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叔解惑』都是油電混合,插電混動和增程怎麼選?

2020-12-25 易車網

眾多造車新勢力翹首以盼的《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終於在近期從發改委發布,並開始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對於很多苦等開放資質的新勢力來說,其中必定是有人歡喜有人憂。而對未來的新能源用戶影響最大的一條,莫過於把插電混動和增程式混動做了重新劃分。

▲徵求意見稿對插電式及增程式的類型歸屬進行了明確

雖然「投資管理規定」看似只與新能源車企申請資質和獲得政府投資的門檻要求有關,但在技術路線上做出這樣的劃分,將決定著未來車企的技術發展方向及國家補貼方向的進一步明確,對用戶未來可選購的車型有著深遠的影響。

■ 都是油電混合,插電和增程在整車架構上有巨大差異

要知道這兩種電動車怎麼選,首先我們要搞清楚什麼是插電混動,什麼是增程。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插電混動指的就是在傳統燃油車架構基礎上,增加了一套電驅系統,發動機的動力可以通過變速箱傳動軸直接輸送給驅動輪,電力只是用來輔助加速以及獲得較短的純電行駛裡程。所以通常PHEV的純電續航僅有50-100公裡,甚至更低。而增程式混動,完全消滅了變速箱和傳動軸,車輪只能由電機驅動,發動機僅用來發電,在不能獲得充電樁充電的情況下,可以由發動機來給電池充電。

雖然從用戶使用習慣上來看,這兩者除了純電續航裡程以外差別並不大,同樣是可以燒油行駛,也同樣是可以利用充電樁給電池充電。但使用體驗和平臺架構卻截然不同。國內以插電混動(PHEV)為代表的車型有:比亞迪唐、榮威eEX5、WEY P8等等;增程式混動的代表車型國內僅有別克VELITE 5,海外則有著名的Fisker Karma和雪佛蘭VOLT。

■  傳統品牌熱衷插電式混動,這能最大程度的沿用已有平臺技術

為什麼國內的自主品牌這麼熱衷於插電混動(PHEV)呢?原因很簡單,因為在它們所掌握的傳統燃油汽車平臺上,這是能夠以最快速度、最低成本研發的、符合國家新能源補貼及享受部分限牌城市新能源上牌標準的產品。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看到採用這類混動方案的車型,往往身後都有一款同平臺的傳統燃油車型。比如唐的背後是比亞迪S7,榮威eRX5的背後是榮威RX5,WEY P8的背後是WEY VV7。這些車型有著現成的從發動機到變速箱再到傳動系統的平臺架構,以及成熟的、經過市場驗證的燃油車產品。

由於這種插電混動(PHEV)所需要滿足的純電續航裡程並不高,所以電池的用量也不大,只需要在車身中騰出一小部分空間就能布置下所需電池。同樣的道理,新增的電池重量也不會太大,這就意味著整備質量和最大總質量也不會增加太多。並且由於燃油發動機已經提供了絕大部分動力輸出,對電機的功率需求也不會太大,所以即便算上電機所佔用的空間重量,整車重量仍然比較容易控制,與傳統燃油車型不會有太大質變。這就意味著底盤的硬「點」幾乎不用調整。由於整車增加的重量不大,車身輕量化也不用做本質上的改變。

▲圖中綠色的電池布置在座椅下方,不會對空間布局造成明顯影響

所以這是傳統車企最熱衷的技術解決方案——研發周期短、成本低、技術成熟、能夠最快的把產品投放市場,獲取政府補貼並佔盡新能源優惠政策。但是對於用戶來說,與傳統燃油車相比除了動力有明顯提升,在有充電樁的情況下(其實只有極少數用戶具備這個條件)可以純電短距離通勤以外,絕大部分行駛體驗與一臺傳統燃油車無異。

■ 插電混動雖然動力出色,不過一旦電池電量較低體驗將大打折扣

在我試駕比亞迪唐的過程中,雖然滿電狀態下可以秒天秒地秒路虎,但如果頻繁讓電機介入,電池電量很快就會被消耗掉,當電池電量低於設定的臨界值時,發動機會強行給電池充電。此時發動機不但要負擔行駛需要的動力輸出,還需要額外帶動一臺發電機。這個過程對很多車主而言是非常痛苦的。一來沒有了秒天秒地的強勁動力,二來是行駛中發動機負荷比傳統燃油車還要大,震動噪音比駕駛一臺傳統燃油車在同樣的速度下要更大,駕駛體驗會明顯下降。除此之外,即便是勻速行駛,由於燃油發動機要強行給電池充電,所以動力不大的同時,油耗還很高。所以這是很多PHEV車主比較痛苦的地方。雖然在論壇、在朋友家人面前可以毫不掩飾的顯擺動力的無敵,但真正每天自己駕駛特別是跑長途的時候,那種發動機既要加速又要給發電機充電的苦惱,只有自己才能體會。

