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節儉」蔚然成風

2020-12-19 桐廬新聞網

       日前,我縣實施「六大行動」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包括開展厲行節約我「點讚」行動、文明消費我「參與」行動、節儉用餐我「代言」行動等。那麼,各餐飲單位會交出一份怎樣的答卷?連日來,讀者團成員走訪了縣機關食堂、飯店、小吃店等地,發現「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倡議日益深入人心,「舌尖上的節儉」正蔚然成風。

  倡導節約有妙招

  11點半,正是午餐時間,讀者團成員們來到國資大廈機關食堂。步入大廳,「按需少量 多次取餐」「光碟行動」「節約糧食」等宣傳標語、宣傳畫隨處可見,公共區域的LED顯示屏滾動播放節約糧食宣傳片,宣傳厲行節約的氛圍濃厚。

  來到取餐區,大家發現了一道道拼盤菜,一個盤子裡裝有三個素菜或一葷兩素,受到了不少用餐人的青睞。「這個是我們食堂推出的『拼盤菜』,每天限量40份,一下就能賣完。」工作人員正忙著將拼盤菜盛好,放在取餐區供大家選擇。

  「拼盤菜這個創意很不錯,雖然每個菜的量少了,但菜品種類多了,既可以品嘗多種菜品,又不會浪費,非常適合我們胃口小的女生。」正在食堂用餐的工作人員葛佩鈺選取了一份拼盤菜和一碗蛋羹,她告訴讀者團成員,平常一個人要點三個菜,吃不完會有浪費,而現在只要點一份拼盤菜也就足夠了,能做到光碟,還省了不少錢。

  「除了『拼盤菜』,我們還推出了特色『微舉措』,食堂利用配菜邊角料,如蘿蔔皮、花菜杆、白菜葉等做成涼拌菜,還有專為小胃口量身打造的『小碗面』價格更實惠,也非常受歡迎。」縣機關事務服務中心黨組成員、副主任王海容介紹道,食堂也儘量安排自助餐,多餘自助餐作為員工餐,倡導吃多少拿多少的理念。在桌餐排桌上,根據一人一菜品的配比,落實菜品數量,接待支出大幅降低。一段時間下來,大家都很自覺的養成了按需取餐的習慣。

  在刷卡結帳臺,讀者團成員們還關注到一個細節:食堂都準備了免費的打包盒,供大家將吃不完的餐品打包帶走。

  在餐廚垃圾回收區,讀者團成員徐漢娜觀察了許久後發現,用餐人員很少有浪費的情況,倒進餐廚垃圾桶的大多數是菜湯、骨頭之類的餐廚垃圾,剩飯剩菜浪費現象很少見,值得點讚。

  「以前餐廚垃圾桶很快就滿了,自從提倡光碟行動後少了很多,我們工作也輕鬆不少。」食堂工作人員吳月英表示。同時,食堂安裝視頻監控,高清攝像頭對浪費行為實施監督和抓拍,對浪費行為及時予以制止或提醒,傳遞文明節約的價值觀,以「光碟」為榮,「剩宴」為恥。

  量身點菜受歡迎

  中午12點,在宏鑫家宴新青年廣場店,讀者團成員發現一塊寫有「點菜點少,不夠再添」「節約糧食」等內容的提示牌被放置在顯眼的位置,在點菜區,只見服務員都會為每一批前來點餐的顧客介紹菜品,並幫助推薦。

  「你們三個人吃,滷鴨就點半份吧,四個菜可以了,不夠再點。」在領班張悅的建議下,正為點菜而煩惱的顧客陳海燕點好了既營養均衡又美味的菜品。

  「剛剛還在糾結滷鴨要不要點一份,但怕分量太多吃不下,沒想到餐廳竟然有提供半份菜的服務,這樣真的既貼心又很暖心,確實有些菜分量很大,人少吃不完,有了半份菜,不僅價格實惠了,我們也不會浪費。」陳海燕告訴讀者團成員。

  既解決顧客不會點菜的煩惱,又合理安排菜品避免鋪張浪費,眼下,飯店服務員主動提供點菜推薦服務已成為各大飯店優質服務的標配,「一直以來,我們飯店的宗旨是讓顧客吃得健康美味又實惠。」張悅說,他們也對工作人員進行了培訓,要求在點餐的時候,以健康就餐、營養就餐、節約就餐為原則提供建議,友情提醒「適可而止」。

