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中國尤其注重家庭文化,古時候就有老祖宗說要先修身,齊家,然後方能治國平天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家風祖訓也特別重要。因此古往今來,就有不少英雄豪傑留下了自己的道德操守,給後輩子孫瞻仰。但對於中國各大姓氏的」祖訓「,你又知道多少呢?你家的祖訓你知不知道呢?
祖訓
今天筆者就給大家說一下歷史上幾個有名的祖訓。比如慈峰李氏的祖訓
敦孝悌 嚴教誨睦宗族 修祠墓重喪祭 謹嫁娶尚勤儉 崇禮讓——《慈峰李氏宗譜》
這八條祖訓就很好地表達了李氏先祖對後代道德的要求。先祖們希望自己的準則能夠影響後輩子孫,讓自己的人生經驗讓後輩子孫少走一些彎路。
筆者也在史記和漢書看到,漢高祖劉邦在建立西漢王朝基業以後,與自己的臣子手足說起他之所以能子啊在「楚漢相爭」中打敗項羽、成功創立漢王朝的原因時說:
劉邦劇照
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而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克,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在之後也確實看見他的子孫確實遵循了他的遺訓,之後的幾位皇帝也是能夠任人唯賢的。其中漢武帝位面之子劉秀為最傑出的,劉秀當政之後,廣納天下之士,廣聽天下之言,知人善用,從諫如流,最終擊敗疑似穿越者的王莽,成功創建東漢王朝的基業。
劉秀劇照
而傳說中楊家將出現的楊氏家訓就非常簡單了,只有四個字」忠、孝、勤、儉「
忠就是向上對君王忠心,向下對朋友忠誠,這樣才能使家族悠遠流長。孝指你孝敬你的父母,你的孩子向你孝敬你父母一樣孝敬你,如此往復,家族才能和諧安康。勤則是為了告誡子孫千萬不要懶惰,因為懶惰將是家族走向毀滅的第一步。儉亦如此視量而行,自己掙多少就花多少,不要過分貪圖享受不是自己應有的部分。
語本《書·五子之歌》中就有寫到:「皇祖有訓,民可近,不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