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收益帳目成了「糊塗帳」,南寧部分小區物管從未公布明細

2020-12-16 房產每日觀察

編者按:小區有不少公共區域,比如入口處的道閘道杆、電梯間、地面停車場、廣場空地等,均可以產生不菲的收益。物權法規定,小區公共收益歸全體業主所有。但是,這些公共區域獲得了多少收益?用到了哪裡?對於這些問題,作為小區業主,很多人是一頭霧水。如今在南寧,越來越多的業主意識到這筆帳的重要性,希望公共收益能成為一筆「明白帳」。

南國早報客戶端關注 「小區公共收益都去哪了」特別策劃

①調查篇:南寧部分小區物管從未公布明細

=====================================================================================================

連日來,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走訪了南寧一些小區,發現小區的公共收益項目確實不少。一些沒公布公共收益的小區,業主要求公布;已經公布的,也備受質疑。小區物管對公共收益問題則各有說法。

業主:物管公布的公共收益太籠統

近日,南寧市明秀小區物管公布了「明秀小區2019年收支一覽表」,在主營業務收入中,除了物業費、電梯費之後,只有車輛停放費一項,這引起了業主的不解。9月13日,明秀小區業主在一份匯報材料中明確,他們質疑小區的公共收益,對物管出具的收支帳目有疑問,要求物管給個說法。

▲南寧市明秀小區物管公布了「明秀小區2019年收支一覽表」。

明秀小區一名業主稱,為了核實停車位的數量及收入,前一段時間,一些業主凌晨5時許起床,去數停在小區裡的車輛,發現小區共停放了1347輛車。按辦月票的車輛每月100元計算,每年交給物管的停放費就達161.64萬元。最近,小區的一些綠化帶又被硬化成了停車位,停車數量更多,外來車輛的停放費則是每月250元/輛。另外,小區公共收益還有廣告費、鋪面租金、擺攤設點費等,現在物管只列出車輛停放費一項。在小區不少業主看來,這份帳目並不能讓人信服。

▲停車費是小區公共收益的主要來源之一。

南寧市瀚林山水源小區物管公布了小區2019年度公共收益,其中電梯廣告收入為6.54萬元、園區設點擺攤收入(售水機)為3500元、小區遊泳池收入為3.9萬元,共計10.79萬元。公共收益用於小區精神文明建設(節日園區裝飾)112.5元、門禁及單元維修15.3萬元、電梯配件更換及維修7.95萬元。

▲瀚林山水源小區公共收益2019年度公示表。

對於這一公示,有的業主並不認可。業主黃先生表示,今年7月份,小區物管想要使用公共維修基金,業主要求公布小區公共收益情況,結果物管就公布了這個。「小區業主從2013年底開始入住,這是物管第一次公布公共收益。我們對這份公示不滿意,主要是它太籠統,沒有收益明細。另外,一些收益沒有列入進去,比如車庫的停車費及廣告費等。」

追問:業主估算出的1300萬元在哪

在南寧市萊茵湖畔小區,由於公共收益一直沒見公開,有業主就在小區業主之家微信公眾號上發帖,標題為《十年!屬於全體業主的一千多萬元小區公共收益去哪了?》帖子稱,根據《物業管理條例》,小區公共收入部分,物業公司必須公示,「但是,萊茵湖畔小區業主入住近十年,物管從來沒有公示過小區的公共收入情況」。

▲南寧市萊茵湖畔小區,有業主就在小區業主之家微信公眾號上發帖要求公示公共收益帳目。

萊茵湖畔小區的業主估算了公共收益情況:小區裡外的露天停車場,一個月的停車費保守估計有4萬元,一年有50萬元;小區內部幼兒園建築面積約1500平米,按照30元/平方米的租金計算,一個月有4.5萬元,一年54萬元;小區遊泳池及籃球場,一年的租金約10萬元;其他收入,包括淨水器、豐巢快遞櫃、商業活動、擺攤、西門旁邊的物業用房等,估計年收入約30萬元。

萊茵湖畔小區業主還表示,根據小區規劃平面圖,有120平方米的業主活動室在會所內,屬於公共配套設施,歸全體業主所有。按照30元/平方米計算,一年租金約5萬元。但整個會所的權屬待定。

由此,業主估計,小區公共部分的年收益約為150萬元。扣除人工管理成本20萬元,一年至少有130萬元的淨收入。10年來,小區的公共收益累計將近1300萬元,這筆款項去了哪裡?進了誰的口袋?物管從來沒公布過。

