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木勝導演的不幸離世,讓人痛惜,也讓小編覺得非常有必要科普鼻咽癌知識,讓大眾全面認識這種癌,尤其是廣東人!
鼻咽癌屬於咽部的腫瘤,又被稱為廣東癌,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被冠以地域之名的癌種。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約80%的鼻咽癌發生在亞洲,我國華南及沿海地區如廣東、廣西、福建、湖南等省份,為鼻咽癌的高發地區,其中廣東佔據全國發病率的60%。鼻咽癌發生年齡有兩個高峰期,第1個高峰期在15~25歲,第2個高峰期在50~59歲,而近年來鼻咽癌的發病呈現出年輕化態勢。
01鼻咽部在哪個位置?
鼻咽癌發病部位隱匿,早期症狀不明顯,大約有70%的患者發現時已經為晚期。鼻咽的位置大概在鼻孔內7cm處,如果張大嘴,可以看到「小舌頭」,專業名詞是「懸雍垂」的後上方。
02為什麼廣東人發病率這麼高?
1、EB病毒感染
EB病毒是一種感染最廣泛的皰疹類病毒,主要感染人類口咽部的上皮細胞和B淋巴細胞。它是第一個被發現的致癌病毒,是多種惡性腫瘤(如鼻咽癌)的病因之一,主要通過飛沫傳播,接吻、嘴對嘴餵食等行為方式會增加其傳播機率。研究表明EB病毒在高發區人群更為活躍,且100%鼻咽癌患者與EB病毒感染相關,90%以上表現為EB病毒抗體陽性。
2、遺傳因素
鼻咽癌具有一定家族遺傳易感性,具體情況如下:①鼻咽癌可能與基因有直接關係,常發生垂直或水平遺傳;②患者自身基因可能發生突變,引發腫瘤;③遺傳呈大家族聚集式。因此有鼻咽癌家族史者要定期篩查,以便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但小編要提醒大家,鼻咽癌不是遺傳病!
3、愛吃醃製品
在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一類致癌物」名單中,「中式鹹魚」被清清楚楚的標了出來。經常吃鹹魚、臘肉等高鹽醃製的食物會增加鼻咽癌的風險。而兩廣等地飯桌上少不了的醃菜、醃魚、醃肉都會增加鼻咽癌的患病風險,這與鹹魚及醃製品中高濃度亞硝酸胺化合物有關。
03鼻咽癌的前兆有哪些?
1、鼻部:鼻塞、回吸性涕血(鼻涕帶血絲)
吸鼻子後從口中排出的鼻涕帶血絲或晨起第一口痰帶血絲,這叫做回吸性涕血。多數病人早期可出現鼻塞、回縮涕中帶血或擤鼻涕中帶血,時有時無,多不引起重視。
2、耳部:耳鳴、耳悶或聽力下降
腫瘤發生於咽隱窩者,早期可壓迫或阻塞咽鼓管咽口,引起該側耳鳴、耳閉塞感及聽力下降,你可能會聽到類似蟬叫、火車的隆隆聲或其他聲音。
3、頸部:淋巴結腫大
很多鼻咽癌患者在中期會出現頸部淋巴結轉移,以頸淋巴結腫大為首發症狀者佔60%,但是因為淋巴結小也不痛,許多人不把它當回事。
4、腦神經症狀
鼻咽部上方為顱骨底部,後方為頸椎。隨著腫瘤不斷長大,往上會侵犯到顱底部或往後會侵犯頸椎骨,則可能會出現偏頭痛、面部麻木,復視,上瞼下垂、視力下降等症狀。
04鼻咽癌的篩查與預防
鼻咽癌的臨床治癒率很高,早期發現可達90%以上,而中晚期患者的生存率僅為50%左右,因此早篩早診早治尤其重要。
哪些高危人群最需要鼻咽癌篩查?
1.經常接觸到一些油煙和化學毒物、長期吸菸、有慢性鼻咽疾病史的人群;
2.家族中曾有鼻咽癌患者;
3.出現原因不明的頭痛、鼻塞、鼻涕帶血、鼻衄、耳鳴、聽力下降等症狀,而且反覆出現者;
4.不明原因頸部觸摸到無痛性的腫大淋巴結者;
5.鼻咽癌高發區30-59歲的當地居民。
以上高危人群可對EB病毒相關抗體進行血清學檢測或鼻咽鏡檢查,發現異常則應考慮做鼻咽部病理活檢(即內鏡下鉗取少量組織送病理檢查)加以確認。
值得注意的是:確診鼻咽癌,不能只看EB病毒抗體陽性。在鼻咽癌早期甚至在發病前幾年,就可以檢測到EB病毒抗體升高。EB病毒抗體是鼻咽癌間接的檢測方式,一旦發現異常,並不能就此確診這個疾病。要確診鼻咽癌,還需要做鼻咽電子鏡檢查+活檢病理確診。
如何預防鼻咽癌?建議做到以下幾點:
①儘量少吃醃製食品;
②保持室內通風,提高室內空氣清潔度;
③堅持戒菸限酒,避免吸入二手菸,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④高危人群尤其是有鼻咽癌家族史者,每年應堅持做體檢,通過耳鼻喉科體檢和血液EB病毒檢查,可早期發現病變;
⑤發現不明原因的鼻涕帶血、鼻塞、耳鳴或者頸部腫物,要及時到耳鼻喉科檢查;
⑥有鼻咽癌家族病史的人,更加要留意鼻咽部的細小變化,發現不適需及時就診。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尹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