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在北京城當了42天皇帝,在這42天裡,他都做了些啥?

2020-12-18 騰訊網

中國經歷了很多次的朝代更迭,有的朝代比較長壽,但是也有一些朝代就比較短命了,其中持續時間比較長的朝代有漢唐宋明清等。不過除了漢朝以外,另外幾個朝代差不多也只維繫了兩三百年。秦始皇剛開始建立秦朝時,稱自己為始皇帝,希望秦朝可以千秋萬代一直延續下去,但秦朝從建立到覆滅卻只用了不到二十年。古代王朝的更迭和交替是歷史規律,再聖明的皇帝也無法改變這樣的結局。

在明朝末年社會越發動蕩,這個曾經強大的王朝也是走到了末路,受到壓迫的人們紛紛加入起義軍,希望推翻這個已經腐朽不堪的王朝。經歷過一番激烈的鬥爭後,「闖王」李自成殺出重圍成為了最後的贏家。李自成當時一共在北京城裡生活了42天,在這42天裡,他究竟都做了些什麼?

李自成之前在西安的時候就已經稱帝了,國號為「大順」,年號為「永昌」,在他率領著大順軍踏入北京城的時候,就意味著他成為了那個一統天下的人。在剛來到北京城的時候李自成還是比較守規矩,而且還告誡自己手下的戰士們,不能傷害城中的百姓。

在安分了一段時間以後,李自成以及他手下的軍隊就開始肆意妄為了,他們把明朝遺留下來的官員抓來挨個拷問和上刑,讓他們把自己的家財都交出來,不知道

抄了多少人的家。百姓們漸漸覺得,自己迎來的不是個救世主,而是個蠻不講理的強盜。

李自成在北京城待的這42天內,基本上什么正事都沒幹,只是一味放任手下去掠奪財物欺壓民眾,雖然李自成自己沒有動手,但是如果不是他的默許,那些農民軍會這麼肆無忌憚嗎?而且李自成自己也沒閒著,也是從宮裡翻出了不少金銀財寶。

對一個農民起義軍的領袖來說,最難的事情就是要轉換好自己的身份,以前你是被統治被壓榨的階級,但現在你是統治者了,你就要學會用統治者的眼光去管理這個國家。很明顯,李自成並沒有這樣的覺悟和能力,他雖然稱帝了,但是他依舊把自己視為統治階級的對立面。

李自成的皇帝生涯沒有持續太久,自清兵入關以後他就疲於應付,只好一退再退。在這段時間裡李自成也是越發的敏感多疑,最終導致人心渙散,反倒是讓清軍成功入主中原,建立了清朝。

查閱史料我們可以發現,農民起義成功的概率是非常低的,他們往往是打響第一槍的人,可是大多數都是中途就失敗了。對比起來,李自成算是走的最遠的了,可惜的是他還是沒能守住自己的王朝。

從李自成的經歷上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東西,最突出的一點就是他告訴了我們農民起義的確是有局限性的,如果他能稍微聰明一點,也不至於只在北京城待了42天就身首異處了。

