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子:中國最小的抗日英雄,只有5歲,犧牲時高呼,媽媽抱緊我

2020-12-16 西部人文地理

1937年4月15日,鬼子在今通化市玉皇山柳條溝挖了兩個坑,那是他們給抗日英雄王鳳閣和妻子張氏、兒子小金子準備的。

玉皇山屬長白山脈系,位於通化市城區中心渾江北岸,海拔只有400多米,因1887年在山中建玉皇閣而得名。柳條溝附近還有一座山叫虎頭山,一個虎虎生氣的令人激昂的名字。今天,這裡已經是一個英雄長眠的地方,人們在此建立了玉皇山革命烈士陵園,總有人前來拜謁,英雄的事跡在浩如煙海的歷史長河中燦若星辰。

4月15日這天,通化城被早早地淨街戒嚴了。4月15日在北方應該是一個屬於春天的日子,但當天的通化城卻充滿著霧氣騰騰的殺機,遮掩著破敗的平房與街道,被幾株老樹枝節戳出的陽光撒落在地上,是起起伏伏的破碎的閃亮。

太陽長得老高時,才有兩輛日本軍車怪叫著出現在陽光破碎的街道上,車後拋起一道外強中乾的塵煙,儘是虛張聲勢的囂張。車上坐著的是王鳳閣將軍和他的妻子張氏、兒子小金子,他們被分了開來,將軍獨自坐前一輛,妻子和兒子坐後一輛。碎碎的陽光洗刷著他們,把他們的神情洗刷得明亮,面無懼色,還有著走向戰場的豪邁與氣壯。

到柳條溝口時,日軍的汽車停了下來,鄉親們圍了過來,王將軍向他們點頭打招呼,而後站起身來高喊:「父老鄉親們,王鳳閣為抗日而死,大丈夫死得其所,大家努力,中國不會亡,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剷除偽滿洲!」[i]

日軍憤怒了,一個日軍士官(尉官)面目猙獰地衝上前來,把王將軍推到了土坑旁,王將軍回過頭來慷慨激昂地對鄉親們說:「諸位父老兄弟們!諸位姑嫂姐妹們!我王鳳閣通化生,通化長,就是我的小名大家也知道。為了中華民族的存亡,為了把日本鬼子趕出中國去,我和日本鬼子戰鬥了這些年,不幸被俘,現在我要和鄉親們永別了。希望大家不要洩氣,一個王鳳閣倒下去,還會有千萬個王鳳閣站起來!人心不死,國必不亡!鄉親們戰鬥啊!中華民族萬歲!」[ii]

妻子張氏看著將軍,將孩子小金子抱在了懷裡,輕聲問:「孩子,你怕嗎?」

小金子搖搖頭,和媽媽一樣望著父親。

鬼子脫去上身的軍衣,手握軍刀,把將軍推入土坑,試圖讓將軍跪下。將軍說自己生不跪日本鬼子,死了也要站著做鬼!又回頭朝鄉親們大聲:「父老們,我王鳳閣為抗日而死,死得其所。大家齊努力,中國不會亡!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剷除偽滿洲!」[iii]

將軍正氣凜然、視死如歸,張氏又問小金子:「孩子,你怕嗎?」小金子搖頭,張氏說:「孩子,媽媽對不住你了,生下你的時候,媽媽就沒有奶……你才長得這麼瘦小……」小金子見媽媽流淚了,就對媽媽說:「媽媽抱緊我,媽媽,抱緊我!」

老子英雄兒好漢,在這裡成了我在長達14年抗日戰爭中英勇無畏的前僕後繼。

14年,足夠讓一個孩子成長起來,拿起槍桿,和父親一樣面對兇殘的侵略者;14年,也可以從無到有,讓無數人在先輩的戰鬥歷程中,淬火成鋼,星火燎原,把侵略者消滅個乾乾淨淨。

王鳳閣出生於教師家庭。幼讀私塾。1916年,入通化縣立中學讀書,常以「精忠報國」的思想自勵。1923年,投身東北軍步兵第五十八團當副官。後來,因不滿軍閥混戰辭職回鄉。[iv]

