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餐廳吃飯,你知道用過的油去哪了嗎?
餐廚廢油回收之謎
讀者報料:海口某餐飲公司把餐廚廢油賣給無資質回收企業 記者調查發現疑點重重:回收餐廚廢油的海口企業接受採訪第二天迅速備案,並稱該餐飲公司餐廚廢油轉運給廣東有資質公司;廣東回收公司:今年以來未收到
北禾環保的餐廚廢油存儲點
貨車深夜回收餐廚廢油
裝車後前往下一個餐廳回收
本報訊 近日,有讀者向本報記者反映,「海口某餐飲公司門店的餐廚廢油,被賣給了不具備資質、資格的回收企業。」接到反映後,記者對該公司海口多家門店的餐廚廢油回收和存儲情況進行了調查,發現存在諸多疑點:採訪當日,前來調查的海口環保執法人員和這家回收企業的員工均表示,該企業未在環保部門備案,而在記者採訪後的第二天,該企業於一天之內迅速備案;對於廢油的流向,海口的這家回收企業表示全部轉運給了廣東的一家回收公司,但後者卻表示今年以來並未接收來自海南的該餐飲公司的餐廚廢油。這兩家企業說法不一致,那麼,這些餐廚廢油究竟流向了哪裡?截至記者發稿,海口的這家回收企業尚未出示相關材料予以說明。記者 劉兵 文/圖
調查 某餐飲公司門店的餐廚廢油被貨車拉到老舊廠房
近日,有讀者向記者反映,「海口某餐飲公司門店的餐廚廢油,賣給了不具備資質、資格的回收企業,其後期處置和利用存在諸多疑問。」
12月20日21時許,一輛車牌號為瓊AY28的藍色廂式貨車,駛入海口市五指山路的某餐飲公司名門廣場店附近,兩名男子從車上下來後打開貨廂門,抬出一臺小推車走了進去。約兩分鐘後,兩人用推車拉出幾個裝滿餐廚廢油的油桶,然後裝載上車。隨後,其中一名男子從駕駛室取出一本臺帳本再次走進該門店,約兩分鐘後出來並駕車離去。整個過程用時約15分鐘。之後,這輛車又先後去了該餐飲公司位於海甸島、龍華路、海秀路、龍昆南路等路段的多家門店,重複上述流程, 一直持續到12月21日凌晨1時許。
記者注意到,一路從多家門店回收餐廚廢油完畢後,這輛核載近2噸的貨車車廂幾乎裝滿。不過,這輛車當晚並未將這些廢油拉到存儲點卸載,而是開到了海口市業裡村停放。12月21日中午,這輛車駛出業裡村,前往該餐飲公司位於海口萬達廣場和時代廣場的門店,又裝載了幾桶餐廚廢油後,往向榮路方向駛去。當日13時許,這輛車駛入向榮路的凱利物流院內。
記者看到,在距離大門約500米的大院盡頭,有一處較為隱蔽的廠房。車輛進入廠房後,兩名男子下車開始卸載餐廚廢油。記者注意到,這處儲存餐廚廢油的倉庫約200平方米,裡面堆滿了塑料油桶和鐵皮油桶,地面滿是汙垢,未見有環保和消防設施,也未見懸掛企業名稱標識及任何資質證書。
記者了解到,這是一處建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老舊廠房,院內土路坑窪不平,廠房年久失修,被一些物流企業租用作倉庫。那麼,這個餐廚廢油回收點是否具備相應資質?該餐飲公司與其是怎樣的合作關係?
