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人為了阻止外地人吃鴛鴦鍋,連鬼故事都講得出來

2020-12-17 漢周讀書

雖然現在年輕人去吃火鍋,

為了豐富口味或照顧不吃辣人士,

都習慣性點鴛鴦鍋,但在巴蜀之地,

很多有經驗的老人是不會吃鴛鴦鍋的。

因為鴛鴦鍋也稱「陰陽鍋」,

有人思念去世的親人,

就會在半夜時分找一個陰氣匯聚之地,

支起一口鴛鴦鍋,

如果去世的那個人同樣思念他,

便會現身一起來吃。

死人吃白湯,活人吃紅湯,

吃完這頓火鍋之前,

陰陽相隔的兩個人就能短暫相見。

但如果活人吃了白湯,

便是與死人結了鴛鴦,

從此陰陽不分…

這是一部網絡小說的故事梗概,也是最近網上特別火的一個段子,網友笑稱:「重慶人為了不讓外地人吃鴛鴦鍋,真的是很努力了!」

01

畢竟,

你要是跟一個重慶人出去吃火鍋,

他說一句「行吧,

微辣就微辣吧」,

一定是非常非常寵你了!

中華美食千千萬,

唯有火鍋是真愛!

炎炎夏日暑氣未消,

正是吃火鍋的好時節(其實一年也就三百六十多天是吃火鍋的好時節吧)。

中華地大物博,

文化博大精深,

關於火鍋也有很多種不同的種類。

川渝火鍋以辣著名,

酷愛毛肚,

一口下去辣得人火氣上湧只想引吭高歌。

老北京的涮羊肉火鍋,

銅鍋碳火,羊肉鮮嫩爽滑,

美滋滋。

福建浙江的八生火鍋,

八種生料花樣迭出,

講究的就是一個「鮮」字,營養價值極高,滋補好能手。

潮汕牛肉火鍋,白湯肥牛,不吃藕不知道牛肉還有這麼多講究!

還有上海什錦火鍋、湖北野味火鍋、山東羊湯火鍋…

不行了,哈喇子留下來了。

02

說起火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long long ago,

在南京朝墩頭遺址出土了一件罕見的四足雙層方陶鼎,

經考證是與龍山文化特徵相似,

下面一層點火,

上面一層煮食物,

跟咱們今天的火鍋無異。

也就是說,

新石器時代,

咱們就已經有火鍋了。

商代的出土文物中,

有盤鼎,

也是用來煮火鍋的。

獸面紋青銅溫鼎,

就是一個奢華版的火鍋。

這是西周的井姬獨柱帶盤鼎。

戰國晚期已經出現了鴛鴦鍋。

西漢江都王劉非墓中出土了分格鼎,

跟咱們現在的火鍋已經很像了,

而且在這個鼎旁邊,

還發現了兩個盛小料用的碗。

遼代的壁畫中還發現了少數民族同胞涮火鍋。

(這張圖是拓印臨摹,原畫已經模糊不清了)

南北朝時期,

有明確記載人們使用火鍋煮用來涮豬、牛、羊、雞、魚等各種肉食,而且不同地方的人口口味也大不相同。

古代對火鍋的叫法有很多種,

有對器具進行稱呼的「五熟釜」,

大概就是上面那個五宮格火鍋,

《三國志》裡記載曹丕最愛吃這個;

唐代詩人白居易寫: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這裡的小火爐就是指火鍋,因其烹飪方式而稱「溫爐」;

還有稱「古董羹」的,

因為食材放進鍋中沸水會有「咕咚」一聲響;

清朝稱火鍋為「熱鍋」,

上了宮廷御膳食譜,

乾隆在嘉慶元年大辦千叟宴,

請70歲以上老人吃飯,

就用了一千五百多個火鍋,

參與宴會的人吃完還作詩,

寫了3497首,為古今宴會之最,不好意思,沒有上課本的。

(乾隆御用火鍋)

03

在關於火鍋的詩詞上,

對它描寫最為傳神的當數宋代。

宋代詞人林洪在《山家清供》講述了自己在武夷山拜訪隱士的一件軼事。

當時山上漫天大雪,一隻野兔飛奔於山巖之中,被雪滑倒滾了下來,被林洪抓了,林洪問隱士止師會不會烤兔肉。

止師說:「山間只用薄批,酒醬椒料沃之,以風爐安座上,用水少半銚。侯湯響一杯後 ,各分一筋,令自筴入湯、擺熟、啖之,及隨宜各以汁供。」

林洪照做了兔肉火鍋,撥動肉片,色澤鮮亮猶如雲霞,於是起名「撥霞供」,並作詩:

