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悠久的封龍山

2020-12-25 藝術中國

%99山與重刻「封龍山頌」立於封龍山之巔

文/ 張濟海

對於封龍山的大名早有所聞。上個世紀70年代末,我在瀋陽軍區機關當參謀時,當地新華書店到軍營售書,有幸購得一本《中國書法大字典》,書中挺拔多姿、雄渾樸拙的的漢碑《封龍山頌》字體將我牢牢吸引。後來,從梁披雲先生所著《中國書法大辭典》得知,漢碑《封龍山頌》出自河北省元氏縣封龍山上,由此封龍山便深深地印在我的記憶中,幻想有一天一定到那裡親眼看一看日夜思念的漢碑。

1982年8月,部隊首長讓我到軍校深造,恰好來到坐落在封龍山腳下的裝甲兵學院學習,這是我興奮不已。為考擦封龍山文化、尋幾塊著名的漢碑遺蹟,入學後的第一個星期天,我便與幾個同學登上了這座名山。後來學習畢業後留校任教,從入學到1999年8月整整17年,我一直居住在封龍山腳下,先後數次登山尋寶,與封龍山結下不解之緣。

封龍山又名飛龍山,位於河北省會石家莊市區西南約十五公裡,元氏縣與鹿泉市交界處。西倚太行,東臨平原,主峰海拔812米。由於其巍然矗立於平原邊緣,更顯得挺拔峻峭、雄偉壯觀。封龍山歷史文化璀璨,曾有五通漢碑、三大書院、四大禪林、三大石窟、兩大道觀。封龍山曾是石家莊歷史上的政治、文化中心。漢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設置恆山郡,郡治在封龍山附近故村一帶。漢文帝時,因避名諱,改為常山郡(公元前179年),漢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置「常山國」,封皇子劉舜為常山王。在「常山國」存在的時代,封祭山是重要的禮事活動,而封龍山被認為是一座神山,很有靈氣,被稱為「北嶽之英」。漢代的常山郡,是原正定府前身。三國時,趙子龍自稱常山人,常山即現在的元氏縣。封龍山以其優雅的自然環境與豐厚的歷史文化交相輝映,早在唐代就被列為河北名山。

漢武帝時,封龍山曾是李躬「授業之所」,唐代郭震、姚敬皆講學於此山。五代以後,以書院傳授知識的形式興盛起來,封龍山便成為書院的發祥地。到北宋時,見諸記載的書院僅有三處,全在封龍山中。一座是封龍書院,也稱龍山書院,在封龍山之陽山腳下,著名數學家李冶、著名文學家元好問、著名教育家張德輝在此講學授業,人稱「龍山三老」。李冶在此所創立的天元術,是符號代數的濫觴, 早於歐洲代數至少早300年,居於在當時世界數學領先地位;另一座是西溪書院,在龍首峰西,宋代藏有九經,也曾在河北名著一時; 再就是中溪書院,在龍首峰下,是當時河北著名高等學府,曾培養出大批傑出人才,使封龍山成為古代教育勝地,不僅名冠燕趙,而且聲播海外。

封龍山的碑碣石刻,更是名揚四海。有東漢以來的碑、碣、題刻百餘處。尤其是漢碑,無論從書法藝術,還是內容等方面,都是中國石刻中的珍品,歷來為金石學家所注目。見諸史籍的著名漢碑有六通,即《封龍山頌碑》、《三公山碑》、《祀三公山碑》、《三公山神碑》、《八都神壇碑》、《白石神君碑》。除《祀三公山碑》、《白石神君碑》兩通還保存於封龍山「漢碑堂」外,其餘均下落不明,不能不說是一個令人十分遺憾的事。封龍山漢碑對中國書法藝術有重大影響,如近代書畫藝術大師齊白石的書法即脫胎於《白石神君碑》。令人高興地是,一些致力於弘揚封龍山文化的人們,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已將《封龍山頌碑》複製立於封龍山上的雙龍寺內,本人有幸得到《封龍山頌碑》重刻後的第一張拓片,這是我感動不已!便以「厚德載物」書法贈之。不久,拙作也將刻石立於此地。

