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市科技人才評價標準體系建設交流會舉行

2020-12-17 東莞日報i東莞

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新機遇下,為積極響應黨和國家「人才強國」的戰略,引導社會科學人才評價,充分釋放人才創新活力,展示東莞「識才、愛才、敬才、用才」的良好氛圍,在東莞市科學技術協會的指導下,東莞市工程師協會於12月6日組織召開「東莞市科技人才評價標準體系建設交流會」。會議由全國勞動模範、市工程師協會副理事長王猛擔任主持,來自全市各行業的70多位科技人才參加了研討會。

交流會上,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在面對面的交流中,碰撞出許多實踐靈感,對如何更好地完善人才評價標準體系建設提出了許多好的建議。會上,廣東省工程師學會執行會長劉桂雄教授進行了「學會承擔工程技術人員職稱評價與水平評價實踐」報告分享,他指出:作為民間科技社團應充分利用平臺作用,從行業資源、人才資源和資本三個方面,依法開展自我治理,不斷提升活動平臺及社會影響力;在工程技術人才評價標準制定方面,建議堅持科學評價,以品德、能力和業績為導向,突出技術性、實踐性和創新性,並建議對科技人才職稱申報專業進行重新論證及劃分,聚焦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和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儘快落實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新專業的需求調研和評審組織工作;借鑑港澳等地人才評價的創新做法,提高廣東省內工程技術人才的專業化、職業化和國際化水平。

東莞職業技術學院的李國臣教授,在會上就「卓越工程師培養與東莞智造」主題進行了精彩分享,他結合國家《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有關要求,呼籲廣大科技企業深度參與卓越工程師培養過程,加強同學校和科研機構的聯繫,動態制定培養標準和用人標準,在標準制定方面,尤其要注重人才的工程能力和創新能力引導和培養。來自廣東長盈精密技術有限公司的羅衛強副總經理在報告中詳細對比了華為、OPPO、vivo、富士康、鴻海、阿里、技研新陽等優秀企業的核心價值觀,他認為,企業的核心價值觀是人才評價的基準,能力是必備條件,業績是結果導向,但是職業道德始終是放在評價標準的第一位。

會上,廣東省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東莞檢測院、東莞市特種設備行業協會會長蔡延彬從「人才考察」角度對科技人才評價標準進行了詮釋,他引用《勞動法》對員工試用期的相關規定,結合特檢院實際情況,認為:職稱評價標準歸結為品德、能力和業績三個方面,評價標準因人而異,科學分類評價專業技術人才能力素質,對不同領域、不同行業、不同層次的專業技術人才,制定不同的評價標準,避免「一把尺子量到底」,實現「幹什麼、評什麼」還建議對不同類別人才採取不同的評價權重,對特殊人才通過特殊方式評價。

科技人才評價是一個系統工程,需多方聯動,共同參與。首先,找準人才分類這一關鍵突破點,採用不同的評價方法去完成不同的評價內容,從而滿足不同的評價需求。據悉,東莞市工程師協會接下來將組織開展我市人工智慧專業職稱評審的相關調研,並草擬相關評價標準,將為我市多類型人才培養貢獻力量。

