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歷了很多次的朝代更迭,有的朝代比較長壽,但是也有一些朝代就比較短命了,其中持續時間比較長的朝代有漢唐宋明清等。不過除了漢朝以外,另外幾個朝代差不多也只維繫了兩三百年。秦始皇剛開始建立秦朝時,稱自己為始皇帝,希望秦朝可以千秋萬代一直延續下去,但秦朝從建立到覆滅卻只用了不到二十年。古代王朝的更迭和交替是歷史規律,再聖明的皇帝也無法改變這樣的結局。
在明朝末年社會越發動蕩,這個曾經強大的王朝也是走到了末路,受到壓迫的人們紛紛加入起義軍,希望推翻這個已經腐朽不堪的王朝。經歷過一番激烈的鬥爭後,「闖王」李自成殺出重圍成為了最後的贏家。李自成當時一共在北京城裡生活了42天,在這42天裡,他究竟都做了些什麼?
李自成之前在西安的時候就已經稱帝了,國號為「大順」,年號為「永昌」,在他率領著大順軍踏入北京城的時候,就意味著他成為了那個一統天下的人。在剛來到北京城的時候李自成還是比較守規矩,而且還告誡自己手下的戰士們,不能傷害城中的百姓。
在安分了一段時間以後,李自成以及他手下的軍隊就開始肆意妄為了,他們把明朝遺留下來的官員抓來挨個拷問和上刑,讓他們把自己的家財都交出來,不知道
抄了多少人的家。百姓們漸漸覺得,自己迎來的不是個救世主,而是個蠻不講理的強盜。
李自成在北京城待的這42天內,基本上什么正事都沒幹,只是一味放任手下去掠奪財物欺壓民眾,雖然李自成自己沒有動手,但是如果不是他的默許,那些農民軍會這麼肆無忌憚嗎?而且李自成自己也沒閒著,也是從宮裡翻出了不少金銀財寶。
對一個農民起義軍的領袖來說,最難的事情就是要轉換好自己的身份,以前你是被統治被壓榨的階級,但現在你是統治者了,你就要學會用統治者的眼光去管理這個國家。很明顯,李自成並沒有這樣的覺悟和能力,他雖然稱帝了,但是他依舊把自己視為統治階級的對立面。
李自成的皇帝生涯沒有持續太久,自清兵入關以後他就疲於應付,只好一退再退。在這段時間裡李自成也是越發的敏感多疑,最終導致人心渙散,反倒是讓清軍成功入主中原,建立了清朝。
查閱史料我們可以發現,農民起義成功的概率是非常低的,他們往往是打響第一槍的人,可是大多數都是中途就失敗了。對比起來,李自成算是走的最遠的了,可惜的是他還是沒能守住自己的王朝。
從李自成的經歷上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東西,最突出的一點就是他告訴了我們農民起義的確是有局限性的,如果他能稍微聰明一點,也不至於只在北京城待了42天就身首異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