封龍山自古是佛、道信徒修身養性的佳境。早在晉代這裡已有寺院興起,著名高僧釋道安與師弟法汰等,在封龍山長期主持佛經的翻譯,開創了譯經的正確道路。他創編了我國第一部佛經目錄,制定了僧規,為各地寺廟所遵循。例如沙門棄谷姓,統一以釋為姓,也自道安始。

封龍山四季景色宜人。春天,萬物復甦,一片生機,登上封龍山巔,可見百花爭奇鬥豔,回眸四望,田園碧綠,省會石家莊樓群近在咫尺,擁於懷中,使人信心倍增。盛夏,雲霧繚繞,嵐煙似海,座座奇峰怪石時隱時現,山下天氣炎熱,山頂涼風習習,大有飄飄欲仙之感;秋季,天高雲淡,草木色澤斑斕,猶如彩虹落天,登上極頂,領略日出的勝景,令人心曠神怡;冬季松林如黛,白雪皚皚,盡在眼底,好一派北國風光,使人遐想連篇。

悠悠的封龍山之情,促使我在 2010年夏季連續三次登上封龍山,親眼目睹一批批善男信女對封龍山的朝拜,一群群大德居士立志於封龍山文化的開發而無私的奉獻!有感於此,與好友穆吉利一起,向封龍山雙龍寺捐贈幾塊牌匾和一對楹聯,並賦詩一首書贈封龍山雙龍寺:

武靈分封公子元,

文帝下詔設常山。

漢碑書院絕天下,

綠碧翠松聚眾仙。

坐北面南三尊老,

嶽頂山下兩重天。

適逢當今呈盛世,

千古封龍開新篇。

 