文字:趙海霞 通訊員 李全會

編輯:符德明

相關焦點

  • 《東莞市科技計劃體系改革方案》解讀來了
    《東莞市科技計劃體系改革方案》(以下簡稱《改革方案》)在近期印發實施,這是我市首次對科技計劃進行全面梳理和系統重構,是我市加強創新型城市建設頂層設計的重要舉措,現結合方案的制定進行解讀。
  • 完善基礎創新人才評價體系
    ,「要以更加開放的視野引進和集聚人才,加快集聚一批站在行業科技前沿、具有國際視野的領軍人才」。2018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連續印發兩個有關基礎創新人才的文件,一是《關於分類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的指導意見》,強調「分類建立健全涵蓋品德、知識、能力、業績和貢獻等要素,科學合理、各有側重的人才評價標準」;二是《關於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價改革的意見》,再次要求堅持分類評價,「基礎前沿研究突出原創導向,以同行評議為主」。
  • 鎮江發布低碳城市評價標準體系:低碳建設有了「鎮江標準」
    10月23日上午,2018國際低碳(鎮江)大會舉行開幕式。開幕式上,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標準技術管理司巡視員殷明漢、江蘇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副巡視員何西環等聯合發布了《低碳城市評價指標體系》,為評價城市低碳發展水平提供了依據。
  • 江蘇省地方標準《低碳城市評價指標體系》在鎮江發布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聶軍 劉志國 記者 林清智 文/攝)10月23日上午,由鎮江市政府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共同主辦的2018國際低碳(鎮江)大會暨江蘇省生態環境高質量主題論壇在鎮江市區舉行。大會發布了江蘇省地方標準《低碳城市評價指標體系》,為評價城市低碳發展水平提供了依據。
  • 孫銳:科技人才評價必須遵循真正的同行評議
    【孫銳:科技人才評價必須遵循真正的同行評議】  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孫銳指出,科技人才評價要遵循真正的同行評議。科技人才評價是「行內知道,行外不知道;下面知道,上面不知道;一線知道,領導不知道」。
  • 武漢大學:崇尚學術 推動人才評價回歸學術本位
    長期以來,武漢大學將學術作為立校之本,人才作為強校之基,建設「更加崇尚學術、更加追求卓越、更加關愛學生、更加擔當有為」的大學。舉辦學術交流大會,就是要推動人才評價回歸學術本位,推動人才將追求學術理念、學術標準、學術成就上的卓越作為價值追求,而不是簡單的以人才稱號論英雄。破除「五唯」,科學設置評價標準。
  • 成都推進科技評價制度改革,科研項目評審、科技人才評價將有這些新...
    根據《改革方案》,科研項目評審不再只是專家說了算,將突出市場化、社會化評價和多元主體參與;科技人才評價將更加注重質量、貢獻、績效,推行科技人才代表性成果評價制度。該方案將自2021年2月7日起實施。破除「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在改革科技人才評價方面,成都將推行科技人才代表性成果評價制度,破除「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鼓勵科技人才自主確定一項或多項代表性成果作為評審依據。代表性成果可以包括論文、專著、專利、項目報告、研究報告、技術報告、工程方案、設計文件等。在人才評審評價中,對本土培養人才和海外引進人才平等對待,不得設立歧視性指標和門檻。
  • ...東莞市加快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
    東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東莞市加快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的通知2020-09-13 14 : 45 來源:東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的通知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市有關單位:  《東莞市加快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
  • 人才評價 東莞探索|大力推進職稱評審社會化改革
    近年來,東莞市人社局大力推進職稱評審社會化改革,按照「突出用人主體在職稱評審中的主導作用,合理界定和下放職稱評審權限」的原則,將9個專業的職稱評審權下放給專業協會或學會等社會組織承擔具體評價工作,有力地促進了各行業人才的評價培養。
  • 夯實智慧消防,建設人才支撐體系
