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傳統佳節端午節即將到來之際,10日趁著周末,兩江新區人和街道和睦路社區在棕櫚泉小區舉辦端午節社區鄰裡聚會。
聚會邀請了來自以色列、英國、巴西、羅馬尼亞等9個國家的30多位「洋鄰居」,和社區的街坊鄰居一起包棕子、裝香囊、學棕編、看川劇、寫毛筆字……讓「老外」 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因為是周末,早上10點剛過,100多位街坊鄰居就早早來到社區的端午鄰裡聚會現場,其中不少是高鼻深目、金髮碧眼的「洋鄰居」。
社區專門邀請了5位包粽子的巧手大媽和10多個志願者,現場義務教大家包粽子、裝香囊。
活動現場,粽葉、蜜棗、糯米等材料都已提前備好,來自羅馬尼亞的Samoan夫人在熱心大媽的悉心傳授下,花了20分鐘,包出了她人生中第一個粽子,十分興奮。
端午社區聚會現場,人和美術館幾位書畫家的出現引起外國友人的興趣,特別是書畫家手把手教外國小朋友寫中國書法,更是讓他們切身感受到了中國文化的魅力。
參加和睦路社區端午鄰裡聚會的外國友人說:通過這次聚會,他們終於弄明白了中國傳統的端午節是怎麼一回事。香甜軟糯的中國粽子、大詩人屈原、以及傳說中的白娘子和許仙的故事……更讓他們這些中國鄰居眼中的「老外」,愛上了中國傳統的端午節。上遊新聞記者 楊新宇 攝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