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旅遊不能過度商業化

2020-06-05 陝西日報

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考察時指出,發展旅遊要以保護為前提,不能過度商業化,讓旅遊成為人們感悟中華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的過程。

發展旅遊業,適度的商業開發是必要的。但是這些年,一些景區過度商業化的現象愈演愈烈,嚴重阻礙了旅遊業健康可持續發展。例如,有的景區不顧環境資源的承載力,只顧開發,疏於保護,破壞了自然生態平衡;有的地方走不出「門票經濟」的老路子,在尋求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中找不到平衡點;有的景區不注重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人造景觀、仿古建築大行其道,喪失了地方特色和原有文化風貌……凡此種種,不僅削弱了景區的吸引力和遊客體驗度,從長遠來看對旅遊業整體而言無異於飲鴆止渴、殺雞取卵。這種急功近利的短視行為是發展旅遊的大忌,我們必須堅決抵制。

秦皇漢武、唐風遺韻,驪山晚照、雁塔晨鐘……陝西是旅遊大省,歷史文化悠久,地方特色鮮明,豐富的文化旅遊資源是我們的優勢,每年都吸引著大量的國內外遊客慕名而來,推動著我省旅遊業發展,不斷提升陝西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同時,這些文化資源更是我們必須倍加珍視的寶貴財富。我們應以更加科學的態度,更加長遠的視角進行旅遊資源開發。不僅要進行科學的規劃,還要進行有效的保護。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通過挖掘旅遊資源中的歷史文化價值和時代價值,善加利用、布局謀劃,讓其能夠在大浪淘沙的文旅市場上大放異彩,讓我們「走出去」的步伐更加自信從容,讓陝西的「金字招牌」能夠獨領風騷。(陳嘉)