因為家境非常富裕,王鳳閣本可就此安心做「土財主」,但他卻時常吟誦嶽飛《滿江紅》,並勵志聲稱:大丈夫七尺軀,為國殤,為鬼雄,應不虛度此生。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他目睹了國土大片淪喪,人民痛遭塗炭,毅然參加抗日救亡運動。

為創建抗日武裝,王鳳閣變賣家產,四處奔走募捐,秘密組織起了以伐木工人為主體、以中小學教師等知識分子為骨幹的 600餘人的抗日武裝——遼寧民眾義勇軍,首揭抗日救國自衛軍大旗,被擁戴為司令。

都說,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指知識分子不滿現狀,有所抗爭,但又軟弱膽小,搖擺不定,做不成大事。但王鳳閣隊伍戰鬥力卻很強,那些有著較高文化素質的教師們與伐木工人一起操起槍炮來,戰鬥力甚至比很多正規軍都強。為了打敗他們,鬼子可謂費盡心機,威迫利誘、特務滲透的同時,甚至對這支隊伍用上了燃燒彈、毒氣彈。

1932年秋,日本侵略者調動重兵配以飛機、大炮分路向遼寧民眾自衛軍「大討伐」。王鳳閣率部退到蒙江、撫松境內集結。敵人跟蹤追擊。王鳳閣不贊同進關求援,主張「人不離鄉,手不離槍,打回通化,抗日到底」。小金子就是這時出生的,母親隨父親一起抗日,吃不飽、穿不暖,沒有乳水可以供給孩子生命的營養。因此,小金子從一出生就比別人的孩子小出很多,就要和父母一起面對忍飢挨餓的生活,但這並沒有影響他日後和父親一樣成為抗日的「大」英雄。

1933年,王鳳閣在起義的紅土崖、大羅圈溝一帶建立抗日據點,與日本侵略者進行了長達4年的抗爭,與鬼子作戰上百次,給鬼子以沉重打擊。期間,鬼子將王鳳閣嶽母全家逮捕,強令他們給王鳳閣寫來了勸降信。王鳳閣將信撕了個粉碎,告訴前來送信的人:「就是把我母親和妻子捕去,也不能動搖我抗日的決心。我的任何親友,同情我抗日者親之友之,給日本當漢奸者殺之戮之!」[v]

1937年春,敵人出動重兵,在通化、臨江、輯安交界的老虎頂子「追剿」王鳳閣的部隊,並將王鳳閣的部隊團團圍住。王鳳閣與敵激戰三晝夜,部隊傷亡慘重,隨後率部突圍,退至大羅圈溝附近的東南岔時,部隊已是彈盡援絕。

戰士們從附近的老鄉家裡得到了一塊風乾的牛肉,但煮在鍋裡還沒化開,鬼子的部隊便尾隨而來,再次包圍了這支飢腸轆轆的英勇的抗日隊伍,最終使他們傷亡殆盡、全軍覆沒。

王鳳閣在戰鬥中手臂受傷,一條腿也被敵人打斷,全身多處負傷,於2月25日被俘。27日,敵人抓獲王鳳閣的妻子張氏、兒子小金子,以及另外8名傷痕累累的抗日勇士,將他們與王鳳閣一起關進了監獄。

這時,小金子只有5歲。

敵人擺下酒宴,想要通過一些漢奸使得王鳳閣「歸順」,王鳳閣掀翻桌子怒斥漢奸和鬼子:「你們這些狗東西,進一次山用麻袋裝人頭,殘害了多少抗日同胞,你們記著,我王鳳閣死了不算什麼,而你們當漢奸是民族敗類,絕沒有好下場!」v

