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絕對不能小看的國家,他們的崛起能力,適應能力是無比的強,就像打不死的小強。一句話,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日本,從1990年金融危機爆發到現在,已經過去了30年。在這30年當中,除了我國超越了日本,再也沒有國家超越日本,這到底是為什麼?
雖然日本經濟沒增長,但是其他國家增速也很差。
日本的GDP指標,30年前就在5萬億美元左右,30年後,還是如此,2019年,日本GDP的總量是5.21萬億美元。這說明,過了30年,日本的經濟沒怎麼動。
當然,說一點都沒動,那也不科學,日本經濟,就像井裡的青蛙,上兩米,滑下去兩米,如此循環反覆。
這說明,日本雖然遭受了嚴重的經濟危機,但是並沒有崩潰,人家還在挺著,一直挺著。
反觀,西方國家除了美國,其他國家這三十年的發展,也是如同蹣跚的老人,根本沒有走快,不過也是,每10年左右一次的金融危機,想要快起來也比較難。
就拿日本後面的德國而言,在九十年代,和日本的差距在2萬億美元左右,雖然這些年一直在增長,但無奈的是,增長率還是比較低的,年平均增長在2--3%之間,這也就決定了,30年時間漲不了多少,目前,德國的GDP是4萬億美元左右,和日本的距離近了一半。
而其它國家,無論是經濟規模,還是增長率,都不如德國。
連德國都沒有超過日本,其它國家更是沒有辦法超越了。
一句話,雖然日本不增長,但是他國也沒跑起來。
日本有一個好鄰居
日本有一個好鄰居,國家大,發展快,人口多,消費能力強,這就是我國。因為日本離我國較近,這也就決定了,在進行貿易的時候,日本有著「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勢。
據專門的機構統計,2019年,中日貿易總額達到了3150億美元,是日本的第一大貿易夥伴國。一個發展快速的鄰居,勢必有著各種需求,這會促進日本的經濟發展。
這麼多年,如果中國沒有和日本進行貿易往來,而是選擇和德國進行合作,那麼現在的第三可能是德國,而不是日本。
所以說,日本能挺住,而且不倒下,和鄰居中國有著非常重要的關係,這點絕不能否認,事實就擺在眼前。
日本的研發能力很強,在高端製造領域也很強
日本非常注重科學和研發,這個,可以從日本這些年的諾貝爾獎看出來。
日本曾經提出50年內拿30個諾貝爾爾獎,有人曾經認為這是個笑話,當從2001年到現在,日本有18位諾貝爾獎得主。我們這些年有幾位?兩位:莫言的文學獎,還有屠呦呦的生物獎。
這說明日本人注重科學,注重研究。而日本企業裡,也對研發非常重視。正如一句商界名言:營銷解決現在的問題,研發解決未來的問題。
注重科學,注重研發,會讓日本人不僅在過去,而且在未來也是不容易被德法等國家超越的。
除了日本注重研發外,日本製造業很厲害,現在,世界上對「日本製造」很認可,當然,日本製造,主要玩的是「高端製造」,日本的製造業雖然受了經濟危機的影響,但並沒有大幅度下滑,這就成了日本經濟的定海神針。
那麼,曾經的金融危機,對日本哪裡影響比較大呢?兩個方面,一個是房地產,一個是股市。一個金融危機,讓日本這兩塊徹底出了問題,直到現在,房價還沒有恢復到日本經濟危機前。而股市也沒有恢復到1990年的水平。
雖然,日本房市和股市的泡沫破裂了,現在回到了理性的狀態。但日本的經濟整體穩定度增加了,崩潰不容易出現了,當然,發展速度也大大放緩了,也許,這才是經濟發展本來的樣子吧!
總而言之,歐洲各國30年沒有追上日本的經濟總量,一是以前差距大,而且德法等國跑得慢,所以遲遲追不上。二是日本有個好鄰居,對日本經濟是個幫助。三是日本的研發能力和製造能力還是很強,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