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國的「燒煤戰鬥機」:不燒油只燒煤,駕駛艙在垂尾裡

2021-01-21 利刃號

利刃/縱橫論

從一戰以來,德國在石油資源上的缺乏都舉世聞名。一戰德國著名的巴伐利亞級戰列艦就是因為石油資源不足,被迫放棄油煤混燒鍋爐,選擇純燃煤鍋爐,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動力。在二戰期間,德國甚至採取了極端的煤變油工藝,以極高的成本獲得數量很少的燃料。

而在二戰末期,德國則提出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設想,即採用完全拋棄液體燃料,改為燃燒煤炭而非汽油、航空煤油或柴油的戰鬥機。由於戰鬥機不可能由人工添加燃料,德國工程師選擇煤粉來實現有限的流動性,以便自動填充到燃燒室內。相比於汽油和航空煤油而言,煤粉不僅熱值低、流動性較差,其燃燒效率也相當低。二戰水平的內燃機和蒸汽輪機都不能直接燃燒煤炭粉末,必須從頭開始重新設計。

最終,德國設計師給出的是一款外形極為怪異的三角形戰鬥機,被命名為P.13A。由於煤粉發動機推力較小,並不能支持ME-262或HE-280級別雙發中型機體,而ME-163火箭戰鬥機的設計也不適合煤粉發動機,德國工程師在保證發動機基本需求情況下,採取了最輕、最省結構強度的設計。飛機沒有獨立的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採取了類似於轟炸機的飛翼結構,駕駛艙與垂直尾翼融合,以提供更強的操縱能力。總的來說,這一設計並不十分成功,但是也算是一種新奇的嘗試。

二戰末期的德國推出了各種各樣的"末日武器",其目的,就是為了抵消盟軍和蘇軍的絕對數量優勢,企圖在綜合國力明顯劣勢下反敗為勝。在這一基礎上,德國本身的資源儲備還不甚豐富,被迫採取煤氣機、燃煤發動機等非正常手段裱糊度日,因此P.13A戰鬥機受到了重視。但是德軍很快發現,P.13A的燃煤發動機可靠性極差,較輕的結構設計也導致了性能上的缺陷。即便煤粉發動機已經勉強步入了噴氣式發動機的行列,其性能反而不如盟軍的活塞式螺旋槳戰鬥機,因此德軍毫不猶豫地在戰爭末期結束了這一項目。但飛機的主要設計師利皮施卻依然試圖對P.13A繼續改進,達到實用水平。利皮施將P.13A偽裝成符合德軍要求的噴氣式截擊機項目,瞞過了納粹高層的限制。

然而,這種"裱糊匠"科技並不能達到戰勝盟軍和蘇軍的目的。二戰期間盟軍和蘇軍總共推出了多達幾十萬架戰鬥機和截擊機,輕重轟炸機總量也超過了10萬。即使P.13A性能達到了盟軍活塞式戰鬥機的水平,其數量也不可能滿足德軍的需要。而二戰末期德軍裝備完好率也出現了大幅度滑坡,先進的ME-262戰鬥機產量多達1200架,而可用的發動機卻達不到一架一臺。在極為惡劣的使用環境、極差的裝備完善率和"裱糊匠科技"的共同作用下,P.13A即便是裝備部隊也必然是曇花一現。

二戰結束後,美軍也對P.13A產生了濃厚興趣。不同於資源匱乏的德國只能用煤粉發動機,美軍在二戰期間向來以燃料充足、標號極高而聞名。美軍更大程度上是看中了P.13A不同尋常的氣動設計。P.13A的重量很輕,對於跑道要求相對較低,很貼近美軍需求。而後掠角60度的設計也十分貼合超音速飛行需求,在美軍戰鬥機卡在超音速大關的情況下,顯得十分有吸引力。而在"百家族"戰鬥機服役後,P.13A僅有的氣動設計優點也不復存在,最終淹沒在歷史長河中。