無奈之下,敵人想到了小金子,用餅乾、糖果引誘小金子。沒想到小金子非但不吃,還大聲告訴他們自己是中國人,不吃日本鬼子的東西。

……

槍響了,英雄倒在了土坑裡,張氏抱著小金子撲了過去,本能地護住英雄的身軀:「我們活著一處做人,死了一處做鬼。要殺,你們就一起殺吧!」槍聲再次響起,張氏也倒了下去。

抱著孩子的媽媽的手鬆開了,小金子被滑落在了地上,向坑裡的爸爸媽媽爬了過去。

槍聲又響,打中了小金子上身,小金子哇哇大哭著繼續向爸爸媽媽爬去。

鬼子又補來一槍,小金子的哭聲沒有了,停止了,他與自己的父親近在咫尺,卻沒能進入他們的懷抱中。

圍觀的鄉親們的心被撕碎了,有些婦女竟嗚嗚咽咽地哭出聲來。鬼子本想割下王鳳閣的頭顱去各地示眾,卻發現小金子的一隻手握成了拳頭,只好慌張地填平了坑地,逃散而去。鄉親們將坑地壘成了一座高高的墳,小金子這位只有5歲的孩子因此和自己的父母一起成為了抗日的英雄,並成為了中國抗日戰場上年齡最小抗日英雄。

新鮮的泥土吸吮著明亮的陽光,是英雄在天地之間的蒼然突兀,而讓人們更加難以忘懷的是,鬼子的槍聲響過,小金子的血流了出來,連同爬過的印痕一起出現在最終掩埋了他的泥土上,成為了一條清晰的路,一個中國小孩子的抗戰之路。分明地,他還想喊媽媽抱緊我,但媽媽包括爸爸已經走了。

[i] 姚雪松 黨淑梅《玉皇山上埋忠骨——紀念抗日英雄王鳳閣將軍》,通化日報,2018.3.30;

[ii] 武國友《紅流紀事·碧血丹心守沃土·東北抗日聯軍》,吉林文史出版社,2011年;

[iii] 陳雷《抗日名將王鳳閣紀念碑》,生活報,2005.5.30.

[iv]《王鳳閣》,中華英烈網,2013.12.

[v]畢瑋琳 李銘《白山松水浩氣長存》,吉林日報,2017.12.16.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向原作者表示感謝!

