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國產航母進度比不過中國,並不服氣,將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2020-12-24 海陸空天慣性世界

據印度方面報導,中國計劃到2035年擁有包括核動力在內的六艘航空母艦。而印度海軍也需要航空母艦。印度海軍擁有大型航空母以確保印度太平洋的安全,維護和平,確保貿易路線,為該地區提供安全產品輸出,並在發生戰爭時提供致命的火力。但是,由於印度經濟放緩帶來的資源緊縮,又受疫情的進一步影響,印度國防部無錢給印度海軍批款新建造一艘航母。

印度鮋魚級潛艇

印度海軍將不得不在潛艇和航空母艦之間進行優先排序。海軍已經明確表示,它需要三艘航母,以便在任何戰爭時候都至少有兩艘在服役中—在印度東西海岸都擁有一艘航母。印度方面稱,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裡,印度將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貿易佔其GDP的40%,其近2000萬人生活在外國,其中許多人居住在動蕩地區。印度海軍需要所有資源來確保國家利益。要求其將潛艇優先於航空母艦,就像印度空軍將防空系統需求,優先於戰鬥機一樣。印度潛艇最適合海上封鎖,而航空母艦則用於海上控制和戰略投射。印度方面認為,對於像印度這樣的大國來說,兩者都是重要的和必要的。

而印度國內反對建造航空母艦的論點是:航母十分昂貴,並且過時的系統容易受到新一代飛彈的攻擊。

印度國產航母下水

據估計,印度第三艘國產航母「維沙爾」號的造價約為70億美元,其戰鬥機,直升機和偵察機的補充成本為50至80億美元,而不能單獨只考慮航空母艦的成本。航母提供了一個可移動的空軍基地,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採取行動,特別是在印度感興趣的地區。此外,航空母艦的壽命將近50年,是其他戰艦的兩倍。

印度國產航母內部

到2025年,印度的經濟將增長到約4萬億美元,到2030年將增長到約7萬億美元。假設當前印度國防開支的GDP的1.5%保持不變,那麼到2025年,印度的經濟將達到600億美元,到2030年將達到1000億美元(扣除養老金) ,在過去十年中,國防開支累計超過6,000億美元。其中,印度海軍將以其當前15%的分配額獲得900億美元,其中將近500億美元為資本支出。

印度海軍的潛艇項目將佔用其近十年印度軍費支出的40%。六艘P75i常規潛艇預計耗資70億美元。印度海軍可能會選擇增加AIP系統推進力來繼續升級現有的印度潛艇。另一個計劃是六艘核動力攻擊潛艇,預計耗資約140億美元。考慮到印度地緣局勢,不能排除印度政府下達更高的國防分配和海軍份額的增加。

我軍山東艦航母

印度海軍中大部分人認為,航空母艦不是過時的。美國有十艘航母,正在建造一中新航母,其中第一艘「福特」級正在接受試驗。在考慮了對航母的需求之後,英國海軍建造了2艘,中國海軍目前有兩艘,未來計劃至少服役六艘。日本宣布將其兩艘出雲級別的直升機航母轉變為航空母艦。除美國外,法國是唯一擁有核動力航母的國家,而法國也推行建造新一代核動力航母。印度方面認為,現在停止航母計劃絕對不行,印度政府必須批錢加大對新航母計劃推進工作。

