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稱蛋糕店大多都用植物奶油 用量靠估計(圖)

2020-12-15 搜狐網

  這下「災難」了!愛吃蛋糕的愛喝咖啡的都得小心點

  因為蛋糕、巧克力、冰淇淋、奶油餅乾、咖啡伴侶中常常藏著「植物奶油」,可導致糖尿病、冠心病、肥胖等疾病高發

  柳揚  

  A

  最簡單的劃分是植物奶油和動物奶油。植物奶油是以大豆等植物油和水、鹽、奶粉等加工而成的;動物奶油是由牛奶中的脂肪分離獲得的。從口感上說,動物奶油口味更棒一些,但價格比較貴。

  B

  氫化油,也被叫做「植物奶油」、「植物黃油」、「植脂末」。目前,在麵包、奶酪、蛋糕和餅乾等食品烘焙領域廣泛使用。

  昨天是周末,南京新街口一家頗為「走紅」的麵包店裡熱鬧非凡,收銀臺前排起了隊。一塊塊甜點散發出甜膩的味道,在店裡久久縈繞。但人們不知道的是,製作蛋糕上鮮豔花朵的主要原料——植物奶油,剛剛被央視《經濟半小時》曝光:《「氫化油」,或釀食物史上最大災難》!其中有專家表示,植物奶油在中國普遍使用,危害堪比殺蟲劑!

  其實,不只蛋糕,植物奶油還藏身於巧克力、冰淇淋、奶油餅乾、方便麵、蛋黃派、咖啡伴侶和奶油麵包等食品中。在這些美味的背後,極有可能為人們的健康埋下危險陷阱,導致糖尿病、冠心病、肥胖等疾病的高發——

  記者調查

  甜點師傅悄悄說:都用植物奶油

  蛋糕店幾乎都用

  植物奶油

  在新街口附近一家人氣火爆的蛋糕店裡,記者看到不足一百平方米的店面裡擠了三四十個顧客,多以年輕人為主。貨架上一排排的甜點,精緻誘人。記者拿起一小塊乳酪蛋糕,詢問店員:「使用的是植物奶油還是動物奶油?」該店員在跟糕點師傅核實後,表示「這兩者都有」。

  隨後,在另一家全國連鎖的糕點店裡,店員則肯定地告訴記者,店裡的蛋糕用的全是植物奶油。與此同時,記者在這家店裡的一些糕點的包裝袋上,也看到了「人造奶油」的字樣。更讓記者驚訝的是,諸如「燕麥纖維餅乾」這種聽起來非常健康的食品中,也含有植物奶油。

  採訪中記者發現,很多檔次高低不一的蛋糕店大多有個相同之處:銷售人員都宣稱店裡的蛋糕是真正的純正奶油蛋糕。而這些蛋糕細看起來確實細膩、美觀,讓人覺得無可挑剔。

  為什麼要加「純正」這個詞呢?記者了解到,這頗有些「欲蓋彌彰」的味道。近日,一位蛋糕店老闆自曝內幕:糕點行業內製作蛋糕用的「奶油」其實很少採用純正奶油。因為純奶油較難成型,放在冰箱裡兩個小時就會溶化,沒法保存;而大家購買的奶油蛋糕大都質地鬆軟,口感細膩,間隙小,有「賣相」,還可以冷藏兩三天。

  當被問及一般的用量是多少時,這位老闆脫口而出:「用量是看著加的,反正估計合適就行。」

  「現在大多數甜品店裡,使用的奶油都是混合了植物奶油和動物奶油兩種的。動物奶油是由牛奶中的脂肪分離獲得的,植物奶油是以大豆等植物油和水、鹽、奶粉等加工而成的,也叫人造奶油。從口感上說,動物奶油口味更好一些,你到糕點店裡聞到的那個香味多是來自這個東西。而植物奶油不含膽固醇,看起來好像比較健康。」一位有多年甜品製作經驗的糕點師傅告訴記者。不過他私下裡表示,聽過植物奶油中含有一種叫反式脂肪酸,好像對身體不太好,至於不好在哪裡,他也說不清楚。

  超市

  零食多含

  植物奶油

  夾心餅乾、薯片、早餐麥片、方便麵、方便湯、蛋黃派、多納圈、巧克力、咖啡伴侶、沙拉醬、冰淇淋、速凍湯圓、糖果、色拉……在南京各大超市的食品貨架上,到處可見「氫化植物油」、「植脂末」等物質。

