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鎮再次煥發勃勃生機 永登縣紅城鎮實施「12256」鄉村振興...

2020-12-26 每日甘肅

千年古鎮再次煥發勃勃生機

永登縣紅城鎮實施「12256」鄉村振興計劃提升村民幸福指數

億萬年麗水丹霞掀開美麗面紗,吸引著國內外慕名而來的遊客;古老幽遠的石磨再次轉動,傳出千百年來悠悠情懷;五百年滄桑佛寺,引來相關專家學者潛心研究;五十年代的電影院煥然一新,播放著新時代影片;「時髦」的休閒廣場,有書法交流、桌球競賽,也有文明志願者給老人免費理髮、宣講科普知識……

繁華的鬧市、乾淨整潔的街道、萬餘畝玉米即將成熟,處處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二千餘年的絲路古鎮——永登縣紅城鎮,正如一幅美麗的畫卷向世人徐徐展開,再次煥發出勃勃生機。

近年來,紅城鎮積極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和「讓文物動起來」的重要論述精神,按照永登縣「一縣一品牌、一鎮一特色、一村一風韻」的要求,全力實施「12256」鄉村振興計劃,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12256」鄉村振興計劃具體內容包括:「1」是打好國家歷史文化名鎮牌;「2」是做足歷史文化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兩篇文章,挖掘歷史文化名鎮的文化資源和丹霞景觀及田園風光的生態美學價值;「2」是培育旅遊和商貿兩個主導特色產業,以永安、寧朔兩大綜合市場餐飲服務一條街為支撐,活躍商貿經濟,打造以下河山水田園度假村、紅城感恩寺、徐家磨田園綜合體等主要景點組成的紅城精品一日遊旅遊線路;「5」是打造5個大景區:一是感恩寺歷史文化遺產景區,包括清明山、山陝會館、文昌殿、傳統街區、古民居、永寧新村;二是徐家磨村田園綜合體,包括河兒壩清泉,清水河、清涼寺以及徐家磨村傳統文化燈會;三是下河村山水田園度假村。四是鳳山西夏文化體驗區,包括古城玉山遺址。五是紅城溼地公園,範圍是莊浪河紅城段。「6」是以6個地方特色傳統節會為載體,實施全域旅遊計劃。以「黨建引領、政府主導、群眾主體、能人帶動、協會運作」的方式辦好6個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節會:一是紅市花燈文化旅遊節,時間為每年農曆臘月二十三到二月二,主要活動是在永安、寧朔兩村舉辦大型燈會和正月十五鬧元宵社火表演,活動主題是體驗傳統文化,品嘗傳統美食,尋找年味,留住鄉愁;要將紅市花燈文化旅遊節提升辦會等級,爭取由縣委縣政府主辦的大型文化旅遊節。二是清明文化旅遊節,時間為每年公曆4月1日到4月10日,主要活動是城隍出府傳統文化展演、傳統美食比賽、農產品交易和物資交流。活動主題是紀念先祖、尋根問祖,戶外踏青,農產品交易和物資交流;

三是紅城宗教文化旅遊節,時間為每年農曆四月一日至四月十日,主要活動是清涼寺和感恩寺浴佛節,活動主題是禮佛修性、弘揚孝道、崇德向善、物資交流。四是下河村山水田園度假村旅遊節,時間為全年,主要活動是千人徒步遊太極路活動、體驗麗水丹霞勝景和田園風光、休閒旅遊度假。活動主題是望得見山看得見水、體驗農耕文化,親近自然,體驗田園生活;五是七夕文化旅遊節,時間為農曆每年七月一日至七月十日,主要活動有地方傳統文化廟會丶歌手大賽和農產品交易和物資交流。主題是見證愛情、傳遞親情、體驗浪漫;六是西夏文化旅遊節,時間為每年農曆八月十日至八月二十日,主要活動是鳳凰山文化廟會、品賞永登千層月餅、大型物資交流,主題是探密西夏文化、體驗古城遺址、品嘗千層月餅、寄託家鄉情懷。

紅城鎮黨委書記李庭明介紹說,紅城是古絲綢之路上重要的商阜重鎮,素有文化之鄉之美稱。紅城鎮區位優勢明顯,在蘭州市一小時經濟圈內,靠近青海西寧,與國家級特色小鎮苦水鎮相連,是苦水玫瑰的主產地,地理位置重要,素有古道第一鎮之稱,明清時為隴上四大名鎮之一,是「一帶一路」上的重要節點鄉鎮。紅城鎮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濃鬱的民俗風情,有秀美的田園風光、瑰麗的丹霞地貌,有完善的服務設施和繁榮的商貿市場,發展鄉村旅遊政策機遇好,符合甘肅省十大生態產業,得天獨厚,正逢其時。

