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擁堵汙染及氣候變化,泰總理稱將研究遷都至曼谷郊區

2020-12-24 觀察者網

【文|界面 劉芳】

泰國是否會變成東南亞又一個準備遷都的國家?

9月30日,泰國曼谷,建築被霧霾籠罩。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當地時間9月30日《衛報》報導,泰國總理巴育表示遷都是一種「可能性」。

和印尼首都雅加達一樣,泰國首都曼谷一直以來受到人口壓力、環境汙染、海平面上升和交通擁堵的困擾。

泰國時間9月18日,在「將泰國與世界相連大會」(Connecting Thailand with the World Conference)上,巴育提出了兩種遷都的選擇:「第一個是找到一個既不太遠也不太貴的城市,第二個是搬到曼谷外圍,以減少擁擠。」

巴育表示,將政府遷至曼谷郊區或將有助於緩解交通壓力,減少進出市中心的通勤需求。當然,遷都是一個重大決定,還需要對這一舉措的社會和經濟影響進行全面研究。

《衛報》指出,這並不是泰國政府第一次提出遷都的想法,前總理他信曾建議將首都遷往距首都100公裡的納孔納約克省(Nakhon Nayok)。

很長時間以來,曼谷飽受交通擁堵和空氣汙染的影響。

9月24日,巴育參加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來源:推特

2018年曼谷在道路擁堵程度方面排名世界第八。同時,曼谷的空氣汙染也每況愈下。當地時間9月30日,泰國媒體《The Thaiger》報導,巴育緊急命令曼谷當局立即啟動預備措施,以緩解曼谷的霧霾和空氣汙染。

泰國汙染控制部門在當地時間周一表示,曼谷13個地區和泰國多個省的PM2.5塵埃顆粒含量超標。

就在幾周前,印尼總統佐科宣布,將把首都從雅加達遷至東加裡曼丹。

據BBC和CNBC報導,雅加達位於爪哇島上,是世界上下沉速度最快的城市。雅加達部分地區每年下沉25.4釐米,幾乎一半位於海平面以下。隨著海平面上升和氣候變化引發的洪水威脅,研究人員表示,到2050年這座城市可能會被完全淹沒。

雅加達的遷都從很大程度上印證了科學家們多年以來對氣候變化所引起嚴重後果的擔憂。當地時間9月25日,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問題小組 (IPCC) 發布特別報告稱,如果溫室氣體排放繼續強勁增長,海平面或將在2100年升高60至110釐米。

而就在氣候峰會召開的前一天,IPCC表示如果全球氣溫比工業化前上升2度的話,全球將有2.8億人不得不離開家園。

那麼遷都是否是解決人口壓力、環境汙染、海平面上升和交通擁堵等大城市病的最好選擇呢?對此人們評價不一。

拿雅加達的案例來說,當地人對新都的地址將對環境造成的影響表示擔憂。CNBC稱,加裡曼丹是地球上少數幾個瀕危大猩猩生活的自然棲息地。目前,因當地農民為棕櫚樹和紙漿種植園清理土地而產生的大火已經讓當地大猩猩岌岌可危。

因加裡曼丹當地火災產生的煙霧而奄奄一息的大猩猩。來源:CNN

其次,遷都的成本並不便宜。據悉這個項目將花費大約330億美元,最快於2021年開始。

與印尼的遷都計劃一樣,巴育關於遷都的表態似乎還未得到泰國國內的廣泛支持。

來自泰國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理事會的Thosaporn Sirisproand告訴《曼谷郵報》,總理還沒有要求該機構認真研究這種可行性。

