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業環境不景氣,開燒臘餐飲店的人也憂心忡忡。聽過很多同行在說,這屆顧客不行啊,太難伺候了!現在做餐飲老闆難做啊!...諸如此類言論滿天飛。我們認為,大環境成定局難以改變,與其惶惶不可終日,不如多花點時間了解消費者究竟在關注些什麼,順大勢謀發展。
消費者就餐時最關注什麼?2019年開燒臘餐飲店怎麼做才更受消費者歡迎?我們研究了1000+條餐飲消費者在大眾點評、美團、微博、餓了麼等平臺發表的熱評,發現做餐飲的3個真相!
1、好吃,是立店根本!
開燒臘餐飲店最關鍵的一點,好吃!一家餐廳要想得到總體五星好評,必須得有「三好」,口味好、環境好、服務好,而口味的排名高於環境和服務。
有段時間,「好吃不重要」的言論甚囂塵上,但其實長遠來看,好吃才是餐飲的硬道理。餐廳只有做到了「好吃」,才能吸引回頭客。然而好吃並沒有特定的標準,開燒臘餐飲店該怎麼辦?
燒臘店經驗豐富的師傅曾為同行支招:做產品前,先做好客群定位,做出目標群體認同的「好吃」,而不是迎合所有人的口味。將「好吃」概念具體化成賣點 ,如強調食材、工藝、特色等,以獨特性來說明「好吃」;針對不同人群做好口味細分。
2、注重食品安全問題
在這個吃飯看口碑、評價的時代,一條差評足以影響一家店的生意。什麼情況下消費者一定會給差評?
面對食品安全問題,大多消費者會寫下差評,且言辭激烈,不乾淨、異物、髒、貴、不好吃、難喝等,都是針對安全衛生的評論。差評重災區主要是火鍋、小吃、快餐和飲品。隨意翻一家快餐店或是火鍋店的點評,幾乎都有那麼幾條「辣眼睛」的差評。
在發現衛生問題時,消費者的維權意識在明顯提升。從海底撈「老鼠門」「蒼蠅事件」,喜茶喝出「透明套事件」,每一個事件都是消費者站出來維權,最後鬧得沸沸揚揚眾所周知。人們的飲食需求從「吃得飽」「吃得好」到「吃得放心」,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重視與日俱增,食材是否新鮮、來源是否正規、製作過程是否環保衛生、是否使用添加劑等,成為大家評判一家餐廳好壞的重要標準。
3、正宗口味很有必要!
餐飲口味要不要堅持正宗,一直是行業爭論不休的問題。有人說,餐飲不正宗就是死路一條,反對的聲音則認為,強調「正宗」是餐飲業的嚴重誤區。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正宗還是有必要的!消費者眼中的「正宗」「地道」「特色」,通常和製作工藝、食材、老闆身份三大要素關聯在一起。很多人追求正宗,無非就是追求傳統的工藝做法以及原產地的新鮮食材。
「正宗」「特色」之所以是很多年輕消費者的追求,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方面,各地的特色美食通過網際網路得到了廣泛傳播,沒吃過的人被「種草」後熱衷於「拔草」,還要拔最「根正苗紅」的。
另一方面,在餐飲業最發達的一、二線城市,外來人口非常多,他們離開家鄉漂泊在外,尋找家鄉的味道成為一種情懷。未來,特色小吃仍然會有巨大的發展空間。想在餐飲領域掘金的餐飲老闆,堅持「正宗」「地道」「特色」是正確的姿勢。
了解顧客,是開燒臘餐飲店長久發展的關鍵。今天站在消費者的角度,跟大家分享做餐飲需要注意種種事項,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如果你有更好的開燒臘餐飲店建議分享,期待與您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