  正在就餐的餘先生在附近上班,他表示,現在在飯店就餐,服務員會根據實際人數、口味,點出數量適宜、價格合理的菜餚,這樣就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因點菜過多而導致的食物浪費現象。

  來到就餐大廳,讀者團成員徐六妹環視了一圈後發現,用餐的顧客基本都能做到光碟,吃不完的也會要求服務員將其打包。

  剩菜打包成共識

  中午12點30分,讀者團成員來到位於縣城濱江路蜀大俠火鍋店,大堂內還有三四桌客人正在就餐,走訪一圈發現,基本沒有浪費的情況。

  「吃火鍋比較好控制,我們基本吃多少點多少,不夠再加。」來自杭州商學院的學生李思瑤正和三名同學在此就餐,她告訴讀者團成員,來桐廬學習三年了,放假的時候他們就會到外面來就餐,發現桐廬各地厲行節儉的氛圍比較濃厚,大家外出就餐基本能做到按需點餐,吃不完的也會選擇打包帶走。「鍋底還有一些麵條,我們想著聊會天再吃。」一旁的同伴表示,一般火鍋店的菜品以大份菜為主,也希望火鍋店能提供小份菜,這樣適合人少的時候點餐,既省錢又不會造成浪費。

  「現在大家不僅慢慢習慣使用公勺公筷,用餐時也會有意識地『光碟』。」服務員李宏介紹,一般來吃火鍋的客人很少會出現鋪張浪費的現象,菜點多了大家都會選擇打包帶走,回家重新進行烹飪,有些已下鍋卻吃不下的,也會選擇打包帶走,拒絕「舌尖上的浪費」。

  在走訪中發現,除了大中型餐飲興起節儉新風尚,就連小吃店也在杜絕浪費方面取得了很大進步。來到縣城瑤琳路大王生煎,儘管過了飯點,但還是有不少客人在此就餐,小餛飩、拌麵、生煎包等,各式各樣的美食供人挑選。

  「在這裡就餐的消費者很少會有浪費,像生煎包一般我們都建議顧客按個數少點,不夠再加。」老闆馮志華表示,相比以往,近年來大家「光碟」意識越來越強烈,我們也會鼓勵顧客將剩餘的食物打包帶走。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不能只是一句口號,只有將節約轉化為具體行動,才能標註城市的文明刻度。」縣文明辦工作人員表示,接下來他們將通過宣傳引導、文明實踐、創建帶動、制度建設等工作,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濃厚氛圍,把「文明就餐」好習慣打造成又一張文明「金名片」。

  (記者 葉晶 徐文靜/文  鄧曉忠/攝)