浪湧晴江雪,風翻照晚霞。

這鍋「撥霞供」,至今還是河南傳統名菜。

元世祖忽必烈當年行軍中,

飢腸轆轆要吃羊肉,

正當夥夫宰殺羊羔時,

部隊卻有軍情來,

必須馬上開拔,

但羊肉難熟,

耗時太久。

夥夫急中生智,

將羊肉切成薄片涮入鍋中,

攪上幾下便熟了,

忽必烈吃飽後旗開得勝。

從此涮羊肉火鍋便成了忽必烈最愛,

也就流行開來。

元明清三代皆都於北京,

老北京涮羊肉自然成了三朝的流行菜,

康熙乾隆辦了四次千叟宴,

次次都有涮羊肉。

04

火鍋還是社交利器,

所謂"圍爐聚炊歡呼處,

百味消融小釜中",

天南地北、古今中外,

火鍋以其豐富多變的口味和不斷創新的做法受到了無數食客喜愛,

無論是白湯紅湯、鴛鴦母子,

都各有其風味,

試問誰能不愛火鍋呢?

雖然吃下去的每一口都將變成肥肉牢牢地抱著肚子,但火鍋,

這輩子是不可能戒掉的。

有什麼事情是一頓鴛鴦火鍋解決不了的呢?

如果有,那就兩頓!

