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梁棟賢
今天(3月3日),廣州市政府官網發布了《廣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廣州市堅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若干措施的通知》。
其中明確:優化商服類項目建設和銷售管理,商服類項目未完成規劃報建手續的不再限定最小分割單元;商服類項目不再限定銷售對象,已確權登記的不再限定轉讓對象。
實際上,該政策的出臺除了對公寓市場有重大影響之外,對寫字樓市場也有不小的影響。
新政策的推出,對寫字樓市場也是個不小的利好
有寫字樓物業表示將研究新的銷售方案
合富輝煌(中國)商業地產總經理張智斌表示,此次政策調整,可能大家最先想到的是對公寓及商鋪有利好,但其實對於寫字樓來說,同樣有著較大的推動作用。
因為在面積限制方面,雖然300㎡以上面積限制對寫字樓的影響相對較小,但回顧「3·30政策」之前,仍是100-200㎡這類間隔靈活的寫字樓單位較受市場歡迎,當時的小面積寫字樓單位成交佔較大,購買者多為個人投資行為。
張智斌認為,此次政策全面放開,市場將會出現更多間隔靈活的產品供更多中小型企業或個人購買,讓整個寫字樓市場的供求狀況活躍起來。
為了符合政策要求,此前寫字樓項目的單位面積都比較大
實際上,有的寫字樓項目已經開始研究新的銷售方案。
某知名房企在黃埔區開發了產業園區,因應當時的政策規定,2018年推出的寫字樓物業基本上是整棟或整層銷售,最少也要買半層。
該項目相關負責人表示,其實對於他們這樣的新興區域,有很多中小企業,100㎡左右的小單位會更受歡迎,「現在我們會因應新政策,調整未來的銷售方案」。
商鋪有望重現百花齊放景象
而商鋪是非常需要靈活間隔的商用物業,從幾平方米到幾千平方米,商鋪一般都會根據自身的經營業態需求進行設計。
在「3·30政策」推出時,商鋪市場曾一度陷入「迷茫」,主要是因為當時規定,該政策後拿地的項目,商鋪的售賣面積要300㎡以上,面積過大使開發商不知從何著手進行設計和規劃。
現在上述限制放開,商家可以從實際操作層面給商戶帶來活力,商鋪市場有望回歸之前百花齊放的景象。
鬆綁,可以讓商鋪產品增加多樣性
張智斌認為,此次政策全面放開,各類商服物業可以回歸各自的需求特性,不再「一刀切」要求大面積,而是可以因應實際需求去設定不同的產品,將會讓此後的市場可以更快、更精準地找到目標客源,發展商可以更客觀理性地去做好產品規劃,滿足不同客戶的多元化需求。
(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鄧偉東
實習生 | 梁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