  記者看到,不少袋裝甜點中,雖然沒有寫含有「植物奶油」或者「植脂末」,但是,卻標註含類似「精煉植物油」或者「起酥油」。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這些聽起來好像食用油的物質其實多是氫化棕櫚油、氫化大豆油、氫化椰子油等物質組成,而這些均是「氫化油」的不同叫法,甚至不少被簡單寫成「奶油」的成分,也很有可能就是「氫化油」。

  據廣州媒體報導,在同一間超市裡,95種餅乾裡有36種含人造脂肪,51種蛋糕點心裡有19種含人造脂肪,16種咖啡伴侶全部含人造脂肪,31種麥片裡有22種含人造脂肪。

  烘焙者

  專門只買

  動物奶油

  「知道植物奶油有什麼壞處嗎?」「沒有吧?聽起來比動物奶油健康呢,應該是脂肪含量比較低。」記者昨天隨機採訪了一些市民,大部分人對植物奶油並沒有太多了解,一些人則認為植物奶油更好,是動物奶油脂肪含量太高而出現的替代品。

  「我做甜品糕點從來不使用植物奶油,好像對身體不好。」一位烘焙愛好者對此也有同樣的觀點,她告訴記者,自己購買奶油主要在超市、專門的烘焙店和網上,專挑動物奶油買。而植物奶油的價格僅是動物奶油的一半。「其實植物奶油不是真的奶油,就是一種人工合成的物質。我總感覺人造的東西不好,自己家吃寧願貴一點也要選擇天然的東西,吃得放心一點。」

  記者在一家超市也看到了植物奶油的身影,用於塗抹麵包的那種單個小盒裝的,十二個小盒售價為11.3元。「動物奶油價格比較貴,賣得不多,所以我們沒有進貨。」一個銷售人員表示。

  不過記者也了解到,動物奶油並非完美無缺,它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吃多了會讓人發胖。柳揚

  嘴饞忍不住怎麼辦?

  這下「災難」了!愛吃蛋糕的愛喝咖啡的都得小心點

  因為蛋糕、巧克力、冰淇淋、奶油餅乾、咖啡伴侶中常常藏著「植物奶油」,可導致糖尿病、冠心病、肥胖等疾病高發

  C

  氫化油因為是「假油」,無法被代謝出去。對健康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危害:增加血液黏稠度和凝聚力,促進血栓形成;促進動脈硬化;增加2型糖尿病的發病率;影響嬰幼兒和青少年正常的生長發育。

  D

  夾心餅乾、薯片、冰激凌、早餐麥片、方便麵、方便湯、蛋黃派、多納圈、巧克力、咖啡伴侶、沙拉醬、速凍湯圓、糖果、色拉……

  唉

  「現在肥胖、高血脂的患者越來越多,這和脂肪的攝入是有關係的。」江蘇省人民醫院營養科李群主任醫師說,同樣存在的一個情況是,現在很多人對肥肉、葷油、蛋黃、動物的內臟都避而遠之,但是肥胖依舊出現了。「其實很多患者是在不知不覺中攝入了脂肪。粗略估計的話,因為大吃大喝造成的肥胖在臨床的肥胖患者中只佔1/3。」

  在讓人防不勝防的脂肪中,隱藏在眾多美食中的植物奶油就是其一。「我接觸很多年輕肥胖患者,都是美味的食品吃太多了。」李群主任說,她所接診的年輕患者中,很多人都愛吃烤箱點心,有的人起床了就吃麵包店買來的麵包,晚上加班回家晚了,也以蛋糕、麵包充飢。長此以往,植物奶油攝入量肯定過多。「其實,世界衛生組織已經把烤箱食品也列入到垃圾食品當中了。」

  另外,肥胖、高血脂患者中喜歡吃膨化食品、奶茶等飲料還有洋快餐的也非常多。  楊 彥

  麵包、蛋糕、餅乾、奶茶、薯條、薯片、冰激凌、咖啡……不知不覺中,植物油脂偷偷「佔領」了我們的胃。為什麼「遍地」都是植物奶油?李群主任說,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口感好,二是加工的需要,三是價格低廉。

