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上市公司公布年報時還會一起公布利潤分配方案,也就是投資者常說的除權分紅。對於這一概念似乎很多人都模稜兩可,也不明白為何股價一下就腰斬了。專業來說,需要留意的主要有三個日期:股權登記日、除權除息日以及派息日。
股權登記日是在上市公司分派股利或進行配股時規定一個日期,只有在股權登記日前在公司股東名冊上登記的股東,才有權分享股利。換而言之在這個日期之前持有股票的才有權利進行年終分紅或者配股。除權除息日是指上市公司發放股息紅利的日子,在當天的公司代碼前會出現XR(除權)或者XD(除息)的字樣。如果在股權登記日之前購入股票,在除權除息日將該股票賣出,仍然享有分紅配股的權利。最後一個派息日,是分紅的時點,即現金分紅。
權益分配主要分為兩種:送股和送錢。送股即配股轉股,送錢即現金分紅。一般而言在送完股除權除息之後股價會有下降,但是由於手握的股數變多了,因此帳面價值是沒有變化的。而分紅則對股價沒有變化,只是每股淨資產會下降。所謂的填權效應,是指在除權除息後的一段時間裡,該只股票交易市價有可能會高於除權前價格。舉例來說,比方一隻股票是十元,後來要十送十股,送股後的除權價成了五元,再從五元上漲就是填權。
但是並非所有股票都會有填權效應,界面新聞統計,根據2015年年報為基礎進行權益分配的共有78隻個股,其中51隻已經分配完畢。根據已經完成分配的51隻個股除權後的表現,並不會大規模的出現填權效應。根據Wind數據顯示,自除權之後,上漲的共有27隻個股,其中寶德股份(300023,股吧)(300023.SZ)受益於業績的增長,自3月15日以來相較大盤漲幅已經高達58.97%,絕對漲幅超過66%,實現了名副其實的「填權效應」。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個股完成除權之後表現不佳的。三鑫醫療(300453,股吧)(300453.SZ)在公布了每10股派2元轉10股的利潤方案之後,自4月1日完成除權之後股價反而下跌了11.6%。下跌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與前期漲幅過大有關。
填權效應還可能出現在發布公告至除權登記日之間。再以三鑫醫療為例,自3月26日發布公告至3月31日期間,短短4個交易日其漲幅超過15%。這並非個案,根據界面新聞統計,78家公布方案的公司中,自發布公告至除權日期間上漲的共有50隻,佔比達到了64%;而下跌的僅為16隻。因此可以這樣理解,所謂的填權效應,發生的時間段可能出現在除權之後,也有可能發生在公告至除權日期間。
截止4月8日,尚有21隻個股發布了利潤分配方案但尚未除權的。其中「土豪式」的分配方案主要包括金雷風電(300443.SZ),分配方案為都是每10股轉10股派5.2元。其股價自公告以來股價已經漲了15%,相當強勢。總而言之,是否有填權效應還是取決於公司自身業績以及相關題材,不可盲目買入高分紅股息的個股。
(責任編輯:蘇曼 HF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