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丨沈力:「她是第一個把調門給降下來的人」

2020-12-20 澎湃新聞

「那個時候我總結說,主持人如果都是一杯白開水的話就都一樣了,也可能有的人是一杯咖啡,他很濃烈,也可能是二鍋頭那樣的烈酒,他說話那就是很辣的、很有勁的;也可能他是一杯果汁,甜甜的,或者是酸酸的,如果沒有個人的魅力,這個主持人就沒有活力。所以後來我就那樣想,作為一個主持人,他必須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要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要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要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這是沈力從播音員到主持人,就《為您服務》節目主持工作所做的思考。

沈力。攝影 逄小威 2008年1月7日攝於北京

「用目光道別,靜靜的」

中國第一位電視播音員、中央電視臺著名節目主持人沈力,因病於7月2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2020年,時值中國電視節目主持人行業誕生四十周年之際,年初趙忠祥因病去世,如今比他資歷還要深厚的沈力也走了,無疑令廣大喜歡他們的觀眾扼腕嘆息……

沈力生前擔任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主持人專業委員會副主任。7月29日午間,委員會秘書長馬凌雲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連線說:「我們也是昨日晚間得到的消息,在幾個全國主持人所在的大群裡發布了消息。沈力老師的後輩,大家紛紛留言懷念。」之後,馬凌雲通過微信轉發來央視主持人敬一丹,29日午間在個人公號發布的追思文章《我和沈力老師的初識與告別》。

敬一丹寫道,「和沈力老師最後一次見面,是在2019年6月15號。沈力老師已經病了很久了,先是癌症,後來又骨折,她不得不長時間臥床。最近兩三年去看望沈力老師都是和白巖松、鞠萍一起去的。先前她身體雖弱,還能和我們交談,後來她更多是聽我們說話,她的眼神裡,有會意,有問詢……告別的時候,我們儘可能平靜地說:『沈老師,過一段時間再來看望您!』沈老師用目光道別,靜靜的。」

「中國螢屏第一人」

沈力,原名沈立環,祖籍江蘇蘇州,1933年出生在泉城濟南。1949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下工作團,在文工團任演員,後調至解放軍總政歌舞團。1957年,轉業後考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音組。

南京藝術學院口述歷史中心特聘研究員、電影研究者餘泳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轉來一張黑白照片,照片中人依次為:中國第一代電視人、央視第一代播音員,電影《祖國的花朵》主演之一呂大渝;「開國大典」現場播音者、原央廣播音組長、北廣教授齊越;中國第一代電視人、央視第一位播音員沈力;中國第一代電視人、央視第一代播音員趙忠祥。

左起:呂大渝、齊越、沈力、趙忠祥

從陝北新華廣播電臺一路走來的齊越,曾長期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擔任播音員,幾乎在新中國每一個重大的歷史時刻,全國乃至於全世界都能聽到齊越飽含愛國激情的聲波。他是沈力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老師,也正是他,將沈立環這個名字改為「沈力」。

1958年5月1日19時整,北京上空出現了中國電視節目信號。北京僅有的50臺電視接收機的屏幕上,出現了一幅以廣播大樓模型為背景圖案、上書「北京電視臺」字樣的電視畫面。新華社為此發出電訊:「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座電視臺——北京電視臺已於5月1日開始實驗廣播。」從此,中國有了自己的電視事業。作為北京電視臺組建時便已入職的元老,沈力成為第一位電視播音員,亦被稱作「中國螢屏第一人」。

年輕時的沈力。圖片來自電影研究者餘泳的微信公眾號

北京電視臺(中央電視臺前身)初創的近兩年時間裡,只有沈力一名播音員,要播報新聞、社教、文藝、體育節目,甚至天安門節日慶祝實況、大型文藝晚會轉播,樣樣都要幹。沈力後來接受媒體採訪時曾回憶說,電視臺剛成立時,條件特別艱苦,沒有寬敞明亮的直播間,更沒有今天的先進設備,當時的演播室是一間僅有60多平方米的辦公室,辦公室的三面掛了一圈幕布,另一側用玻璃隔出狹長的一個空間,裡面是只能容納3個人的導播間和音響控制室,唯一的一臺監視器在這裡。

沈力早年的工作照。

據說為電視新聞片作解說時,沈力必須站在導播間的外面,透過大玻璃,對著一支吊著的話筒解說,「由於導播間很小,沒有桌子,也沒有椅子,稿子無處可放,只能播一張扔一張,新聞播完了,稿子也撒滿一地。」

