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旅遊要以保護為前提 不能過度商業化

2020-12-16 大河網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在山西考察時強調,要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在高質量轉型發展上邁出更大步伐,確保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乘勢而上書寫山西踐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篇章。

    5月11日至12日,習近平在山西省委書記樓陽生和省長林武陪同下,先後來到大同、太原等地,深入農業產業基地、移民新村、文物保護單位、改革示範區和企業等,就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進行調研。

    習近平到大同、太原等地考察

    1.要千方百計鞏固好脫貧攻堅成果要千方百計鞏固好脫貧攻堅成果

    11日下午,習近平首先來到大同市雲州區,考察有機黃花標準化種植基地。他指出,鄉親們脫貧後,我最關心的是如何鞏固脫貧、防止返貧。習近平強調,中國共產黨把為民辦事、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把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實事作為檢驗政績的重要標準。離開種植基地,習近平來到鄰近的雲州區西坪鎮坊城新村考察調研。他指出,要加強易地搬遷後續扶持。要從產業扶持、金融信貸、農業保險等方面出臺政策,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在搬遷戶白高山家,白高山告訴總書記,過去他們住的是土窯洞,如今搬進了獨門獨院的大瓦房,日子越過越紅火。習近平高興地說,共產黨是一心一意為人民謀利益的,現在不收提留、不收稅、不收費、不交糧,而是給貧困群眾送醫送藥、建房子、教技術、找致富門路。今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要千方百計鞏固好脫貧攻堅成果。

    2.發展旅遊要以保護為前提,不能過度商業化

    傍晚時分,習近平來到雲岡石窟考察。他強調,歷史文化遺產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寶貴資源,要始終把保護放在第一位。發展旅遊要以保護為前提,不能過度商業化,讓旅遊成為人們感悟中華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的過程。

    3.爭取早日蹚出一條轉型發展的新路子

    12日上午,習近平來到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範區政務服務中心改革創新展廳,前往太鋼不鏽鋼精密帶鋼有限公司考察調研。習近平強調,長期以來,山西興於煤、困於煤,一煤獨大導致產業單一。建設轉型綜合改革示範區,是黨中央賦予山西的一項重大任務,也是實現山西轉型發展的關鍵一招。山西要有緊迫感,更要有長遠戰略謀劃,正確的就要堅持下去,久久為功,不要反覆、不要折騰,爭取早日蹚出一條轉型發展的新路子。

    4.要堅持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和修復

    12日中午,習近平專程來到汾河太原城區晉陽橋段。習近平指出,要堅持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和修復,把加強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與推進能源革命、推行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推動經濟轉型發展統籌起來,堅持治山、治水、治氣、治城一體推進。

    習近平聽取山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

    1.要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堅決防止疫情新燃點

    12日下午,習近平聽取了山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習近平指出,當前我國外防輸入壓力持續加大,國內疫情反彈的風險始終存在。要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完善常態化防控機制,堅決防止疫情新燃點。

    要更加及時有效解決企業恢復生產經營面臨的各種困難和問題,把擴大內需各項政策舉措抓實,把實體經濟特別是製造業做強做優,發揮重大投資項目帶動作用,落實好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要求,持續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優化。

    2.發揚「右玉精神」,抓好「兩山七河一流域」生態修復治理

    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發揚「右玉精神」,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抓好「兩山七河一流域」生態修復治理,紮實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

    3.做好剩餘貧困人口脫貧工作

    要著力夯實農業農村基礎,加大糧食生產政策支持力度,堅決守住耕地紅線,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強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要做好剩餘貧困人口脫貧工作,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強化返貧監測預警和動態幫扶,推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機銜接。

    4.做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

    要落實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的就業政策,突出做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城鎮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加快補齊這次疫情暴露出的公共衛生體系方面的短板弱項,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

    5.堅持不懈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

    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紅色文化資源加強文化建設,堅持不懈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深入挖掘優秀傳統文化,引導廣大幹部群眾提升道德情操、樹立良好風尚、增強文化自信。

    6.加強理想信念教育,鞏固深化主題教育成果

    習近平指出,要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堅持不懈抓好黨內政治生態建設,加強理想信念教育,鞏固深化主題教育成果,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力。           (據新華社)