相關焦點

  • 厲行節約蔚然成風
    餐飲酒店 多舉措助推「光碟行動」 「節儉養德,惜食有食。」「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飲水要思源,吃飯當節儉。」……在中心城區金海棠大酒店、漢尊大酒店等餐飲酒店,文明就餐宣傳標語、節約標識等被張貼在醒目位置,文明就餐溫馨提示卡片也被擺放在餐桌上,營造出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濃厚氛圍,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 勤儉節約:讓「舌尖上的中國」激濁揚清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對此表示,這一頓環保餐意在提醒大家,「世界上還有那麼多忍受飢餓的人,浪費食物是件可恥的事」。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一股奢靡之風逐漸抬頭,鋪張浪費現象悄然盛行。尤其是少數黨員幹部無視黨紀法規,貪圖享受,胡吃海喝,不僅一擲千金,揮霍無度,更是帶壞了整個社會風氣。
  • 馬鞍山「舌尖上的節儉」成新風尚
    為持續弘揚珍惜糧食這一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遏制「舌尖上的浪費」,近日,由市委宣傳部、市食藥監局牽頭舉行的「光碟行動儉養德」主體實踐活動在全市範圍內開展。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光碟行動」、儉以養德正逐步深入人心、形成共識。12月11日傍晚,馬鞍山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們來到食堂用晚餐。他們井然有序地排隊按需打菜。
  • 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餐飲酒店念起「節約經」
    落實「光碟行動」,減少「舌尖上的浪費」,餐飲酒店是如何做的?消費者反響如何?近日,記者就此走訪了廣安主城區部分餐飲酒店。餐飲酒店營造濃厚節儉氛圍「節儉養德,惜食有食。」「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 讓勤儉節約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新華社北京5月27日電5月27日,中宣部、國家發改委召開節儉養德全民節約行動電視電話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出席會議並講話,強調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立足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個根本,堅持教育引導與實踐養成相結合,堅持集中活動與建立長效機制相結合,廣泛開展節儉養德全民節約行動,努力讓勤儉節約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 深圳「光碟行動」蔚然成風
    餐飲浪費現象令人痛心,如何杜絕「舌尖上的浪費」?連日來,記者走訪調查深圳部分餐飲企業、市民家庭、個人發現,理性消費、按量點菜、剩菜打包等觀念越來越成為市民的共識,「節約糧食、杜絕浪費」的文明餐飲行為蔚然成風。
  •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古人舌尖上的節儉
    「歲豐仍節儉,時泰更銷兵。聖念長如此,何憂不太平。」白居易提醒人們即使在豐收之年,也要節儉。「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明末清初理學家朱用純教育子孫們要勤儉持家。尚儉戒奢,樸素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往今來,先賢們為我們做出了表率,留下了一個個舌尖上節儉的佳話。
  • 開封郵政開展宣傳教育活動 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映象網訊(記者 崔學慶)8月17日上午,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開封市分公司(以下簡稱:開封郵政)聯合全市十七家文明單位在開封市鼓樓廣場開展「文明禮儀進餐桌,節儉風尚顯美德」主題宣傳教育活動。這次活動旨在提倡「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風尚,形成文明用餐,節儉惜福的良好風氣,宣揚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思想觀念,努力使「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在社會蔚然成風。走上街頭——要「光碟」,不要「剩宴」「我是光碟族,對浪費說NO」。
  • 四川廣元朝天:督促黨員幹部帶頭節儉用餐 堅決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連日來,廣元市朝天區紀委監委駐區委辦紀檢監察組立足政治監督這一職責定位迅速跟進,主動督促區外事和公務服務中心從勇擔責、強宣傳、細管控等方面深入貫徹落實,遏制「舌尖上的浪費」,在機關食堂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切實發揮監督保障作用。
  • 文明用餐 健康生活 讓「舌尖」上的節儉成為「心間」的美德
    「居民就餐習慣的改變需要一個過程,但使用公筷公勺是餐桌文明的方向,社區今後會繼續宣傳、持續引導,並發動廣大志願者參與這一行動,進一步守護群眾『舌尖上的健康』。」社區工作人員表示。百姓餐桌無小事,一筷一勺見文明。濟寧市任城區金城街道各社區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積極引導廣大市民文明用餐、合理消費,讓「舌尖」上的節儉,成為人們「心間」的美德。