他說:「遷都是一個大問題,需要各個機構的認真合作。我認為巴育將軍向公眾拋出的是如何解決曼谷交通擁堵的想法。」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曼谷或將在31年內被海水淹沒 泰國總理稱「考慮遷都」
    封面新聞記者 燕磊近日,據泰媒援引美國非營利組織「氣候中心」消息,全球海平面逐漸上升,在未來31年內(2050年前),全球各大城市將有被沉沒的風險。其中,泰國、孟加拉國、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亞等亞洲國家將有超過三分之二的民眾受到影響。
  • 未來31年內曼谷或被淹沒?泰國總理:人滿為患汙染嚴重考慮遷都
    近日,據泰媒援引美國非營利組織「氣候中心」消息,全球海平面逐漸上升,在未來31年內(2050年前),全球各大城市將有被沉沒的風險。其中,泰國、孟加拉國、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亞等亞洲國家將有超過三分之二的民眾受到影響。
  • 曼谷「考慮遷都」,31年內或被海水淹沒,泰國總理表示形勢嚴峻
    引語:曼谷「考慮遷都」,31年內或被海水淹沒,泰國總理表示形勢嚴峻文/雪泰國曼谷考慮遷都?這種將一個大的政治經濟中心遷走的情況在古代還是有可能出現,畢竟戰亂紛紛百姓又怎麼會親眼看著自己流離失所呢。不過,這種情況在如今也將會出現了,而泰國曼谷則是首先考慮的城市之一,為啥呢?
  • 緬甸印尼之後,泰國也要遷都?曼谷佔GDP44%,絕非說搬就搬
    2005年,緬甸人將自己的行政中心從歷史悠久的仰光搬到了原緬甸第三大城市內比都,到兩個月前的8月26日,印尼總統佐科宣布要把印尼首都從雅加達遷移到1400公裡之外的加裡曼丹島,而不知道是不是為了趕這個遷都的熱鬧,就在近日,泰國人也宣布打算把首都搬出曼谷,讓遷都一事再次引發東南亞媒體熱議。
  • 泰國總理英拉稱曼谷洪水年底前或不消退
    核心提示:11月15日,泰國總理英拉承認,曼谷部分地區的洪水年底前恐不消退。同天,執政黨數名議員提交動議討論遷都或設立第二首都的可能。
  • 應對氣候變化需要共同行動
    在巴黎市長伊達爾戈的號召下,倫敦、洛杉磯、香港、開普敦、波哥大等世界40多個大城市的市長日前匯聚巴黎,圍繞「為氣候共同合作」的主題,探討應對空氣汙染和氣候變化新舉措。
  • 全球氣候談判將重啟 曼谷恐成為氣候災害的首個犧牲者
    浙江在線9月3日訊(浙江在線編輯 王藝)據外媒報導,旨在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籤署至今已經過去了快三年。按照目前的進程,到本世紀末,全球溫度升高程度將比工業化前水平高3攝氏度,現在已經高了1攝氏度。  今年12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4次締約國會議將在波蘭城市卡託維茲召開,締約國將致力於解決巴黎氣候協定執行標準的問題,重點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執行標準,和面對自然災害,應對能力較為脆弱的國家的援助規則等。在此之前,泰國首都曼谷將在9月4日至9日迎來新一屆聯合國氣候大會的籌備會議。
  • 聽說,繼印尼之後,泰國也尋思著「遷都」?
    據《曼谷郵報》報導,泰國官員稱氣候模式阻礙風向,導致霧霾變得更為濃重。泰國霧霾來源主要是工業排汙、建築工地飛塵、農民焚燒農作物以及車輛尾氣排放。近年來,泰國的霧霾汙染日趨嚴重,部分媒體認為當局的應對策略效果欠佳。
  • 泰總理稱政府已準備取消曼谷3區「國安法」
    泰總理稱政府已準備取消曼谷3區「國安法」   中新社曼谷11月25日電 (記者 餘顯倫)泰總理英拉25日表示,在安全機構評估局勢確已完全恢復正常的情況下,政府準備解除在曼谷3個區實施的國內安全法令。
  • 應對氣候變化表現不及格!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在氣候變化雄心峰會上...
    12月12日,在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籤署五周年之際,由聯合國和英國、法國主辦,全球70多個國家首腦共同參與的氣候變化雄心峰會在線上舉行。 而英國重要的盟友國家澳大利亞,由於沒有按約履行巴黎協定的承諾,且對未來缺乏雄心規劃,與會的總理斯科特·莫裡森在本次峰會上失去發言權。 英國廣播公司的報導認為,澳大利亞並未遵守巴黎協定的承諾,其應對氣候變化的表現可以直接說是不合格。 僅有2000多萬人口的澳大利亞排放的溫室氣體總量佔全球排放量的3.6%。
