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六大行去年「攬儲地圖」新變化

2020-12-06 金融界

來源:證券日報

作者:李春蓮

對於銀行來講,存款無疑是立業之本。隨著國有大行年報披露,大行們的「存錢罐」重心在哪兒也浮出水面。有意思的是,相對往年,2019年國有大行的「攬儲地圖」有了新的變化。比如農業銀行(港股01288)(以下稱農行)去年在長三角地區的存款比重攀升迅速,工商銀行(港股01398)(以下稱工行)繼續「倚重」環渤海,交通銀行(港股03328)(以下稱交行)「大本營」仍在華東,而中部地區被建行和郵儲垂青,中國銀行(港股03988)(以下稱中行)則繼續在境外市場佔據優勢。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存款結構中,6家國有大行去年個人存款比重普遍升高,有3家大行個人存款佔存款比重較2018年末提升了至少1.5個百分點,這一方面顯示出大行加速向零售轉型,另一方面也與人們對風險的偏好變化相關。

國海證券首席宏觀債券分析師靳毅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道,國有大行個人存款增長,可能是由於中小銀行信用風險承壓後部分客戶轉向大行、表外資金回表等原因造成的,尤其是在貨基和非標等產品收益下降,以及P2P等表外產品監管加強後,客戶資金回表的動力也會變強。

工行雄踞「環渤海」

農行「長三角」存款提速

從攬儲地域分布來看,總體上,2019年國有大行雖在各大地區均有所布局,但側重有新的變化。

環渤海地區為工行攬儲的「根據地」,工行將近三成的存款出自此地。環渤海地區指京津冀、遼東半島、山東半島環渤海濱海經濟帶,同時延伸輻射到遼寧、山東、山西以及內蒙古中東部。據相關年報數據,工行在環渤海地區吸收客戶存款達6.21萬億元,佔比27.04%;長三角地區吸收客戶存款為4.47萬億元,佔比19.47%;西部地區3.80萬億元,佔比16.54%。

2019年農行的「攬儲重心」則出現一個新變化——長三角地區超過西部地區佔據首位。往前追溯,2018年,西部地區以3.93萬億元、22.94%的佔比成為農行攬儲的頭號大戶;而2019年座次悄然變化,長三角反超西部地區,以4.24萬億元、23.14%的佔比登上首位。

建行的攬儲分布較為均衡,以中部地區為首、包括西部地區、環渤海地區、長三角地區等4個區域吸收存款均超3萬億元,且未有明顯差距。具體來看,去年建行分別在中部地區、西部地區、環渤海地區、長三角地區吸收存款3.62萬億元、3.46萬億元、3.37萬億元、3.14萬億元,佔存款總量的比重分別為19.73%、18.83%、18.34%、17.10%。

中部地區也是郵儲銀行(港股01658)吸收存款的首選地。數據顯示,2019年郵儲銀行在中部地區吸收存款2.91萬億元,佔比達31.25%,遠超其他地區;西部地區2.04萬億元,佔比21.88%;長三角地區、環渤海地區分別為1.4萬億元左右,佔比也約為15%上下。

華東地區為深植上海的交行的「大本營」。相關數據顯示,交行在華東地區的存款餘額為2.13萬億元,佔比35.41%,遠遠超過了位居其後的華中及華南地區(1.36萬億元)和華北地區(1.06萬億元)。

中行則並未披露具體的吸收存款在國內地域的分布情況,但中行繼續保持在境外市場的優勢地位。中行在年報中表示,2019年中行海外商業銀行客戶存款、貸款總額分別折合4542.35億美元、3899.56億美元,實現利潤總額88.79億美元,對集團利潤總額的貢獻度為24.42%。

工行、農行個人存款

雙雙突破10萬億元

一個值得注意的信號是,在存款結構中,國有大行的個人存款佔存款比重在明顯上升。

2019年,六大國有銀行的個人存款中,工行、農行兩家的個人存款均突破10萬億元,建行、郵儲銀行也高達8萬億元以上。具體來看,2019年末,農行個人存款金額最多、高達10.61萬億元,工行則以10.48萬億元位居次席,建行和郵儲銀行分別以8.71萬億元、8.18萬億元位居其後。

從個人存款同比增速來看,去年六大行的平均增速超過10%。記者據相關年報統計發現,2019年,建行的個人存款同比增速達12.03%、增幅最大;其次為工行,同比增速為11.04%;交行以10.89%的同比增速緊隨其後;郵儲銀行、中行、農行的增速也均在8%以上。據此計算,去年六大行的個人存款平均增速(算術平均)為10.12%。