  • 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揚州旅遊商貿學校共繪美好「食」光
    為杜絕校園「舌尖上的浪費」,營造「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濃厚氛圍,揚州旅遊商貿學校信息商貿系部響應號召,開展美好「食」光校園宣傳活動。活動的最後,根據學校評委打分,結合大眾評選,活動還評選出一、二、三等獎,不僅加深了同學們對節糧節儉深刻認識,同時也積極調動了他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 教育|湖南科技學院師生以實際行動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要深入推行「光碟行動」,向「舌尖上的浪費」說「不」,堅守「糧」心,做「光碟行動」的宣傳者、實踐者、監督者,以尚儉戒奢的校風黨風,引領形成良好的社風民風。要將「厲行節約」作為同學們的開學第一堂思政課,把「厲行節約」教育與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勞動教育等有機結合起來,在校園內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良好氛圍,樹立「崇尚節儉、反對鋪張」的價值導向,讓中華美德在校園精神文明建設中書寫新篇章。
  • 西秀區向餐飲浪費行「亮劍」 讓勤儉節約蔚然成風
    「光碟行動」持續推進線上線下,全面發動,採取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分層次、全方位深入宣傳厲行節約、文明用餐的生活理念,進一步凝聚了社會共識。運用微信公眾號廣密度刊發關於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指示精神、工作部署以及公益廣告宣傳等內容,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光榮」的濃厚氛圍。
  • 「浪費可恥 節約為榮」拒絕「舌尖上的浪費」 傳承優良傳統
    【浪費可恥 節約為榮】拒絕「舌尖上的浪費」 傳承優良傳統開欄的話:米粒雖小,尤見禮義廉恥;節儉事微,可助興國安邦。為提倡厲行節約,反對舌尖上的浪費,從即日起,本報開設「浪費可恥 節約為榮」專欄,報導全省各地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指示精神中的具體舉措和社會成效,敬請關注。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胡旺弟「浪費的不是糧食,而是一個人的靈魂;浪費的不是金錢,而是道德底線;」「我們是光碟族,對浪費說不!」
  • 源頭減量、文明就餐、光碟行動……節儉惜糧在金華婺城蔚然成風
    高預2002班的學生官洪麗告訴記者:「食堂都是小碗裝菜,米飯大部分是提前裝好的,但在量上會有所差別,可以根據自己的飯量挑選。」吃完飯後,學生們開始陸續往剩菜桶裡倒垃圾,收集到桶裡的剩菜剩飯也僅是鋪了桶底的薄薄一層,其中更多的是骨頭、香蕉皮之類。1000多位學生用餐,如何做到秩序井然、不留剩菜?
  • 浙江玉環:「光碟」行動傳遞「舌尖上的文明」
    隨著「文明餐桌」理念不斷深入人心,拒絕「舌尖上的浪費」「吃不完打包」等餐飲節約理念,早已融入玉環人心中,「不剩菜不剩飯」「公勺公筷」等「文明餐桌」行動,更是成為玉環人的社會新風尚。走進福朋喜來登酒店,點餐區的牆面上張貼著「光碟」行動宣傳海報,在每個中餐包廂和西餐卡座上,都在顯眼位置擺放了「不做『必剩客』」「不剩飯 不剩菜 文明用餐 節儉惜福」等標識牌,時刻提醒食客節約糧食、拒絕浪費。「我們一直積極踐行『光碟』行動,提倡節約用餐,倡導客人理性用餐。」
  • 番禺 | 文明旅遊 文明用餐 蔚然成風
    大洋網訊 2020年國慶中秋假期,文明旅遊、文明用餐在禺山大地上蔚然成風。在番禺各個景區和食街、餐廳,排隊購票、文明用語、不亂丟垃圾、不浪費糧食成為人們的自覺行為。假日期間,在寶墨園舉行的番禺水色旅遊文化節上,蜂擁而至的人們一睹精彩的番禺水色表演,人們拿著相機和手機爭相拍攝,但是觀眾們忙而不亂,十分有序。
  • 安徽宿州:積極落實「光碟行動」 守護「舌尖上的文明」
    安徽省宿州市上下立即行動,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綜合運用法律、行政、宣教等手段,加強法規「硬約束」,營造節約「軟環境」,弘揚勤儉節約之風,堅決杜絕「舌尖上的浪費」,共同守護「舌尖上的文明」。
  • 宜昌市猇亭區「光碟行動」蔚然成風
    通過走訪猇亭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及粥堂裡、喻記粥鋪兩家餐飲企業,記者了解到,從政府職能部門迅速行動,到餐飲企業積極踐行,該區文明用餐、厲行節約已經蔚然成風。猇亭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在宣傳引導上下功夫,印製「健康飲食、文明用餐」承諾書1000張,張貼在全區的餐飲單位,定製「文明用餐、節儉用餐」宣傳紙巾盒3000個,確保每個餐館每張桌子均有擺放。
  • 我省各地各部門採取多種措施制止餐飲浪費 向「舌尖上的浪費」說不
    每張餐桌上都擺放著「文明用餐、勤拿少取、請勿浪費」提示牌,取餐處也有「節約光榮」的提示語。「相比過去,消費者節約意識大大提高,浪費現象少了。」餐廳負責人楊小紅說。我省是農業大省、糧食大省、餐飲大省,制止餐飲浪費、維護糧食安全責任重大。全省上下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深入推進文明餐桌、「光碟行動」等專項治理,「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在巴蜀大地蔚然成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