  「很多人會有這樣的感覺,脫脂牛奶比起全脂牛奶,口感、香味都差遠了,這就是脂肪在起作用。」李群主任說,添加了脂肪之後,食物的香味更加撲鼻,口感也更好,這是麵包、餅乾、奶茶、冰激凌等中都會添加脂肪的原因,植物奶油就是一種反式脂肪。

  植物奶油最初是用來代替價格比較昂貴的動物奶油的。和動物奶油不太一樣的是,植物油脂是一種液體,所以要通過氫化處理改變植物油脂性質,使之成為固體或半固體,方便運輸與加工。與植物奶油類似,咖啡伴侶中的「植脂末」也是因為有相同的加工需要。

  薯條、薯片中含有的氫化油則是另外一種渠道產生的。「植物油脂中含有不飽和脂肪,這是一種不穩定的物質,在高溫的環境下會產生變性,形成有害於人體健康的反式脂肪,所以薯條、薯片中的氫化油更多的是在加工過程中產生的。」

  分析

  真正的西餐中,用的到底是哪類奶油呢?李群主任說,動物性的、植物性的兩者都有,但是自從發現反式脂肪酸的危害之後,一些國家已開始禁止食物中添加反式脂肪。

  「西方發達國家為代表的膳食結構中,穀類食物過少,而動物性食品和食糖佔較大比例,因而膳食營養上具有高熱量、高脂肪、高蛋白質的『三高』特點,並不科學,這幾年已經漸漸在向東方靠攏,很多西方人都推崇低脂、低熱量的飲食。」李群主任說,東方的膳食結構也存在牛奶、優質蛋白攝入不足的缺陷。

  「目前國際上最受關注的是以希臘為代表的地中海式膳食結構。特點是食物中動物蛋白以魚類最多,同時攝入豐富的水果、薯類、蔬菜。」另外,地中海地區在烹調時多使用橄欖油,這種油中所含的脂肪有降低人體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功能,還具有增強心血管功能及抗氧化、抗組織衰老的作用。

  記者了解到,這種橄欖油在南京大超市中也有銷售,只是價格比較貴。那種純進口的希臘橄欖油,像紅酒瓶子那樣的包裝,一瓶價格就超百元。

  一個月吃上一兩次漢堡,嘴饞時喝杯奶茶、吃個派,為了加班工作喝杯咖啡,這樣的飲食習慣在都市白領中很常見——但是漢堡、奶茶、派、咖啡,每一樣都和氫化油掛上了鉤。這是不是意味著,「偶爾吃吃」也有患上糖尿病、高血脂等等的危險呢?

  李群主任說,用「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來形容植物奶油非常貼切,但也不要過於恐慌。「偶爾食用沒有太大關係,只要不經常大量攝入就行。」李群主任舉例,很多女孩子喜歡喝奶茶,一個月喝上一兩杯不會對身體產生多大的影響,要是當成飲料每天一杯,問題就大了。

  「一是減少攝入,二是增加體內與之對抗的力量。」李群主任解釋,要減輕已攝入的氫化油對身體的影響,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是一個好方法。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的蠕動、促進體內廢物排出,改善腸道內環境,有助於腸內益生菌的生長,減少人體對糖、脂肪以及毒素的吸收。膳食纖維在植物性食物,尤其是一些深色的蔬菜、菌類中含量都很豐富。楊彥

  唉

  「有些人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吃下了植物脂肪,有的則是明明知道仍然吃下了很多。」李群主任說,國家的商標法有規定必須標註出食物的成分和添加劑。但從現實來看,雖然很多商家這麼做了,但還是遠遠不夠。

  「一是有些消費者不會看成分表,二是即使看了成分表也看不懂。」李群主任說,「比如咖啡伴侶,廠家基本都會標出植脂末這個成分,但很多消費者並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不知道喝了以後會給身體造成什麼樣的影響;有些消費者還可能認為麵包中的植物奶油是從植物中提煉出來,是很好的成分。」

  對於這種情況,採訪中有人也表示了「理解」:「總不能要求所有食品包裝上都像香菸一樣,在上面註明『焦油含量多少、吸菸有害健康』吧?控制好自己的嘴巴,不去吃垃圾食品是最重要的。當然,多掌握些與飲食健康相關的專業知識也很重要。」楊彥