下一步,紅城鎮將「12256」鄉村振興計劃全部落實到位,要讓現有旅遊資源活起來,做好現有文物保護、利用和開發工作,主要包括感恩寺,永安寧朔古街道,山陝會館,清明山,文昌殿,古民居,清涼寺,鳳凰山,七娘娘廟等歷史遺蹟,加強與周邊重要旅遊城鎮的區域合作,打造文化牌、特色牌。

按照唐仁健省長的指示,下大力氣喚醒鄉村天生的麗質和沉睡的美麗,讓鄉村成為承載鄉愁記憶、傳承民俗文化、領略農耕文明、找尋心靈慰藉的精神家園。以鄉村旅遊助力脫貧攻堅、用鄉村旅遊助推綠色崛起,依靠鄉村旅遊支撐鄉村振興。依託鄉村旅遊融入「一帶一路」,美麗風景正在成為對外開放的金字招牌。

李庭明說,唐省長強調過,鄉村旅遊開發往往不怕「土」、就怕「洋」,應該拿捏和把握好「四氣」。首先是「土氣」。就是土裡土氣、鄉土氣息,這是鄉村旅遊的內核,是最最重要的東西。在規劃建設鄉村旅遊景區時,要最大限度地保留傳統村落的民宅、巷道、立面、材料的原有格局和本真風貌,儘可能地保持本土本地的民俗文化,嚴防拆古橋、伐古樹、毀良田、廢古宅,更不能搞推倒重來、大拆大建。其次是「老氣」,即是老村子、老房子、老街巷、老物件等,即便是殘垣斷壁,往往也有著自己獨特的故事。鄉村旅遊只有紮根於這些老東西中,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力求修舊如舊,才能保住古風古韻。三是「生氣」。即是鄉村旅遊特別是開發古鎮古村,原則上要把村民作為主體和主人,不要把村民都請出去。而是需要有原住民在的活態的村莊,讓他們主動參與,讓他們得益受惠。四是「朝氣」。即是生活方式、廚衛設備、通訊設施等要現代化,要有時代的朝氣,這與「土氣」「老氣」的東西完全可以「土洋結合」,讓遊客既能感受到傳統的魅力,又能享受到現代化之舒適。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陳永德 張旭永 鬱俊