另外,六大行個人存款的佔比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大多提高了1個百分點以上。比如建行、交行、工行的2019年個人存款佔比較上年末均提升了至少1.5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個人存款在郵儲銀行客戶存款總量中佔比近九成,佔據著絕對的地位。相關年報顯示,2019年郵儲銀行客戶存款總額9.31萬億元,較2018年末增加6866.26億元,增長7.96%。其中,個人存款8.18萬億元,較2018年末增加7154.03億元,增長9.58%。據相關數據,2019年郵儲銀行個人存款在存款總量中的佔比再次提高1.3個百分點至87.86%。

相關焦點

  • ...去年「攬儲地圖」新變化 農行「長三角」發力 郵儲行首選中部地區
    隨著國有大行年報披露,大行們的「存錢罐」重心在哪兒也浮出水面。有意思的是,相對往年,2019年國有大行的「攬儲地圖」有了新的變化。比如農業銀行去年在長三角地區的存款比重攀升迅速,工商銀行繼續「倚重」環渤海,交通銀行「大本營」仍在華東,而中部地區被建行和郵儲垂青,中國銀行則繼續在境外市場佔據優勢。
  • 六大國有銀行喊停「靠檔計息」
    記者 周雁 核心提示 12月14日,工農中建交郵儲六大國有銀行同步發布公告宣布,自2021年1月1日起,對於「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存款產品,調整提前支取時適用的計息規則,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照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
  • 明年存款有新變化:六大行叫停靠檔計息業務 你的利息要少了?
    工、農、中、建、交、郵儲六大行近日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提前支取可靠檔計息的個人大額存單、定期存款等產品,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劉女士前年買了一筆20萬、3年期的大額存單,靠檔計息,現在因為家裡要裝修,她準備明年春季提前將錢取出。不過,近日銀行政策的調整,將影響她提前支取獲得的利息。
  • 明年存款有新變化!六大行叫停靠檔計息業務,你的利息要少了?
    工、農、中、建、交、郵儲六大行近日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提前支取可靠檔計息的個人大額存單、定期存款等產品,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劉女士前年買了一筆20萬、3年期的大額存單,靠檔計息,現在因為家裡要裝修,她準備明年春季提前將錢取出。
  • 六大國有行齊發公告 這類存款產品規則「有變」 中小銀行...
    六大國有行齊發公告 這類存款產品規則「有變」 中小銀行壓力來了?)距離「靠檔計息類」產品壓降自律約定生效將滿一年,六大行齊發公告,宣布調整計息規則。12月14日,工、農、中、建、交、郵六家國有銀行發布公告稱,自2021年1月1日起,目前採用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產品,計息規則將調整為提前支取按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
  • 明年存款有新變化 六大行叫停靠檔計息業務
    不過,日前,工、農、中、建、交、郵儲六大行同時宣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提前支取可靠檔計息的個人大額存單、定期存款等產品,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那麼,為什麼叫停靠檔計息?此次調整對於儲戶有哪些影響呢?
  • 「秒殺」「預約」一單難求 大額存單接過攬儲大旗
    談及大額存單銷售火爆,受到多家銀行力推的原因,融360大數據研究院分析師劉銀平分析認為,主要是出於降成本目的,目前國有六大行發售的大額存單都以中短期為主,3年期、5年期越來越罕見。中小銀行3年及以上期限大額存單佔比相對多一些,尤其是地方性銀行,利率優勢也比較大。
  • 六大銀行暫停貴金屬業務新戶開立 貴金屬市場價格波動劇烈
    六大銀行相繼暫停貴金屬業務新戶開立  受全球政治經濟形勢變化影響,貴金屬市場價格風險和流動性風險加劇,11月27日,多家國有大行和股份制銀行紛紛出手,暫停零售貴金屬交易業務新開交易帳戶。  其中,工商銀行稱, 近期,受全球疫情及國際政治經濟形勢影響,國際國內貴金屬價格持續出現較大幅度波動,市場風險和不確定性顯著增強。
  • 六大行發布公告,叫停靠檔計息存款產品!
    近日,工農中建交郵儲六大國有商業銀行紛紛發布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存款產品,在提前支取時,將對計息規則進行調整,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照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
  • 拆解國有六大行盈利能力:郵儲銀行成本收入比超高背後的秘密