  一個白領的零食可能你也是

  鏡頭

  今年26歲的張琳是南京一家外資企業的員工,跟千千萬萬的普通白領一樣,她的辦公桌有一層抽屜裡存放著各種各樣的零食。「早上忙著到單位打卡,哪有時間吃飯?就到辦公室衝一杯奶茶,吃一袋蛋黃派;下午三四點鐘又累又困,泡一杯速溶咖啡,吃一些餅乾甜品。公司忙的時候就得加班,好在這個晚餐是可以報銷的,我們辦公室的人都喜歡叫外賣,年輕人嘛,最常點的就是漢堡可樂。」

  央視節目中,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營養科研究員趙霖指出,2003年丹麥率先規定:從當年6月1日起,任何含反式脂肪酸超過2%的油脂都被禁止;而從2003年12月31日起,這個規定更拓展到加工食品油脂;同年,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公布的規章指出:自2006年1月1日起,食品營養標籤中必須標註產品的飽和脂肪酸含量及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加拿大、巴西要求反式脂肪酸含量超過0.5克的食品必須在標籤中標明反式脂肪酸的含量;荷蘭、法國、瑞典等國家要求,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必須控制在5%以下;從2008年7月1日起,全紐約市所有餐飲業完全封殺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品。

  自從100年前,氫化油作為一種工業代用品進入人類食譜中之後,既改善了口感,也悄然間給人類健康帶來了巨大的威脅,以至於有的科學家把植物奶油的危害,和上世紀曾被大量使用的殺蟲劑滴滴涕相比,把植物奶油稱作又一個滴滴涕。可是,我國仍然普遍使用。 柳楊

(責任編輯:黃海)