相關焦點

  • 民族英雄全家被捕,5歲兒子也被殘忍擊斃,兒子臨刑前說:抱緊我
    民族英雄全家被捕,5歲兒子也被殘忍擊斃,兒子臨刑前說:抱緊我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人在中國的國土上犯下了無數令人憤怒的暴行,他們很多的所作所為至今想起來仍是讓人十分痛心。這些民族英雄很多都被日軍殘忍殺害,這其中也包括一名只有五歲的男孩。這個男孩叫小金子,是著名的民族英雄王鳳閣的兒子。王鳳閣自幼就在私塾讀書,時常以「精忠報國」的思想自我勉勵。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之後,王鳳閣親眼目睹了國家領土大片淪喪,無數的百姓慘遭殺害,中華大地一片生靈塗炭。
  • 行刑前他說「中國人不吃亡國飯」,犧牲時他只有5歲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講訴一位年僅5歲的抗日英雄——小金子,雖然從現在來看,距離他犧牲也已經70多年了,但他的故事卻依然被後人深深的記在心中。 在那個幾乎是全民抗戰的年代,小金子的父母也不例外,在九一八事變之後,小金子的父親王鳳閣在通化發起了一支抗日救國的隊伍,直到1932年的時候,這支隊伍被整編成為抗日自衛軍,而擔任這支部隊最高長官的就是王鳳閣。
  • 日軍活捉5歲小戰士,問他想怎麼死?小戰士說5個字,讓侵略者膽寒
    今天要說的是小金子,一個五歲的小孩,因為殘酷的戰爭沒來得及體驗人生,與父母不幸被捕,犧牲前說的五個字,卻讓侵略者膽寒。 小金子出生以後沒有過過一天的好日子,由於打仗艱辛吃不飽穿不暖,雖然說小金子在物質上的生活得不到滿足,但是由於從小生長在抗日隊伍裡,所以小金子從小就接受抗日文化,年齡雖小,但是覺悟很高,抗戰的思想很堅定。
  • 李林:讓敵人聞風喪膽的華僑抗日女英雄,24歲犧牲時已懷胎三月
    他說:「這是我們的抗日女英雄,一個華僑大學生能在敵後領兵打仗,值得大家讚揚!」被賀帥盛讚的這位抗日女英雄就是李林!5月,八支隊奉命越過長城,挺進綏遠的豐鎮、涼城、廣漢營一帶,開闢綏南抗日根據地。在一個叫田成村的地方,李林指揮戰士勇敢、漂亮地全殲了村內的一中隊偽軍,繳獲戰馬50多匹,槍枝彈藥若干。這次戰鬥所獲的戰利品,也成為後來李林組建騎兵營的本錢。
  • 她是抗日英雄,曾被日本鬼子脫光衣服折磨3天3夜,犧牲時只有25歲
    她是抗日英雄,曾被日本鬼子脫光衣服折磨3天3夜,犧牲時只有25歲。說起日本,那麼大家肯定會首先想到抗日戰爭,因為當初日本在我國犯下了滔天罪行,根本不知道良心是什麼,對我國毫無反抗的人民進行殘害,而面對這樣沒有良心的日本人,我們服軟是沒有用的,只有堅強的站起來才能讓日本人滾出我們的國家,那段時間,我國出現了不少的英雄,今天就給大家說一位女英雄。
  • 吉林延邊的抗日女英雄:巾幗英魂化作最美金達萊
    新華社長春9月18日電(記者胥舒驁、劉碩)金達萊花是吉林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最具代表性的花卉,每年春季金達萊盛開之時,漫山遍野猶如燃燒的火焰。
  • 抗日戰場最美麗的戰友情 21歲朝鮮族女戰士為救英雄犧牲
    抗日英烈故事之童長榮童長榮,這個畢業於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的安徽人,不遠千裡來到中國東北打擊日本鬼子。犧牲時才剛滿27歲。突圍中,因疾病未愈,由堅決不肯先行離去的朝鮮族姑娘崔今淑背著,在雪夜中艱難前進。終因行動困難、彈盡力竭,與崔今淑一同壯烈犧牲。時年27歲。抗日英烈童長榮(1907—1934) ,化名張樹華,字燦華。安徽湖東(今樅陽縣)人。
  • 吉林通化抗日英雄輩出的城市
    今天要和大家介紹一下我的家鄉吉林通化,那是個養育了無數英雄的抗日前輩的英雄城市,從1937年918事變起不知道有多少的通化英雄們走出去參加東北抗日聯軍在也沒有回來,有的連名字都沒有留下,今天就簡單介紹幾位比較有名的抗日英雄,向抗日先輩們致敬同是也表達一下我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 抗日女英雄趙一曼小北門外 慷慨就義 - 新晚報數字報
    1926年夏,趙一曼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5年11月,在與日軍作戰中,趙一曼為掩護部隊腿部負傷後,在昏迷中被俘。在獄中,日本人動用酷刑,趙一曼沒有吐露任何信息。1935年12月13日,因趙一曼腿部傷勢嚴重生命垂危,日軍為得到重要口供,將她送到哈爾濱市立醫院進行監視治療。趙一曼在住院期間,利用各種機會向看守她的警察董憲勳與女護士韓勇義進行反日愛國主義思想教育。
  • 上千「娃娃兵」犧牲,年齡最小的只有9歲
