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上曾發起過一個話題:如果人人都講真話,那將是一個怎樣的世界?這個設想引起了人們的熱議,然而還真的有一個國家是這樣生活的,這就是芬蘭。
芬蘭人的誠實是世界公認的,對於芬蘭人來說,誠實二字是心中始終堅守的一把尺子。儘管芬蘭地處北歐,全國人口只有520萬,但在「透明國際」公布的全球腐敗排行榜上,芬蘭政府的廉潔度一直居前幾位,甚至曾連續5年蟬聯第一,廉潔自律是芬蘭的標誌性社會風氣。
是什麼讓芬蘭成為一個誠實的國家呢?
這要從芬蘭的歷史說起,幾個世紀以前,芬蘭隸屬於瑞典王國。瑞典語是上層階級的語言,而芬蘭語則與下層階級、農民和神職人員聯繫在一起。直到1809年芬蘭在戰爭中獲得自治權,從那時起,芬蘭人開始建立強大的認同感,芬蘭語開始蓬勃發展。
赫爾辛基的文學經紀人烏爾普·斯特雷曼說:「歷史創造了一個圖像,即芬蘭人的形象就是嚴峻、謙虛、勤奮、服從上帝的人,他們克服命運的挑戰,度過了艱難的時刻,這些都與誠實緊密相關。」
誠實和坦率在這裡受到高度重視和尊重
的確,芬蘭人從高度的社會信任感中獲得了極大的自豪感,這反過來又促進人們對誠實的默認。卡納寧說:「在芬蘭,國家是朋友,而不是敵人。」 「國家被認為是為集體利益而行動。因此,公職人員為每個人的共同利益行事。人們對同胞,包括警察在內的公職人員抱有極大的信任。芬蘭人民也是納稅人,他們知道稅款是用於公益事業的,並認為沒有人會在交稅時作弊。」
另一方面,誠實的原因也會被簡單地歸結為是由於國土面積小這一因素。居住在赫爾辛基的機器工程師兼企業家戈庫爾·斯裡尼瓦桑解釋說, 在一個小社區中,如果你騙了別人一次,那他們就不會再認為你值得信賴。「芬蘭人不擅長閒聊,與其講廢話不如保持沉默。他們講話必須按照實際情況如實描述,忌諱虛妄承諾,也不要試圖辯解。芬蘭人欣賞坦率勝於口才。 日常交流中,使用過於誇張的的詞彙對芬蘭人是一種冒犯。
芬蘭人的誠實與勤懇,讓源於芬蘭的品牌及產品在世界各國都保持著良好的口碑。如通信行業巨頭諾基亞(Nokia)、塗料行業名列前茅得泰克諾斯(Teknos)等。
泰克諾斯,在芬蘭本土可謂是家喻戶曉的品牌,不僅是因為它始終保持著嚴謹苛刻的產品質量及環保標準,還因其擁有被譽為「大自然的色彩庫」得強大調色系統,它近乎完美得滿足了芬蘭人在生活中對個性創意得追求與熱愛。
當誠信和廉潔自律成為一種社會風氣的時候,貪腐自然無處隱身;而廉潔的政府,帶動的必是「崇尚和恪守誠信」。人人都老老實實地待人,規規矩矩的做事,讓品牌靠著誠信和口碑打遍天下。芬蘭的古老諺語「勤勞的人會有各種幸運,懶惰的人則只有一種不幸」這句話,是芬蘭人生活以及致富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