走訪:小區內公共收益項目不少

9月14日上午,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在明秀小區大門口看到,道閘上是一家百貨公司的廣告。業主韋先生說,道閘可以產生公共收益;平時及節假日,商家進到小區做活動要交費;小區道路兩邊以及一些空地處停放了車輛,車主要交費;小區內有不少鋪面已經出租出去,這部分也有租金收入。

9月15日下午,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又來到萊茵湖畔小區了解情況,部分業主帶著記者查看了小區的會所、籃球場、遊泳池、地面停車場,以及電梯廣告、便民飲水機和快遞櫃等。這些業主認為,上述設施均為小區公共場所或設施,應為小區全體業主所有。經營或出租這些場所和設施的收入均為小區公共收益,小區物管應當向小區業主公開這些收益。

▲小區內的快遞櫃也屬於公共收益部分。

9月16日,到瀚林山水源小區,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看到,公共區域有一臺飲水機,旁邊的公告欄裡還有整形美容機構的大幅廣告,居民樓電梯的三面也有廣告。對於公告欄的廣告收入為何沒列入公共收益的問題,一名物管人員表示,她會把情況匯報給物管負責人。

回應:不同小區物管各有說法

9月18日,明秀小區物管負責人告訴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該小區屬老舊小區,無公共維修基金,日常維修費用較多,而物業服務費標準較低,物管長期處於不盈利甚至虧損狀態。明秀小區的公共收益主要是停車費,而業主所說的鋪面收入並不屬於公共收益,出租收益與物管無關。門口的道閘是由相關公司出資安裝並負責維護,收益屬於相關公司,所以也不屬於公共收益。

▲明秀小區物管負責人表示,門口的道閘廣告收益不屬於公共收益。

萊茵湖畔小區物管負責人陳經理說,小區公共收益部分包括電梯廣告、外來擺攤設點、便民飲水機和快遞櫃等。屬於小區公共收益的車位只有地面上的停車位。小區公共收益的收入,已統一存入一個單獨財務帳號,由物業公司代管。小區會所的產權屬於開發商,不屬於業主共有。小區人防車位由開發商建設,停車費不屬於小區公共收益。小區內的籃球場和遊泳池是否屬於業主共有,目前正在核實資料。出租小區籃球場和遊泳池的收入有多少,去了哪裡,這些數據還要向財務人員核實。

瀚林山水源小區物管負責人陳先生表示,公共收益按年度進行公示,主要的收入來源已經包含其中。公告欄裡的廣告牌,2019年可能沒有產生收益。車位產權屬於開發商,沒有佔用小區公共場地,按照「誰建設誰受益」的原則,車位及其廣告收益不屬於公共收益。帳目公示之後,有業主有不同看法,在社區、住建部門介入協調的情況下,物管和業主代表進行了溝通,物管已經向業主代表作了解釋。如果有業主不認可,可以通過其他途徑反映。另外,幾方協商時還確定,專門開設一個帳戶,用於記錄公共收益的收入和支出,這樣能更好地消除業主的疑慮。

徵集啟事

您關注小區的公共收益問題嗎?您知道小區的公共收益有多少嗎?您所在的小區對公共收益進行公示了嗎?對於小區公共收益,您有何意見與建議?歡迎掃碼加入南國早報「關注小區公共收益」微信群,我們期待您發表您的看法。

