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菜大廚:白切雞萬萬別直接下鍋煮!多加「1步」,肉質更鮮嫩
白切雞是粵菜特色菜餚,在廣東、廣西廣地區非常流行,很多家庭逢年過節時都會做這道菜,白切雞十分鮮嫩,皮質爽滑,因此受到食客的喜愛,聞名全國。白切雞說白了煮一煮,做法算是簡單,因為這道菜不需要複雜的輔助材料,講究原汁原味,雖說簡單但非常講究烹飪技巧的,以下分享白切雞做法:
廣式白切雞最講究的就是鮮和嫩,眾所周知,廣東人就吃,多吃很講究,而且口味比較清淡,這白切雞非常符合兩廣人的口味。雞肉要做鮮嫩在烹飪過程中就要嚴格把控每一步驟的,白切雞煮的時間要講究,煮的技巧也非常關鍵,很多人關注的是白切雞煮多久,有些朋友煮白切雞直接把雞放入鍋中煮,這是不正確的做法,粵菜大廚:白切雞萬萬別直接下鍋煮!記住1句「口訣」,肉質更鮮嫩。
廣式白切雞需要材料:三黃雞、沙姜、蔥、黃酒、鹽;
做法:
1、處理材料:選擇鮮嫩的三黃雞,雞毛處理乾淨,去掉雞油和內臟那些,雞頭不要去掉。沙姜洗淨,一半切片,一半擦成薑蓉,小蔥洗淨一半打結,一半切成蔥花備用。
2、燒一大鍋開水,鍋裡放蔥結合薑片,加少許黃酒,水燒開前,拎著雞頭把雞身浸入水中燙10秒,然後拎起等5秒左右,再次把雞身浸入鍋中再次燙10秒,再取出,再放入鍋中,再取出。這個進進出出反覆操作3次,粵菜師傅稱做「3進3出」,第4次就把雞全部放入水中,蓋上鍋蓋,關火,燜30分鐘左右,具體時間要看雞的大小,正宗白切雞一定要按照這個步驟來,不能直接扔鍋裡煮,這樣做,雞肉才會受熱均勻,如果直接丟,那雞皮和裡面受熱不一樣,口感就不好。多加浸雞這一步非常關鍵。
另外,有的中途取出,還過冷水,放冰箱急凍,再浸,皮更脆。不過這個做法相對麻煩,一般比較少使用;
3、浸泡的時候準備冰水,浸泡好之後,把雞撈出來,迅速放入冰水中降溫,熱脹冷縮,讓雞皮更嫩滑,等待雞降至常溫後,撈出來瀝乾水分,在雞身上均勻的塗抹上蔥油,最後把雞切小塊,擺盤即可。準備一個小碟子,加入沙薑末和少鹽,再燒一點熱油,淋在醬料上,雞塊沾姜茸吃。
關於蘸汁料不同人口味不大一樣。廣式蘸料主要有沙姜未,很多人覺得少了沙姜不是廣式白切雞做法!不過,各地都有不同的喜愛,有淨姜茸的,有用芫荽蔥的,有用沙姜的,自己喜歡就好,根據個人口味調整,但雞的做法基本上都差不多。
粵菜大廚的口訣是「3進3出過冷水」,3進3出說的是要浸泡,過冷水是迅速降溫,這是白切雞的精髓。記住這個口訣,白切雞做法就很簡單了。記住,白切雞萬萬別直接下鍋煮!用這個口訣,這個步驟,肉質更鮮嫩!你喜歡吃雞嗎,怎麼吃?
覺得葉子美食分享的白切雞口訣還不錯的,給葉子點讚鼓勵支持,你的鼓勵是我分享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