相關焦點

  • 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封龍山,讓我們一起感受下
    封龍山景色宜人,風景秀麗。這裡泉水十分的清澈,還有許多形狀十分奇怪的山石,並且因此而出名。一進門我就看到了茂密的樹木和秀麗的山峰,十分涼爽。封龍山不僅有燦爛悠長的歷史文化,還有引人入勝的秀麗風景。而且封龍山的泉水更是一絕,從山頂到山腳,處處都分布著大小深淺不一的泉水,而且各個都是清澈見底。
  • 美哉封龍山|封龍山的道教文化
    從道教文化來看,封龍山匯融了道教的諸多源流。天地、鬼神崇拜,方士、巫術之技,黃老哲學思想等道教的淵源在這裡都有所反映。早期道教的太平道及其餘脈、唐宋時期受統治者倡導的正統道教、金元時期的全真道以及清代以來進一步民俗化的民間道教等流派在這裡都留下了諸多遺蹟。
  • 從封龍山碑看文化保護的重要性
    東漢封龍山頌概述《封龍山頌》,全稱《元氏封龍山之頌》,又稱《封龍山碑》,東漢延熹七年(公元164年)立。據拓本測算,原碑高約168釐米,寬約91釐米。原石立於漢常山郡元氏縣(今屬河北)封龍山上。此碑最早見於宋洪适《隸釋》卷二七、鄭樵《通志金石略》著錄。
  • 美哉封龍山|封龍山的儒家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是一個內涵非常豐富、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體系。經過兩千多年的發展,儒釋道成為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後世人冠之以儒教、佛教、道教。儒教教人入世,講求齊家治國平天下;佛教教人出世,講求因果報應、智慧覺悟;道教叫人修身養性,講求長生不老。儒釋道三家,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 大師作品紫砂壺義拍所得用於封龍山文化建設
    此筆款項作為封龍山漢碑林的啟動基金,當場捐獻給了封龍山風景名勝區,封龍山風景名勝區管理處總經理劉東表示將迅速籌劃,爭取把漢碑林儘快建好,並歡迎各家媒體監督。    邱玉林、張濟海對拍賣結果表示十分滿意。邱玉林說,自己對河北封龍山文化仰慕已久,這次來到河北後,首先參觀考察了封龍山。他對封龍山的文化遺存、修復、重建深感興趣,希望封龍山文化能再次發揚光大。
  • 石家莊哪座山低調又有歷史感?封龍山一座集佛道儒於一身的名山
    封龍山是一座集佛、道、儒於一身的歷史文化名山,這裡在河北教育史上有重要地位的封龍書院;有佛教史上創編第一部佛經目錄的佛教寺廟;有眾多原始鬼神崇拜的道教宮觀。雖然是新修的景觀,但從另一面印證了封龍山自古多泉水的特色。
  • 封龍山—白樸—愛情山
    近年來,又被人們賦予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內涵,概因「牛郎織女」傳說是與「孟姜女哭長城、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傳」共同凝結而成的中國愛情模式,他們的故事千年流傳,至今讀來仍讓人感同身受、盪氣迴腸,情感波瀾、心生共鳴。
  • 封龍山漢碑與華佗仲景
    河北省石家莊市元氏縣(常山郡)境內,有封龍山、三公山、白石山等幾座北方名山,山上有三塊漢碑——《祀三公山碑》《封龍山頌碑》《白石神君碑》,現被收藏於封龍山書院旁邊的漢碑博物館。這三塊漢碑反映了極不平凡的歲月,其背後涉及的政治風雲,也飄過了華佗、張仲景生活的天空,對他們以及中醫學本身產生了影響。
  • 封龍山:距離石家莊最近的山
    封龍書院的臺階燕都融媒體記者 慄強 文/圖地圖上顯示,封龍山距離石家莊市區只有15公裡,坐車可以直達。依照人們心目中傳統的大山概念,封龍山是石家莊周邊最近的山。作為一座歷史名山,封龍山自有其險峻之處。它雖然山勢平緩,去往峰頂的山路很長,足夠挑戰你的耐心。我們沿東線爬山,東線大致可分為三段:第一段從山門到第一次看到環山公路(山裡有環山公路,可坐車上山),平緩山路真會給人一種不過如此的錯覺;第二段是向上攀登看到第二匝環山公路,山路難度逐漸增加;最後一段去往封龍書院,山路極陡,抬頭只見上方攀登者的雙腳。
  • 精品紫砂壺即將於石市義賣 拍款全部用於恢復封龍山漢碑
    拍賣所得的全部款項將作為封龍山漢碑恢復工程的啟動基金,用於封龍山歷史文化事業的開發和建設。這是記者於10月23日在瀚雲德藝術會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的。據了解,邱玉林與張濟海共同創作了十把紫砂壺,此次拍賣為其中的三把,分別名為致虛極守靜篤、鳳鳴成韻、清心敬誠。這三把紫砂壺將於28日運抵瀚雲德藝術會館進行公開展示,並於10月30日下午4點由河北福成拍賣有限公司正式拍賣。
