,用亞馬遜app掃描獲得該書的更多信息——當然,也是在亞馬遜上的。這些銘牌會每周更替,以保證時效性。

  在技術上,亞馬遜花了四年開發的「Just Walk Out(拿完就走)」在今年開業的amazon go 無人店實現了,用戶只需綁定amazon go app的帳戶,就可以無需付款,拿完直接走,不會像國內的所謂無人店那樣還要扮演自己是結算員的角色,可以說是很酷了。如今,國內雖然也不乏出現關於「無人書店」之類的項目,但多是換湯不換藥,形式大於主義。

  網際網路公司若是想再次介入「書」的生意,幫助書店通過技術再一次提升革新,可不能只是賣賣噱頭而已,否則,要是再「打擊」一下人家行業,可就不好了。

  你還在看書買書嗎?關於書店的話題你是否有其他見解?你覺得未來書店會發展成什麼樣子?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本文轉載來自:36氪 銳裘,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

相關焦點

  • 全省首家新華書店入駐「餓了麼」平臺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訊 4月16日上午10點30分,山東新華書店集團有限公司濟南分公司(以下簡稱「濟南分公司」)與「餓了麼」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在山東書城二樓舉辦,濟南分公司總經理馬學軍、助理楊瑩,阿里本地生活山東公共事務部總監楊兆建、山東新零售部銷售經理郭豹祖出席儀式
  • 迪卡儂、新華書店上線餓了麼,大牌零售商都在「上天入地」
    4月17日,趕在世界讀書日之前,上海新華傳媒旗下30家新華書店,登陸餓了麼,接下來,將有近百家書店陸續上線。上線一周後,最初的忐忑已經消失,實際反響比預期要好,三分之二以上的新華書店已經開單。如今,已經有超過100個城市的書店,上線餓了麼。
  • 阿里正式「吞併」餓了麼,創始人出局,換上了馬雲親信
    8月2日餓了麼更新股權信息,法定代表人張旭豪正式宣布出局,變更為王磊。張旭豪是餓了麼的創始人,王磊是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是馬雲的親信。同時餓了麼的企業類型變更為非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算正式被馬雲阿里帝國吞併了。
  • 書店寒冬有望遠去 武漢實體書店何以走上擴張之路?
    這也是物外書店開業兩年多來的第三家分店,完成了武漢三鎮各一家書店的布局目標。此前,物外第一家書店於2015年1月在漢陽開業,贏得「最美書店」讚譽。今年4月,物外書店第二家分店進駐漢口。  不唯物外書店,武漢多家民營實體書店也在三鎮多地開出分店。  武漢民營實體書店何以走上擴張之路?其經營之道何在?
  • 【馬雲點讚鄭州夜經濟⑥】酒吧、書店、LIVEHOUSE……「靈魂」也...
    據近日發布的《阿里巴巴「夜經濟」報告》顯示,夜間淘寶網購佔全天消費比例超36%,盒馬鮮生、口碑餓了麼等帶動夜間餐飲消費增長,觀影觀演等文化消費成為夜間消費的新內容……  身處鄭州的你是否還在做「沙發土豆」,過著「wifi+空調」的宅生活呢?鄭州有哪些方興未艾的「夜生活」正在點亮夜空呢?與大河網記者一起去看看吧。
  • 不止五折優惠!餓了麼超百萬商家加入天貓618
    6月3日,餓了麼口碑超過100萬線下商家正式加入天貓618。據悉,天貓618期間,餓了麼口碑將「萬券齊發」,每天都有大牌日,讓用戶享受不止五折的優惠。同時,首屆熱辣外賣節也將於6月6日啟動,眾多明星將受邀開啟數百場特色吃播。
  • 「馬雲點讚鄭州夜經濟⑥」酒吧、書店、LIVEHOUSE……「靈魂」也...
    據近日發布的《阿里巴巴「夜經濟」報告》顯示,夜間淘寶網購佔全天消費比例超36%,盒馬鮮生、口碑餓了麼等帶動夜間餐飲消費增長,觀影觀演等文化消費成為夜間消費的新內容……身處鄭州的你是否還在做「沙發土豆」,過著「wifi+空調」的宅生活呢?鄭州有哪些方興未艾的「夜生活」正在點亮夜空呢?與大河網記者一起去看看吧。
  • 杭州新華書店入駐餓了麼
    近日,杭州新華書店入駐「餓了麼」送餐平臺,杭州主城區的市民買書可以在家下單。當然,平臺的滿減、優惠紅包也能用在買書上。當街頭的外賣小哥騎車穿梭,你以為他車上都是美食嘛?不,可能還有書。以後,外賣小哥不僅僅能填飽你的肚子,還能給你送來精神食糧。
  • 武漢打造讀書之城 漢陽物外書店打造誠品書店印記
    近日,「書香江城—全民讀書月」在武漢物外書店(需求面積:500-800平方米)啟動。此前,新頒布的《湖北省全民閱讀促進辦法》,將看書定為市民義務。然而,在網絡書店的衝擊和城市建設影響下,許多老武漢人熟悉的書店或銷聲匿跡,或仄逼城市一角,到哪裡買書困擾不少愛書人。
  • 2年前,把「餓了麼」賣給馬雲,套現665億的張旭豪,如今怎樣了?
