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碩果,石榴飄香,增江河畔吹響了鄉村振興的號角。9月25日下午,喜迎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之際,「慶豐收 迎小康」2020年增江街慶祝中國農民豐收節之番石榴推廣活動——「點『石』成金 鄉村振興」2020廣東(增城)番石榴大健康產業綠色發展論壇在廣州創鮮番石榴農業公園舉行。來自生物科技、應用醫藥、現代農業等領域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學術前沿動態,共同為探索增江番石榴大健康產業綠色發展獻智獻策、支招把脈。
上萬畝「胭脂紅」
找回「老廣」的舌尖記憶
在活動現場的展示區,一盤外紅裏白、香氣四溢且口感綿軟的番石榴引起人們的注意。據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研究員、果樹資源與環境研究室主任匡石滋介紹,這是廣州傳統的番石榴品種「胭脂紅」,當地人又稱「雞屎果」。上世紀80年代,廣州引進中國臺灣地區的「珍珠芭樂」之後,由於其產量高、易栽培等特點,很快佔據了大量的市場份額,綿軟的「雞屎果」慢慢地成為老廣的回憶。
胭脂紅番石榴(資料圖)
近年來,增江街立足當地優良的自然環境,引入現代農業種植技術,以「公司+基地+農戶」、「網際網路+供應鏈」為運營模式,打造千畝「番石榴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日均最高銷量達15萬斤,其中就包括了500畝的胭脂紅品種。匡石滋說,目前增城區的胭脂紅品種種植面積達上萬畝,是廣州各區之最。
不僅如此,增江番石榴還搭上「網際網路+」的快車,銷往珠三角甚至全國各地,打響了增城農業的品牌。在這新一年的豐收季節裡,農村經濟更好了,農民收入更高了、生活更美了,小小番石榴撐起鄉村振興大產業。
廣州創鮮農業產業園內的5G智慧農業番石榴科研示範園
人才聚集也給鄉村振興帶來了底氣。當天,廣東省藥品檢驗所副所長李華教授,廣東省名中醫、《暨南大學學報》主編孫升雲教授,中山大學藥學院姚美村教授,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藥學部副主任丘振文教授,暨南大學中藥及天然藥物研究所副所長張曉琦教授,暨南大學中醫學院劉紅傑副教授,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王永剛副教授等7位優秀專家顧問接受聘書,成為了廣州創鮮番石榴產業升級研發項目的首批專家「智囊團」。未來,他們將為增江番石榴產業帶來先進科學技術,為增城農業發展出謀劃策,培育農業專業人才,賦能鄉村振興發展。
同時,廣東省現代中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州創鮮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暨南大學中藥及天然藥物研究所合作共建的「廣州創鮮番石榴產業創新中心」正式揭牌,未來將開展番石榴相關產品產業化升級的研究與探索。
大咖「獻計」番石榴產業升級發展
論壇上,來自省內外的專家學者圍繞論壇主題和各自的研究領域各抒己見,為番石榴的藥用價值、食養價值、康養價值提供科學根據,為增江番石榴大健康產業綠色發展建言獻策。
論壇現場
暨南大學中醫學院劉紅傑副教授發表了題為《2型糖尿病的中西醫防治與番石榴》的主題演講。劉教授詳細講解了番石榴類製劑治療糖尿病的藥理機制,強調番石榴為廣東地區常用中草藥, 其食療及藥用價值較高。「原《廣東省中藥材標準》以番石榴果、葉收載入藥,並載有其鮮果汁有降低血糖作用 。」
暨南大學中藥及天然藥物研究所副所長張曉琦教授就《治療2型糖尿病候選新藥番石榴葉總三萜的研究》發表報告。張教授表示,臨床實踐和動物實驗研究表明,番石榴葉、果實提取物具有明顯的降血糖、抗氧化、抗腫瘤、降血壓、抑菌、抗病毒等多重功效,能夠促進人體新陳代謝,是一種名副其實的健康佳果。
隨後進行的沙龍對話,專家學者圍繞大健康產業角度,深入討論番石榴產業鏈延伸與綜合開發,為增江番石榴產業優化升級、優質高效栽培、品牌打造等出謀劃策。
三產融合助推番石榴大健康產業綠色發展
活動當天,還進行了「慶豐收 迎小康」2020年增江街慶祝中國農民豐收節之番石榴推廣活動啟動儀式。豐富多彩的文化惠民節目輪番上演,多形式展示了增江街產業發展、生態宜居、環境優美的形象。活動現場設置增江街的「一村一品「展示區。增江街的五星村桔、陸村村香蕉、大埔圍村聖女果、西山村烏欖、光輝村番石榴、初溪村玉米、四豐村葡萄、白湖村茨菇、初溪村芋頭、東方村青棗、西山村烏欖齊齊亮相。
豐收節現場
增江街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增江街積極貫徹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和區委區政府的有關工作部署,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突破口,以產業興旺為著力點,全面推進增江街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並取得了顯著成效。以增江番石榴產業為例,創鮮農業產業園項目全面建成後,番石榴產量每年增加1500噸,年增收1600萬元,直接、間接解決近百個農民就業。通過旅遊、電商帶動農產品銷售額1400萬元,輻射帶動周邊種植面積13000多畝,帶動3000多戶農民創收致富。還吸引了不少年輕人回鄉創業,紮根三農。
如今,一顆顆番石榴從增江街光輝村銷往各處,胭脂紅、白香果、四季仔、珍珠芭樂等品種有口皆碑。胭脂紅番石榴、番石榴果乾、番石榴茶、番石榴酒……在創鮮農業產業園裡,一顆顆番石榴被「吃幹榨盡」,延伸出多種產品,銷往全國各地。
豐收節現場
下一步,增江街將繼續積極探索「番石榴+農旅」、「番石榴+網際網路」、「番石榴+文創」、「番石榴+保健」等新產業、新業態,不斷延伸產業鏈和提升產品的價值鏈,逐步實現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的「省級特色水果現代農業產業園」,助推增江番石榴大健康產業綠色發展。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張曉宜、何鑽瑩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高鶴濤(除署名外)
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 高鶴濤、張曉宜、何鑽瑩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林傳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