「主持人要有個性」

中國電視節目主持事業發軔於改革開放後的1980年,是年新聞評論類節目首開主持先河,由龐嘯出鏡的《觀察與思考》,第一次在屏幕左下方打上了「主持人」字樣。在此之前,出鏡播音員的名字不會出現在屏幕上,也不能在節目中說「我」。

1982年,中央電視臺決定將《為您服務》設為固定欄目,並設立固定主持人,由沈力出任。1983年1月1日,《為您服務》以嶄新面貌同觀眾見面。其時,社會服務類節目開始大放異彩,這其中沈力和《為您服務》首為表率,趙忠祥與《北京中學生智力競賽》掀起一輪「競賽熱」,陳鐸、虹雲與《話說長江》《話說運河》激發愛國情懷……

「主持人,這一新穎的名詞,叩開了中國電視大門。一批引領者,在蹣跚的探索中開啟了從播音到主持時代的起跑,開啟中國電視劃時代的篇章。」2010年第十六屆上海電視節開幕式暨中國電視節目主持人30年年度風雲盛典上,曾這樣形容「主持人」在中國的誕生。

其實早在1974年,沈力便改行到社教部文化生活組當編輯,曾採訪侯寶林、李谷一,編輯節目《相聲大師到哪兒去了》、《心靈的歌聲》,在全國優秀電視專題節目評選中多次獲獎。

《為您服務》

前期的轉型積澱,讓沈力在50歲主持《為您服務》時有了新的思考和轉變。由中國人民大學口述歷史工作坊出品,《<為您服務>與中國第一個節目主持人——沈力口述歷史》一文中,沈力回憶說:「欄目主持人的新課題依然不好去做,因為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去借鑑。」在她看來,「主持人和播音員的具體工作是不一樣的。主持人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追求、自己的習慣、自己的性格逐漸就理出來了——主持人要有個性。而播音員必須要忠實於稿件,必須要有很好的聲音的表現力。」

在那篇口述中,沈力將《為您服務》的突破歸納為以下四個方面:「第一,過去都是我播你看,播什麼看什麼,《為您服務》是你要我播,這個供求關係就變了;第二個改變是心態和姿態。過去我們電視臺播新聞,發布國家的號令,這種心態是居高臨下的,代表著國家的形象。但《為您服務》不一樣它是和老百姓家家都有聯繫的,我們必須放下心態,必須平等地和老百姓心對心地交流;第三個是語言,過去我們研習的就是書面語言面對面的說話(方式)是不允許的,可是在《為您服務》裡你是要跟老百姓交流的,不可能都是書面語,要改變這種習慣就得從我做起;第四個改變就是互動。主要是通過信件,觀眾在信裡無話不談,什麼都願意說,非常的熱情,我就反饋老百姓的話。」

在說到第三點時,沈力特意舉了個例子:比如說編輯寫的稿子,「前不久發生了什麼事情」,可我跟你說話的時候不可能用「前不久」,我就想換種說法,「不久前」?後來覺得也不對,就換成「前些時候啊」,這樣就生活化、口語化的交流。

正是沈力等老一輩電視人將《為您服務》欄目的宗旨設定為「全心全意,為您服務」。這種耳目一新的改變讓欄目很快得到觀眾認可和喜愛。數字說話:僅1983年1月到5月,就收到來自全國觀眾的1.3萬封信;而6月僅一個月內,中央電視臺共收到觀眾信件7248封,其中有3300多封都是寄給沈力的!

「她是第一個把調門給降下來的人」

1993年10月,已經離休的沈力再次被請回中央電視臺,成為《夕陽紅》欄目主持人。一開始,沈力也有疑惑,「60歲滿臉褶子,觀眾還能認可我嗎?《為您服務》同觀眾建立的感情割捨不了,我就抱著試試看的心情。」然而在短短半年之內,《夕陽紅》就和名牌節目《東方時空》一起,成為央視白天收視率最高的欄目。彼時,距現今中國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尚有時日,《夕陽紅》裡沈力依舊延續樸實、親切的主持風格,可以說,中國第一批電視觀眾就是在這位「知心大姐」的陪伴下走過來的。