相關焦點

  • 來重慶吃火鍋一定不要點鴛鴦鍋,原因竟然是……
    重慶也熱了挺長一段時間了,不曉得有好多人還在毒區倖存呢?剛才我在找素材,我反正也是一個喜歡寫各種身邊的事情,就發現這麼一個話題。重慶人為了阻止外地人吃鴛鴦鍋,還編了個鬼故事!你獲取了通靈道具:鴛鴦鍋鴛鴦鍋呢,主要就是一個湯鍋,重慶人普遍喜歡麻辣,除了是帶給自己味蕾上的刺激呢,主要也是因為重慶地理位置不同,所以覺得吃辣除寒,久了就成了一種傳統了。
  • 在重慶點鴛鴦鍋會被笑?南方人在重慶吃火鍋,左顧右盼,果斷點了
    但是作為一個不能吃辣的南方人,表示真的沒信心能應付這種辣,光是聽到它的名聲就要敬而遠之了。對於我們這種不能吃辣,又想體驗麻辣的人來說,鴛鴦鍋無疑是一種最佳選擇。鴛鴦鍋之所以有這樣的說法,主要還是因為重慶本地人都是吃辣的,所以一有人點鴛鴦鍋,十有八九是外地人。有種距離叫「鴛鴦鍋」,在重慶點鴛鴦鍋會被笑?看看重慶人怎麼說。
  • 川渝人無辣不歡,外地人只能圍觀,於是賓客盡歡的鴛鴦鍋出現了
    對於很多老饕而言,鴛鴦鍋真的為了待客,為了老人小孩,為了腸胃不適的人做出的妥協。如果讓他們選擇,九宮格才是無可替代的首選。在重慶一些老店裡吃火鍋,莫說是鴛鴦鍋,甚至連醋和蠔油都莫得。他們遵從的是最傳統的吃法,鍋底只有紅鍋,油碟裡只有香油和蒜泥。對於鴛鴦鍋他們只會嗤之以鼻,九宮格才是心目中最正宗的吃法。
  • 鴛鴦鍋鬼故事是什麼梗?竟然上熱搜了!厲害了我的鍋!
    有什麼不開心的,吃一頓火鍋就好了!特別是重慶的火鍋!!!每次看到有人曬都覺得很羨慕,今日有關於鴛鴦鍋鬼故事的話題上了熱搜!但今天看到有網友在討論這個問題才發現:原來鴛鴦鍋並不是鍋中鍋母子鍋!!!而是一個鬼故事而來。
  • 在重慶點鴛鴦鍋會被笑?南方人在重慶吃火鍋,左顧右盼,果斷點了
    但是作為一個不能吃辣的南方人,表示真的沒信心能應付這種辣,光是聽到它的名聲就要敬而遠之了。對於我們這種不能吃辣,又想體驗麻辣的人來說,鴛鴦鍋無疑是一種最佳選擇。鴛鴦鍋之所以有這樣的說法,主要還是因為重慶本地人都是吃辣的,所以一有人點鴛鴦鍋,十有八九是外地人。有種距離叫「鴛鴦鍋」,在重慶點鴛鴦鍋會被笑?看看重慶人怎麼說。
  • 作為一個重慶人,最大的讓步居然不是:要得嘛,鴛鴦鍋就鴛鴦鍋吧
    作為一個重慶人,最大的讓步不是「要得嘛,鴛鴦鍋就鴛鴦鍋吧」,而是,「老闆,微辣的嘛」。火鍋,起源於重慶長江碼頭飲食文化,相聚圍鍋而食,麻辣鮮香燙,本是火鍋宗源,如果要吃清淡的,就別吃火鍋,直接去吃北京涮羊肉多好,那才鮮。重慶人請客火鍋那可是把你當作內夥子,兄弟夥、姊妹夥。帶著你轉山繞水找個我們認為味道最地道、最有特色的火鍋館,帶自家兄弟姐妹整火鍋,哪能上清湯鴛鴦鍋?那多沒感覺!
  • 重慶人都不吃鴛鴦鍋?那是因為沒遇到對的「他」!
    網絡上流行著一個段子,「請不要在重慶點鴛鴦鍋,紅湯微辣是我們最後的妥協」。重慶,的確是一個神奇的城市,這裡的每個人都擁有一種超能力,那就是超能吃辣,麻辣味的牛油火鍋是他們的愛,但如果你要偏執地說重慶人都不吃鴛鴦鍋的話,作為一個地道的重慶人就不服氣了。
  • 民間邪物小故事「鴛鴦鍋」,膽小勿進《每日分享搞笑內容》
    1、大學的時候,我有個來自重慶的女朋友,喬淺。我本是不吃辣的江浙男生,但為了陪她,四年裡吃了九十九頓火鍋——幸好還有「鴛鴦鍋」這種選擇。後來,我其他的重慶朋友告訴我,當一個重慶人願意和你一起吃鴛鴦鍋時,那是一種近乎破壞原則的遷就了。我們本想著,將第一百頓火鍋作為紀念日。
  • 四川人喜歡吃重慶火鍋,重慶人卻不喜歡吃四川火鍋,這是為什麼?
    而最地道最好吃的火鍋,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肯定都要首選重慶火鍋或者四川火鍋了。其實,對於外地人而言,重慶火鍋和四川火鍋的特點都是麻辣,很難區分出其中細微的差別來。如果光從外形上來看,可能就是四川火鍋會做成鴛鴦鍋,而重慶火鍋會做成九宮格吧?但是現在四川火鍋和重慶火鍋在外形上也已經漸漸融合,並沒有那麼容易區分了。
  • 重慶人為什麼很少吃鴛鴦鍋?
