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活化利用「老宅」讓古城重拾「煙火氣」

2020-12-25 湘湘愛旅行

【時政專稿 文/仇實 施嘉熠】

常熟是長三角地區一座重要的歷史文化名城。近年來,當地通過老舊街區整理,盤活歷史文化建築,讓古城煥發新活力。

唐宅位於常熟南涇堂歷史文化街區,是清末漕運總督唐一葵的私家花園,屬常熟市級文保單位。園內構思精巧,亭、臺、軒、榭,一應俱全,移步易景。從2011年以來,一直處於閒置狀態。

去年年底,唐宅由社會資本接手,改造成了一家民宿。最近剛開始試營業,不少遊客和市民紛紛來打卡拍照。

民宿經營者由偉壯告訴記者,唐宅民宿的前院如今被打造成了可供客人停留、喝茶、聚會使用的私屬空間。改造過程中從唐宅地下挖出的石雕殘片,從明清到民國時期的都有,它們也被作為歷史文化的傳承留在這裡,讓更多人了解宅院曾經的繁華。

沈宅是離唐宅不遠的一座清代雕花樓建築,是當地較早開發利用的一批文保建築。

2014年修葺改造時,充分保留了房屋的原始磚木結構,方磚鋪地,門窗雕花,每間客房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

作為歷史文化名城,常熟古城內遺存了大量歷史建築和一般風貌建築。然而長期以來,基礎設施落後,房屋破舊,導致古城「空心化」現象。

近年來,當地以點帶線,以線擴面,通過政府引導,市場主體參與,打造了一批網紅景點。

近期,常熟市領導來到姑蘇區取經古城更新改造經驗,並出臺了《常熟市歷史街區整理更新試點工作方案》,未來將通過集中使用權、引入社會資本,盤活歷史街區。

常熟市文體旅局黨委委員、文物局副局長陸晗表示,常熟把歷史文化建築的價值通過現代的運營手段充分體現出來,讓歷史文化的傳承保護在日常的生活體驗過程中,無形地被傳播散發出去。

「這些老宅見證了常熟歷史文化名城發展變革的歷史。整個修與改的過程,採用『微更新』和『繡花式』的方式,不會破壞古城大的結構,使整個歷史街區既能留住傳統煙火氣,又能激發當代新活力」,常熟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管理辦公室主任王奕表示。