相關焦點

  • 發展旅遊不能過度商業化
    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考察時指出,發展旅遊要以保護為前提,不能過度商業化,讓旅遊成為人們感悟中華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的過程。發展旅遊業,適度的商業開發是必要的。但是這些年,一些景區過度商業化的現象愈演愈烈,嚴重阻礙了旅遊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 秦評:發展旅遊不能過度商業化
    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考察時指出,發展旅遊要以保護為前提,不能過度商業化,讓旅遊成為人們感悟中華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的過程。發展旅遊業,適度的商業開發是必要的。但是這些年,一些景區過度商業化的現象愈演愈烈,嚴重阻礙了旅遊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 人民日報海外版:「不能過度商業化」 文旅融合應這樣做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不能過度商業化」文旅融合應該這樣做(看·世界遺產)齊 欣(作者為本報高級編輯)2020年5月11日,習近平同志在山西雲岡石窟考察時強調,歷史文化遺產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寶貴資源,要始終把保護放在第一位。
  • 侯滿平:過度商業化不利於文化遺產的可持續開發利用
    與鄉村民宿一樣,千年古鎮遊、古都遺址遊近年也發展迅猛,然而這些文化遺產地被過度開發,已難覓歷史的痕跡。對此,中國國土經濟學會副秘書長、中國文化和旅遊產業研究院研究員侯滿平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過度商業化開發將加速文化遺產的消亡。     每逢節假日,全國各地景區都會迎來一波「爆滿」。
  • 旅遊開發切忌過度商業化(旅遊漫筆)
    做起旅遊開發,許多地方不約而同地採用了同一個辦法:商業化。  有的山區準備搞旅遊了,景點尚未弄利落,先在入口處架起一根橫杆,凡進入者一律收費,動輒幾十元。  有的地方發展旅遊業,首先想到的是把巷子兩邊的房屋全部變成商鋪,二樓則辦飯館或卡拉OK歌廳,建成了「商業一條街」。
  • 反思:歷史遺址不能過度商業化
    然而,媒體報導說,近兩年來,來這裡參觀的遊客發現,他們可看的東西越來越少,許多部分變成了旅遊商品商店。   商品泛濫甚至淹沒景點不獨是「南京總統府」的特色,在「開發就是為了保護」的觀念支撐下,名勝古蹟、歷史遺址被商業化已成普遍現象。相對來說,「南京總統府」的商業化並不是最嚴重的「開發」。曾有媒體報導,見證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的「國民參政會」遺址,居然被開發成了一家洗腳城。
  • 兩部門發文:避免石窟寺景區過度商業化娛樂化
    中新網10月28日電 據國家文物局網站消息,近日,國家文物局、文化和旅遊部下發通知,要求堅持保護第一的原則,妥善處理保護利用與旅遊開發的關係,避免石窟寺景區過度商業化、娛樂化。楊正華 攝通知稱,近年來,石窟寺保護利用水平不斷提升,但節假日、旅遊旺季,部分石窟寺和世界文化遺產地遊客超負荷,給文物和遊客安全造成一定隱患。通知指出,要進一步加強石窟寺保護管理,切實解決部分石窟寺以及世界文化遺產地遊客量超負荷問題,確保文物和遊客安全,提供良好的參觀遊覽環境。——深刻認識石窟寺保護重要意義,加強開放管理。
  • 過度商業化 古城景區的承傳困局
    「對於旅遊景區而言,這已是毫無疑問的過度商業化。」建設部同濟大學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儀三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麗江古城僅僅是一個典型,過度商業化已是國內古城旅遊景區的通病。  盲目開發無序規劃  「過度商業化使古城喪失了昔日的寧靜和古樸。」
  • 文化遺產地要做好保護和合理開發,避免過度商業化、娛樂化!
    據國家文物局網站通知公告,2020年10月27日,國家文物局、文化和旅遊部下發通知,要求堅持保護第一的原則,妥善處理保護利用與旅遊開發的關係,避免石窟寺景區等文化遺產地過度商業化、娛樂化。雖然近年來,石窟寺等文化遺產地保護利用水平不斷提升,但是在節假日、旅遊旺季,仍會出現遊客超過景區接待容量,不僅對文物造成一定的安全隱患,而且對遊客本身也會有一定的人身安全風險。因此,對於景區和遊客本身,都急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保護」和「開發」體系,從制度和手段上提升景區和遊客安全,提供良好的參觀遊覽環境。