    說到重慶火鍋,印象最深的莫過於是那沸滾的紅油鍋底。重慶人仿佛對紅油鍋底有莫名的情節,確切的說,重慶人對牛油紅湯鍋底有幾乎偏執的瘋狂。在重慶「極端組織成員」眼中,管你是番茄鍋、山珍鍋、雞湯鍋還是鯽魚湯鍋,都是異教徒,恨不得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朝天椒」、「二荊條」什麼的,將你炸到菊痛拉肚,永世不得吃鴛鴦鍋!其實,最早的鴛鴦火鍋,紅湯是麻辣,清湯是雞湯,分別盛於特製的太極圖形銅火鍋之中,其奧妙之處在於:可以適應不同口味者的需求。
  • 來來,看看重慶人是怎麼吃土豆的,最後一道外地人表示根本沒聽過
    導讀:來來,看看重慶人是怎麼吃土豆的,最後一道外地人表示根本沒聽過土豆真的是這是世界上每個孩子最喜歡吃的食物之一,而且土豆的做法真的多種多樣,沒有你做不到的,只有你想不到的,而且每一種都還能那麼好吃,這土豆真的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食材,地球人真的是是太幸福了
  • 是不是重慶本地人?讓他吃一頓九宮格火鍋即可知道!這是真的嗎?
    說到重慶給人的印象,許多人外地人會想到小面、酸辣粉、橋都、山城之類的有人說小面是重慶最市井的表達,而火鍋則是最江湖的典型代表。對大多數重慶人而言,吃火鍋從挑火鍋店到到點菜再到牛油香襲身,幾乎在每一個重慶人心頭,都有一套最不費腦子的套路!事實上,最巴實的重慶老火鍋是最有章法講套路的。這是許多外地人所不知道的!
  • 重慶最任性火鍋店 從來不賣鴛鴦鍋
    都說重慶人最大的妥協就是吃鴛鴦鍋。所以這家地道重慶火鍋店打死不賣鴛鴦鍋,微辣是最後的底線。如此傲嬌任性的不賣清湯,老闆對鍋底恁個有自信一定不是梁靜茹給的勇氣!外地人總是好奇為什麼重慶火鍋店這麼多,這個問題其實很好回答,因為火鍋就是生活本身。火鍋不同於其他的食物,火鍋離了重慶總是缺點味道。而紅九格的新店,完美的體現了這個城市的味道。
  • 和朋友去重慶旅遊,點了一份鴛鴦鍋,上菜時,心態有點崩!
    導語:以前因為生活水平的局限性,以及交通方式限制,很多人可能出門旅遊的機會不多,不過,如今大家生活水平提高,手上也有了一些多餘的錢,所以很多人可能都喜歡到全國各地去旅遊,其中,重慶可能是大部分人都想去,或者是已經成為大部分人都去過的城市。
  • 有種距離叫「鴛鴦鍋」,在四川點鴛鴦鍋會被嘲笑?網友的回覆霸氣
    說到四川火鍋的特點,十個人中十個都說「辣」!四川人給人的印象就是能吃辣,火鍋都是麻辣鍋。四川麻辣火鍋的名聲不僅傳遍了全中國,也傳到了國外。外國人都愛吃火鍋,但是能忍受不了麻辣火鍋辣味的人不在少數。為了滿足各種人群的口味,鴛鴦鍋也就應運而生了。
  • 重慶鴛鴦鍋鬼故事是什麼 這個傳說大家一定沒聽過
    在重慶火鍋是比較盛行的,而且重慶人吃火鍋對於辣特別偏愛,但是很多人對於辣卻是避而遠之,所以才有了鴛鴦鍋一說,但關於鴛鴦鍋還有一個鬼故事。   鴛鴦鍋呢,主要就是一個湯鍋,重慶人普遍喜歡麻辣,除了是帶給自己味蕾上的刺激呢,主要也是因為重慶地理位置不同,所以覺得吃辣除寒,久了就成了一種傳統了。
  • 民間邪物小故事「鴛鴦鍋」,膽小勿進《每日分享搞笑內容》
    1、大學的時候,我有個來自重慶的女朋友,喬淺。我本是不吃辣的江浙男生,但為了陪她,四年裡吃了九十九頓火鍋——幸好還有「鴛鴦鍋」這種選擇。後來,我其他的重慶朋友告訴我,當一個重慶人願意和你一起吃鴛鴦鍋時,那是一種近乎破壞原則的遷就了。我們本想著,將第一百頓火鍋作為紀念日。
  • 重慶人:外地人太天真
    火鍋的味道是很多人都喜歡的,有人最愛北京的銅火鍋,覺得只有銅火鍋涮出來的羊肉才是一絕的!有人就偏愛鴛鴦鍋,因為鴛鴦鍋既能滿足自己想吃辣的心情,又可以吃到清淡的,簡直是兩全其美!還有人的最愛,是九宮格火鍋。
  • 真正的火鍋玩家從不吃鴛鴦鍋,就算菊花裂了都不朝白湯裡下菜
    在重慶和四川,最正宗的火鍋就是燒著一缽子牛油辣椒的大銅鍋,紅油鍋涮出來的東西是最好吃的東西,人生百態盡顯其中;而白鍋在他們眼中則是養生專家們尋求長壽的水煮肉,道士辟穀之後用來養胃的寡淡湯。巴蜀人對紅湯火鍋那如同對犢子般的溺愛,是他們每一個吃不了辣的外地朋友嵌到心坎的傷感。
  • 吃開封:只知道銅鍋和鴛鴦鍋?看看戰國時期的火鍋怎麼吃!
    當年的蘸料叫做「染料」,需要用手指從鍋裡把肉夾出來吃。而從別人鍋裡偷拿出食物吃掉的行為就叫做「染指」。到了三國南北朝時期,在《魏書》裡記載,魏文帝使用「五熟釜」,可以同時煮各種不同的食物,是世界上最早的鴛鴦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