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重慶雜誌微信公眾號
提到重慶
我們腦海裡浮現出來的許多畫面中
或多或少會有「洪崖洞」的影子
它位於嘉陵江畔
以層層疊疊的特色建造模式和美麗夜景
吸引了許多人的注意
(張坤琨 攝)
很多外地人熟悉重慶洪崖洞的契機
也許是來自幾年前在網上流傳的
一組「洪崖洞與千與千尋」的圖片
故事發生的重點場景——不可思議之街
給了我們另類想像
而將「不可思議之街」和「洪崖洞」放在一起
就會發現這是兩個同樣美麗而夢幻的地方
電影《千與千尋》截圖
龍帆 攝
有人說重慶的地名千奇百怪
最著名的大概要屬
四五六七八九公裡……
那麼為什麼這麼美麗的洪崖洞
要叫洪崖「洞」呢?
前世
洪崖門,曾屹立於嘉陵江畔,處於臨江門與千廝門之間,城門築在一片高崖石壁之上。
明末戴鼎築城,出於軍事需要,重慶建起九開八閉十七座城門,大約建於宋代的洪崖門,從此變成一座閉門。
洪崖洞
洪崖洞,就在洪崖門外巖石下方的懸崖邊,是一個巨大的石窟。重慶人把它叫做洪巖洞,又叫神仙洞。相傳古代有個神仙,大號洪崖仙人,常年居住在這洞中。
(遊宇 攝)
明代洪崖洞地僻人稀,一派田園風光,城內數條小溪交匯於此。沿崖而下,仿佛呈現出「濃翠滴空濛」的佳景,此地亦有蘇軾、任仲儀、黃庭堅題刻數篇。崖上流水傾瀉如簾,狀若飛瀑,形成了「洪崖滴翠」一景,在明代就被列為「渝城八景」之一。
詩句裡的洪崖洞
郭璞
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
白居易
勿追赤松遊,勿拍洪崖肩
王爾鑑
洪崖肩許拍,古洞象難求
姜會照
自是仙崖張畫景,嵐光一片嫋清風
隨著年代更迭,時代發展,越來越多的人來到了重慶。其中不乏「叫花子」,他們將洪崖洞這空曠的地帶當成了自己的家,逐漸聚集在這裡。
後來江邊的搬運工、扯船子(縴夫),還有挑著水叫賣的下力人,也看上了洪崖洞這塊風水寶地。大家合計著都沒有地方住,為了省錢,竟然倚山就勢在洪崖洞建起了吊腳樓,也就形成了洪崖洞最初的樣子。
今生
直轄後,重慶高速發展,才有了今天的洪崖洞。嘉陵江濱江路的建設,徹底改變了沿江兩岸的面貌,洪崖洞的破棚爛房也拆遷了。
(崔力 攝)
2002年洪崖洞景觀工程開始競標,2006年洪崖洞興建完成,洪崖洞民俗風貌區落成開業,吊腳群樓、「洪崖滴翠」一一再現。
建成後的洪崖洞,以吊腳樓風貌為主體,通過分層築臺、錯疊、臨崖等山地建築手法,整合餐飲、酒店、購物等業態,傳統與現代完美結合,成為最具層次的城市景區商業中心。
(劉汪洋 攝)
洪崖洞的美,不單單是簡單的言語所能表達的,她需要你身臨其境,去靠近她,去觸摸她。
隨著重慶這座城市越來越被人們所熟知,洪崖洞也越來越被其他地方的朋友所喜愛。它是這座城市獨特的名片,也是很多人的嚮往;它擁有著千年的歷史,也代表著這個地方的現在和將來。
它像個愛人,靜靜地躺在嘉陵江畔,守候著這個城市的成長,歲月卻讓它更為光鮮。
原標題:洪崖洞,原來真的是個「洞」!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