相關焦點

  • 星露谷物語燒煤方法詳解 星露谷物語怎麼燒煤
    目前該作已登錄TGP平臺,湧入了不少新手玩家,不知道星露谷物語中怎麼燒煤,不要著急,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分享星露谷物語燒煤方法詳解,還不明... 星露谷物語是一款經典的日式RPG遊戲,遊戲有著經典的像素復古畫面。
  • 農村禁止燒煤燒柴,網友:冬天農民怎麼取暖?農民:吃飯是個問題
    導讀:農村禁止燒煤燒柴,網友:冬天農民怎麼取暖?農民:吃飯是個問題又下雨了,冬天就是這一點不安逸,一下雨就會冷,一冷就想烤火。不燒柴、不燒煤,北方的農村冬天農民朋友們拿什麼取暖呢?有知道的網友告訴我一下哦,純屬好奇!因此,我們可以禁止燒煤,也可以禁止燒柴,比如我們這邊鎮上,以前都是燒柴的或者燒煤的,後來改為燒電的了,如今已經通了天然氣管道,家家戶戶都用上了煤氣。日常煮飯、炒菜,比用電更划算,如今根本沒有人燒柴,也沒有人燒煤。
  • 如果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燒煤燒木的古老內燃機就會排上大用場
    二戰是距離人類最近的一次全面戰爭。這場角逐中,各方尤其是戰敗國幾乎流盡了最後一滴血、一滴油。德國表現得最為明顯,石油短缺的情況下,不得不大量使用「新能源」,比如液化石油氣,也就是我們生活中裝在煤氣罐中用來燒菜燒飯的那種,你可能很難想像它也能用來驅動坦克,而且虎式坦克、豹式坦克都用過。
  • 雙座戰鬥機,後座機槍手在射擊時如何避免打中自己飛機的垂尾?
    李三萬摘要:二戰時期有很多雙座戰鬥機,後座機槍手在向後方目標射擊時如何避免打中自己飛機的垂尾?二戰時期有很多雙座戰鬥機,後座機槍手在向後方目標射擊時如何避免把自己飛機的垂尾打碎?相比活塞式螺旋槳飛機的前射機槍會打到螺旋槳,後射機槍會打到垂尾這種問題一點都不可怕,大不了咱們乾脆不裝後射機槍行吧?
  • 建議農民不燒煤,為什麼還是有人在用?
    首先,專家建議農民朋友們不要用燒煤的方法暖氣。另一方面,燒煤可能會汙染環境,另一方面,對我們的身體產生負面影響,特別是在封閉的環境下窒息,威脅我們的健康。為了全面管理環境,戰勝藍天保衛戰,專家們又開始建議農民朋友們不要用燒煤的方法取暖。剛開始實施的時候,確實很有用。
  • 為啥農民總想燒煤?
    在北方城市裡,集中供暖早在11月15日就全面開始了,而在北方的廣大農村地區,多數是沒有集中供暖條件的。北方冬季天寒地凍,沒有集中供暖,農村人就必須想辦法自己取暖。在河北、山西、山東以及東北等地區,過去農民冬季取暖,多數都燒煤,也有燒木柴、秸稈的。很多農村人,在冬季來臨之前,就會提前儲備好幾百斤、上千斤的煤炭。
  • 農村燒煤和燒柴汙染嗎?又有「專家」提起,農民成本難道要增加?
    就拿筆者所在的山東的一個小縣城來說吧,最近幾天在朋友圈和群裡也是看到了大家的抱怨,對於這類的抱怨也是很多業主今年遇到的問題,比如有的網友就說了,家裡住的小區供暖的溫度居然達到了18度,甚至還有16度的,對於今年的供暖來說確實是讓很多人頭疼的問題,畢竟到了冬季之後,天氣寒冷,大家就是想暖和一點,但是供暖不熱確實讓人很無語。
  • 河南農村,十分暢銷的取暖爐,不燒煤不燒電,看看要多少錢一套
    這個爐子可比空調省錢多了,不燒煤不燒電,只用燒柴禾就行了已經有人買好了,正在裝車,看來這個東西還不輕呢,要幾個人一起才能給它裝上去,車上還綁著出煙用的管子這位大哥買的爐子裝好了,因為是大物件,一般店裡都是送貨到家。所以大叔家今年過冬不再冷了
  • 農村通了天然氣,為何農民冬季取暖,還偷偷的燒煤?
    在河北、山西、山東、東北等地區,過去農民冬天暖氣,燒煤很多,燒柴、秸稈。許多農村人在冬天到來之前,會提前儲備幾百公斤和幾千公斤的煤。但是,現在過境,農村也特別重視環境保護,煤這種汙染大的燃料,現在已經受到限制。特別是在北京周圍的河北、山西、山東、河南北部等地區,為了保護環境,這些地方的農村在冬天全面禁止燃燒煤炭。
  • 明文禁止燒煤、燒柴,偏遠地區該如何生火做飯?馭龍電焰灶來了
    而隨著全球對環保的意識越來越重的時候,國內部分偏遠地區已經有明文規定,禁止燒煤、燒柴,不是口頭上的禁止,還會查封土灶臺。農村禁止燒煤很多沒去過偏遠農村的網友可能會說,這個也沒什麼大問題,其實事情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在城市裡,大多使用的都是天然氣或者煤氣罐,主要是為了環保、便捷,但是如果農村需要用到天然氣
  • 農村禁止燒煤取暖,農民過冬怎麼辦?專家給出2個方法,你看行嗎