相關焦點

  • 【新時代文明實踐】永登縣紅城鎮:文明花競放 古鎮煥新彩
    整潔的水泥道路通村入戶,紅城影劇院裡村民享受著屬於自己的「文化大餐」,「勤儉持家、誠實守信、鄰裡互助、孝老愛親」等標語隨處可見……新風尚代替舊習慣,傳統文化煥發出新活力,來到永登縣紅城古鎮,無論是行走在村裡,還是與村民交談,都能感受到文明新風撲面而來,處處煥發勃勃生機。移風易俗 倡導新風尚
  • 永登縣紅城鎮:文明新風吹古鎮
    新風尚代替舊習慣,傳統文化煥發出新活力。深秋時節,記者來到紅城古鎮,無論是行走在村裡,還是與村民交談,感受到文明新風撲面而來,處處煥發出勃勃生機。移風易俗倡導新風尚9月中旬,以前這個時候正是很多家長擺「升學宴」的時候。
  • 依託丹霞美景 做出致富妙文章 永登縣紅城鎮下河村全力發展鄉村...
    依託丹霞美景 做出致富妙文章永登縣紅城鎮下河村全力發展鄉村旅遊顯成效下河村全景莊浪河碧水西來,悠長婉轉環抱出一方福地這「一方福地」「一灣沃土」說的是永登縣紅城鎮下河村。下河村位於紅城鎮南端莊浪河西岸,緊靠312國道,距蘭州市50公裡,距離永登縣城60公裡,基本處於蘭州市和永登縣的中間位置。區位優越,交通便捷。11月初的一天,記者驅車來到紅城鎮下河村,下河村在莊浪河西邊,背靠麗水丹霞。
  • 文山麻慄坡:綠色發展煥發勃勃生機
    麻慄坡綠色發展煥發勃勃生機鄉村振興的最終目標,就是不斷提高村民在產業發展中的參與度和受益面,徹底解決農村產業和農民就業問題,確保群眾長期穩定增收、安居樂業。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麻慄坡縣品樂村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因地制宜、循序漸進,堅持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走綠色發展路子,村容村貌發生翻天覆地變化,換發勃勃生機。蔥鬱的樹木、清清的河水、爛漫的山花、獨特的海菜、潔淨的村道、特色的民居。美如詩畫的風景,若不是親身感受,很難把這樣一個環境優美、生態宜居,正煥發勃勃生機的村莊與以前的貧困村莊聯繫起來。
  • 風貌獨特的中華水上古城煥發勃勃生機
    山東省聊城市,千年古城重新煥發勃勃生機。山東省聊城市人民政府對古城改造工程傾注了大量心血,先後組織近百次地指導調度、研究論證和現場辦公,最終形成了「傳承、融合、創新」的設計理念,提出了「保護歷史文脈、發展城市旅遊經濟、改善民生」的實施原則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永登縣紅城鎮永安村:文化+旅遊+產業融合發展...
    坐落在紅城鎮南面的永安村,村容整潔,一排排紅磚瓦房整齊美觀,一條條村莊道路寬敞筆直,沿街便是紅城歷史文化展覽設計布置,形成精美絕倫的文化長廊。永安村包村幹部陳志忠告訴記者:「我們永安村是紅城古鎮歷史文化遺產富集區,商貿交流的集中區,承載著古鎮悠久歷史、燦爛文化、多姿多彩的民俗風情,繁榮興盛的商貿交流。
  • 鄉村民宿煥發勃勃生機
    三年前,為打造當地富有特色的鄉村民宿,上林山捨實施全電改造,從此邁上發展快速路。國網遂昌縣供電公司加大農網改造力度,為當地旅遊業和民宿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不久前,遂昌提出以湖山區域為核心,以打造功能合理的創新空間布局為目標,以農創、文創、科創為重點,積極培育新經濟體系。這對當地民宿在內的休閒旅遊等產業,以及當地鄉村未來的發展,都將帶來新機遇。
  • 聚焦泰安看發展丨大汶口古鎮煥發勃勃生機
    6月25日,「聚焦泰安看發展」2019全國網絡媒體泰安行採訪團來到大汶口古鎮,近距離感受汶水畔古韻猶存裡,煥發出的勃勃生機。下一步,將積極推動國家農業部規劃的中國山東現代農業休閒觀光產業示範園項目的落地實施。作為示範園的起步項目,將策劃實施大汶口農耕莊園,構建新型農業發展平臺,從而豐富大汶口古鎮的業態,實現區域內一二三產聯動,提升田園綜合體的經濟和社會效益。記者在大汶口文化博物館看到,石頭壘成的博物館的外牆與當地的石頭房子和諧統一,富有現代化的文藝氣息。
  • 永登縣紅城鎮寧朔村 鄉美民富人和諧 勤勞澆灌文明花
    永登縣紅城鎮寧朔村鄉美民富人和諧 勤勞澆灌文明花積分超市日前,永登縣紅城鎮寧朔村跨入了全國文明村鎮的先進行列,成為永登縣乃至蘭州市新農村建設的一面旗幟。紅城鎮黨委書記李庭明自豪地曬出這樣一張成績單:2019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1665元。營造精神文明建設良好氛圍為不斷推進文明村建設,鎮上投資30萬元,對寧朔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進行鞏固、提升,本著合理布局、科學規劃、注重效果的原則,逐年按規劃實施,確保整體推進。
  • 西藏桑耶寺:千年古寺煥發勃勃生機