■ 增程式混動擁有純電動車的完整體驗,並且消除了裡程焦慮

相反,增程式混動車在整個用車體驗方面與純電動車幾乎沒有差別。這是增程混動最吸引人的地方。沒有傳動系統,我們完全不用去忍受發動機邊加速邊充電的尷尬。由於燃油發動機(也叫增程器)只需要幹一件事,就是給電池充電,所以即便它啟動,也可以保持最佳的功率輸出狀態來驅動發電機,並且轉速相對穩定。穩定的轉速有助於工程師將振動匹配做得無比完美,也就是在從發動機啟動到轉速攀升給電池充電的全過程,用戶幾乎無法察覺,所以用戶完全可以忘掉發動機的存在。

由於整車只能由電機驅動,所以電機功率必須按照整車最大加速的目標來設定,也就是說整車完全是通過電機來獲得最大加速動力,不像PHEV電機只是起到輔助加速作用。所以駕駛增程混動車的體驗與駕駛一臺純電動車的體驗幾乎完全一致。這些體驗包括:電機的強大加速動力、電動機的安靜和線性以及不間斷的動力輸出,即便燃油發動機啟動也能獲得低速時幾乎察覺不到的振動噪音。這類車型的純電續航裡程通常在100公裡以上,如果用戶具備充電條件,則可以完全享受到一臺純電電動車帶來的完整駕乘體驗和較低的使用成本,即便不具備充電條件,但由於發動機只用於發電,常用轉速區間相對固定,燃油效率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優化。即便人離開車,也能讓發動機啟動為電池充電,讓電池時刻保持滿電狀態。

從我試駕別克VELITE5的過程當中,以上結論得到了充分驗證。雖然從外觀看起來這很像一臺前置前驅的混動車,打開發動機蓋看到的1.5升四缸發動機與傳統燃油車基本無異。但整個駕乘過程卻完全是一臺純電動車的完整體驗。如果不是儀表上的動力輸出狀態顯示,駕駛者無法知道發動機到底啟動了沒有,以及是什麼時候啟動的。

▲別克VELITE5的驅動平臺,電機直接驅動車輛,發動機僅用於給電池充電

縱觀市場,目前能買到的增程混動車型只是鳳毛麟角。主要原因是由於增程混動需要完全基於一臺純電動車的平臺架構,所以通常只能採用完整的正向研發流程才能實現。這就意味著開發周期長、研發成本高,對於國內新能源政策一年一變的狀況很難適應。這就是我之前在專欄裡提到過的,國內的新能源市場是一個政策市場而非消費驅動的市場。產品與技術的發展並不是取決於用戶的體驗和滿意度,而是取決於國家意志。

▲三種新能源驅動方式的特性對比

■ 結論:

如果說插電式混動只是在傳統燃油車上加了個不大的電池和電機,更像是錦上添花的話,那麼增程式混動應該算是在純電動車架構基礎上塞了一臺增程器,更像是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插電式混動要想通過現有的技術平臺轉為純電動車幾乎不可能,但增程式混動通過現有平臺轉純電僅僅一步之遙。當國家政策肯定了增程式電動車的技術屬性後,相信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廠商會開始考慮把這種沒有裡成焦慮並且擁有完整電動車體驗的產品列入戰略規劃,用戶也能更早的在充電樁不夠完善,電池成本居高昂的情況下體驗到這種擁有純電動車所有優點並且消除了裡程焦慮的產品。

 

