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早晨,
寶應某小區在清理河道時,
驚現一隻「怪物」。
這隻怪物外表像老鼠,
卻比貓還大,
在水中遊動的速度很快,
甚至還能把想捉它的人拖個踉蹌。
它究竟是什麼動物?
「太嚇人了,從沒看過這麼大的老鼠!」一名圍觀的老太摸著胸口,心有餘悸。
民警、保安配合,利用網兜等工具,對這隻「大老鼠」進行了圍追堵截。經努力,最終,這隻「大老鼠」落網。
民警說,這個小動物至少六斤向上,比貓還大,一般老鼠根本不可能有這樣的體型。
在民警拍攝的視頻下,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這隻「大老鼠」通體呈麻黃色,體型大而粗短,尾巴很長,呈圓柱形,顯得十分強壯,牙齒則是橙色的。與胖胖的身軀不符的是,它的鼻子和耳朵都很小,看起來有些「憨憨的」。除此之外,「大老鼠」的前肢稍短於後肢,但後肢的趾間有蹼。
記者將這隻「大老鼠」的視頻和照片提供給了揚州野保站的郝奇林站長。「從視頻看,更像是麝鼠或海狸鼠。」郝站長說,這兩種動物的外表有些相似,主要是靠體型分辨,因為無法看到活體,究竟是哪種動物,他也不能貿然下定論,「如果是2斤左右的,就是麝鼠,如果5斤以上,就是海狸鼠。」 結合民警「至少六斤向上」的判斷,這隻「大老鼠」最有可能是海狸鼠。
記者了解到,海狸鼠屬於大型齧齒動物,棲息於溪河、池湖及水渠等處,穴居。植食性,也食軟體動物。全年均可繁殖,每年一胎,每胎5~6崽,是重要的毛皮獸,現在已世界性廣泛飼養,原產於南美洲,已被引入到北美、歐洲、非洲和亞洲,部分地區逃逸者成為入侵物種。
「上世紀,我國開始引進飼養海狸鼠,有農戶把它當成經濟動物來養殖,但因為近年來市場需求少了,它也比較少見了,但也有部分逃逸的海狸鼠在野外繁衍。」郝奇林稱,雖然這是一種「經濟動物」,但它屬於外來品種,可能會對生態造成危害,因此發現後最好不要隨便放生。除此之外,雖然多年前有宣傳稱海狸鼠可食用,但野生動物攜帶病菌,抓到後也不建議食用。
通訊員:田倩倩
記者:趙雅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