  • 5A級旅遊景區品牌應拒絕商業化過度風化
    (8月2日澎湃新聞)5A級旅遊景區是我國旅遊行業的窗口,5A級旅遊景區的管理服務水平,代表著我國旅遊業發展的最高水平。但是有些5A級旅遊景區觀念還停留在把旅遊景區簡單地看作一種經濟產品上,為了追求旅遊景區最大的經濟效益,對旅遊景區進行過度開發。
  • 古鎮景區過度現代商業化,讓遊客很傷心
    到古鎮旅遊更是想看過去人們生活模式,看原來的建築物風格,了解過去的生活和文化,這些是遊客所希望達到的目的,也想照幾張美麗的相片留念。非常遺憾的是我們國內現在很多的古鎮已經變味了,它展示給人們的不再是過去這些古韻古色。遊客非常理解,古鎮投資開發和維護是需要大量經費投入的,沒有經費的投入,古鎮是無法恢復原來的面貌,更無法長期持續維持下去。
  • 景區的「過度商業化」之痛何解?
    每年暑期都是旅遊旺季,知名景區尤其是5A級旅遊景區都會賺得盆滿缽滿。對於喬家大院來說,自從7月31日被「摘牌」之後,就只能看著人家吃肉,自己連湯都喝不上了。在旅遊領域,5A是身份、地位的象徵,也是攬客的利器。
  • 旅遊景區過度商業化,我們的旅遊夢還能做多久?
    90年代以來,旅遊作為促進經濟發展拉動內需的工具,絕大部分的景區實現了致富目標,但隨之而來的是旅遊景區的不合理開發和過度商業化造成的原真性破壞。各地遊客慕名而來,只為一睹烏鎮的純淨和單純。但隨著遊客的大量湧入,昔日典雅的小鎮不堪重負,過度開發過度商業化強迫其沾上了銅臭味。
  • 過度商業化、市場活力不足制約旅遊景區轉型升級
    中國網12月13日訊 記者從今日召開的中國旅遊研究院12月學術報告會上得知,與會專家指出,景區依然是滿足人民對美好旅遊生活需要的本底資源和經典空間,但過度商業化導致了遊客滿意度和社會聲譽下降,市場活力不足也影響了社會投資和創業創新的熱情。
  • 評論:寺廟過度商業化傷害杭州旅遊
    寺廟過度商業化傷害杭州旅遊  翟春陽  如果不是《中國青年報》的報導,可能杭州人至今還蒙在鼓裡,無從知道「法華寺拍賣冠名權」這回事———《中國青年報》7月14日報導,原定於7月28日舉行的、以法華寺冠名權為拍品的「中國首場寺廟冠名權拍賣會
  • 專家:保護文物是利用的前提 利用是保護的途徑
    但長期以來,對於如何善待文物,一直存在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對待文物只能保護,不能開發利用,一旦開發利用便會導致破壞;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文物只有通過開發利用,才能得到更好保護。文物工作實踐中也存在兩種不良現象:一種是保護不力,一些古建築、古遺址等殘破不堪、無人問津;另一種是利用過度,大拆大建,搞過度商業開發,一些文物傷痕累累甚至灰飛煙滅。
  • 朱家峪疑過度商業化:企業搞旅遊 村民齊被遷
    大拆大建、張冠李戴「假古董」、過度商業化……儘管近年來我國已經啟動傳統村落保護工作,但是新華社記者近日深入福建、廣東、湖南等全國多地調研發現,保護過程中仍出現了令人憂慮的三大怪相。「城鎮化進程中,不少基層幹部存在急功近利的政績觀,認為傳統村落如無開發價值,不能提升當地生產總值,與其花錢費力保護,不如讓其消亡。有的甚至可能因經濟利益驅動,官商聯動,大行『強拆』之道。」中南大學中國村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胡彬彬說,如果再不重視這一問題,傳統村落將消亡得更快。
  • 國家發改委:反對少數紅色旅遊景區過度商業化
    國家發改委:反對少數紅色旅遊景區過度商業化 2008年09月27日 10:15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9月27日電 據國家發改委網站消息,近日,全國紅色旅遊工作協調小組召開全國紅色旅遊工作電視電話會議
  • 過度商業化的景區走不遠
    原標題:過度商業化的景區走不遠         喬家大院被摘牌,不應只被當成是尋常個案,其背後所牽出的,關於傳統人文景點「商業化開發」的邊界、關於旅遊經濟與尊重傳統的平衡,都必須再次梳理清楚,重新確立共識才是。
  • 過度的商業化經營矮化了麗江旅遊形象
    原標題:過度的商業化經營矮化了麗江旅遊形象  最近一段時間,麗江頗不平靜,剛剛步入2017年,負面新聞不斷,先是遊客被毀容被打,接著是「童話大王」鄭淵潔與麗江方面隔空對話,甚至雲南省領導也為之發聲和暗訪。本周,麗江古城又被國家旅遊局嚴重警告,限期6個月整改。一位在雲南從事旅遊服務工作的小胡告訴記者,麗江現在知名度都超過很多明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