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傳承:中國各大姓氏祖訓你知道多少,你家的祖訓你知道嗎?

2020-12-14 史記大實話

大家都知道中國尤其注重家庭文化,古時候就有老祖宗說要先修身,齊家,然後方能治國平天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家風祖訓也特別重要。因此古往今來,就有不少英雄豪傑留下了自己的道德操守,給後輩子孫瞻仰。但對於中國各大姓氏的」祖訓「,你又知道多少呢?你家的祖訓你知不知道呢?

祖訓

今天筆者就給大家說一下歷史上幾個有名的祖訓。比如慈峰李氏的祖訓

敦孝悌 嚴教誨睦宗族 修祠墓重喪祭 謹嫁娶尚勤儉 崇禮讓——《慈峰李氏宗譜》

這八條祖訓就很好地表達了李氏先祖對後代道德的要求。先祖們希望自己的準則能夠影響後輩子孫,讓自己的人生經驗讓後輩子孫少走一些彎路。

筆者也在史記和漢書看到,漢高祖劉邦在建立西漢王朝基業以後,與自己的臣子手足說起他之所以能子啊在「楚漢相爭」中打敗項羽、成功創立漢王朝的原因時說:

劉邦劇照

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而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克,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在之後也確實看見他的子孫確實遵循了他的遺訓,之後的幾位皇帝也是能夠任人唯賢的。其中漢武帝位面之子劉秀為最傑出的,劉秀當政之後,廣納天下之士,廣聽天下之言,知人善用,從諫如流,最終擊敗疑似穿越者的王莽,成功創建東漢王朝的基業。

劉秀劇照

而傳說中楊家將出現的楊氏家訓就非常簡單了,只有四個字」忠、孝、勤、儉「

忠就是向上對君王忠心,向下對朋友忠誠,這樣才能使家族悠遠流長。孝指你孝敬你的父母,你的孩子向你孝敬你父母一樣孝敬你,如此往復,家族才能和諧安康。勤則是為了告誡子孫千萬不要懶惰,因為懶惰將是家族走向毀滅的第一步。儉亦如此視量而行,自己掙多少就花多少,不要過分貪圖享受不是自己應有的部分。