【來源:南國早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廣東一小區給業主發200萬「紅包」,系小區公共收益
    駿景花園屬於廣州中大型小區,在物業管理方面曾經歷了一段「陣痛期」。「以前由物業公司管理公共場所收益,因帳目比較亂,業主對其開銷、支出均不清楚,所以意見較大。」駿景花園小區業委會執行工作人員史迅告訴記者。 經該小區業主和物業協商後,決定把小區的公共收益整體移交給業主管理,由業委會代為打理。
  • 小區公共收益,你分紅了嗎?常州這100個住宅小區將首批嚴查!
    如常州高成萊茵花苑的業主就曾經領到總計40餘萬元的小區公共收益「紅包」也有的小區則是一筆「糊塗帳」物業不公開、業主維權難公共收益去向不明專項執法檢查正式啟動什麼是小區公共收益?根據《常州市住宅物業管理條例》(以下簡稱《管理條例》),利用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進行經營的方式和經營收益,統稱公共收益。公共收益中,比較常見的是利用小區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產生的廣告、車位收益等。公共收益如何管理?《管理條例》規定,公共收益應當單獨列帳,不得擅自使用。
  • 泰州50個小區推行"透明物管"物管收支皆公布
    這段時間,不少小區居民都會發現,在小區的公示欄裡,物業貼出了去年的物業年度報告,物業做了什麼事,收了多少錢,居民可看得清清楚楚。目前,市區共有50個小區向居民公布了收支情況,推行「透明物管」。   50個小區已推行「透明物管」   據了解,推行「透明物管」的50個小區覆蓋海陵區、高港區、醫藥高新區和姜堰區。
  • 深圳一豪宅小區停車收入85萬隻顯示46萬?物管回應將公開明細
    隨後,小區物管——深圳市午越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回應「將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加大力度整改,不斷提升服務品質」。深圳市福田區香蜜湖街道辦則表示,將督促物管對相關問題進行整改和妥善處置。5月7日,南都記者回訪時發現,小區垃圾成堆的問題已經初步整改,架空層加建部分也在執法隊指導下進行拆除。(業主反映還有地方的垃圾清理不夠乾淨、負一層多處漏水無人維修.)
  • 北京萬邦大廈業委會帳目粗放公示「太不解渴」,業主要求查細帳
    因大廈多年未公布公共收益,業主們強烈呼籲業委會公開收支。11月6日,業委會一次性公布了該大廈自2004年至2019年共16年的收支情況。但業主們發現公示帳目有不少問題,780萬餘元的公共收益被花掉598萬餘元,可具體流向存疑。為此,景女士等業主呼籲街道辦等相關部門介入,督促業委會回應質疑,公開公共收益的詳細帳目及原始憑證。記者對該事件進行調查。
  • 中山一小區電梯壞了沒人修?!物管稱要動用這筆錢,部分業主不同意
    物管稱維修電梯需要使用業主的專項維修資金,但有部分業主不同意,直到今天,只有33戶業主表態同意,遠遠達不到動用維修資金所需的三分之二業主的要求。 記者採訪發現,部分業主表示同意,畢竟現在出門很不方便,「如果大家都擠這個好的,長期超重服務,它會不會壞?到時候,不但又要再出錢修,還更加不方便。」 也有業主表示不同意。不同意的理由是,小區2014年入住以來,電梯廣告費、停車費、商家進場費一直沒有公開過用途和去向,部分業主對此頗有意見,「一個電梯一般3個廣告牌,算一下,這麼年有多少收益?
  • 武漢這個小區拿出近10萬元公共收益結餘 向業主贈送購物卡
    據了解,武華苑公共收益涵蓋居民樓電梯間內設置廣告位收入,停車收費提成以及武華苑內臨時攤位出租費等。在武華苑業主委員會辦公室內,存放著2016年至2018年每一年的帳目公示表,表格已張貼在武華苑的公示欄上,清楚寫明公共收益及其提成的使用情況,公示表旁的文件盒裝有每一筆收支的具體票據。
  • 澳龍物業,澳龍名城換掉澳龍物管的一百個理由
    您說物管不公開收支帳目,物管說:您業委會又沒和人家籤訂正式合同?那如果您物管都承認沒有籤合同,那這些公共收益的收取也應該是違法的喲?!您說物管侵吞公共收益,物管說:用來小區建設了。但是至少矯正視力很好的大家看到物管建設在小區何處了嗎?根據《物權法》第72、73條規定確定公共設施的權屬。
  • 小區遊泳池多被私人承包 外人來蹭泳變公共泳池