責編:王浩

【來源:名城蘇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老味道煙火氣,最IN的古城
    歷史北京【老味道煙火氣,最IN的古城】小時候,每逢趕集的日子,琳琅滿目的貨物,摩肩接踵的人......成為了不少人心中美好的回憶。在延慶人心中,永寧古城市集的名聲十分響亮,有著無可取代的地位,都有哪些好看好吃好玩的?
  • 隆裡古城「煙火氣」濃
    本報訊 (記者 王遠柏)「玩得好,吃得好,住得好,沒想到隆裡古城『煙火氣』這麼濃,我下次要帶朋友一起來。」日前,為期3天的「2020年隆裡在地影像節」在錦屏縣隆裡鄉隆裡古城舉行,一名遊客高興地說。 在這裡,遊客們既可以領略明朝的古風餘韻,又可在周邊生態園體驗現代農業的樂趣、吃本地美食,還可以住在特色民宿裡。
  • 隆裡古城「煙火氣」濃
    貴州日報本報訊 (記者 王遠柏)「玩得好,吃得好,住得好,沒想到隆裡古城『煙火氣』這麼濃,我下次要帶朋友一起來。」日前,為期3天的「2020年隆裡在地影像節」在錦屏縣隆裡鄉隆裡古城舉行,一名遊客高興地說。在這裡,遊客們既可以領略明朝的古風餘韻,又可在周邊生態園體驗現代農業的樂趣、吃本地美食,還可以住在特色民宿裡。據悉,隆裡古城是中國與挪威合作的「貴州生態博物館群」之一和貴州省重點建設的文化古村鎮之一,還是省級風景名勝區、省級歷史文化名鎮、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江蘇揚州重拾昔日榮光 全面提速古城保護復興步伐
    9月20日,江蘇揚州重拾昔日榮光,廣陵古城掛牌成立。 李平 攝9月20日,江蘇揚州重拾昔日榮光,廣陵古城掛牌成立。李平 攝中新網揚州9月20日電 (記者 崔佳明)古城,承載著一座城市的歷史文化,銘刻著一座城市的歷史印記。20日,揚州守古城之根,重拾昔日榮光,廣陵古城掛牌成立。揚州廣陵區委書記潘學元表示,將以爭創國家5A級景區為目標,在全面復興中煥發古城蓬勃活力。
  • 重拾煙火氣丨8月出遊榜單8.8萬人搜索去過師大夜市
    重拾煙火氣丨8月出遊榜單8.8萬人搜索去過師大夜市 2020-09-01 0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福建「最具煙火氣」的古城——漳州
    今天就來和大家一起分享福建「最具煙火氣」的古城,人均50夠玩一整天,從廈門乘坐高鐵僅需20分鐘就能到達!其實就位於福建的漳州,叫做漳州古城。據資料記載,這個漳州古城早在686年的時候就已經存在了,如今差不多有將近1300多年的歷史,可以這樣說,漳州古城這個地方從古至今對閩地的影響都是非常大的。為什麼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福建的漳州古城呢?
  • 2018杭州十佳農村歷史建築保護修繕和活化利用單位」評選明日開啟
    杭州日報將聯合杭州市園林文物局在這天推出「2018杭州十佳農村歷史建築保護修繕和活化利用單位」評選活動。  哪些農村歷史建築保護得最好?  在杭州,除了有西湖、大運河這兩處世界文化遺產以外,還有一筆我們倍感自豪的文化財富,就是那些散落在杭州大地上的眾多鄉土建築。  「今年是杭州市實施農村建築保護的第九個年頭了。」
  • 泉州千年西街重拾「煙火氣」 遊人漫步打撈非遺記憶
    林楷煜 攝中新網泉州5月1日電 (記者 孫虹)「五一」假期的到來,讓古城福建泉州的「煙火氣」又濃了幾分。5月1日,展示泉州「非遺」的2020「潤物無聲」新春展在泉州西街開幕,為假期裡出行的人們增添趣味。在有著千年歷史的泉州西街,穿著馬甲的志願者手舉「出門戴口罩,人員勿聚集」的牌子穿行在街頭。
  • 襄陽戰「疫」記:一碗牛肉麵再現古城「煙火氣」
    16日早上,襄陽一橋頭下,多家牛肉麵館開門營業 胡傳林 攝(抗擊新冠肺炎)襄陽戰「疫」記:一碗牛肉麵再現古城「煙火氣」中新網襄陽3月16日電 題:襄陽戰「疫」記:一碗牛肉麵再現古城「煙火氣」作者 胡傳林
  • 常熟的人間煙火味,讓人無比懷念
    常熟的人間煙火味,讓人無比懷念 你還記得常熟大街小巷的平凡模樣嗎?
  • 文物建築和歷史街區活化利用的案例觀察
    如果說文物建築因其體量小,在開放利用上易於操作,那麼歷史街區的保護利用將更考驗管理者的智慧,如杭州的清河坊、大兜路、小河直街、橋西等歷史文化街區,既保留了傳統風貌,又傳承了歷史內涵,贏得廣大遊客和外地城市管理者的讚譽。國內不少城市,結合自身歷史文化街區的特色,在保護利用上各有不同的側重,也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下以南京老城南歷史城區、深圳南頭古城為例。