相關焦點

  • 李自成在北京城呆了42天,在這42天裡,他都做了些什麼?
    歷史上有不少帶著雄心壯志揭竿而起的人,有些人成功了,有些人失敗了,還有些人成功不久便又被推翻了,今天咱們故事的主角就是一位覆滅明朝,但自己在皇位上只呆了18天的名人,他就是李自成。明末時期,明朝國力衰弱,明思宗朱由檢整體也不思進取,民間對這位皇帝不滿的聲音越來越多。當時領導農民起義的人名叫高迎祥,號稱第一代闖王,結果半路就被斬於馬下。
  • 李自成為何只在北京當了42天的皇帝?看看他在北京42天都幹了啥
    但是歷史總是那麼的諷刺,42天後,新生的大順政權也垮了,42天一個王朝從建立到滅亡,這記錄估計也是難破了。李自成文韜武略、兵強馬壯,什麼都不缺,就缺一個字:德。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二十一日,這一天,是崇禎皇帝上吊自盡、大明亡國的第三天。剛剛亡國的遺老遺少、大明帝國的文武大臣、候補官員們4000多人,這一天,早早就來到了紫禁城午門外,等候朝拜大順政權新皇帝李自成。可從早等到晚,左等右等,腿都站折了,新皇帝還是沒有露面。
  • 難怪李自成只做了42天皇帝就被清軍趕出京城,你看他都幹了什麼
    闖王李自成在成就霸業之後究竟到底在位多長時間,因為沒有確切的文獻註明,所以後人無從查證具體是多少天。但一般的說法是四十二天,也就是說李自成只做了四十二天的皇帝。那麼闖王李自成在位的42天裡,他都幹了些什麼,從而導致自己的失敗,倉皇出逃京城的呢?
  • 明史:李自成到底當了多久的皇帝?他為何要三建政權、兩次登基?
    看了很多網絡上關於李自成的內容,發現,有部分人一直認為李自成只當了42天皇帝,但李自成並不僅僅只當了42天皇帝,這個時間其實是指李自成麾下的大順軍,從進入北京城到離開北京城的時間。那麼,李自成到底做了多長時間皇帝?為什麼有人會認為只有42天?這42天裡,李自成做了些什麼?下面一一闡述。
  • 佔據北京的42天裡,李自成都幹了什麼?
    當日中午,李自成在劉宗敏、牛金星、宋獻策等大順政權文武大員的簇擁下由德勝門入城。北京居民在李自成入城時,皆於門口設立香案,上書「大順永昌皇帝萬歲,萬萬歲」。崇禎十七年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匆忙於武英殿舉行即位典禮。
  • 李自成北漂42天,被清軍攆出了京城,只因手下搶了吳三桂的愛妾
    李自成並不是當了42天皇帝,而是佔領京城42天。明朝末年,陝西榆林米脂縣人李自成,他是銀川驛站的一名驛卒,正趕上崇禎皇帝裁減官吏,於是李自成就光榮下崗了。崇禎元年(1628年),陝西發生饑荒,迫於生計,李自成投奔了舅舅高迎祥,高迎祥開始是個馬賊頭子,後來和一個叫王大梁的合夥舉起了造反的旗子,高迎祥自稱闖王,王大梁自稱大梁王。高迎祥和王大梁死後,李自成繼承了闖王的名號,他很有軍事才能,帶著一眾手下打進了京城,逼死了崇禎皇帝,可以說一手終結了大明王朝。
  • 李自成進入北京,明朝皇宮裡的妃嬪和宮女命運怎樣?
    陝西農民軍在李自成的率領下最終攻入北京,崇禎皇帝上吊自殺,明朝滅亡。按理說,李自成進入北京,剛開始是受到熱烈歡迎的,那麼為什麼他的皇位僅僅只做了42天呢?這裡面有什麼隱情呢?其實不難回答。本來有很好的機會接替明朝一統中華,奈何失之交臂!李自成進入北京城之時曾坦言:殺一人如殺我父,淫一人如淫我母。李自成進入北京,明朝皇宮裡的妃嬪和宮女命運怎樣?
  • 李自成都已包圍北京城,為何卻向崇禎提出「西北稱王」的要求
    畢竟崇禎皇帝這個人向來剛強,最後寧願吊死也不逃跑。問題是,李自成都包圍北京城,馬上就要攻下來了,為什麼卻還提出這樣的條件呢?我試著來分析一下。第一,李自成對攻破北京城沒有信心。李自成為什麼沒有信心?原因很多。
  • 李自成攻破明朝都城後,崇禎皇帝為何不選擇外逃?
    1644年4月25日,當李自成大軍浩浩蕩蕩地開進北京城之際,崇禎皇帝在司禮太監王承恩的陪同下,登上煤山,自縊於山腰一棵歪斜的老槐樹上,終年33歲。 崇禎皇帝親手為享國276年的大明王朝劃上了句號。
  • 李自成快打到北京城時,崇禎為何不學宋朝,遷都南京?
    皇帝逃跑是很丟國威的事,但不論怎麼樣都比亡國要好。唐玄宗逃跑,避免了大唐被滅國的厄運,他還可以召集天下兵馬徵討安祿山,雖然用了八年時間才平定了安史之亂,但至少延續了大唐國祚。 北宋選擇了和金人抗爭,導致都城被破,宋徽宗和宋欽宗被俘,製造了大宋慘案靖康之恥,康王趙構選擇了南逃,最後在南方建立南宋。
  • 李自成為何要以天子之禮厚葬崇禎?他對自己是怎樣的角色定位
