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關注』「用腳走路用心旅行」,讓我們開啟發現之旅,共賞自然美景。
進入2020年以來,冠狀病毒成功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力,隨著我國政府和全體國民上下一心的努力,終於將疫情成功控制,人們的生產,生活也逐漸回復了正常。在這種情形下,南方不知不覺間已經進入了初夏,北方也已經花開草綠。有的愛美的女性,已經早早換上了單薄的衣衫,去展示自己的美麗了。
河北承德的隆化縣茅荊壩與內蒙古喀喇沁旗只隔了一條隧道,但兩邊氣溫卻相差很多,山上的花草樹木區別也是很大,下面就讓我們去看一下吧。
河北承德茅荊壩
河北承德的茅荊壩鄉位於承德隆化縣東北部,和內蒙古自治區的喀喇沁旗交界,屬燕山山脈七老圖山餘脈。清朝時是木蘭圍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康熙,乾隆等多位皇帝在此圍獵。「茅荊壩森林公園」是國家4A級景區,地熱資源豐富,景區內有「茅荊壩梁」,「默沁梁」、「敖包山」、平頂山石海、「溫泉度假村」等景點。主峰「敖包山」海拔1852米。
茅荊壩是承德市母親河——武烈河的源頭。值得一提的是茅荊壩的溫泉,這裡的溫泉含『硼』『鍶』等40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對高血壓,婦科病和痔瘡等疾病有很好治療作用。
也許因為是旅遊景區,接觸遊客較多的緣故,也許是本身就有較高的審美眼光,茅荊壩的居民比較時尚,穿著打扮很入時。在4月初的時候已經換上了春裝。茅荊壩的山坡上也是盛開了漫山遍野的山花。
內蒙古喀喇沁旗
內蒙古喀喇沁旗處於遼,冀、蒙三省交匯處,位於內蒙東部。天然的「旺業甸森林風景區」,元代的「龍泉寺」、清代的「王爺府」和「福會寺」、「馬鞍山水庫」,還有近年來開發的「美林谷」度假村,「道須溝」風景旅遊區,等獨特的民族風情和珍貴的名勝古蹟,構成了喀喇沁旗獨特的旅遊網絡。
喀喇沁旗景色優美,1698年,康熙路過喀喇沁旗時曾賦詩:「古木蒼山路不窮,霜林颯沓響秋風。臨流駐蹕歸營晚,坐看旌旗落日紅。」讚美喀喇沁旗的山光美景。
茅荊壩隧道
茅荊壩高速公路隧道是連接河北與內蒙古自治區的雙向公路隧道,全長6776米,是內蒙古最長的隧道,有「關外第一遂」之稱,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遼河,灤河兩大水系的分水嶺。
位於茅荊壩隧道河北境內的承德茅荊壩,因處於茅荊壩梁的下部,地勢較低,所以當地人稱為梁底。而位於茅荊壩隧道內蒙古境內的喀喇沁旗處於茅荊壩梁的上部,地勢較高,當地人稱為壩梁。因為地勢落差的原因,承德的茅荊壩與內蒙古喀喇沁旗雖僅隔一條隧道,但氣溫要相差好幾度。這就造成了隧道一邊的茅荊壩人穿薄衫,而隧道另一邊的喀喇沁旗人穿棉衣的區別。
這幾天北方氣溫又坐上了過山車,昨天還17℃,今天又降到了6℃,還是最高氣溫,並伴隨大風,剛剛脫下的厚衣服又得穿上了。提醒大家要根據天氣情況,合理增減衣物,不要貪圖美麗而影響了身體健康。
好了,小夥伴們,對於現在忽冷忽熱的天氣,你們有什麼看法呢?您的關注與留言是對我最大的鼓勵與支持,歡迎加入。
點擊「分享」將美好傳遞!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