  • 「微改造」活化千年文脈 深圳南頭古城蝶變綻放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藏著一處千年歷史古城——南頭古城。鬥轉星移,歷經滄桑的南頭古城一度被湮沒在市井的煙火氣中。在8月26日深圳特區40周歲生日之際,經過改造的南頭古城南北街示範段蝶變歸來,歷史文化瑰寶重新煥發光彩和活力。
  • 杭州今年將推出28處歷史建築活化利用示範項目
    經13個區(縣、市)政府推薦,市住保房管局、市建委、市園文局三個部門精心甄選,近日我市確定並公布了28處歷史建築保護利用試點項目,將作為杭州歷史建築活化利用的示範成果對外推出。  2017年12月,住房城鄉建設部將杭州列為全國首批十個歷史建築保護利用試點城市之一。
  • 蘇州市人大常委會專題調研城區古建老宅保護和利用工作
    5月9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朱建勝率環資城建工委和教科文衛工委,對市區古建老宅保護和利用工作開展調研。調研組實地查看博習醫院舊址、潘世恩故居修繕現場、衛道觀修繕現場,以及已修復竣工的潘祖蔭故居,並召開座談會,聽取負責古建老宅修繕的市文旅集團和城投公司的情況匯報。調研組著重就古建老宅修繕後的利用問題與文旅集團、城投公司負責同志交換了意見。
  • "2020年度廣東省文物古蹟活化利用典型案例"結果出爐
    經過專家初評、公眾網絡投票、專家終評等環節,最終評選出15項活化利用典型案例。  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曹勁介紹,本次評選湧現了一批頗具創新性的活化項目,在社會力量參與共建共享、業態選擇和管理模式創新,以及服務社區和促進公眾參與、促進鄉村振興、打造區域文化品牌等方面具有較好的表現。
  • 走江南水鄉,玩古城常熟
    說起常熟,人們首先想到熟悉的口號「常來常熟」。常熟位於江南水鄉,古城因其「肥沃的土壤,無水旱」而得名。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常熟以其悠久的文化歷史、優美的山川景觀和豐富的資源而聞名。一千年的歷史常熟被稱為「人文昌盛之邦,文物著於江南」,擁有文明史而城建史在。
  • 西方鐵路遺產活化利用
    鐵路遺產的閒置或拆除是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活化利用則可以激發其潛能,更好地服務於社會。經過多年的積累,西方發達國家對鐵路遺產保護和利用已經形成了成熟的理論,很多成功的經驗對於我們今天有重要的借鑑意義。  近些年來,在遺產保護領域形成一種新的共識,即更加重視群體遺產的保護,而不是聚焦於個體遺產。
  • 既保護修繕又活化利用,讓濟南老建築「活」在當下
    老建築和泉水一樣,都是古城濟南的靈魂所在。讓老建築真正活起來、用起來,才能在保護中體現它的價值。  近日,濟南市政協「喚醒老建築,賦能新濟南」專題「商量」調研聚焦濟南老建築的保護、活化、傳承,尋訪老建築,開展多次現場商量,並開展集中商量,就如何做好濟南老建築的科學保護、活化利用、文化傳承談感受、提建議、寄希望、話願景,為文化濟南建設凝聚共識,建言獻策。
  • 我市三處文物古蹟活化利用入圍2020年度廣東省文物古蹟活化利用典型案例
    近日,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的指導,廣東省古蹟保護協會與廣東省規劃師建築師工程師志願者協會聯合主辦的2020年度廣東省文物古蹟活化利用典型案例宣傳推介活動完成初評,由廣東省文物局、省古蹟保護協會和省三師志願者協會共同組織的專家對申報項目進行了審核,我市乳源西京古道活化利用項目,樂昌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項目,南雄聰輩村虎踞橋活化利用項目等3個項目成功入圍終選名單。
  • 《廣州市文物活化利用試行辦法》政策解讀
    廣州市的不可移動文物資源豐富,活化利用潛力巨大、空間廣闊,且在實際探索中,已積累了一定活化利用經驗;但同時,我市在文物保護與利用工作上,也遇到了不少障礙和困難,在一些案例上得到了寶貴的教訓。在此背景之下,社會上迫切地呼籲出臺專門的活化利用辦法,以進一步盤活不可移動文物資源、調動活化利用積極性、規範利用行為、指引實際操作、明確責任義務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