  • 日本協同應對大氣汙染與氣候變化
    對話論壇設置了「協同應對大氣汙染與氣候變化」「鄉村振興戰略下的農村環境管理」等專題論壇,分享了日本在大氣、水汙染防治、固體廢物管理、農村環境治理等方面的精細化管理經驗,以及綠色生產轉型、培養綠色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有效舉措。本版特刊發日本治「氣」的相關報導,以饗讀者。  日本歷史上曾遭遇非常嚴峻的環境問題。
  • 印尼遷都
    印度尼西亞「官宣」遷都「當地時間8月26日,印度尼西亞總統佐科·維多多(Joko Widodo)正式宣布國家遷都計劃,將首都從位於爪哇島的雅加達遷至
  • 日本如何應對氣候變化
    組織健全、法律先行:日本政府十分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問題,早在1997年就成立了以內閣總理大臣為首的《全球變暖對策本部》;日本氣象廳設立了「氣候課」「氣候變化對策室」「氣候變暖情報中心」「氣候研究部」等應對氣候變化機構。1998年4月28,日本日頒布了《全球氣候變暖對策推進法》。
  • 韓媒:北京首爾聯手應對氣候變化 打造明淨天空
    參考消息網11月28日報導韓媒稱,第二屆韓中知事省長會議27日在北京舉行,兩國與會者在會上商定合作解決大氣汙染問題,並發表聯合宣言。據韓聯社11月27日報導,本屆會議以「中韓地方政府攜手走進新時代」為主題,雙方就合作改善空氣品質和應對氣候變化達成一致,商定將友好城市交流與傳統青年、體育賽事等掛鈎,積極開展人文交流和旅遊合作。首爾市表示,之前有過兩國個別地方政府承諾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的先例,但兩國地方政府集體商定一致應對有關問題尚屬首次。
  • 斐濟總理及聯合國官員呼籲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挑戰
    新華社斐濟楠迪10月17日電(記者 張永興)斐濟總理姆拜尼馬拉馬及聯合國常務副秘書長阿明娜·穆罕默德17日呼籲國際社會採取共同行動,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  斐濟是將於今年年底在德國波恩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3次締約方大會的主席國。
  • 澳大利亞將援助太平洋島國應對氣候變化
    【新華社微特稿】澳大利亞13日宣布,將向多個太平洋島國提供總計5億澳元(約合23.88億元人民幣)資金,幫助這些鄰國應對氣候變化。澳大利亞總理斯科特·莫裡森13日在吐瓦魯舉行的太平洋島國論壇開幕前發布聲明,說這筆款項將從澳大利亞現有國際援助預算中調撥,主要用於幫助太平洋島國投資可再生能源和應對氣候變化。吐瓦魯、帛琉和萬那杜等多個太平洋島國代表當天在論壇上指責澳大利亞應對氣候變化不力。這些國家受海平面上升威脅,呼籲把全球變暖作為論壇的首要議題。
  • 愛爾蘭前總理:應對氣候變化是全人類的共同責任
    愛爾蘭前總理:應對氣候變化是全人類的共同責任 2015-06-27 13:48:4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首爾、雅加達、曼谷有啥不好,各國竟紛紛遷都!中國會還都長安嗎
    巴西,曾遷都巴西利亞;加拿大,曾遷都渥太華;澳大利亞,曾遷都坎培拉。 進入現代社會以來,由於經濟、科技、政治等各個方面的日新月異的變化和發展,好多國家的首都,不堪重負,產生了嚴重的大城市病,首都病。
  • 泰看守總理稱將儘快支付政府所欠稻農款項
    泰看守總理稱將儘快支付政府所欠稻農款項   中新社曼谷2月6日電 (記者 餘顯倫)泰看守政府總理英拉6日在其「臉書」(Facebook)上表示,看守政府正在努力籌集資金,儘快支付政府在稻米典押政策中拖欠稻農之應得款項。
  • 韓媒:北京首爾聯手打造明淨天空 共同應對氣候變化
    參考消息網11月28日報導 韓媒稱,第二屆韓中知事省長會議27日在北京舉行,兩國與會者在會上商定合作解決大氣汙染問題,並發表聯合宣言。據韓聯社11月27日報導,本屆會議以「中韓地方政府攜手走進新時代」為主題,雙方就合作改善空氣品質和應對氣候變化達成一致,商定將友好城市交流與傳統青年、體育賽事等掛鈎,積極開展人文交流和旅遊合作。首爾市表示,之前有過兩國個別地方政府承諾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的先例,但兩國地方政府集體商定一致應對有關問題尚屬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