相關焦點

  • 印度將成為第三大經濟體?到印度的中國遊客感慨:原來是我們錯了
    所坐擁的世界文化遺產非常多,就比如之中聞名遐邇的泰姬陵,基本成為每一位到印度遊玩的旅行愛好者都會涉足參觀的景點。眾所周知,當今世界一共存在三大經濟體,"超級大國"美國便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被譽為"基建狂魔"的中國則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位居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是著名的"櫻花之國"日本。實際上,中日美除了被冠以"世界經濟體"的名銜外,這三個國家更是如今世界上著名的旅遊大國。
  • 印度:中國有我也要有,印度要建第2艘國產航母,成為3航母國家
    ,成為3航母國家。船體完成合攏的003級航母目前世界上,除了美國和日本之外,印度恐怕是對中國海軍軍力最關心的國家了。尤其是中國航母戰力的每次提升,都直接衝擊了印度海軍的自信心。那麼印度就可以通過威脅中國經過印度洋的海上遠洋航線,來制衡中國的陸上軍事作戰力量。考慮到中國在其他方向上還需要戒備美國海軍,因此印度海軍目前只要擁有和中國海軍相近的戰力,就能夠達成自己的目標。「維克拉馬蒂亞」號航母在此次中國003號航母船體合攏的新聞出現前,印度海軍並不著急。
  • 印度眼紅中國又想造第2艘國產航母,等它造出來中國就5艘航母了
    已經到2020年年底了,印度首艘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看來還是沒辦法服役了。但是印度並不死心,看著隔壁中國第二艘國產航母山東艦已經編隊執行任務,第三艘航母也即將建好,印度眼紅也提出了自己的三艘航母之夢,從英國買一艘、從俄羅斯買一艘、自己再造一艘。
  • 研究:2050年左右,印度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知名醫學期刊《柳葉刀》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2050年左右,印度可能會在世界最大經濟體排名中從第5位攀升至第3位。 這個今年稍早所做的研究預測,印度在2030年左右將擁有全球最多的勞動齡人口,而且勞動人口會繼續成長,到了2050年左右達到峰值。
  • 印度將取代日本,成全球第三大經濟體?外媒:或落空,印度或倒退25年
    據該雜誌預測,印度將在2030年之前擁有最大的工作年齡人口,並將繼續增長,到2050年之前達到最高水平。2017年時,印度升至世界第七大經濟體。預計2030年之前,印度將成為僅次於美國,中國和日本的第四大經濟體。而到2050年,印度將超越日本,位居第三,並將保持這一地位直到2100年。
  • 最新照片流出,印度的國產航母今年進度如何,什麼時候海試
    5月份的航母進度印度想製造第三艘航母繼續保持領先優勢,沒想到第二艘再次延誤推遲到明年海試。此前,新任國防參謀長比平拉瓦特是陸軍出身,上任後提出可能取消第三艘航母計劃,改造潛艇,認為潛艇更適合印度海軍,航母太燒錢,技術又不過關,一拖十餘年,無法下水形成戰力。
  • 20年後,印度將成世界第三強國!中國能排第幾?
    要想成為世界大國,世界強國,首先離不開的就是錢。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上不去,是很難稱得上大國或者強國的。在很多人的固有思維中,蘇聯人好像是被窮死了。跟美國硬拼經濟,結果沒拼得過,國家解體了。實則不然。在冷戰時期,蘇聯的經濟水平位列社會主義陣營之首,綜合GDP僅次於美國,是名副其實的經濟強國。
  • 印度首艘國產航母進入最後階段,中國004核航母或已完成規劃
    近日印度宣布其第一艘國產航母(IAC-1)「維克蘭特」號完成首次系泊試驗,將在2021年開始海試,在2021年底或2022年初服役。也就是說「維克蘭特」在2009年2月開建近12年後,其建造終於進入最後階段,但該航母能否在印度官方宣稱的時間段內服役,目前還很難說,因為「維克蘭特」號的服役時間早已被屢次推遲,該艦甚至成為世界海軍史最漫長的軍艦建造計劃之一。
  • 印度2017年GDP超越法國 成為世界第六大經濟體
    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承認後,印度2017年國內生產總值(GDP)超越法國,升至第六大經濟體的成績再獲世界銀行認可。世界銀行和IMF每年都會公布各國GDP等宏觀數據。11日,多家法國媒體注意到在世界銀行最近公布的2017年GDP數據中,法國下滑一位,成為世界第七大經濟體,第六大經濟體變為印度。印度2017年的GDP達2.597萬億美元,法國為2.582萬億美元。在印度之前,2017年全球前五大經濟體依次為美國、中國、日本、德國和英國。
  • 從購買二手航母,到「獨立」建造,印度國產航母之路為何舉步維艱
    我也依稀記得劉老將軍站在外國航母上踮起腳尖的那刻辛酸)。時隔7年後,我國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再次入列中國海軍。要知道,我國的首艘航母從開工到服役僅用時6年之久。中國速度絕非浪得虛名啊! 不過,反觀我們的隔壁鄰居——印度,他們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確是一言難盡。從2011年第一次下水後,隨後再匆匆下水三次,直到目前也沒有服役印度海軍。
  • 印度國防部長:沒疫情,印度7、8年內就可以成為全球前三大經濟體
    【文/觀察者網 嚴珊珊】「要是沒有新冠疫情的衝擊,印度本來7、8年內就可以躋身全球前三大經濟體。」印度國防部長拉吉納特·辛格(Rajnath Singh)當地時間8月11日在一場新書發布會上說道。發言時,辛格稱讚了奈杜卓越的工作成績並賣力推薦此書,還稱奈杜很幸運,因為他任副總統期間,正是印度在莫迪領導下向世界展示強國形象的時期。誇著誇著,辛格提到了把印度經濟打個措手不及的新冠疫情,「印度經濟此前一直保持著不錯的增速,如果沒有新冠疫情的衝擊,印度本來7、8年內就可以躋身全球前三大經濟體。