    1944年5月,中國為了打通緬甸公路,20萬中國遠徵軍集結在滇西,準備進攻松山、騰衝和龍陵。為了儘快與駐印軍取得聯繫,指揮官決定主攻騰衝,龍陵方向以防禦增援日軍為主。然而,因計劃早已洩密,日軍提前做了準備,故遠徵軍在進攻高黎貢和騰衝時損失慘重,只好改變作戰計劃。
  • 老照片:抗日女英雄被抓後真實情景,最後一張讓人熱血沸騰
    在抗日戰爭時期,我國人民為了抵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無論男女老少,為了保家衛國,不懼犧牲。湧現出了無數的抗日女英雄,不怕被俘,頑強的與日軍抗爭著。
  • 韶山最小的「烈士」
    在中華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百年鬥爭史中,無數仁人志士、英雄先輩為真理、為自由、為光明、為「新中國」的建立血灑疆場,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而僅韶山這片紅色熱土就有1579人先後為革命獻身,其中有毛主席的6位親人、「韶山五傑」等,也包括這位未頒發烈士證的「最小烈士」。
  • 有故事的狼牙口長城也是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家鄉
    小車停在半山腰處,我們開始登山,山巒起伏多變,沿著一條不起眼的小路上山,四處觀望都很美,植被也茂密,有不少大棵的杜鵑花樹,想必杜鵑花開時一定很美麗在狼牙關口時正值午時,驕陽似火,突然城上的小夥伴大喊,快看太陽,日暈,日暈出現了將近5分鐘,增加了關口的神秘和悲壯色彩。
  • 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犧牲時年僅13歲,兒時玩伴為其守墓59年
    這群少年郎挺身而出,在不知不覺間利用最原始的方式傳遞信件,和敵人鬥智鬥勇,在這個平凡的年紀他們幹著不平凡的事情。王二小是傳遞信件的少年之一,他平日裡放牛牧羊,其實在做著站崗放哨的工作,讓大家沒有想到的是,意外竟然會來的如此之快。
  • 15歲因救火犧牲的小英雄賴寧,事跡被移出教科書,是時代的進步
    英雄生於四野,好漢長在八方,只要心懷熱血,敢於實踐,每個人都可以是英雄。十五歲的少年賴寧在山燃大火之時第一時間做出快速反應,為了挽救山村撲滅了大火,然而自己卻英勇犧牲,但就是這樣一位少年英雄的光輝事跡卻被移出了教科書。
  • 抗戰時吳積衝兄妹3人捐軀 妹妹為掩護鄉親撤退犧牲
    這是個普通中國家庭,家中眾兄弟姐妹都投身於反法西斯戰爭,多人付出寶貴的生命。  1950年,吳積衝的父親吳鼎銘從吳清化丈夫高芸生處得知,女兒早在7年前已經為國捐軀。老人含淚寫下長詩《哀慶華》,悼念抗日中犧牲的兒女們。  「禍水沸東瀛,英雄應運生,愧吾老不死,兒女盡犧牲。
  • 中國的抗日英雄,讓日本人都膽戰心驚,還為其立碑
    日本在侵華戰爭中製造了一系列令人髮指的暴行,比如在佔領區實行「殺光,燒光,搶光」的三光政策;製造南京大屠殺;用中國人進行「活體解剖」細菌試驗;製造平頂山慘案等;日軍殺害中國平民數千萬,並造成千萬中國百姓流離失所,家破人亡。讓我們被小日本欺負,可以說是一大恥辱,同時也是愛國愛民的精神閃閃發光的一頁。由於國家的落後貧窮和統治者的迂腐,我們差點淪陷,還好有不少愛國人士的出現,挽救了國家。
  • 蒙山人民對日本侵略的反抗——抗日英雄記
    現復趁我長江之災,乘我國政變內爭之際,竟借一中村小事,淫威復逞,殘暴頻施,兵犯遼陽,彈飛吉黑,侵吾士地,殺我同胞。最近濫派飛機於各處示威。究其處心積慮,非一撲而亡中國必不幹休。嗚呼!蔑視國權,亙古橫今孰若,破壞公理,朝侵暮逼誰堪。我國當斯事普發之時,本持尊重邦交態度,提出國聯請求公判,而彼非特置之腦後,反視公約如虛文,跋扈人前,更進獸兵於事實。風雲緊急,將入腹心,視國聯克己無功,求多福還宜自奮。
  • 太行山抗戰小英雄,憑一己之力消滅數十日軍,犧牲時僅僅17歲
    俗話說,自古英雄出少年。在我國歷史上,有很多令人敬佩的小英雄。比如抗日戰爭時期的太行山小英雄崔振芳,他當年憑一己之力消滅數十日軍,犧牲時僅僅17歲。客觀來說,這個年紀的孩子,人生才剛開始沒多久,可崔振芳卻為了抗戰,付出了自己寶貴的性命,這種犧牲令人痛心,也令人惋惜。
  • 犧牲在中國抗日戰場的「外國八路」漢斯·希伯
    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國迅速成為全世界注目的焦點,大量的西方記者來到中國。他們的行跡遍及中國各大城市、各大戰場以及抗日革命根據地,報導中國戰局以及中國人民保衛家園、抗擊侵略者的鬥爭情況。其中最負盛名的有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夫婦、艾格尼斯·史沫特萊、波蘭記者伊斯雷爾·愛潑斯坦等。與他們相比,漢斯·希伯是一個略顯陌生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