    文/司徒子非在國內金融企業績效評價辦法中,成本收入比是衡量盈利能力的六大指標之一。有意思的是,在對比國有六大行業績時發現,郵儲銀行的成本收入比明顯高於其他五家。以去年為例,郵儲銀行成本收入比高達56.57%。
  • 銀行年末攬儲怪象迭出 個別農商行竟主動「縮表」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銀行年末攬儲怪象迭出 個別農商行竟主動「縮表」對於備戰年終考核的銀行業來說,12月是攬儲意願最強的月份之一,今年年末也不例外。12月14日,六大行均發布公告,調整部分個人存款產品服務內容。自2021年1月1日起,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個人大額存單、定期存款等產品,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如在產品到期時支取,仍按照存入時約定的產品到期利率計算,利息不受影響。六家銀行在公告中均表示,「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存款利率和計結息管理的有關規定」。
  • 年末攬儲:大行淡定小行貼錢
    在北京某股份行網點,沒有想像中的米麵油和熱情迎客,大堂經理的淡定回答令中國證券報記者有些意外。  近期,六大國有行齊發公告「銀行資產端回報下行,我們需要謹慎考慮負債成本,高成本攬儲不具有持續性。」這位行長說。
  • ...至少有95家銀行與網際網路平臺「合作」線上攬儲,其中也不乏國有...
    2020-11-30 08:43:55來源:FX168 【經濟日報:對線上攬儲要加強監管】有媒體梳理發現,至少有95家銀行與網際網路平臺「合作」線上攬儲,其中也不乏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的身影。
  • 銀行「衝日均」攬儲付息率超過6.6% 資金「網絡打卡上夜班」
    來源:證券日報從「衝時點」到「衝日均」,銀行的貼息攬儲似乎永遠在路上。「大多數銀行吃息差為主的盈利方式沒有顯著變化,攬儲的意義仍然很明顯」,一位股份制銀行分行有關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存貸比即便不再存在75%的監管上限,也不可能是無上限的,大多數不會超過80%,極限值也就是85%左右,因此存款還是必須的,何況總行對這一塊的考核也沒有放鬆。」
  • 六大行齊發公告清退靠檔計息產品 平穩壓降預計存量無擠兌風險
    日前,六大國有銀行在同日均發布公告調整靠檔計息產品的利率水平。在業內人士看來,該行動是對年初央行相關文件要求的進一步落實,此外在年底開門紅的關鍵時點發布公告,六大國有銀行作出表態,具有較好的帶頭作用。這也意味著靠檔計息定存產品「違規創新」基本退出。
  • 2020年六大行的存款利率是多少?10萬存進去,利息最高有多少?
    把錢存銀行,我們又要面臨選擇銀行的問題,因為中國當前有4000多家銀行,但是要說實力最強的,儲戶選擇最多,還是以六大行為主。可能還有一部分人不知道六大行是哪六家,這裡就科普一下,分別是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和郵政銀行,這幾家銀行裡又以四大行為主,前四家銀行的實力在全球所有銀行裡的排名都是數一數二的。
  • 郵儲銀行服務非常好 在國有六大行裡投訴最少
    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總共收到投訴67248件,其中,國有六大行一共收到23503件投訴,佔投訴總量的34.9%。最讓人驚訝的是,郵儲銀行僅收到了2190件,在六大行裡僅佔9.3%。為什麼郵儲銀行投訴最少讓人驚訝?因為郵儲銀行國有六大行裡網點最多的,坐擁3.9個網點,從概率上講肯定是網點越多被投訴的概率越大,憑什麼郵儲銀行投訴最少?
  • 年末攬儲大戰硝煙又起攜程金融的加息優惠太能忽悠!
    臨近年末,銀行又到攬儲節點。與以往不同的是,在2020年臨近年末的時刻,六大國有銀行齊發公告,宣布靠檔計息類業務明年起清零。這無疑為年末攬儲大戰的合規打了一針強心劑。經濟導報記者調查走訪發現,在存款類產品不再具備靠檔計息等優勢後,大額存單的流動性及收益性優勢進一步凸顯,成為不少商業銀行的宣傳「賣點」。
  • 九卦|六大行同時叫停此類存款,會造成什麼影響?
    編輯:金明正、楊文華來源:綜合自六大行官網、金融時報、藍鯨財經2020年12月14日,工、農、中、建、交、郵儲六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同步發布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提前支取可靠檔計息的個人大額存單、定期存款等產品,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
  • 六大銀行叫停提前支取「靠檔計息」 明年1月1日起執行
    近日,工、農、中、建、交、郵儲六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同步發布公告,宣布自2021年1月1日起,對於「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存款產品,調整提前支取時適用的計息規則,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照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