2015年,沈力最後一次出現在《夕陽紅》節目。

1999年,中央電視臺舉辦了「沈力主持藝術研討會」。會上談及沈力工作的嚴謹態度,提到她對任何一篇稿件,都要斟酌修改,「即使是一些觀眾聽來過耳就忘的串詞。」沈力對此有個形象的比方,「這就像木匠雕桌子,對貼著牆的那一面也同樣要精雕細琢。」主持人敬一丹在發言中回憶道:「一次,編導給沈力寫了這樣一句串聯詞:『有一天,一位觀眾認出了我,向我提了這樣一個問題……』。沈力在備稿時,反覆斟酌,把句子改成了『一天,我遇到了一位觀眾……』「認出了」與「遇到了」不過是同一事件的兩種表述,而細心的沈力卻察覺到前者多少帶點居高臨下的口氣。

「平民視角」讓沈力收穫了大量忠實的觀眾,後續效應也隨即不斷放大。上世紀90年代,沈力去廣播學院講課,一個同學站起來就說,「我爸爸說讓我代表他謝謝您……」而類似這樣的問候,亦不斷出現在80後、甚至90後那些兒時完全不知道「這位氣質優雅的老太太是誰」的人群當中,成為短視頻傳播時代,大家心頭一暖的瞬間感動。

曾在中央電視臺擔任主持人,後又在東方衛視擔任新聞評論員的駱新,7月29日午間接受澎湃新聞記者專訪。回憶前輩沈力的貢獻時,「她是第一個把調門給降下來的人。」駱新脫口而出,「雖然沈力老師曾經是中央電視臺的新聞主持人,但在做《為您服務》時,整個調門降了下來,這是個非常了不起的轉變。我想這同『文化大革命』的結束也有一定原因,『文革』中沈老師也受到衝擊,而那個時代扯著嗓門的論調,顯然促成了她一定的反思。」

駱新回憶說,起初欄目被定名為《為您服務》時,沈力還曾覺得有些俗,「但她後來逐步認識到這四個字的分量,這個『您』字可不是北京話裡的客套,而是第一次給予觀眾以這樣的禮遇。而把調門降下來,才能夠承載人和人間平等的溝通和交流。」