相關焦點

  • 插電混動和油電混動,哪個更好?
    插電式和油電混合動力汽車的優勢也日益凸顯。插電式混動與油電式混動哪個車型的優點更突出?插入式混合動力車的優點一是能上綠牌,在難搖號、牌嚴格的一二線大城市不受限制,可隨時隨地自由出行。二是蓄電池的蓄電率高於油電混動型,電機功率大,動力響應速度快。三、插電混動可在一定條件下啟動電能回收模式,將汽油轉化為電能。
  • 插電混動車和不插電混動車,誰更省油?
    這種比較建立在三個前提下:1、兩個極端情況不在討論範疇:如果你能天天充電,理論上插電車的油耗為零;或者你從來都不充電,插電車就當燃油車來使,油耗肯定比燃油車高;2、我們的比較,是在模擬滿油滿電一次性用完的條件下。3、雪佛蘭VOLT那樣的增程式插電混動車,不在討論範疇內。
  • 假設插電混動汽車不充電·油耗會比「油電混合」汽車高嗎?
    【HEV-油電混合】技術是相對好一些的混動系統,各個品牌的串聯式ECVT雙擎車都屬於這一類型;其概念是取消傳動變速箱,換裝集成發電電機和驅動電機,同時為兩臺電機各自準備一個前進擋的「集成動力元·變速器」替代。
  • 以後只有純電動汽車和插電混動、油電混動,你會怎麼選?
    新能源市場將迎來利好趨勢,那麼如果以後只有純電動汽車、插電混動、油電混動時你應該要怎麼選擇?下面就來講講這幾種汽車的特點。如果你每天都在使用,三年大概節省了1輛車的錢。4.保養方面:由於電動汽車驅動時,電動機和電池驅動在工作。所以省去了傳統汽車的濾芯、皮帶等更換。只需檢查類似於電極電池的組件即可。缺點不是讓人退縮的理由,而是前進的動力。純電動汽車的缺點在於:1.續航方面:國內的純電動汽車續航裡程一般都是500公裡,在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下,能跑350公裡就已經很厲害了。
  • 插電式混動和油電混動的區別是什麼
    【太平洋汽車網】插電式混動和油電混動最主要的區別就是充電方式不同。其中,插電混動是兩套驅動系統可以完全純電模式驅動汽車,比如比亞迪的秦,唐等。其可以純電行駛至少50公裡左右,沒電了以後,發動機開始介入,邊驅動汽車邊給電池充電和回收電。
  • 汽車的油電混動和插電混動哪個好?
    如今,當屬豐田的無插電混合動力車和以比亞迪為代表的插電混合動力車,有更多的爭論可對照。由於工作和興趣都與車有關,普銳斯和比亞迪的插電式混動我都是長期開著,所以說自己在這方面的感受。在當今世界,豐田混動技術的確是一款設計精巧、節能高效的汽車。
  • 插電混動VS油電混動,同是混動哪種更划算?
    別看兩個都叫混動,但本質上還是有很大區別的。繼傳統燃油車後,各大車企紛紛推出了插電混動汽車和油電混動汽車,來供消費者選擇。而大部分有購車打算的朋友,其實並不是非常了解這兩種混動車型到底有什麼區別?也糾結於選擇哪一種更加划算?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波插電混動和油電混動。
  • 油電混動和插電混動相比,究竟誰更省錢?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各大車行紛紛推出油電混動和插電混動兩種模式。那麼,這兩個究竟有什麼區別呢?哪個使用起來又會更加省錢呢?首先,油電混動汽車是不用充電的,它只是充分的利用了電動機和發動機的優勢從而達到省油的效果。當我們在城市內駕駛汽車時,由於道路通常都較為擁擠,所以通常都是走走停停,在這個時候,汽車就是使用電動機來進行驅動。
  • 油電混動和插電混動,有什麼區別?到底哪個用起來更省錢?
    就比如油電混動汽車和插電混動汽車。所以油電混動和插電混動,有什麼區別?到底哪個用起來更省錢?所以油電混動汽車顧名思義,就是同時將汽油和電作為動力來源的汽車。這種汽車基本沒有啥越野能力,也沒法在野外開。因為它是專門針對城市和高速公路研製出來的汽車。油電混動汽車的基本原理,就是以汽油作為主要的動力,而電能作為輔助的動力。
  • 插電混動、油電混動都有啥優缺點?區別挺大,家用買誰更靠譜?
    隨著油價的上漲,新能源汽車得到了越來越多的人的關注,新能源汽車大體分為插電式混動和純電動汽車。不過,尤其是在一些一線城市,都實行搖號購車,而新能源汽車卻是不需要搖號的,所以很多消費者都選擇購買新能源汽車。而純電動汽車的核心在於電池,電池的性能衰減、安全等問題,也讓很多人望而卻步。
  • 插電混動不充電可以嗎?插電式混合動力是否充電詳解