    作為智慧城市和消防信息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智慧消防建設的重要依託之一是消防物聯網的建立及併網(即先進的科技支撐),先進的科技支撐才是強化智慧消防的功能性保障,而科技支撐的本質卻是對高素質、專業化人才的需求與使用。首先,建立健全智慧消防建設專家庫,全面開展智慧消防理論研究。
  • 第十二屆東莞市國際標準舞錦標賽舉行
    12月12日,東莞市國際標準舞協會每年一度的重量級品牌賽事活動——2020年「茶山青企杯」第十二屆東莞市國際標準舞錦標賽暨第四屆東莞市青少年標準舞·拉丁舞邀請賽在茶山體育館舉行。本次賽事由東莞市國際標準舞協會、東莞市青少年體育運動協會、茶山鎮體育管理服務中心共同主辦,東莞市茶山青年企業家協會冠名,涵蓋壯年、青年、少年各個年齡段,吸引60支代表隊、1600餘人報名參賽。
  • 「理事快訊」東莞市技師學院:在國際化上越跑越快
    與德國「跨企業培訓中心」及新加坡「教學工廠」不同之處在於每個「學習型工廠」至少有一個企業支撐,有效地把教學過程融入了生產過程,用企業標準培養企業所需要的技能人才。再次,加快推進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構建與產業需求相銜接的教育教學體系。他們在課程體系改革時打破了學科體系,開展工學結合、理實一體模式。
  • 東莞:圍繞「產業鏈」構建「人才鏈」,人才總量達235.2萬
    2011年,根據國家和廣東省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相關要求,東莞市出臺《東莞市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吹響了把東莞建設成為「人才嚮往與集聚之地」的衝鋒號角。「在松山湖畔偶遇世界級科學家將不是意外。」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和生的這句話常常被媒體所引用,而現實也在印證這一句話。
  • 重構新時代綠建評價體系——專家解讀新版《綠色建築評價標準》
    「以人為本」提升綠色建築體驗感構建新時代評價體系在新的階段,綠色建築被賦予了「以人為本」的屬性,以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為出發點,以建築使用者的滿意體驗為視角,建築從之前的功能本位、資源節約轉變到同時重視人居品質、健康性能。本著「以人為本」的初心,修訂後的新《標準》頗具亮點。
  • 全國首創數字經濟人才標準
    > 今天(28日)上午,2020年中國海外人才交流大會暨22屆中國留學人員廣州科技交流會隆重開幕。
  • 全國蜂產品溯源體系建設培訓班暨原料供需會在保舉行
    原標題:2014全國蜂產品溯源體系建設培訓班在保開班28日至29日,2014全國蜂產品溯源體系建設培訓班暨溯源原料供需會在保定舉行。培訓班上,阜平縣派山蜂業開發公司與哈爾濱松霖園工貿有限公司在會上簽訂長期原料供應協議。
  • 2020中國大學排名評價指標體系正式發布
    艾瑞深中國雙一流建設評價課題組依據國家最新政策要求,對校友會2020年中國大學評價指標體系做了改進與調整。 (1)增設中國高校國內學術期刊高被引論文指標,降低國際學術論文和論文影響類人才等指標的權重,引導高校紮根中國大地辦教育,將論文寫在中國大地上。加大國家科技獎勵、教育部、部級獎勵和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科技獎勵等指標的權重,推動中國高校提升服務國家行業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能力。
  • 我國將推進環保標準體系建設等三大環保科技工程
    新華社武漢6月28日電(記者俞儉)28日在武漢召開的中國環境科學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上,環境保護部總工程師萬本太表示,我國實施「環境科技創新、環保標準體系建設和環保技術管理體系」三大環保科技工程取得實效,進一步夯實了科技創新能力基礎。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國家標準化體系建設
    推進標準化學科建設,支持更多高校、研究機構開設標準化課程和開展學歷教育,設立標準化專業學位,推動標準化普及教育。加大國際標準化高端人才隊伍建設力度,加強標準化專業人才、管理人才培養和企業標準化人員培訓,滿足不同層次、不同領域的標準化人才需求。  加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管理。優化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體系結構,加強跨領域、綜合性聯合工作組建設。
  • 8個高層次人才項目齊聚東莞厚街路演推介
    今天(12月10日),東莞市厚街鎮科技大會暨高層次人才厚街行活動順利舉行,活動圍繞厚街鎮的產業發展需求和規劃部署,定向邀請了8個高層次人才項目方到東莞厚街鎮參加東莞規劃發布、項目路演、企業考察、項目對接等系列活動,為海內外高層次人才與東莞厚街鎮來交流發展牽線搭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