語本《書·五子之歌》中就有寫到:「皇祖有訓,民可近,不可下。」

相關焦點

  • 家風傳承:中國各大姓氏祖訓你知道多少,你家的祖訓你知道嗎?
    大家都知道中國尤其注重家庭文化,古時候就有老祖宗說要先修身,齊家,然後方能治國平天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家風祖訓也特別重要。因此古往今來,就有不少英雄豪傑留下了自己的道德操守,給後輩子孫瞻仰。但對於中國各大姓氏的」祖訓「,你又知道多少呢?你家的祖訓你知不知道呢?
  • 中國各大姓氏「祖訓」,你家的祖訓,知道嗎?
    中國是一個注重文化的國家,尤其是國學,在世界舞臺上都有極高的佔位。國學的形成,不僅是5000年文明的沉澱,更是一代代人智慧的總結和濃縮。眾所周知,古代的人們非常注重家族文化,也是因為有家族成員眾多為基礎,形成了各自的文化體系,這一體系壓縮之後,就成了「家訓」,也叫「祖訓」。不難想像,像紅樓夢那麼大的家族,動輒上千人的家族,沒有「祖訓」,很難延續繁榮。
  • 中國古代各大姓氏「祖訓」薪火相傳,你家的祖訓,還知道嗎?
    中國古代各大姓氏「祖訓」薪火相傳,你家的祖訓,還知道嗎?「祖訓」的作用在於從意識形態方面維繫家族的統一和團結,除此,祖訓閃耀著的家族文化光輝非常值得後人學習和借鑑,有的祖訓成書成冊,有的則寥寥數句,讓我們了解一下自己姓氏的祖訓,感受一下我們老祖宗的智慧結晶!
  • 中國4大姓氏"祖訓"上榜,你家的祖訓是什麼?你知道嗎
    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文化源遠流長,燦若星河,華夏子孫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文化瑰寶在國際舞臺上也佔有很高的地位。中華文化中宗族文化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祖訓是宗族文化中的核心。所謂祖訓,通俗來講就是家中長輩的對於子孫後的教誨,一般是頗具聲望的老祖宗留下的用於規範家族後代意識形態及為人處世的訓語,一條好的祖訓對於家族團結和後世發展有重要的意義。歷史的長河緩緩流淌,多數姓氏也都統一了自己的姓氏。有些祖訓很長,可以編成一本書,有些祖訓很短只有寥寥數字,但是大都表達了希望後人與人為善,將家族發揚光大的願望。
  • 中國4大姓氏「祖訓」,關於你家的祖訓,你真的了解嗎?
    中國的姓氏文化源遠流長,不但可以追溯到遠古帝王,還和歷朝歷代的演變有關。然而,我們卻只知姓氏,卻不知祖訓。祖訓是隨著姓氏一起流傳下來的,它是老祖宗的遺訓,也是指導後世子孫的行事準則。祖訓在古代非常重要,每一個孩子在懂事的時候都要入宗祠,祭拜祖先,牢記祖訓。
  • 中華姓氏祖訓大集合:活了這麼久,你知道你的姓氏祖訓是什麼嗎?
    何為祖訓,祖訓就是歷代祖先對於子孫後代的諄諄教誨,不僅僅體現了先輩們的期望,也是我們幸福生活的指南。一個人乃至一個家族倘若能恪守祖訓,那麼家族必定能世世代代興旺發達,綿延不絕。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中華姓氏祖訓大集合,活了這麼久,你知道自己的姓氏祖訓是什麼嗎?
  • 中國古代十大姓氏的「祖訓」源遠流長,你家的祖訓,還尚能知否?
    中國古代十大姓氏的「祖訓」源遠流長,你家的祖訓,還尚能知否?泱泱中華幾千年文明,薪火相傳時至今日,積澱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其中就包括世人熟知的姓氏文化,每個姓氏有它的起源、傳承和底蘊。「端蒙養、重家教」一直以來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以每一個姓氏都有自己的祖訓、家書傳世,是歷代祖先對後世子孫的殷切教誨。有的祖訓成書成冊,有的則寥寥數筆,讓我們了解一下自己姓氏的祖訓,感受一下我們老祖宗的智慧精華!
  • 各大姓氏祖訓,你的祖訓是什麼?
    緣來這裡,是因為你我都夠優秀。緣來這裡,你我攜手打造有溫度有深度有期待的文化公眾平臺。
  • 各大姓氏祖訓,你的祖訓是什麼
    「 所謂"祖訓",即歷代祖先對子孫的教誨不過載於家譜中的"祖訓",則多系族長代祖先立言,是他們藉祖先的名義,將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全體族眾。"祖訓"的作用在於從意識形態方面維繫家族的統一和團結,除此,祖訓閃耀著的一族文化光輝非常值得後人學習和借鑑。
  • 中國4大姓氏「祖訓」上榜,你姓什麼?快來看看你家祖訓是什麼?
    「廟謨可使歸權幸,祖訓由來重變更。」——明代·劉基祖訓對於一個家族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如果家族中有人違反了祖訓,那也就是犯了大忌,將會受到責罰;而家族中的「規矩」一旦打破,也很可能因此走向衰落。我國有五千年的歷史,這條歷史長河也見證過許多家族的興盛與衰亡,那我們就來看看4大姓氏的「祖訓」。