相關焦點

  • 植物奶油揭秘:甜點師傅稱蛋糕店都用植物奶油(圖)
    愛吃蛋糕的愛喝咖啡的都得小心點因為蛋糕、巧克力、冰淇淋、奶油餅乾、咖啡伴侶中常常藏著「植物奶油」,可導致糖尿病、冠心病、肥胖等疾病高發A最簡單的劃分是植物奶油和動物奶油。植物奶油是以大豆等植物油和水、鹽、奶粉等加工而成的;動物奶油是由牛奶中的脂肪分離獲得的。從口感上說,動物奶油口味更棒一些,但價格比較貴。
  • 合肥蛋糕店植物奶油「被隱藏」 市民購買難以辨別
    萬家熱線11月8日報導 日前,媒體曝光了植物奶油濫用的危害,有專家表示,植物奶油在中國普遍使用,其危害堪比殺蟲劑。本網小編今天來到合肥市生意比較紅火的採蝶軒、超港等蛋糕店,了解植物奶油使用情況點,發現雖然這些商家使用了植物奶油,但外包裝上標註的並不詳細。
  • 植物奶油被指「甜蜜殺手」 每天兩克到頂了/圖
    蛋糕上的植物奶油(氫化油)最近被指為「甜蜜殺手」,裡面有大量反式脂肪酸,對人體有害。除了奶油蛋糕,濃香的奶茶、蛋黃派、麵包、餅乾等都含有植物奶油。除此之外,氫化油還藏身於巧克力、冰淇淋、奶油餅乾、方便麵、蛋黃派、咖啡伴侶(奶精)和奶油麵包等食品中。速食食品中大都含有此添加劑。這些讓人嘴饞的食物,要美味也都得靠氫化油。 植物奶油產生大量反式脂肪酸,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風險,世界各國已紛紛對此進行限制。
  • 媒體曝光「美味」植物奶油 危害堪比殺蟲劑
    記者調查 蛋糕店幾乎都用植物奶油   在新街口附近一家人氣火爆的蛋糕店裡,記者看到不足一百平方米的店面裡擠了三四十個顧客,多以年輕人為主。貨架上一排排的甜點,精緻誘人。記者拿起一小塊乳酪蛋糕,詢問店員:「使用的是植物奶油還是動物奶油? 」該店員在跟糕點師傅核實後,表示「這兩者都有」。
  • 植物奶油蛋糕,你還在吃嗎?
    ,除了檢查原料的索證索票和存儲、消毒外,還檢查標籤標識的使用範圍和用量。檢查中發現,原本用於製作糕點時使用的動物奶油,已經基本被植物奶油(氫化植物油)所替代。  三家店分別使用三種奶油  昨日,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突擊檢查了我市多家經營蛋糕、冰激凌等使用奶油的商家。在位於光華路附近的御品軒蛋糕店,店員向執法人員提供了店內使用的奶油,為植物奶油。而哈根達斯高新金花店使用的奶油則是動植物混合脂奶油。
  • 「奶油蛋糕」並非都是純奶油 植脂奶油或危害健康
    昨日,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對蛋糕中的「奶油」成分當場實驗,發現一些蛋糕使用成本較低的植物奶油,其含有的反式脂肪酸可能危及健康。  同是奶油蛋糕價格差別很大  記者昨日在豐管路、東大街等一帶的蛋糕房注意到,雖然都標註的是「奶油蛋糕」,但同樣尺寸,價格卻相差好幾百元。8寸蛋糕價格98元到300元不等,便宜的蛋糕奶油顯得更亮白些。
  • 人造奶油不利人體健康 蛋糕店奶油多不標"身份"
    都叫奶油蛋糕,但普通人大概很難分清自己購買的生日蛋糕用的是「人造奶油」還是「天然奶油」。雖然都有「奶油」二字,實則兩者成分卻大不相同,價格也差了不少。記者調查發現,很多蛋糕店都不會主動標註生日蛋糕的配料。中國消費者協會對此發出呼籲,稱產品的生產者有義務提供所用原料的真實信息。
  • 動物奶油、植物奶油,別再傻傻分不清楚
    奶油蛋糕一直深受大眾喜愛,它也是過生日時最常見的食物,但是,現在很多蛋糕上都會特別標註「動物奶油製作」。為什麼要特別標註是「動物奶油」呢?如今市面上銷售的奶油主要分為動物奶油和植物奶油兩大類。在使用上,根據打發率來計算,動物奶油的用量更多。打發率,指的是奶油經過高速攪拌後,體積的膨脹率。奶油的打發,是靠大量空氣的充入,使奶油膨脹起來變成固體。動物奶油打發率是很低的,最多只會膨脹到1:2,一般來說都只能打到1:1.5。但是植物奶油起碼有著1:3的膨脹率,如果打發溫度恰當,甚至可以達到1:4或1:4以上的膨脹率,這樣就大大節省了原料。
  • 蛋糕師傅分享植物奶油,動物淡奶油科普知識大全,最全面奶油乾貨
    動物性奶油打發率是很低的,最多只會膨脹到1:2,一般來說都只能打到1:1.5,也就是說,體積1升的奶油,經過攪打,可以充入1.5升的空氣,讓打發後的體積達到1.5升。但是植物性奶油則有著起碼1:3的膨脹率,如果打發溫度恰當,則可以去到4倍或以上。【舉個例子:給一個8寸蛋糕抹面(不含裱花),大約要用上250毫升的動物奶油,而且打的時候不留神還容易打過頭廢掉。
  • 動物奶油or植物奶油 消費者投訴麵包未標清奶油成分