    南岸四海花園小區的遊泳池,近年都承包給一名遊泳教練,費用在2000元左右。  記者在走訪調查中發現,小區的遊泳池收費標準在10~25元/次不等,而部分高檔小區的收費可達70元/次。  對外開放外人「蹭泳」  遊泳培訓班一般選擇上午授課,對小區業主影響較小,但泳池對外開放,不少小區外居民前來「蹭泳」,業主對此很有意見。  「經常有外面的人來小區遊泳,讓我們遊不成」,南岸康德國會山小區的餘女士喜歡遊泳,買房時特意選擇了配套有遊泳池的小區,「明明是小區的遊泳池,咋變成了對外開放的公共遊泳池呢?」
  • 物管會,能夠解決「錦旗門」的痛點?
    「組織業主決定公共部分的經營方式」一項值得重點關注。業主和物業之間的矛盾小區治理的老大難問題,最具爭議性的便是社區公共空間的收益問題。 比如,在小區場地上劃線收取停車費,在電梯間、公共走廊、入戶大堂、宣傳欄等小區共有部分進行廣告展位出租來獲取廣告收入等。
  • 連雲港市區8家物管小區創文情況公布 部分仍有不足
    【連網】(記者 王懷詩 通訊員 趙建)為紮實做好創文工作,推進物管小區創文達標,市住房局分別於11月12日和14日對海州區博威江南明珠苑等5個項目以及高新區蒼梧河濱花園等3個項目進行創文督查。日前,督查情況正式公布,部分小區離創文標準要求還有一定差距。海州區住建局、高新區規建局將對督查項目進行跟蹤整改,確保儘快達標。
  • 泰州百餘小區推「透明物管」 物業全「交底」
    此外,還有秩序管理、公共設施維護保養等情況。   同時,潤華物業也曬出了全年收支情況,全年收取物業服務費223465元,支出主要用於人員工資和社會保險福利、共用部位共用設施日常運行維護費、衛生保潔費、辦公費用等。經測算,該小區去年物業虧損近兩萬元。   不僅是泰河名府小區,這段時間,不少小區居民都會發現,在小區的公示欄裡,物業貼出了去年的物業年度報告。
  • 走進《民法典》——小區共有場所收益究竟歸誰所有?
    在我們的生活中,絕大部分小區公共區域都有戶外廣告、樓宇廣告、電梯廣告等廣告及車位出租,利用廣告及車位出租等佔用公共區域方式取得的收入均為小區共有場所收入,但很少有人知道物業如何支配了小區共有場所的收入。在社會實踐中,物業公司將公共區域的收益隱瞞不告知業主,並私自支配的現象屢見不鮮。
  • 廣州一小區給業主分紅利最高分近千元,網友羨慕了,別急!明年有好消息
    近日,在廣州天河區的某小區業主委員就向業主「分紅派錢」,業主最多可以分到近千元。準備向業主「分紅派錢」的小區,位於廣州市天河區,住著近4萬人,由於人氣旺,不少臨街樓宇的架空層都被用作商鋪出租。這次要分給業主的錢主要來自小區廣告和商鋪收益。
  • 小區公攤電費這筆「糊塗帳」為何算不清?
    近日,華商報記者走訪調查了公攤電費問題反映較多的5個居民小區。結果發現,由於公共用電部分未實現完全單獨掛表、資產未移交,不少小區都採取核算預收取的方式。還有已實現單獨掛表的物業不願公示電費票據。這些問題讓公示內容缺乏準確性和透明度,公攤電費這筆「糊塗帳」很難算清。
  • 廣州這個小區給業主分紅,最多近千元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據央視財經,近日,在廣州天河區的某小區業主委員向業主「分紅派錢」,業主最多可以分到近千元。準備向業主「分紅派錢」的小區,住著近4萬人,由於人氣旺,不少臨街樓宇的架空層都被用作商鋪出租。這次要分給業主的錢主要來自小區廣告和商鋪收益。
  • 南寧業主敲鑼打鼓給物業送錦旗:服務髒亂散,收錢一身膽
    近日,廣西南寧市青秀區萊茵湖畔小區物業被質疑「未經業主同意,申請動用小區300萬元專項維修資金,12年未公布小區公共收益」。業主們向物業討要說法無果後,敲鑼打鼓向物業送上「服務髒亂散,收錢一身膽」、「摟錢膽子大,法律都不怕」等4面錦旗,引發廣泛關注。
  • 這個小區給業主分紅了!最多近千元!這筆錢,你也可以有→
    近日,在廣州天河區的某小區業主委員就向業主「分紅派錢」,業主最多可以分到近千元。準備向業主「分紅派錢」的小區,位於廣州市天河區,住著近4萬人,由於人氣旺,不少臨街樓宇的架空層都被用作商鋪出租,這次要分給業主的錢主要來自小區廣告和商鋪收益。
  • 小物管、大民生 柯橋開出「新處方」
    規範物業服務收費行為  物業費和每個房主的生活都有密切的關係,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物業費卻處在一個困局中:物業公司因人力等成本增加而虧損,想要上調物業費,而小區業主反對導致拒繳物業費。服務質量和收費問題,成為了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  小區物業費到底該收多少,誰說了算?參考標準是什麼?對於業主來說,這是一個普遍關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