  • 客家家訓家國情懷 祖訓家規內涵豐富(組圖)
    土樓客家人的祖訓家規,展現了中華優秀文化和客家優良家風,承載著客家傳統美德。  去年6月,永定在世遺土樓「振成樓」邊的「慶成樓」建立了客家家訓館,集中展示土樓客家人的祖訓家規,提升客家土樓的文化內涵。祖籍永定下洋鎮思賢村的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先生聞訊後甚為高興,欣然揮毫為客家家訓館題寫了館名。
  • 各大姓氏祖訓
    各大姓氏祖訓,你姓氏的祖訓是什麼?「祖訓」的作用在於從意識形態方面維繫家族的統一和團結,除此,祖訓閃耀著的一族文化光輝非常值得後人學習和借鑑。苟失夫義婦順之理,非所以齊其家也。故《易》曰:&34;言有別也。其幃薄不修,中冓貽譏者,固非人類,有國法治之,不在訓內。但婦縱能惟令專主中饋,不得幹外事以奪夫權而有牝雞之 誚,族內有犯此者,宜加戒飭。
  • 趙錢孫李…每一個姓氏都有屬於自己的祖訓,你的祖訓是什麼
    在古代無論走到哪裡,只有姓氏相同,就可以查到是多少代宗親,就會得到相應幫助。過去很多鄉村的管理也靠這些宗親關係。談到家族就離不開家族的祖訓,它是家族精神的精髓。所以每一個姓氏都有屬於自己的祖訓,那是歷代祖先對子孫的教誨。有的祖訓可成書,有的則只是短短的幾句話,但都是一個家族傳承不可缺少的部分。姓氏祖訓,閃耀著家族文化的光輝,非常值得後人學習和借鑑。
  • 你家的祖訓是什麼?
    這其中就包括姓氏祖訓。印版五子奪蓮年畫 印版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端蒙養、重家教一直以來都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所以每一個姓氏都有屬於自己的祖訓,那是歷代祖先對子孫的教誨。有的祖訓可成書,有的則只是短短的幾句話,但這都是一個家族傳承不可缺少的部分。
  • 邵陽縣五鋒鋪鎮合興村百年「祖訓」傳承鄉風文明
    這應得益該院落清朝光緒時期遺留的一則祖訓」。清朝光緒二十一年(一八九五年)五月十五日,嶺塘井蔣家院落創始人陳氏婆婆七十壽辰,她將自己寫的「家風訓誡」金匾掛在正堂屋之中,帶著蔣氏後裔大聲朗讀,並要求兒孫們熟記在心落實於行動。於是,蔣家祖訓就這樣潛移默化地在長輩心中傳承下來。
  • 各大姓氏圖騰和祖訓,你的姓氏祖訓是什麼?
    &34;的作用在於從意識形態方面維繫家族的統一和團結,除此,祖訓閃耀著的一族文化光輝非常值得後人學習和借鑑。1劉 氏【族詩】駿馬騎行各出疆禮義廉恥,四維畢張,處於家也,可表可坊;仕於朝也,為忠為良,神則佑汝,汝福綿長。倘背祖訓,暴棄疏狂,輕違禮法,乖舛倫常。貽羞祖宗,得罪彼蒼,神則殃汝,汝必不昌。最可憎者,分類相戕,不念同氣,偏論異鄉。手足幹戈,我心憂傷。
  • 客家家訓家國情懷 祖訓家規內涵豐富(組圖)
    土樓客家人的祖訓家規,展現了中華優秀文化和客家優良家風,承載著客家傳統美德。  去年6月,永定在世遺土樓「振成樓」邊的「慶成樓」建立了客家家訓館,集中展示土樓客家人的祖訓家規,提升客家土樓的文化內涵。祖籍永定下洋鎮思賢村的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先生聞訊後甚為高興,欣然揮毫為客家家訓館題寫了館名。
  • 尋根問祖 傳承祖訓家規
    中華姓氏,世界特色;江夏家風,名揚五湖四海。現黃姓已列為中華八大姓氏之一,支派繁多,遍布四海五湖,亞美歐非。各系黃姓,融匯交織,綱常各立,合作交流,難明輩份,致木本水源,稍有混亂,妨礙黃姓,以孝為先,開拓進取,優良家風的傳承。東漢時,江夏黃氏最有名氣,對後世影響也最大,時人譽稱「江夏黃氏,天下無雙」。如今,天下黃姓子孫萬派朝宗江夏,承認江夏是黃姓的郡望與發祥地。
  • 孔子後人首次披露孔氏家族祖訓家風
    22日,孔子第七十五代孫孔祥林應第三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邀請,孔祥林做題為「孔氏家族的祖訓與家風」的主題講座,向社會首次披露孔氏家族傳承兩千五百年,依舊恪守的「學詩學禮承舊業」的祖訓家風。圖為,講座現場。
  • 孔子七十五代孫講述祖訓家風
    ,為奉賢市民送上孔氏祖訓家風教育。  作為孔氏後人,孔祥林不僅介紹了先祖偉大教育家孔子的主要思想,還向奉賢市民們介紹了孔氏家族祖訓家風代代延續發展的脈絡,送上孔氏祖訓家風教育。而這正與當前奉賢區「好家訓好家風」培育工作緊密相關,獲得了奉賢市民的強烈共鳴。  從2006年開始,奉賢區就積極探索培育「好家訓好家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