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界面 劉芳】
泰國是否會變成東南亞又一個準備遷都的國家?
9月30日,泰國曼谷,建築被霧霾籠罩。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當地時間9月30日《衛報》報導,泰國總理巴育表示遷都是一種「可能性」。
和印尼首都雅加達一樣,泰國首都曼谷一直以來受到人口壓力、環境汙染、海平面上升和交通擁堵的困擾。
泰國時間9月18日,在「將泰國與世界相連大會」(Connecting Thailand with the World Conference)上,巴育提出了兩種遷都的選擇:「第一個是找到一個既不太遠也不太貴的城市,第二個是搬到曼谷外圍,以減少擁擠。」
巴育表示,將政府遷至曼谷郊區或將有助於緩解交通壓力,減少進出市中心的通勤需求。當然,遷都是一個重大決定,還需要對這一舉措的社會和經濟影響進行全面研究。
《衛報》指出,這並不是泰國政府第一次提出遷都的想法,前總理他信曾建議將首都遷往距首都100公裡的納孔納約克省(Nakhon Nayok)。
很長時間以來,曼谷飽受交通擁堵和空氣汙染的影響。
9月24日,巴育參加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來源:推特
2018年曼谷在道路擁堵程度方面排名世界第八。同時,曼谷的空氣汙染也每況愈下。當地時間9月30日,泰國媒體《The Thaiger》報導,巴育緊急命令曼谷當局立即啟動預備措施,以緩解曼谷的霧霾和空氣汙染。
泰國汙染控制部門在當地時間周一表示,曼谷13個地區和泰國多個省的PM2.5塵埃顆粒含量超標。
就在幾周前,印尼總統佐科宣布,將把首都從雅加達遷至東加裡曼丹。
據BBC和CNBC報導,雅加達位於爪哇島上,是世界上下沉速度最快的城市。雅加達部分地區每年下沉25.4釐米,幾乎一半位於海平面以下。隨著海平面上升和氣候變化引發的洪水威脅,研究人員表示,到2050年這座城市可能會被完全淹沒。
雅加達的遷都從很大程度上印證了科學家們多年以來對氣候變化所引起嚴重後果的擔憂。當地時間9月25日,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問題小組 (IPCC) 發布特別報告稱,如果溫室氣體排放繼續強勁增長,海平面或將在2100年升高60至110釐米。
而就在氣候峰會召開的前一天,IPCC表示如果全球氣溫比工業化前上升2度的話,全球將有2.8億人不得不離開家園。
那麼遷都是否是解決人口壓力、環境汙染、海平面上升和交通擁堵等大城市病的最好選擇呢?對此人們評價不一。
拿雅加達的案例來說,當地人對新都的地址將對環境造成的影響表示擔憂。CNBC稱,加裡曼丹是地球上少數幾個瀕危大猩猩生活的自然棲息地。目前,因當地農民為棕櫚樹和紙漿種植園清理土地而產生的大火已經讓當地大猩猩岌岌可危。
因加裡曼丹當地火災產生的煙霧而奄奄一息的大猩猩。來源:CNN
其次,遷都的成本並不便宜。據悉這個項目將花費大約330億美元,最快於2021年開始。
與印尼的遷都計劃一樣,巴育關於遷都的表態似乎還未得到泰國國內的廣泛支持。
來自泰國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理事會的Thosaporn Sirisproand告訴《曼谷郵報》,總理還沒有要求該機構認真研究這種可行性。
他說:「遷都是一個大問題,需要各個機構的認真合作。我認為巴育將軍向公眾拋出的是如何解決曼谷交通擁堵的想法。」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