    ,農村人早已習慣了這種取暖方式,反而會覺得城裡的取暖太不方便太不划算。近些年為了保護環境,減少霧霾天氣,有些地方明確禁止農民過冬燒煤和燒柴取暖。其實對於農民來說,他們知道燒煤或者燒柴取暖確實不乾淨衛生,產生的氣體會汙染環境,而且還不太安全,容易產生一氧化碳中毒,但他們表示自己也很無奈,畢竟農村的取暖和供暖等基礎設施並沒有像城裡那樣齊全,另外採用其他方式取暖的費用估計會比燒煤取暖要貴不少,這對於農民來說其實加重了負擔,當然現在並沒有全面禁止燒煤和燒柴取暖,如果有一天真的全面實施農村禁止燒煤取暖,那麼問題來了
  • 實拍我國最北端的綠皮列車 馳騁林海雪原零下40度低溫燒煤取暖
    由於天氣情況惡劣,寒冬季節,窗外溫度可以達到零下30至40攝氏度,火車依然沿襲了燒煤取暖的方式。在這種極端天氣裡,只有這種抗造型的綠皮火車可以承擔運輸任務。運行中,火車工作人員需要不停往鍋爐裡裝煤、根據天氣狀況,決定燒煤的頻率,一定要保障車廂溫度在16攝氏度以上。一趟往返,要燒5-10噸煤。
  • 專家給出建議,比燒煤取暖還便宜!
    冬季一直是霧霾的高發季節,為了降低環境汙染,還天空一抹藍色,各地紛紛下達禁止燒煤和燃燒秸稈取暖的通知,違者可進行罰款甚至拘留,許多村民家裡的鍋爐都被收走了,可農村地區沒有集中供暖,不讓燒煤和秸稈大家可怎麼辦呢?
  • 【美麗鄉村燕趙行】雄縣黃灣村用上地熱水 取暖不燒煤
    原標題:【美麗鄉村燕趙行】雄縣黃灣村用上地熱水 取暖不燒煤 □河北日報、河北新聞網記者 葛西勸河北日報通訊員 劉穎梅 王福忠天氣轉冷,取暖季即將開始。村民尹文羅說:「今年村裡的居民小區建好了,我只等供暖了就搬進去,大冬天再也不用自己燒暖氣啦!」說起新小區,黃灣人很自豪:電梯入戶、燃氣入戶、網絡入戶,健身場地和娛樂設施齊全,還有一個亮點就是採用地熱水循環採暖,這將大大減少冬季燃煤採暖帶來的汙染物排放。「以往一入冬,家家供暖小鍋爐突突地冒煙,走在街上空氣都嗆鼻子。
  • 市民報料:西門附近撫琴等小飯館圖便宜還在燒煤
    原標題:圖便宜 小飯館還在燒煤「霧霾天這麼兇,還有飯店偷偷用起煤爐,白煙一冒,想不加重都不行。」昨天上午,有市民報料說,西門附近撫琴、白果林轄區有很多小街道的飯店當街使用蜂窩煤爐,「燒起來有煙,本來就是霧霾天,這下更喘不過氣。」昨天中午,華西都市報記者沿街查看,發現確有其事。
  • 小區不燒煤取暖,十幾人卻集體一氧化碳中毒,社區:正在檢測
    來源丨都市現場綜合黑龍江新聞法治頻道、中國新聞網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若刪除來源必究每到冬季,燒煤取暖方式不當,就容易發生一氧化碳中毒。近日,在黑龍江佳木斯一個小區,也發生了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奇怪的是,這個居民樓不存在燒煤取暖的情況,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農村不讓燒煤取暖,改氣後農民擔心用不起!
    隨著對環境保護問題的加強和重視,農村一切有可能會對環境造成汙染的行為都將被遭到禁止,像前幾年的禁止農民燃燒秸稈,禁止春節燃放煙花炮竹以及禁止飼養一些牲畜等,這些做法讓老百姓真的是百思不得其解,中國幾千年來農民都是這樣生活的,也沒有見對空氣環境造成什麼樣的汙染,反而現在這些做法會威脅到環境,影響到人們的身體健康了,農民也不知道其中的原因
  • 山東全省學校將「清潔取暖」,熱泵獲贊「比燒煤還好」
    2016年拆除了燃煤小鍋爐後,這倆學校的供熱如今不再燒煤,在非極寒天氣的情況下,光靠吸收空氣中的熱能就能搞定供暖,供熱效果還比過去要穩定的多。自打去年該校的4臺燃煤小鍋爐被拆除後,學校裡再也看不到進進出出拉煤的車、燒煤鍋爐冒出的菸灰和路面熱氣騰騰冒著白煙的景象了。
  • 窗戶緊閉燒煤爐子取暖 連雲港爺孫倆一氧化碳中毒
    冬季天氣寒冷,家家戶戶張羅取暖,每年都會傳來揪心的消息,今年也不例外。12月10日一早,贛榆區63歲的許老先生和孫子雙雙暈倒在床,家人發現時,二人已陷入昏迷,一旁燒得通紅的爐子正散發著嗆人的氣味,家人立即將爺孫倆緊急送醫搶救。
  • 天然氣暖氣片和燒煤暖氣片一樣嗎 天然氣取暖怎麼樣
    北方的冬天是要比南方冷的,所以北方的人們更在意取暖方式是怎樣的,現在的取暖方式各種各樣的都有,有可攜式的,也有固定的,當然固定的在供暖效果方面肯定會更好一些,大部分固定的供暖設備都是需要用到天然氣,而暖氣片就是這其中一個最受人喜愛的類型,那麼天然氣暖氣片和燒煤暖氣片一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