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 新世相 的第1308篇文章 -
Sayings:
我最近發現,我們都誤解東北人了。
你以為東北人都很重口,穿白貂的老妹兒在扒蒜,戴金鍊子的大哥在啃生蔥,餐桌上頓頓都是豬肉燉粉條、蘑菇燉小雞這種「硬菜」。
其實在東北,長期霸佔餐桌 C 位的,是均價 10 塊錢兒一瓶兒的小清新食物:黃桃罐頭。
四川人吃火鍋必須配冰粉,東北人涮羊肉必備黃桃罐頭。
燒烤店裡,黃桃罐頭以一己之力,撼動拍黃瓜成為新一代解膩神器:
東北人連吃早點都要配「果盤兒」,精緻起來上海人都要往後稍稍。
如果你逛過東北的超市,就會發現它在當地勢力雄厚——以「一面牆」為單位,承包超市的貨架:
如果說貂皮大衣是東北人的面子,那麼黃桃罐頭就是東北人的裡子。
黃桃罐頭,才是東北人真正的鄉愁和精神象徵物。
就像你續命靠奶茶,東北人續命靠的是黃桃罐頭。
遇到壞事的時候,黃桃罐頭是靈丹妙藥。
廣東人用喝涼茶治百病,東北人生病必吃黃桃罐頭。
「大學同學得知我發燒好幾天之後,沒問我吃沒吃藥,多少度,要不要看醫生,就說了一句,我去給你買黃桃罐頭啊。」
只要發燒了,連糙老爺們兒也開始「酸酸甜甜就是我「:
網友 @銀頂針的夏天啊 就是其中一個:「發燒 37 度 5,兒子下樓買了黃桃罐頭,嘿嘿。」
偶像劇裡的霸道總裁也不例外:「我要吃罐頭,黃桃罐頭。」
每一個生了病的東北人都離不開黃桃罐頭。
網友 @不邪惡不快樂把腿摔骨折後,日日看書修身養性,終於明白了思念是一種病。
這種玄學療法居然真的有效果。
@大威天龍 退了燒:
@-舔溼 止了痛:
@左邊的香蕉船 救了命:
但在遍地都是老中醫的東三省,長輩會把三個字常掛嘴邊:忌生冷!
於是大家集急中生智:「冷了不yang我吃,我熱著吃啊!」
「熱黃桃比瀉立停都有用。」
東北女生來例假不喝熱水,吃熱黃桃罐頭。
黃桃罐頭是東北人生病時最好的安慰。
幾乎每個病房的床頭柜上都有黃桃罐頭。
提一箱黃桃罐頭去醫院,是東北人探病的頂級裝備。
——它有著新鮮水果無法匹敵的地位。
讀者 @你吃啊 小時候表示不解,換來了親媽的白眼:
「你懂啥,水果補的是營養,黃桃罐頭補的才是健康。」
身體不舒服要吃,心情不好更要吃黃桃罐頭。
網友 @小圓臉莜婷 表示:「抑鬱的時候,吃黃桃罐頭比喝酒還管用。」
金城武失戀吃的是鳳梨罐頭,東北人失戀吃的是黃桃罐頭。
一邊看《失戀 33 天》一邊吃黃桃罐頭,是東北人祭奠愛情逝去的最高儀式感。
就連受了驚嚇也要靠它平復心情,吃一罐黃桃罐頭比囤 500 斤大白菜還有安全感。
在東北人心裡,黃桃罐頭就是萬用靈丹。
從頭疼腦熱到心情低落,包治百病。
好事發生的時候,黃桃罐頭就成了東北人的皇家禮炮。
它幾乎見證了每一個東北家庭的所有喜事。
各種宴席上,黃桃罐頭都是必備的一道涼菜。
無論是結婚,喬遷,還是小孩百日宴。
你以為東北人年夜飯的 C 位是殺豬菜,但其實地位最不容撼動的是黃桃罐頭。
從九十年代到現在,從整雞整鴨到大魚大肉,再到如今的各色海鮮。
——唯一不變的就是那盤黃桃罐頭,宛若定海神針。
除夕夜不在家,東北的大老爺們兒碰杯的不是二鍋頭,而是黃桃罐頭。
黃桃罐頭的在場,是東北人對一件喜事的基本尊重。
食用它必須講究儀式感——
上桌得是雙數,也必須「吃單不吃雙」。
黃桃不能切小塊,不大氣。
吃的時候也不能小口吃,要把一整塊直接塞嘴裡。
遇到隆重的飯局,你可以對雞鴨魚肉視若無睹,但絕對沒辦法對黃桃罐頭置之不理。
因為只有吃完它,你才能下桌。
黃桃罐頭,總能讓開心加倍,好事成雙。
KPI 完成了,開一瓶,下個季度一定行。
表白成功了,開一瓶,談情說愛到天明。
升職加薪了,再開一瓶,房子車子換不停。
就像開香檳一樣,開罐頭時會有「砰」的一聲。
那種拼盡全力做成一件事的爽感,噴薄而出。
對東北人來說,沒有黃桃罐頭,開心就是一份打了折的開心。
而有了黃桃罐頭,你仿佛每天都趕上開心的促銷甩賣,想不開心都很難。
就算無事發生,黃桃罐頭的出鏡率也很高。
比如,它是東北人的避雷針。
「桃」是「逃」的諧音,因此它代表了一種逃離所有不幸的美好祝願。
古早情景喜劇《東北一家人》中就有這樣的情節:
