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量能看趨勢 專注新鮮實用的財經分享
歡迎關注 收藏 轉發 感謝你的閱讀
7月中旬將是上市公司中報陸續公布的時間,而方案中不礙乎有不送不贈的方案,另外還有一種派息,高比例送,配和轉增股方案。而對於送,配股方案,在不同的市場環境中除權後股價的走勢大相逕庭, 這主要與除權時的大勢情況相關。
在牛市中,大勢向好時,由於市場人氣旺盛,如此時上市公司公布高比例送,配合轉增方案,很容易受到投資者的追棒。正因為除權後股價的上揚留下廣闊的想像空間,所以投資者應該多從成長性好的高含權的股票裡尋找投資機會,由其是那些除權後落差將會特別大的股票應作為重點選擇對象。
而在熊市中,由於市場人氣低迷,從投資心理角度看,此時投資者對股票有一種排斥感,股票除權後不是股價有多低的問題,而是引來大量拋盤,含權股除權後就會形成貼權走勢。所以,當大勢走壞時,越是送,配和轉增股比例高的股票就越是不能碰,一旦被它粘住,就很難脫身。
既然在大勢走壞時儘量少碰送配贈方案,但在牛市來臨市場人氣旺盛時,對於送配贈方案的個股又應該如何判斷呢?
主要從三個方面來看
一,漲幅小的高含權股,除權後容易出現填權行情。這是因為漲幅小主力很難獲利回吐,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除前後主力很可能繼續拉抬該股,最起碼也要拉出一個足夠的出貨空間。
二,漲幅高的高含權股除權後很少會出現填權行情,這是因為不少莊家在拉升至一定的價位後,由於其持倉量較重在較高的價位很難將股票脫手,因此莊股出貨常常會放在除權之後。
比如某股是含權股,分配方案是10送10,在除權前股價是40多元,因為股價很高,跟風的投資者比較少,莊家在高位很難出貨,但該股除權後,股價從40多元以下變成10多元,很多投資者就會認為除權後一是價格便宜,二是該股有較大的填權空間,開始逢低買進,為主力出貨提供較好的機會。
主力在炒作一個股票時常會在股價炒上去後,讓上市公司配合公布送股的利好消息來增強高位跟進的投資者的持股信心。當然股票除權後主力並不一定會馬上出貨,而往往先穩住股價走勢,然後在盤中製造一種填權的走勢,這樣隨著成交量的不斷放大,主力就會在眾多投資者紛紛買進的過程中達到順利出局的目的,在成交量上表現為連續出現放大,這十有八九是主力在出貨。
三,送配股方案公布後,股價出現急拉現象,除權後常常會形成貼權走勢
送配股方案公布後股價不漲反跌,除權後股價有時反而會出現貼權走勢,這是因為在除權急拉中,往往是主力借分配方案公布拉升出貨,這樣除權後股價就可能一路走低,形成貼權走勢。當然除權前股價不漲反跌成交量萎縮,說明主力未出貨,是主力藉機洗盤而已,這樣日後就有可能出現一輪填權走勢。
總結:對於高含權股,投資者首先要看清市場的大勢,當市場大勢好時參與才有價值;二是當送配增方案公布後,股票除權前的走勢和除權後的成交量是否放大。只有看清大勢的走向,結合個股的實際情況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