蹊蹺 採訪後第二天回收企業才迅速備案
12月21日下午,海口市食藥監局、工商局、環保局、城市警察等部門執法人員先後趕到這處餐廚廢油回收倉庫進行調查。
當天16時許,一名自稱該餐廚廢油回收企業代表的男子趕到,其提供的營業執照和合同等資料顯示,該企業為海口北禾環保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禾環保」)。上述車輛駕駛員展示的臺帳顯示,12月份截至21日,其回收記錄涉及某餐飲公司的有約100桶餐廚廢油,單只油桶容量約為50公斤。
該男子稱,回收的餐廚廢油達到一定的量之後,轉運給了廣東的高州市源順油脂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源順油脂」)。「拿去做工業用途,因為其具備油脂處理資質,而北禾環保不具備這類資質。」至於環保資質,該男子表示,「由於北禾環保不對廢油進行加工處理,所以不需要辦理環保手續。」
而現場的海口市環保執法人員則告訴記者,根據環保部《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備案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北禾環保必須要向環保部門提交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備案。
記者追問,餐廚廢油倉庫經營了多長時間,是否進行了備案?該男子稱,「之前倉庫在別處,搬來這裡經營僅幾個月,還沒有備案。」
讓人詫異的是,就在採訪後的第二天,記者獲悉,北禾環保辦理好了《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12月23日,海口市秀英區環境監測所的執法人員李柏董告訴記者,北禾環保是12月22日備案的。
然而記者發現,北禾環保填報備案提交日期和擬投入生產運營日期均為12月22日,這與企業方代表所稱的「已運營幾個月」的說法自相矛盾。附近一家物流企業的員工稱,「這個餐廚廢油回收點已存在很長時間了。」
上述執法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作進一步調查,若發現違規違法情況,將嚴肅處理。
困惑 只提供去年合同,稱今年合同不便提供
北禾環保代表提供的「廢棄食用油脂清理合同」顯示,某餐飲公司在海口的餐廚廢油回收處理責任方由甲、乙、丙三方構成,即依次為該餐飲公司母公司某餐飲有限公司、北禾環保、源順油脂。合同約定,某餐飲有限公司的餐廳通知北禾環保餐廚廢油回收的時間,由後者到餐廳進行回收操作,北禾環保和源順油脂應持續保持廢油清理經營資質,以及行政主管部門要求的全部經營資格證明文件。
合同還約定,廢油的收購付費方式為,北禾環保應向某餐飲有限公司支付收購廢油價款,支付標準為每公斤廢油0.8元人民幣。合同未就北禾環保與源順油脂之間的交易付費方式以及廢油的最終具體處理予以說明。不過,有一點合同規定很明確,不得將廢油加工後流入食品領域,亦不得造成二次汙染。
記者發現,這份三方合同的籤署日期為2015年12月,期限為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止。
針對合同日期問題,12月23日,某餐飲有限公司公關部門相關負責人和北禾環保總經理何遠強稱,今年的合同是籤署過的,也提交有關部門進行了備案,但是雙方均表示暫時不便提供。
擔憂 餐廚廢油究竟流向何處?
根據省政府辦公廳進一步加強「地溝油」處理的《通知》要求,相關部門要監督餐廚廢棄物產生單位和收運、處置企業籤訂合同,建立健全臺帳記錄、收運聯單等制度,嚴格按規定收運和處置餐廚廢棄物。並要求將「地溝油」治理工作納入對市縣政府年度食品安全工作考核評議內容。
那麼,北禾環保到底具不具備餐廚廢油回收資質?其回收的餐廚廢油又最終流向何處?
12月23日,某餐飲有限公司公關部門負責人介紹,在籤署協議的時候已審核過北禾環保和源順油脂的相關資質。
對於回收區域,「除了三亞外,海南其他市縣的某餐飲公司餐廳的餐廚廢油,全部由北禾環保回收。」北禾環保總經理何遠強稱,「公司倉庫是今年9月份搬到向榮路的凱利物流院內的,回收許可證還在辦理中,收來的餐廚廢油,全部運送給了源順油脂。」
但是,記者向源順油脂總經理方奕健核實時,卻得到截然不同的說法,「今年以來沒有收到來自海南的該餐飲公司的餐廚廢油。」
那麼,北禾環保回收的餐廚廢油究竟流向了哪裡?記者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