    (圖片來源:新華社 攝影:劉東君)[原標題]西藏桑耶寺:千年古寺煥發勃勃生機從拉薩驅車出發,走河谷、穿隧道,就來到了雅魯藏布江北岸的西藏第一座佛法僧俱全的寺院——桑耶寺。桑耶寺總佔地面積12萬平方米,享有「西藏寺院鼻祖」的美譽。由藏王赤松德贊迎請蓮花生大師、寂護大師,於公元8世紀興建。
  • 千年曲塘:盡展古鎮底蘊風格 煥發時代勃勃生機
    曲塘,這個有著千年厚重歷史的裡下河水鄉,在歷史畫卷上描繪著一幅「岸邊綠柳如茵、繁花似錦,水上舟楫穿梭、人聲鼎沸」的獨特風景。曲塘鎮地處裡下河地區,始於唐,建於宋,是「南通西大門」,素有「金姜堰、銀曲塘」的美譽。如今的古鎮,成為海安首個邁入「百億俱樂部」的鄉鎮。
  • 建強組織破難題「善民福地」譜新篇 紅城鎮永安村黨建助力名鎮保護...
    中國甘肅網4月23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記者 王忠德 特約記者 祁重泰)近年來,永登縣紅城鎮永安村找準村級經濟發展方向,圍繞國家歷史名鎮保護與開發這個落腳點,發揮優勢,讓旅遊資源「融」起來,讓文化遺產「活」起來,讓旅遊景點「火」起來,讓商貿經濟「熱」。
  • 上海千年古鎮七寶老街現「愛麗絲夢遊仙境」,舊牆彩繪煥發生機
    上海千年古鎮七寶老街現「愛麗絲夢遊仙境」,舊牆彩繪煥發生機上海千年古鎮七寶老街現「愛麗絲夢遊仙境」,舊牆彩繪煥發生機上海千年古鎮七寶老街現「愛麗絲夢遊仙境」,舊牆彩繪煥發生機上海千年古鎮七寶老街現「愛麗絲夢遊仙境
  • 「藏源文化」煥發勃勃生機
    原標題:「藏源文化」煥發勃勃生機   近年來,西藏自治區山南市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方針和「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明確職責、形成合力」的要求,大力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使眾多瀕危非物質文化遺產煥發出了新的生機與活力。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工作。
  • 榆社縣社城村:黨建引領千年古村重新煥發生機
    距離榆社縣城15公裡,有一個具有上千年悠久歷史的古村落——社城鎮社城村。過去,這裡人多地少、土地貧瘠、生產技術落後,村裡大部分人都是勒緊腰帶過日子。  近年來,社城村通過堅持黨建引領為「龍頭」,充分發揮全村79名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以產業發展為根本,精心打造美麗宜居新村,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
  • 山西榆社縣社城村:黨建引領千年古村重新煥發生機
    距離山西省榆社縣城15公裡,有一個具有上千年悠久歷史的古村落——社城鎮社城村。過去,這裡人多地少、土地貧瘠、生產技術落後,村裡大部分人都是勒緊腰帶過日子。  近年來,社城村通過堅持黨建引領為「龍頭」,充分發揮全村79名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以產業發展為根本,精心打造美麗宜居新村,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航拍社城村和村旁的花卉種植基地。
  • 「幸福花」喚來的春天——永登縣紅城鎮一村一品特色種植見聞
    永登縣紅城鎮的玉山村,青苗吐綠,枝頭藏春。4月17日,記者走訪這座村莊。放眼望去,田地裡一畦畦的草紅花苗綠意盎然。  草紅花田裡唱出來的「致富經」  玉山村,今年,三分之一的農戶種植了草紅花。眾村民們指望這一茬「稀罕」莊稼,帶來豐厚收入,心頭充滿希望。
  • 陽明古鎮、孝德小鎮…古運河兩岸煥發勃勃生機
    (正在建設中的餘姚府前路歷史文化街區) 投資數十億元的新的運河正在興建,以運河文化為紐帶的文化小鎮拔地而起……8月下旬,寧波日報報、甬派、中國寧波網大運河採訪小組走訪了上虞——餘姚段即虞餘運河,發現了大運河在得到嚴格保護的同時,各地黨委政府正在深入挖掘其文化價值,古運河兩岸正煥發勃勃生機
  • 魯西南有個風貌獨特的中華水上古城,正在煥發勃勃生機!
    古城規劃建築以明清北方傳統風格為主,適當體現宋元建築特點及不同地域建築形式,以具有傳統特色的合院式住宅以及恢復建設的歷史景點和古典園林,來體現古城生機活力古城各項工程的建設,堅持高品位、出精品,打造千年工程的原則
  • 永登縣創新「一條龍」「菜單式」服務讓群眾幸福感不斷提高
    此外,永登縣通過將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脫貧攻堅惠民政策、鄉村振興戰略」等重大主題作為開展理論宣講的「主菜」,把「產業調整、鄉風文明、民生保障、種植養殖、法律法規、養身保健、生態環保、致富興業、疫情防控」等作為理論宣講的「配菜」,開展了進機關、鄉村、社區、學校、企業、家庭、軍營「七進」活動,深入基層宣講200餘場次,下發學習資料4萬餘冊,受眾幹部群眾20多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