    (李自成)李自成雖然政治及軍事方面都不是很出色,但是,以「天子之禮」安葬崇禎,這件事卻做對了。為什麼說他做對了呢?我們知道,當諸侯或者農民起義者推翻舊有的王朝統治,建立新的政權的時候,他不能說這是因為我的拳頭硬,所以我勝了。他只能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我的皇位是前朝皇帝「禪讓」給我的。比如曹魏的皇位是漢獻帝「禪讓」的,王莽的皇位是漢平帝「禪讓」的。趙匡胤黃袍加身打回京城來的時候,也要再搞一次柴宗訓「禪讓」給他的儀式,就是這個道理。第二種是我的皇位是受命於天的。
  • 坐月子,30天和42天,究竟有怎樣的區別
    月子月子,有多少人潛意識地認為是30天?其實呀,傳統認為一個月,即30天的時間。實際上,坐月子精確的時間應該是長達42天。那麼,30天和42天,究竟有著怎樣的區別呢?先看看媽咪們都是怎麼認為的——@Anne媽:子宮完全恢復要42天,月子是通俗的叫法,科學的叫法是產褥期。@小咪媽:看個人恢復情況,42天是產婦和嬰兒回醫院體檢的日子。不是糾結於天數,而是自己要好好保養,因為生產很耗精血的,需要好好養哦。
  • 大明王朝被滅的前一晚,崇禎皇帝做了什麼?
    崇禎皇帝是大明王朝的最後一任皇帝,歷史上對於崇禎的解讀褒貶不一,大明王朝被滅之際也是崇禎死亡的時候,崇禎去世的前一夜裡,崇禎將自己的三位兒子都叫到自己的跟前,但是這三位皇子依舊衣著光鮮的來到父親的身邊,這時候的崇禎非常的驚訝,因為就在當夜李自成的軍隊已經攻破了北京城,這時候正朝著北京的內城來
  • 為什麼醫生要求在產後42天去醫院做檢查,早幾天晚幾天不行嗎
    婆婆認為大城市什麼都貴,明明現在又不上班,還不如回老家呢,省錢。所以明明還有兩天出月子的時候,婆婆就嚷嚷著要訂回家的車票,準備在明明出月子的當天就帶她回老家。明明說再過半個月她還要去醫院做產後檢查,婆婆眼睛一瞪,生氣的說「有什麼好檢查的,老家女人生孩子,當天就回家了,連醫院都不住,就你生個孩子金貴,浪費錢!」明明氣的眼淚都出來了,好在老公心疼她,說只要她不想回去,就一直在這待著。
  • 不是30天,也不是42天,很多產婦都弄錯了!
    誰知道一晃幾年過去,一到下雨陰天的時候,手指關節就疼得厲害,醫生說這是風溼病,應該有一段時間了。從那以後,瑩瑩每次看到朋友或者親戚懷孕,都再三叮囑千萬不要像自己一樣,在月子裡一定要養好了,不要過早的碰涼水,沒想到這一說才發現,原來許多人都犯過這種錯。在生完孩子之後,長輩們一般都會叮囑產婦千萬不要碰涼水,但是具體多少天不能碰涼水,很多人卻並不清楚。
  • 北京城的中心點不在故宮裡,而在這座山上,崇禎曾在山底自縊
    這個公園最大的標籤是崇禎自縊處,因為歷史課本裡提過,很多從來沒有到過北京的人也有印象。 當年闖王李自成攻入北京城,明思宗朱由檢深感回天乏力,含恨在東麓的一棵槐樹上自縊身亡,以身殉明。朱由檢就是明朝最後一代皇帝崇禎。 如今,崇禎自縊的那棵槐樹已經不見蹤跡,只留下樹前兩塊紀念這次殉國事件的石碑,這兩塊石碑是民國十九年,也就是公元1930年,由北京故宮博物院敬立的,其中一塊石碑寫著「明思宗殉國處」,前面的那一塊寫著詳細的碑文。
  • 明朝的亡國之君,崇禎皇帝朱由檢為何非要自殺,到底是誰逼死了他
    縱觀歷史,各朝各代的亡國之君都有著傳奇的一幕,例如歷史上最有名的「甲申之變」,明朝的亡國之君,崇禎皇帝朱由檢在李自成大軍攻破北京城後。殺妻,殺子,殺女,一頓屠殺後,自己跑到了故宮後面的煤山上,上吊自殺了。常言道,「就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堂堂的大明皇帝為何會淪落到如此地步。
  • 北京城曾經的制高點,可以360度俯瞰城市美景,崇祉皇帝在此殉國
    當年闖王李自成攻入北京城,明思宗朱由檢深感回天乏力,含恨在東麓的一棵槐樹上自縊身亡,以身殉明。朱由檢就是明朝最後一代皇帝崇禎。如今,崇禎自縊的那棵槐樹已經不見蹤跡,只留下樹前兩塊紀念這次殉國事件的石碑,這兩塊石碑是民國十九年,也就是公元1930年,由北京故宮博物院敬立的,其中一塊石碑寫著「明思宗殉國處」,前面的那一塊寫著詳細的碑文。
  • 明朝滅亡的前一夜,身為皇帝的朱由檢都做了些什麼?
    明朝滅亡的前一夜,身為皇帝的朱由檢都做了些什麼? 明思宗朱由檢,明朝作為全國統一政權的最後一位皇帝。16歲時登基,在位17年。當時,明朝處於內憂外患之際。以東林黨為首的文官集團把持著朝政,外有後金虎視眈眈,還有農民起義。他登基後,大力剷除閹黨,逼大宦官魏忠賢自縊,處死了客氏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