    混動汽車有很多優勢,相信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而它最大突出優勢就是「省油」。新能源汽車,被普遍視作未來汽車產業發展方向。今年前三季度,全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2.3倍,傳統汽車同比增幅不足1%。隨著環保意識的增強,插電式混合動力汽逐漸走進我們的生活。那麼你真的了解它它嗎?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是新型的混合動力電動汽車。
  • 為啥日系車造油電混動,我們卻造插電混動?老司機:我說的夠明白
    為啥日系車造油電混動,我們卻造插電混動?但為什麼日系車造油電混動,而我們卻造插電混動?老司機:我說的夠明白。簡單了解下插電混動插電混動車型是需要按時充電的,它與燃油車的區別也是因為這一點,可以被稱為是純電動汽車,它的本質在於電主,油輔。
  • 插電混動和油電混動的區別只有車輛本身嗎?你可能會忽略這個問題
    通常我們知道混動車型除了有那種實際意義不是很大的輕混車型之外,主要是分為插電式混動和油電混動兩種車型,但是有相當一部分消費者對這兩種車型之間的區別卻不是很了解,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插電式混動和油電混動車型究竟有什麼區別。
  • 比亞迪宋DM:都是插電混動,廣汽新能源GS4 PHEV你憑什麼比我優秀
    不限牌,告別漫長的搖號期;不限行,和單雙號說再見;一箱油幾千公裡,省油省錢;作為一款混動車,廣汽新能源GS4 PHEV相對於燃油車的優勢顯而易見。而在插電混動領域,它亦是個中佼佼者。插電混動SUV新三強,2019款產品競爭力進一步提升相較於其它車企,廣汽新能源涉足該領域算是比較晚的,雖是後來者,但是爆發力一點都不弱。今年上半年累計銷量6301輛,同比增長達20倍。
  • 混合動力跑高速和長途省油嗎?插電混和油電混哪一種更省油?
    插電式混動相當於雙擎的加強版,不但起步用電,蠕行用電,因為動力電池大的緣故,短途可以當純電車使用。即便是混動模式,因為電是可以外充的,所以省油的效率更高,日常用車成本更低。 其實增程式也是類似的道理,區別只是增程式的發動機不直接驅動車輛,只是當發電機使用。
  • 這家奧地利公司也想做增程混動系統,他們的優勢在哪?
    2019 廣州車展期間, OBRIST Powertrain 展示了其 HyperHybrid(超級混合動力)技術。很多人可能不了解 OBRIST Powertrain,這是一家奧地利公司,成立於 2011 年,專注開發混合動力和純電動車核心部件,並獲得「HyperHybrid(超級混合動力)」專利技術,奧地利為其總部,同時在中國和美國分別設立分部。
  • 油電混合車和插電混合車哪個好
    如果用車比較多,年裡程超過2萬公裡,(不插電)混動划算,跑的越多越省錢。(用車非常頻繁,也沒辦法經常在路上找充電)如果一年跑1萬公裡左右,的買燃油車比較划算。(燃油車到現在這麼多年,各方面都相對比較穩定,用起來比較省心,省事,一年下來通常也就幾千塊油)如果一線城市限購,那麼買插電混動比電動保值,同樣也能夠搞一個綠牌。有適當的補貼。喜歡潮流,科技感,買純電動車。現在也有補貼。
  • 怎麼實用怎麼來 插電式混動車型推薦
    春節長假已然結束,許多單位企業開始復工,也有不少公司復工在即,在近期的特殊情況下,交通途中的個人衛生安全成了比較令人擔憂的問題,相信許多人還是更願意選擇駕車出行的,不過面對限行問題的時候就需要第二輛車作為備用了,所以如何選擇就成了問題,在這裡我給大家推薦幾款比較實惠和方便的車型供參考,本篇先為大家推薦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
  • 48V輕混對比插電式混合動力,到底哪個混動好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車輛開始使用48V輕混系統,而在宣傳廣告中許多廠家將48V當作一項黑科技,許多消費者可能雲裡霧裡,並不知道48V輕混到底是什麼,這套系統和傳統的PHEV插電式混合動力有何區別呢?他們的原理又分別是什麼,到底哪種混合動力好,分別適合用在哪些車上?
  • 長城發布DHT混動技術 油電、插電都可用
    說起HEV混動系統,大家最熟的應該就是豐田THS和本田的i-MMD兩套系統,它們不僅兼具性能和油耗的優勢,比現在為了綠牌而流行的PHEV插電也實用不少,可以說是在過渡到純電動之前一個不錯的選擇。然而這項技術的專利基本都兩田所壟斷,而且很多專利難以繞開,所以長期以來其他品牌都沒有推出過HEV混動的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