「媽,今天是鬼節,我給你買兩瓶黃桃罐頭回來,讓你逃離災難。」
而在老人過生日的時候,餐桌上的那盤黃桃罐頭代表著一種逃脫死亡的美好寓意:
如果你吃得夠多,死神就追不上你。
它保護著每一個東北人在災禍面前,腳底不用抹油,也可以逃之夭夭。
隨著一代人的老去,黃桃罐頭的諧音也不斷繁殖出了新的內涵——
黃桃罐頭的桃,變成了桃花運的桃。
27 歲的讀者 @橙予 說,每次過年回東北老家被強迫吃下的黃桃罐頭,能連成一片三生三世都走不完的十裡桃林。
他媽說:「不多吃點罐頭,哪個姑娘要你啊。」
黃桃罐頭的外表也十分討喜。
讀者 @加星 的孩子出生前,婆婆帶著幾個黃桃罐頭來看她:
「生出來的寶寶天庭飽滿。」
黃桃罐頭的顏色也很喜慶:罐裝的「元寶」,散發著財神爺的光芒。
讀者 @小思 的爺爺一整個假期都在叮囑他,「多吃黃桃罐頭。」
「我都沒想到,回北京不久就漲薪了。」小思說。
除了自己吃之外,在東北人眼裡,黃桃罐頭還是一件極其貴重的禮物。
就連著名狠人範德彪託人辦事也少不了它,美其名曰:敬仰之情。
東北人愛吃黃桃罐頭並不是單純的為了那一口甜。
東北人吃的,那是觸手可及的幸運。
每一口都是滿心的「沒問題」和「這回妥了」。
「一瓶放了添加劑的水果標本到底憑啥啊?」
這可能代表了全國其他地區人民的疑問。
表面上看是因為黃桃罐頭好吃。
有人說它堪稱罐頭界的喬丹——
如果其他的水果罐頭只是普通的殭屍,那麼黃桃罐頭就是金字塔裡的木乃伊,味道登峰造極。
其實,黃桃罐頭是東北人的精神傳家寶。
在東北,每個家庭一定都有這麼一樣老物件。
可能是你外婆磕了一個缺口的手鐲,是你媽陪嫁的那床繡著鳳穿牡丹的大紅被面。
——這些物件都能扯出一段長輩用來點撥晚輩的崢嶸歲月。
讀者 @阿敏 至今都記得媽媽給他講過的故事:
「那時候家裡窮,一瓶黃桃罐頭過年才能吃,你外公外婆只能喝剩的甜水。」
這也是每一個東北家長教育小孩的經典「套路」。
如果說現在男團女團講究一個團魂,那黃桃罐頭裡凝結的,就是每一個東北家庭的「家魂」。
每一個東北小孩一定都被作為獎勵的黃桃罐頭勾引過:
「媽,我這次期末考了兩個 100。」
「真優秀,媽給你整個桃。」
也一定因為吃黃桃罐頭上癮被親爹親媽恐嚇過:
「還吃?你再吃甜的你牙要被蛀光了!!」
但當每一個東北小孩長大後,對黃桃罐頭的感情就像前任——一地桃毛,只剩愛過。
讀者 @桃彼得 回憶:「小時候是真的愛吃,漸漸地就淡了。」
只有家裡的罐頭瓶子提醒著自己曾經愛過。
東北人家從不用調料盒。
新醃的糖蒜,小黃瓜,芥菜疙瘩和蒜茄子被裝進罐頭瓶子,齊齊整整碼在冰箱裡,等著你每天早餐的臨幸。
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它裝不了的。
讀者 @喜歡寂寞 說,他中學的時候給自己暗戀的同桌疊了 100 顆星星。
找不到盛裝的容器,就半夜在廚房裡偷摸吃了一罐黃桃罐頭。
第二天,黃桃罐頭搖身一變,成了青澀愛情的許願瓶。
罐頭瓶子裝禮物,東北人極簡奢華的終極浪漫。
我們這次採訪了很多東北年輕人,發現他們至今保留著一份對黃桃罐頭的深情。
北漂五年的黑龍江讀者 @協協說謝謝 說:
「在北京,我從不會自己去買來吃,因為長大後發現真的沒多好吃。
但每年回家還是會吃,不吃就好像沒回家一樣。」
大慶讀者 @MOIS 來說,逢年過節的那一口黃桃罐頭像是獎勵。
「跟小時候一樣用筷子扎著,靠在沙發上吃,用一口脆生的甜,獎勵一年到頭辛苦的自己。」
讀者 @夏夏 去年端午節回家,家宴上沒看到黃桃罐頭,一整頓飯吃得都心不在焉。
爺爺看在眼裡,晚上回家給她買了兩罐。
因為擇床連續失眠兩天的她,當晚睡得特別好。
每一個難過的時刻,東北人都可以用這一口甜喚醒安全感和歸屬感。
然後就可以告訴自己,「病會好,錢會有,戀愛會談,一切都會好的。」
這就是黃桃罐頭帶給東北人的樂觀和對生活的熱情。
只要還能瓷實地吃到那一口甜,人生就沒什麼過不去的坎。
撰稿:吳阿贊
責編:niuxyu
晚禱時刻:
沒有什麼「喪病衰」是黃桃罐頭整不好的。
實在整不好,
再給你配一個東北人。
「桃」避雖然可恥,
但真的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