相關焦點

  • 秦評:發展旅遊不能過度商業化
    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考察時指出,發展旅遊要以保護為前提,不能過度商業化,讓旅遊成為人們感悟中華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的過程。發展旅遊業,適度的商業開發是必要的。但是這些年,一些景區過度商業化的現象愈演愈烈,嚴重阻礙了旅遊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 發展旅遊要以保護為前提 不能過度商業化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在山西考察時強調,要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在高質量轉型發展上邁出更大步伐,確保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 旅遊開發切忌過度商業化(旅遊漫筆)
    做起旅遊開發,許多地方不約而同地採用了同一個辦法:商業化。  有的山區準備搞旅遊了,景點尚未弄利落,先在入口處架起一根橫杆,凡進入者一律收費,動輒幾十元。  有的地方發展旅遊業,首先想到的是把巷子兩邊的房屋全部變成商鋪,二樓則辦飯館或卡拉OK歌廳,建成了「商業一條街」。
  • 人民日報海外版:「不能過度商業化」 文旅融合應這樣做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不能過度商業化」文旅融合應該這樣做(看·世界遺產)齊 欣(作者為本報高級編輯)2020年5月11日,習近平同志在山西雲岡石窟考察時強調,歷史文化遺產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寶貴資源,要始終把保護放在第一位。
  • 過度商業化、市場活力不足制約旅遊景區轉型升級
    中國網12月13日訊 記者從今日召開的中國旅遊研究院12月學術報告會上得知,與會專家指出,景區依然是滿足人民對美好旅遊生活需要的本底資源和經典空間,但過度商業化導致了遊客滿意度和社會聲譽下降,市場活力不足也影響了社會投資和創業創新的熱情。
  • 評論:寺廟過度商業化傷害杭州旅遊
    寺廟過度商業化傷害杭州旅遊  翟春陽  如果不是《中國青年報》的報導,可能杭州人至今還蒙在鼓裡,無從知道「法華寺拍賣冠名權」這回事———《中國青年報》7月14日報導,原定於7月28日舉行的、以法華寺冠名權為拍品的「中國首場寺廟冠名權拍賣會
  • 過度商業化 古城景區的承傳困局
    「對於旅遊景區而言,這已是毫無疑問的過度商業化。」建設部同濟大學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儀三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麗江古城僅僅是一個典型,過度商業化已是國內古城旅遊景區的通病。  盲目開發無序規劃  「過度商業化使古城喪失了昔日的寧靜和古樸。」
  • 5A級旅遊景區品牌應拒絕商業化過度風化
    (8月2日澎湃新聞)5A級旅遊景區是我國旅遊行業的窗口,5A級旅遊景區的管理服務水平,代表著我國旅遊業發展的最高水平。但是有些5A級旅遊景區觀念還停留在把旅遊景區簡單地看作一種經濟產品上,為了追求旅遊景區最大的經濟效益,對旅遊景區進行過度開發。
  • 國家發改委:反對少數紅色旅遊景區過度商業化
    國家發改委:反對少數紅色旅遊景區過度商業化 2008年09月27日 10:15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9月27日電 據國家發改委網站消息,近日,全國紅色旅遊工作協調小組召開全國紅色旅遊工作電視電話會議
  • 古鎮景區過度現代商業化,讓遊客很傷心
    到古鎮旅遊更是想看過去人們生活模式,看原來的建築物風格,了解過去的生活和文化,這些是遊客所希望達到的目的,也想照幾張美麗的相片留念。非常遺憾的是我們國內現在很多的古鎮已經變味了,它展示給人們的不再是過去這些古韻古色。遊客非常理解,古鎮投資開發和維護是需要大量經費投入的,沒有經費的投入,古鎮是無法恢復原來的面貌,更無法長期持續維持下去。
  • 侯滿平:過度商業化不利於文化遺產的可持續開發利用
    與鄉村民宿一樣,千年古鎮遊、古都遺址遊近年也發展迅猛,然而這些文化遺產地被過度開發,已難覓歷史的痕跡。對此,中國國土經濟學會副秘書長、中國文化和旅遊產業研究院研究員侯滿平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過度商業化開發將加速文化遺產的消亡。     每逢節假日,全國各地景區都會迎來一波「爆滿」。
  • 景區的「過度商業化」之痛何解?
    每年暑期都是旅遊旺季,知名景區尤其是5A級旅遊景區都會賺得盆滿缽滿。對於喬家大院來說,自從7月31日被「摘牌」之後,就只能看著人家吃肉,自己連湯都喝不上了。在旅遊領域,5A是身份、地位的象徵,也是攬客的利器。
  • 旅遊景區過度商業化,我們的旅遊夢還能做多久?
    90年代以來,旅遊作為促進經濟發展拉動內需的工具,絕大部分的景區實現了致富目標,但隨之而來的是旅遊景區的不合理開發和過度商業化造成的原真性破壞。但隨著遊客的大量湧入,昔日典雅的小鎮不堪重負,過度開發過度商業化強迫其沾上了銅臭味。
  • 過度商業化的景區走不遠
    原標題:過度商業化的景區走不遠         喬家大院被摘牌,不應只被當成是尋常個案,其背後所牽出的,關於傳統人文景點「商業化開發」的邊界、關於旅遊經濟與尊重傳統的平衡,都必須再次梳理清楚,重新確立共識才是。
  • 朱家峪疑過度商業化:企業搞旅遊 村民齊被遷
    大拆大建、張冠李戴「假古董」、過度商業化……儘管近年來我國已經啟動傳統村落保護工作,但是新華社記者近日深入福建、廣東、湖南等全國多地調研發現,保護過程中仍出現了令人憂慮的三大怪相。「城鎮化進程中,不少基層幹部存在急功近利的政績觀,認為傳統村落如無開發價值,不能提升當地生產總值,與其花錢費力保護,不如讓其消亡。有的甚至可能因經濟利益驅動,官商聯動,大行『強拆』之道。」中南大學中國村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胡彬彬說,如果再不重視這一問題,傳統村落將消亡得更快。
  • 過度的商業化經營矮化了麗江旅遊形象
    原標題:過度的商業化經營矮化了麗江旅遊形象  最近一段時間,麗江頗不平靜,剛剛步入2017年,負面新聞不斷,先是遊客被毀容被打,接著是「童話大王」鄭淵潔與麗江方面隔空對話,甚至雲南省領導也為之發聲和暗訪。本周,麗江古城又被國家旅遊局嚴重警告,限期6個月整改。一位在雲南從事旅遊服務工作的小胡告訴記者,麗江現在知名度都超過很多明星了。
  • 喬家大院,過度商業化的災難。
    7月31日陝西喬家大院景區因過度商業化,安全衛生投入不夠,門票收費偏高等問題,被文化和旅遊部摘掉5A牌,自8月7日到16日,喬家大院景區將暫停營運。喬家大院,因著名導演張藝謀拍攝的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而享譽海內外。
  • 上海:田子坊過度商業化 會變成城隍廟嗎?
    日前有專家指出,設計之初打「文化牌」的田子坊,如今卻因過度商業化讓其失去了老石庫門的文化韻味。田子坊真會變成城隍廟嗎?本報「街訪」就此走上街頭了解市民和遊客們的看法。  石庫門民宿可嘗試  經過多年的發展,田子坊在國內外遊客中已經有很高的人氣,成為來上海的必逛景點之一。
  • 長白山景區過度商業化
    盛夏時節,在強大的宣傳攻勢下,吉林長白山再次成為旅遊的熱點。然而,作為5A級景區,其表現卻很難讓人滿意。    7月中旬的一天,記者來到景區,從售票大廳的LED顯示屏上看到,北景區已售出門票10500張。而當時,北景區山下去主峰的候車區已是人滿為患。「還有幾千人沒上去呢,你現在排隊幾小時也排不上,不如先去別的景點,晚點再過來。」一位執勤的武警戰士建議。
  • 最美文藝漁村廈門曾厝垵,人山人海,過度商業化,今後何去何從
    曾厝垵因為位於福建旅遊勝地廈門,所以遊客人數眾多,人流量巨大,聽一家民宿老闆說,春節期間廈門旅客人數達到兩百多萬,創旅遊收入兩個多億。川流不息的人群。人真的太多了,人擠人啊。有點擠爆掉。街道不寬,兩邊都是廈門當地的一些小吃,譬如沙茶麵,蝦扯蛋,烤魷魚,醬爆魷魚,芒果之類的。開心地吃著烤串的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