    回應 羅莎蛋糕店說法不一 接到李先生的電話後,3月10日,記者走訪了羅莎蛋糕多家分店,發現包括李先生購買的三款在內,多款含有奶油成分的蛋糕均未明確標註是動物奶油還是植物奶油。 3月10日下午5點過,記者致電梁家巷店,一名工作人員先是說李先生購買的三款麵包中的「奶油」是「植物奶油」,不久後再給記者回電話稱是「動物奶油」。為了進一步核實,記者與羅莎蛋糕成都分公司取得了聯繫。一名謝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應該是植物奶油,但並不確定。記者隨後致電羅莎蛋糕湖南長沙公司總部,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回復稱,經過了解,應該是植物奶油。
  • 「植物奶油」危害健康 專家提醒別吃太多蛋糕麵包
    住在奧林閣的趙女士經常會買些蛋糕、麵包之類的食品當早餐,不過昨天家人告訴她這些食品中包含的植物奶油被央視曝光,危害可能會比較大,建議她儘量別吃。這下,趙女士犯了難,吃吧不放心,不吃吧犯饞,而且她感覺平時購買時並沒看到包裝上提到有植物奶油。
  • 「植物奶油」與「動物奶油」的不同
    而植物性奶油則完全不需要,取出解凍後,奶油溫度在-2℃到8℃之間,室溫在6℃到28℃之間,都可以打發。如果要求不高,那麼室溫在28℃,奶油溫度在10℃以上,依舊還能打發,不過打發量會比最佳打發溫度略低而已。 打發率:指的是奶油經過高速攪拌後,體積的膨脹率。奶油的打發,是靠大量空氣的充入,使奶油膨脹起來變成固體。
  • 植物奶油和動物奶油的區別在哪?
    實驗:洗潔精都化不開的植物奶油。用了一部分植物奶油做裝飾,買到一些植物奶油蛋糕。當我把用剩下的植物奶油倒在水池裡,發現怎麼也衝不下去,用洗潔精也化不開,生生堵了下水道,這次體驗讓我心塞之至,存在記憶裡揮之不去。說到兩種奶油的區別,先來做個實驗。左邊擠上一團植物奶油,先取兩個杯子調好兩杯濃度很高的洗潔精液體。
  • 蛋糕店奶油多身份不明 如何辨別純天然奶油?
    蛋糕店奶油多身份不明 如何辨別純天然奶油?蛋糕店:奶油多身份不明  據介紹,「人造奶油」和「天然奶油」都有「奶油」二字,但是成分卻大不相同。天然奶油中大約含有80%的乳脂肪,剩下的是水及其他牛奶成分,擁有天然的濃鬱乳香。植物奶油又叫人造奶油、人造黃油等,它是將植物油部分氫化以後,加入人工香料、防腐劑、色素及其他添加劑等模仿黃油的味道製成。  日前,記者走訪了成都多家蛋糕店,發現市面上眾多的蛋糕店內都無配料表,不少有配料表的也只是簡單註明奶油,並沒有標明是人工奶油還是天然奶油。
  • 蛋糕店大都未標註奶油身份
    為此,近日中消協呼籲,產品的生產者有義務提供所用原料的真實信息,焙烤食品加工者(如蛋糕房)有義務清楚明確地標註所用奶油是「人造奶油」還是「天然奶油」。  部分蛋糕店未標註奶油「身份」  6月27日,記者走訪朝陽區北苑家園幾條商業街蛋糕店發現,植物奶油在蛋糕上使用得很普遍。一些商家自稱使用的是動物奶油,但在標籤上標註的則有鮮奶油、思慕舒奶油、奶油等多種說法。
  • 南寧很多蛋糕店不標明所用奶油"身份" 選購應慎重-廣西新聞網
    資料圖片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記者 吳際    核心提示    奶油配蛋糕好比酸筍配老友粉、芝士配紅酒,是美食界公認的「最佳搭檔」。然而你或許不知道,自己吃下的奶油可能跟奶沒有半點關係。在購買蛋糕時,你問過其中的奶油是天然的還是人造的嗎?
  • 奶油大揭秘——植物奶油 vs乳脂奶油
    奶油是西餐加工中的一種重要原料,可以加在咖啡、紅茶等飲料以及西餐紅菜湯裡,也可以用於製作巧克力糖、西式糕點及冰激凌等食品。奶油也有種類之分,不同的奶油無論從外形,口味和營養價值方面都存在一定差異。正確了解奶油的種類可是決定烘焙品質的關鍵因素之一。 現如今,生日聚餐中享受一個精緻小巧的奶油蛋糕已成為都市人的一個習慣。
  • 蛋糕憑什麼這麼貴?因為它用的是天然的動物奶油啊
    芽媽家附近有一家蛋糕店,生意特別好。但無論芽芽多想吃,芽媽也一次沒給她買過。那家店的蛋糕做得很精美,但外層的奶油卻並不健康,用的都是植物奶油。給芽芽吃蛋糕,芽媽要麼自己做,要麼在用動物奶油的蛋糕店裡買。
  • 動物奶油和植物奶油的區別 動物奶油和植物奶油如何選擇
    現在的女孩子一邊喜歡喝奶茶、吃蛋糕,但另一方面又害怕長胖。實際上,奶茶和蛋糕的熱量真的很高,食用一定要適量,避免攝入過多熱量長胖。蛋糕熱量主要來自上面的奶油,奶油主要有動物奶油、植物奶油兩種。那麼,動物奶油和植物奶油如何選擇?一起來看看吧!
  • 「美味殺手」仍熱賣 超市貨架滿眼「植物奶油」
    記者調查    場景—:蛋糕店   「店裡的麵包都是植物奶油做的」  在歷山路—家西點店門口,記者看到很多市民在排隊挑選麵包、糕點。貨架上擺著幾排剛製作出來的蛋糕,記者在十幾米之外就聞到了—股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