  • 河北元氏封龍山龍風湖
    元氏封龍山之頌惟封龍山者,北嶽之英援,三條之別神,分體異處,在於邦內。磥硌吐 名,與天同耀。能烝雲興雨,與三公、靈山協德齊勳 國舊秩而祭之以為三望。遭亡新之際,失其典祀。延熹七年,歲貞執徐,月紀豕韋,常山相汝南富波蔡 、長史甘陵廣川沐乘,敬天之休,虔恭明祀。上陳德潤,加於百姓,宜蒙珪璧,七牲法食 聖朝克明四,靡神不舉。戊寅詔書,應時聽許。
  • 在路上|封龍山:聽得龍泉破石聲
    從封龍山南山影廈石下轉到試劍石,見懸立巨石,中裂,間隙不足尺餘,隱隱然有劍痕。當地人說,此石即郭震試劍石,後來八仙之一的呂洞賓也曾來此試劍。郭震,字元振,魏州貴鄉(今河北大名東南)人,18歲中進士,文武雙全。他曾遊學封龍山並在封龍書院講學,留下著名劍詩《寶劍篇》,為這座歷史文化名山增色不少。
  • 在石家莊,有座歷史文化名山,你知道是哪座山嗎?
    不過它確確實實是電視劇外的一座山,而且還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山呢!飛龍山不在什麼旅遊勝地,也不在什麼電視劇取景地,那快來和小方一起去走進飛龍山吧!飛龍山又叫封龍山,在石家莊市區往西南走大約15公裡的地方,是石家莊的一座歷史文化名山。
  • 隸書《封龍山碑》百變多姿 遒勁秀拔
    而出土較晚的河北元氏五碑之一的《封龍山碑》則是筆法全部都用的隸書。《封龍山碑》是為了祭祀山神而立的,現在多為清代拓本,收藏在故宮博物院。《封龍山碑》雖然經過搬遷時的斷裂,但是碑文絲毫不受影響。《封龍山碑》是學習隸書的好範本,碑文用筆剛勁秀拔,篤實雄健,中鋒圓筆,內斂奔放,行筆不拘小節,橫筆大多出尖峰,垂筆大多與
  •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6)——河北元氏封龍山石窟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系列遊記第76篇:元氏封龍山石窟本文系靜思齋·於嶽原創、自行拍攝,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石市周邊諸山歷史底蘊深厚者,封龍山說來也是能排上號的,然而封龍山上的歷史遺蹟在上世紀六十年代被嚴重摧殘,旅遊起步較晚,名頭也不甚大,如今貌似連4A景區都不是,多少顯得有些掉價。封龍山是鹿泉與元氏的界山,風景區是鹿泉在北麓開的,雖說不溫不火吧,但總歸是分享了全域旅遊帶來的紅利。
  • 東漢隸書《封龍山碑》高清分享
    東漢 封龍山頌碑《封龍山碑》亦稱《封龍山頌》,東漢延熹七年十月立。碑原在河北原是縣西北之王村山下。清道光二十七年(一八四七)為元氏知縣劉寶楠訪得,移置城中文清書院。隸書,十五行,行二十六字。《封龍山碑》書風雄強豪放,結體方正古健,筆意遒勁寬博。此碑雖發現較晚,但不失為學習漢隸書法的優秀範本。
  • 河北元氏有一座文化名山,名士輩出,充滿浪漫,梁祝曾在此遊學
    金、元時期,元好問和當時著名數學家李冶、大臣張德輝並稱「龍山三友」,這裡的龍山便是如今石家莊的「封龍山」。封龍山以封龍書院而聞名,晚年的元好問和李冶曾一起重振封龍書院,廣招弟子、潛心致學,成為一時佳話。
  • 女學生迷路被困封龍山 民警歷時一夜營救成功
    9月4日一名20歲女學生獨自爬山,下午17時許迷路被困在封龍山南路山頂一處崖壁,元氏縣公安局南佐派出所全體民警歷時一夜搜尋,終於將被困者營救下山。南佐派出所值班民警介紹,2019年9月4日下午5點多,接到110指揮中心指令,稱有一名20歲左右的女學生在封龍山爬未開發的野山遊玩時迷路。
  • 歷史悠久 文化燦爛的薛姓
    薛姓歷史悠久、人才輩出、文化燦爛。第一,薛姓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姓氏孟嘗君田文的後裔薛氏為薛國國君時,推行「養士取才」國策,「廣集天下之士、食客三千人」,為齊國的發展壯大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為當今的「人才強國」提供了重要的歷史借鑑。「薛家將」群體是中國歷史上最長的軍事家族。自南北朝薛安都至唐末其十世孫薛從,歷三朝近三百年,相繼為二十三位皇帝盡忠報國。
  • 走進法國葡萄酒歷史與文化,葡萄酒的文化悠久
    法國葡萄酒,其實就是在法國生產的葡萄酒,法國是很著名的葡萄酒產地,生產了很多類型葡萄酒,而且歷史也是比較悠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