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持著「房住不炒」的理念,全國這幾個月的房價確實受各類調控影響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和穩定。但是對於許多一線城市生活的人來說,要買一套房仍然是不容易的事情。許多年輕人由於經濟有限,都開始選擇這樣一種模式:在郊區買一套新房出租,然後在市區租房自住。
這樣的模式,可行嗎?對於哪些人來說更合適?
與其每個月背負著沉重的貸款壓力在市區買房,不如採取剛才說的這種模式,對生活壓力有所緩和。但這種模式主要適合於年輕人。
首先年輕人剛進入社會,對未來工作的方向性並不是很明確,以後工作靠近哪裡其實也不能確定。而買房最根本的需求就是要迎合生活和工作,所以必須要考慮家庭和工作間的距離關係。
如果還沒有對未來做好一番明確的規劃,租一套房子住也是合理的。
如果擔心未來的房價漲得買不起,可以在郊區買套便宜的房源先租出去,等到明確了未來的方向,再加一點錢置換一套市區房源也是可以的。
那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注意一些什麼?
1、如果你現在是單身,那這樣的方案對你來說是再合適不過。如果是有家庭的,特別是有小孩的,就要謹慎考慮了。因為如果未來想要對房屋進行置換,就要重新面對裝修和其他的調整。這對於有家庭有孩子的人來說,是很費精力的,因為他們本來就沒有太多閒暇的時間擠出來處理這些事情了。如果是單身,稍微有一點這樣的精力。
2、對於積蓄不夠,買不到市區比較滿意的房源,只能在郊區買房子的,如果你的錢借一借湊一湊是可以在市區買房的話,儘量還是在市區買。畢竟日後房屋置換、裝修也都是需要花錢的,這樣的金錢成本、時間成本也要算進去。與其日後費這種錢,還不如一步到位。
3、如果買的新房是用來出租,不要用太多的精力去進行裝修,簡裝或者毛坯都可以,因為出租是會對裝修有一定損耗的,裝修的太好沒必要。況且,會在郊區租房的人一般在裝修上也沒有太多的高要求。
4、即使是買在郊區,也要選擇一處各方面比較好的樓盤,因為在郊區,房價的增值和變動也是很微妙的。現在城市化建設進度的加快,許多郊區的變化日新月異,多參考一些政策、新聞,把握住未來可能會有的升值機遇。如果現在買的房源在板塊、配套、升值空間上都很差,那未來你想置換的時候,脫手的難度也是相當大的。
還有許多人不想租房的,會考慮在市區買高性價比的二手房,配套什麼也不差,除了房子舊沒太大區別。
那市區二手房和郊區新房,有哪些優劣勢?
市中心二手房和郊區新房各有各的優點和弊端。這一切主要還是從購房者的需求來進行選擇。
1、市中心的二手房
優點:地處主城區,熱鬧繁華,周邊生活、教育配套齊全,便利店、超市、餐館、醫院、藥房、銀行、學校,應有盡有。衣食住行都方便。房價增值速度較快,日後要置換較好脫手。對於有家庭的來說,對孩子的教育更好。
缺點:房價過高,周邊物價高。人口密集,環境汙染、噪音汙染較多。出行還容易堵車,道路擁擠。二手房的戶型一般也比較老舊,居住上的舒適度不如新房,生活品質會打折扣。
2、郊區的新房
優點:房價便宜應該是郊區新房最大的優勢。由於遠離喧鬧的市區,環境更安靜,噪音小,空氣更清新,對於身體也是有益的。對於老年人來說,是比較合適的。如果是有車一族,問題也不大,基本上從郊區開到市區也就30-40分鐘左右。
缺點:離市中心較遠,交通不方便,即使有地鐵,也要耗費很長的時間在通勤上。對於經常要加班的人來說,很不方便。生活配套一般來說也比較落後,有些小區出門1公裡內都找不到幾家餐館和便利店,基本上生活所需全靠外賣或者從外面帶回去。大型的商圈也基本在3公裡外了,對於年輕人來說,住在偏遠的郊區基本上是隔絕了戶外娛樂生活,不利於發展。當然也有一些新起的郊區CBD,有大型的商業配套,但是一般這些地區的房價也不便宜,價格直逼一些市區的房源。
總之,買房一定要是根據自身和家庭的實際情況來選擇的。千萬不要一口吃成胖子,也不要只顧眼前的利益,要多根據政策、新聞以及數據,來預測未來可能會有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