而說到「平民視角」,以及上世紀90年代央視《東方時空》所強調的「平視理念」,就兩者間的承襲與發展,駱新給出了自己觀點:「過往都是宏大敘事、籠統敘事,《東方時空》、《東方之子》則把生活的顆粒度放大,把人單獨抽出來展現,甚至變成一檔欄目的名稱。而80年代沈力老師能把調門降下來,《為您服務》那時甚至還承擔了一些輿論監督的職責,對後人的工作肯定是在鋪路。電視說到底其實是to B的傳播基因,但《為您服務》在那個時候其實是to C的概念,以強烈的服務意識,短時間內就建立了觀眾黏性。這一點,對當下電視行業的困局依然有啟發意義。」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湖北第一個被降過級的景區
    湖北第一個被降過級的景區 迄今為止,在湖北73個4A級以上景區(包括5個5A級景區)中,鄂州梁子島生態旅遊區是唯一一家從A級升到4A的景區,更是第一個被降過級的景區。2004年底,因髒亂差由AA級降為A級,是湖北第一個被降過級的景區。2005年7月復為AA級。2006年評為國家AAA級旅遊區。2010年3月獲4A級景區。 梁子島是梁子湖中一玲瓏小島,四面環水,島中有湖,湖中有島,面積1.5平方千米(一說2.2平方千米)。島上氣候溫和,林木蔥鬱,被譽為長壽島。
  • 懷念那年第一個八一 ,紀念離隊後第一個八一
    離開部隊的第一個八一如期而至,看看微信群和朋友圈,不管是退休的S級幹部,還是年輕的小小義務兵,以各種形式紀念第93個八一節。還有老家農村的鄰居大哥,也在和一幫四十多歲的戰友聚餐喝酒。思緒仿佛回到當年畢業的那個季節和在部隊度過的第一個節日。。
  • 我們的房價為什麼降不下來?
    有人總想讓房價跌下來,好讓自已便宜購買入住。而己購房者又不願讓房價跌下來,好讓自己資產保值。不同的人,不同的心情。這也同時回答了某些人的疑問,我們的房價為什麼不能降下來的主要原因之一。圍繞房價與房地產這個關鍵問題,筆者談一下自己對房地產發展以及未來走勢的看法。一、為什麼我們的房價降不下來?
  • 我國第一個有紀念意義的節日——清明節
    但要論紀念意義的第一個傳統節日,非清明節莫屬。因為清明節始於春秋,已經有二千五百多年歷史。原先清明是對應於農事的節日,春秋時期我國是農業國家,講究春耕春種。另一個節日叫寒食節,兩個節日日期相近,經過宋元定型,便合成了一個節日。這寒食節來源於晉文公。晉文公的名字叫重耳,為了躲避驪姬的迫害,四處流亡。因重耳胸懷大志,就是在流亡,也有不少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他。
  • 經常喝豆漿,能把尿酸降下來嗎?尿酸高的人可以了解下
    經常喝豆漿,能把尿酸降下來嗎?尿酸高的人可以了解下。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知道高尿酸這個「新四高」。如果放之任之、長期不管的話,會損害人體的腎臟、關節、血管,導致痛風、血壓不穩等健康問題。那麼有人就問了,豆漿中有雌激素,經常喝豆漿,能把高尿酸降下來嗎?答案是,不能。確實,豆漿裡含有一些「植物雌激素」。但是豆漿裡的雌激素比較少,需要喝很多很多,才可能有足夠的雌激素去降尿酸,喝得不夠多也對尿酸沒有作用。
  • 中國第一個被降為區的地級市
    有著很多人到此旅遊。欣賞這裡的美景以及感受那古文化。但是來到這裡旅遊的人都會發現這座城下轄只有兩個區,而這兩個區分別是荊州區和沙市區。這在很多的地級及以上的城市算是很少見到了呢!原來的建築規模宏大,氣勢雄偉,與山西解州關祠、湖北當陽關陵並列為全國三大關公紀念聖地,而後來荊州關廟被毀於侵華日軍的戰火。於1985年的時候重新修建。而沙市雖然被降為了區,但實際上也是合二為一,只不過其市名不在,但是城還是那座城,發展的也會越來越好。
  • 甘油三脂從5.62降到1.43,沒用藥,是如何通過控制飲食降下來的?
    但如何通過控制飲食把甘油三脂降下來,很多人的做法是嚴格限制脂肪的攝入,但又往往不能如願,這是為什麼呢?張先生體檢甘油三脂5.62mmol/L,於是開始各種肉不吃,炒菜用很少的油,幾乎天天吃水煮菜,可一個多月後複查,甘油三脂是3.64mmol/L,仍然高於1.7mmol/L的正常值,張先生快崩潰了,這種苦行僧的日子還有頭嗎?
  • 高血脂遲遲降不下來怎麼辦?白開水加1勺它,半個月就降了!
    血脂偏高后,如何把它降下來?高血脂的5個徵兆:1、總是愛睡覺血脂高的人會出現睡覺時間長,總是睡不醒的情況。因為高血脂的人本身血液流動速度就減慢了,尤其是在冬天,這種情況更甚。血脂偏高的人有動脈硬化的情況,以及血液黏稠度升高,導致血液流速減慢。隨著血脂在血管管壁的沉積,血管內徑也會相對縮小,從而使大腦經常出現供血不足的情況,導致了頭暈腦脹的發生。
  • 人生第一個10年該如何紀念
    人生第一個10年該如何紀念引關注  南京一位小學三年級學生家長寫給校長的一封信近日引起眾多網友關注。這位媽媽訴說了自己的苦惱:最近幾乎每周都會收到孩子同學過十歲生日的邀請,有的生日宴花費高達10萬元,這容易讓孩子之間形成攀比、無心學習,她感到很焦慮。  人生的第一個十年,的確值得紀念。