    經過深思熟慮,2018年,張旭豪和馬雲,經過兩次商談,以665億的價格將「餓了麼」託付給他。時間也證明了張旭豪的選擇是正確的,「餓了麼」經過阿里巴巴的經營調整,將「餓了麼」併入阿里旗下,運行得非常不錯,很快「餓了麼」又重新以『新』面貌出現在大家面前,在阿里的運營下,更是突破了之前的業績,「餓了麼」像鳳凰一般「涅槃重生」。與那匹「黑馬」美團的競爭,「餓了麼」依舊站在原來的位置。
  • 將餓了麼賣給馬雲,套現650億離場,那個「外賣小哥」後悔了嗎?
    將餓了麼賣給馬雲,套現650億離場,那個「外賣小哥」後悔了嗎?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的生活越來越便捷了。從網際網路普及之後,我們國內誕生了不少的巨頭企業,百度、騰訊、阿里等等,行動支付、外賣等越來越多功能開始走進我們的生活。
  • 另類湖北首富:曾是中國鋪王,寫小說上文學頭條開書店吸引馬雲
    在《青年文學》2020年第一期,他發表了長篇小說《武漢之戀I:梅花落·櫻花開》據媒體報導,閻志花兩年多時間,寫出了《武漢之戀》,共有四部,全文約50萬字。最有意思的是,這部小說把陳東升、雷軍、孫宏斌、艾路明、毛振華等大佬的創業歷程糅合進來,「成為最引入入勝的看點」。
  • 誠品書店創始人吳清友去世 他刷新人們對書店的想像
    原標題:他刷新了人們對書店的想像 7月18日,臺灣誠品書店創始人吳清友去世,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上,很多人以各種方式表達哀思。2012年到2016年,記者曾三次造訪臺北誠品書店,實地感受一位書店人的文化理想與堅守。
  • 星巴克與餓了么正式推出「專星送」,背後不止是做外賣...
    星巴克與餓了么正式推出「專星送」,背後不止是做外賣...新零售、戰略合作,這兩個詞語意味著這次的合作並不只是餓了麼幫助星巴克送外賣這麼簡單。其實在去年,星巴克就聯手阿里,推出了新零售智慧門店——星巴克臻選上海烘焙工坊。 但不止如此。今年 7 月,餓了麼 CEO 王磊稱,餓了麼希望在中短期內拿下中國餐飲外賣市場一半以上的份額,並計劃投入 30 億元。
  • 湖北武漢一方面大型書店紛紛關門 一方面也有新書店進入
    實體書店需要租金,人工,水電、稅金等成本,一些商場、門店免費,不代表所有房東、物業、業主都免費。稅金免的是增值稅,還有所得稅、城建稅、教育附加以及殘保費啥的。新華書店很多有隻有物業,還有教材發行,一些黨政讀物、法律圖書發行,以及多年和出版社合作,所以還能混下去。
  • 卓爾書店重啟24小時營業,讀者又可在書店通宵看書了
    今晚開始,讀者又可以在卓爾書店通宵看書了。17日開始,卓爾書店重啟24小時營業,這是武漢市首家恢復24小時營業的書店,也是目前武漢唯一一家實行24小時營業的書店。卓爾書店內,小朋友在看書。記者萬建輝 攝書店4月18日正式恢復營業,今天起恢復24小時營業。卓爾書店經理汪素娟說,24小時營業首先滿足了讀者「深夜讀書」的需求,許多讀者白天生活節奏緊張,「夜讀」成了他們放慢腳步、提升自我,追求生活品質的一種新生活方式。同時,24小時書店也為各種深夜的失意者或不歸人提供一個「心靈棲息地」。讀者在卓爾書店選書。
  • 在線經濟下的書店,還有這些新招
    杯套上的書、直播裡的盲袋陪讀者雲逛書店「海暗了,鷗鳥的叫聲,微白。」這是日本松戶時代俳句大師松尾芭蕉的句子。在餓了麼「遠方書屋」下單,附近寫字樓工作的李小姐很快收到了外賣小哥送來的一杯澳白咖啡,杯套上就寫了這樣一句話。「包裝很仔細,還有手寫的杯套。老闆很有心。」她拍了照片、寫下點評。
  • 馬雲打響本地生活消費攻堅戰,餓了麼獲手淘一級入口,美團危險了
    8月2日,細心的網友可以發現,手機淘寶App首頁已上線「餓了麼外賣」,餓了麼成為手機淘寶首頁的10個默認入口之一。這也就意味著以後手機淘寶用戶可以通過淘寶首頁新入口進入外賣服務,在應用內直接完成由餓了麼提供的訂餐外賣服務。獲得手淘首頁入口,標誌著餓了麼已成為阿里最核心的戰力。
  • 看中阿里生態力 漢堡王等餐飲品牌與餓了麼打通會員體系
    【TechWeb】餓了麼方面表示漢堡王已確定於本月底和餓了麼打通雙方的會員體系,並且商戶優惠券將首次實現實體門店與外賣平臺通用。用戶在餓了麼平臺漢堡王店鋪消費可以產生積分,與實體門店一樣,線下優惠券亦可在餓了麼平臺點外賣時使用;未來,漢堡王的積分在餓了麼線上也可以進行消費,兌換相應福利。據餓了麼相關負責人透露,想要打通會員體系的餐飲品牌不止漢堡王,更多品牌正積極與餓了麼打通會員體系。
  • 蘇州的誠品書店,不止是一個書店,也是旅遊的好去處
    導語:蘇州的誠品書店,不止是一個書店,也是旅遊的好去處很多人,對讀書這件事,是很糾結的,但是俗話說得好:水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讀書,是一件好事。以前,我也對讀書,有一定的反感,但是在搗了高中的會後,我就知道,讀書,是為了你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