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章,嚴禁轉載
隨著三農福利的深入,農民生活得到發展,同時也漸漸走進更多城市人的眼中,在過去人民對於農村破舊落後的印象隨著對於農民生活的了解逐步改觀,農民們確實不像以前那麼窮了,經濟富足業餘生活豐富,但是農村留下來的傳統文化仍舊在現代社會的沃土下中有一席之地,農村老人言「寧嫁老漢,不嫁小猴」,這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民對於兒女成婚一直都非常重視,因為在過去的農村中,多子多福是農民們最淳樸的寄託,兒女成婚即將有下一代是一件囊括長輩美好願望的事,但是對於親家的選擇,老農們也不是隨隨便便的,大多數時間要自己定奪之後交由給孩子,在這個過程中還要告誡孩子用心選擇自己共度餘生的對象,這句話也就在一代代人口中傳遞下來。
我們知道農村的諺語大多是經過生活磨練,經驗積累傳遞下來的,大部分存在著其中的道理,那麼這句農村老人言「寧嫁老漢,不嫁小猴」,這是啥意思,有道理嗎?一位知道實情的老農給出了答案,原來老頭的意思不是年老的人,而是指結婚時年齡超過女方的人,而小猴則指年齡小於女方的人,這樣的話其實時考慮了年輕人的現實。
相對於那些年輕小夥子,經歷過更多生活磨練的男性對於女方會更加體貼,也懂得照顧家庭,加上一段時間的奮鬥手中有積蓄,可以提供給家庭更好的生活環境,所以是更好的選擇,這句俗語也存在下一句話,是嫁老漢,吃饅頭,嫁小猴,吃拳頭。說的是年輕人氣盛脾氣不好,可能會因為家庭產生的矛盾,對自己的妻子實行暴力等行為,年長者就不會如此,其實這句話是一種誇張的說法,因為現實中年輕人對伴侶拳腳相加的現象還是少數。
雖然這句諺語聽起來也有幾分道理,但是只是代表一類人的擇偶觀念,因為在如今的社會條件下,對於戀愛對象的選擇輿論十分寬容,女方大幾歲的戀愛和婚姻也不在少數,畢竟選伴侶就是要選擇幸福,無論年齡大小兩個人只要在一起能認真過日子,就是最幸福的婚姻,別人對自己婚姻的評價不能成為選擇結婚對象的參照,過日子最重要的還是彼此用心。大家對於這句諺語有什麼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