  • 10個吃海鮮喝啤酒,9個尿酸升高,怎麼辦才能降下來?
    面對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想在第一時間擺脫它,但是要如何去做呢? 很多人在出現痛風的時候,就會第一時間想到吃藥,把這個壓下去。其實這裡有很多誤區,並不是發作就第一時間吃藥。應該要注意的是平時的調理,加上配合治療。 除了保持低嘌呤飲食,也要開始服用降酸茶,否則一旦尿酸持續升高,痛風和腎結石等疾病也會隨之而來!
  • 降央卓瑪的歌曲旋律優美,嗓音低沉醇厚,成千上萬的歌迷記住了她
    降央卓瑪,女,1984年出生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縣,2005年畢業於四川音樂學院。藏族歌手。2005年畢業後,降央卓瑪參演舞劇《夢幻康巴》,獲四川省第五屆少數民族藝術節聲樂表演一等獎。2006年,參加第三屆全國少數民族會演,獲得獨唱金獎 。2008年4月發行第一張音樂專輯《這山這水》。
  • 她是現代美國黑人民權運動之母,當她去世,全美國為她降半旗
    吉姆克勞法泛指1876年至1965年間美國南部各州以及邊境各州對有色人種(主要針對非洲裔美國人,但同時也包含其他族群)實行種族隔離制度的法律。19 歲時,她在蒙哥馬利定居,嫁給了雷蒙德·帕克斯,帕克斯是一名理髮師,和她一樣,對種族不公感到越來越憤怒。
  • NASA降半旗紀念「挑戰者」號失事25周年
    因為今年1月28日是「挑戰者號」空難事件25周年紀念日。NASA設在全國的站點都降半旗。此外,NASA的官員們還向甘迺迪航天中心等處的太空人紀念碑敬獻花環。NASA局長查爾斯•博爾登發表聲明說:「遇難太空人們的精神遺產永存,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激勵著一代代太空探索者。每天,我們都克服新的挑戰,以及有任何新發現,都是在向這些英勇的人們致敬。」
  • 米爾提斯是誰 為何要紀念她
    2020年2月25日,希臘銀行發行了一枚面值為5歐元的珍藏紀念銀幣,上面刻有一位少女的側面像,邊上寫著她的名字:米爾提斯(Myr-tis)。同時,希臘銀行博物館還專門為此舉辦了一次「米爾提斯:親臨過去」的特展。    米爾提斯是誰?
  • 你為什麼喜歡降央卓瑪?你能說出她的幾個優點?
    >降央卓瑪能得到這麼多人的喜愛,主要是因為她醇厚而充滿磁性的女中音在華人女歌手中極其罕見!《影視風向標》小編因為工作關係,2011年12月初次在《京華時報》主辦的「平凡的良心」頒獎晚會上見到降央卓瑪,當時她還沒不見經傳,但是在演出前非常認真地走臺彩排。當天頒獎晚會上,她醇厚迷人的女中音一亮嗓,現場立刻安靜下來,全場觀眾靜靜地聽她演唱完那首《平凡的良心》一、降央卓瑪是個美女歌手。
  • 減肥的人,晚餐堅持4個原則,體重或可以慢慢降下來
    導語:在如今這個看臉的時代,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都希望自己的身材很好,為此在減肥上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其中晚餐也在減肥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晚餐決定了你的健康和身材,很多人在晚餐時吃的過於旺盛,大魚大肉,暴飲暴食,這樣不僅不利於減肥,對健康也沒有任何好處。
  • 臺北「中正紀念堂」發生隨機砍人事件
    ▲圖源:臺媒據臺灣東森新聞16日報導,本月5日,臺灣知名景點——位於臺北市的「中正紀念堂」曾發生一起隨機砍人案
  • 冷庫溫度為什麼降不下來?
    冷庫溫度降不下來原因有很多,小編列舉以下常見的六種現象,供大家參考:  當蒸發器表面霜層過厚或積塵過時,必然會引起蒸發器傳熱效果下降。另外,頻繁開關庫房門或較多的人一起進入庫房,也會加大庫房冷量損耗。應儘量避免打開庫門,防止大量熱空氣進入庫房。當然,庫房進存貨頻繁或進貨量太大時,熱負荷急劇增大,要降溫至規定溫度一般需要較長時間。
  • 日本廣島,漫遊和平紀念公園、縮景園
    廣島和平紀念公園廣島是全球第一個被原子彈轟炸的城市,1945年8月6日美軍在廣島縣產業獎勵館附近投下原子彈,導致原本由捷克設計師的建築成了現在的模樣,也就是原爆圓頂。幸運的是這建築位在爆炸中心,雖承受了垂直的爆炸威力,但水平的爆炸衝擊較小,成了周遭唯一倖存的建物。
  • 賈慶林參觀紀念辛亥首義100周年書畫展
    賈慶林參觀紀念辛亥首義100周年書畫展(湖北日報)(通訊員嚴興春)昨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京參觀了「紀念辛亥首義100周年書畫作品展」。  參展作品精彩紛呈,真實再現了辛亥革命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