  • 印度國產航母,明年初將進行首次海試,艦島裡還裝有家用空調!
    據《海軍新聞》援引印度軍方消息,11月30日,代號為IAC-1、艦名為「維克蘭特」的印度海軍首艘國產航母,正式通過了系泊試驗和在港測試,印度國防部披露,它有望在明年年初離開科欽造船廠進行首次海試。▲靠拖船「挪個窩」,不過雷達終於裝上了從印度方面披露的照片來看,「維克蘭特」號在拖船的簇擁下,象徵性離開了科欽造船廠的碼頭,在汙濁的河裡稍微挪動了一下位置,讓印度的媒體和網民嗨一下,而公布的內部照片來看,這艘嶄新的航母讓人大跌眼鏡,內部設備排線十分凌亂,也許因為印度太熱,也許因為艦島上某艙室中央空調似乎不靈光,還加裝了家用空調
  • 印度作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對應GDP總量超過德國大概需要多久?
    另外,按照19年印度實現的宏觀經濟指標來看,國內生產總值(GDP)首次達到2.85萬億美元,同比增長5.3%,在世界排名第五,即佔據世界第五大經濟體的位置,GDP總量與德國恰好約相差1萬億美元,經濟增速比德國約高出4.7個百分點,經濟雖處於下行期,但GDP增長率在世界前十大經濟體中僅次於中國,再加上印度經濟產業多元化、人口結構年輕以及消費市場較為廣闊等,因此,不少人對印度經濟的未來發展較為看好。
  • 印媒:印度不要和中國攀比造航母 財力僅為中國1/5
    作者署名:笑天據印度媒體《歐亞時報》網站報導,隨著印度首艘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將在2021年初準備進行首次海試,印度是否需要建造第三艘航母引發了新的爭論,尤其是考慮到中國正不斷增強在印度洋存在的情況下。
  • 印度是世界第5大經濟體,加入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可能性有多大?
    向來都是小姐的心、丫鬟的命的印度的野心非常大,具體來講有有三個層面:第一,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第二,未來成為美國、中國之後的世界第三個超級大國;第三,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2019年,印度的GDP為2.97萬億美元,超過英國、法國,是世界第五大經濟體。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重大影響,印度經濟的下滑似乎比英國、法國更嚴重,世界第五大經濟體的位置可能不保。不過,按照印度的體量幾年後再次反超英國、法國是不再話下。未來幾十年,印度的GDP也會相繼超越德國、日本,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 國產航母二次出海,印度國產航母現在幹啥呢?
    如今美國航母在印度洋威風凜凜飄來飄去,而中國產首艘航母都從大連造船廠碼頭出發遠赴深海展開第二次海試工作,眼看著服役在即。印度洋上留給印度航母飄蕩的空間與時間不多了。而讓印度海軍更絕望的是,印度第二艘航母兼首艘國產航母還在造船廠。那麼問題來了,印度首艘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現在幹啥呢?
  • 韓國2018年要取代印度,成為世界第七大經濟體,能實現嗎?
    韓國真的有預先設想到2018年成為世界第七大經濟體?筆者沒有聽說過。但是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看,韓國要想成為世界第七大經濟體難度比較大,不過韓國的經濟總量有望挺進世界第八。2017年韓國經濟總量為15297億美元,位居世界第十一。人均GDP接近3萬美元,已經是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世界經濟總量第十的加拿大,經濟總量僅比韓國分別高出1107億美元,過去幾年韓國的經濟增速位居發達國家前列,經濟增速要高於加拿大。而目前韓國經濟發展穩定,所以未來2~3年韓國經濟總量有望超過加拿大進入世界經濟總量前十。
  • 首艘國產航母還沒動起來,印度公布第3艘航母建設,採用電磁彈射
    前不久,山東艦剛剛在東部進行了今年第4次出海訓練,完成了極限效率起飛回收等訓練任務,充分展示了山東艦的戰鬥力和良好的服役狀態。這讓印度人坐不住了,據印度《歐亞時報》的報導,印度首艘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已經結束了系泊試驗,預計將於明年年初進行海試。
  • 國產艦載預警機現身試飛基地?進度或超彈射航母,先上遼寧艦測試
    在首艘國產航母隨時可能試航之際,國內軍事論壇曝出猛照。一直以全尺寸模型示人的國產艦載固定翼預警機空警-600,實體原型機疑現身我國西部某試飛基地。結合此前多個渠道傳出空警-600預警機即將首飛的消息來看,此次疑現身的原型機可能將在前述試飛基地開始首輪試飛測試。
  • 印度國產航母傳來好消息,重要試驗已完成,但落後山東艦不止一年
    航母在國際上擁有很高的位置,一定程度上,如果這個國家可以自主研製成功航母,那麼這個國家的實力必然很強。印度一直都非常希望能向世界證明自己的實力,所以其迫不及待的想要在航母研製上獲得成就。據印媒報導,印度投入不少精力的首艘國產航母傳出好消息,其已經在印度南部的科欽造船廠完成了系泊試驗,預計將在明年進行海試。印度國產航母傳來好消息,已完成系泊試驗印度的這艘國產航母被命名為「維克蘭特」,其完成了系泊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