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據北京的42天裡,李自成都幹了什麼?

2020-12-24 璽言春秋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大順軍佔領北京。

當日上午,大順軍舉行了入城儀式,「劉宗敏整軍入,軍容甚肅」。

當日中午,李自成在劉宗敏、牛金星、宋獻策等大順政權文武大員的簇擁下由德勝門入城。

北京居民在李自成入城時,皆於門口設立香案,上書「大順永昌皇帝萬歲,萬萬歲」。

崇禎十七年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匆忙於武英殿舉行即位典禮。

崇禎十七年四月三十日,李自成率領劉宗敏、牛金星及大順軍將士撤離北京。

這裡需要說明一下,李自成雖然在西安就已經建國大順、改元永昌,但卻沒有舉行即位典禮,所以,李自成的皇帝生涯實際上應該從崇禎十七年四月二十九日的即位典禮開始至弘光元年五月亡於湖北九宮山為止,約有一年時間。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至崇禎十七年四月三十日,李自成佔據北京一共42天,崇禎十七年四月二十六日敗歸北京前的三十九天裡李自成主要幹了以下這些事情:

一、穩定局勢

大順軍一入京,李自成即嚴令「兵淫掠者有禁,民搶攘者有禁,城軍下城者有禁,犯者立死」。

在李自成的嚴令下,北京城中在崇禎十七年四月十六日之前「至淫、奪、斬、殺之事,則猶未見也」、「商民仍舊張肆」,局勢相當穩定。

二、處置投降的大明京官

李自成率領大順軍佔領北京時,大明的京官有近三千人,除了二十餘人自盡殉國外,其餘人皆向李自成投降,期望得到大順政權的任用。

但是,李自成在尚未完成天下一統的情況下,鑑於明末吏治敗壞的情況,對於投降的大明京官並沒有採取「先全盤接納,然後逐步清洗」的辦法,而是決定三品以上文武官吏一概不用、發往各營追贓助餉,三品以下的文武官吏擇其優者任用。

這種情況下,總數近三千的投降大明京官,僅有二百餘人得到任用。

三、接管地方

大順軍佔領北京後,大明在京畿、山東、淮河下遊的統治土崩瓦解。

有鑑於此,李自成一方面派兵佔據這些地方、一方面選派大批官吏接管這些地方。

崇禎十七年三月底,西寧、甘肅、寧夏、陝西、山西、河南、京畿、山東、湖北北部都成了李自成建立的大順政權的疆域。

在這些地方,李自成派去的官吏和大順軍主要幹兩件事:對官僚地主追贓助餉、對農民免徵三年糧餉。

四、打擊大明的世襲勳貴

崇禎十七年三月二十二日,李自成佔據北京的第三天,成國公朱純臣被處決,兩日後,大明在京世襲勳貴二百餘人又被斬於平則門外。

五、為日後的南徵做準備

崇禎十七年四月初六,李自成任命董學禮為淮鎮制將軍,統領一千五百大順軍進駐江蘇宿遷縣。

宿遷是運河上的要點,大順軍佔據這裡就意味著擁有了南徵的前進基地。

三日後,李自成又命白邦政率軍數千南下,開闢南徵橋頭堡。

六、籌備即位典禮

崇禎十七年三月二十五日,大順政權發布告示,命北京各官率領耆老上表勸進,隨後在牛金星的主持下,制定了《永昌儀注》,「前載偽令,禁奏疏冗長。條記官制、補服、朝見儀節」,並且規定大順以水德王、服色尚藍。

根據崇禎十七年四月二十六日前,李自成幹的這些來看,李自成和大順政權上下已經把天下視為囊中之物,仿佛大順軍只要兵鋒南指,天下就唾手可得。

但是,李自成在崇禎十七年四月二十六日之前幹的事情雖多,卻獨獨忽略了來自遼東的威脅。

崇禎十七年三月二十四日,大明山海關總兵高第、寧遠總兵吳三桂向李自成投降,李自成隨即便認為來自遼東的威脅可以忽略不計,僅命降將唐通帶領八千人接管山海關。

崇禎十七年三月二十六日,吳三桂在得到都父親吳襄被追贓助餉的消息後,突然背叛李自成,並向唐通部發動突襲,奪佔了山海關。

崇禎十七年四月十日,李自成得到了吳三桂叛變後奪佔山海關的消息。

崇禎十七年四月十三日,李自成、劉宗敏率領大順軍從北京出發,前往山海關平叛。

崇禎十七年四月二十一日,大順軍到達山海關,隨即與吳三桂軍展開激戰。

戰至次日,來自遼東的威脅突然向大順軍發動猛攻,大順軍猝不及防,遭遇慘敗。

崇禎十七年四月二十六日,李自成、劉宗敏率領大順軍殘部回到北京。

此後的三天裡,北京在大順軍的慘敗下陷入了混亂與無序,時人記載「至淫、奪、斬、殺之事,四月二十六日前則猶未見也」。

相關焦點

  • 李自成為何只在北京當了42天的皇帝?看看他在北京42天都幹了啥
    但是歷史總是那麼的諷刺,42天後,新生的大順政權也垮了,42天一個王朝從建立到滅亡,這記錄估計也是難破了。李自成文韜武略、兵強馬壯,什麼都不缺,就缺一個字:德。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二十一日,這一天,是崇禎皇帝上吊自盡、大明亡國的第三天。剛剛亡國的遺老遺少、大明帝國的文武大臣、候補官員們4000多人,這一天,早早就來到了紫禁城午門外,等候朝拜大順政權新皇帝李自成。可從早等到晚,左等右等,腿都站折了,新皇帝還是沒有露面。
  • 李自成在北京城呆了42天,在這42天裡,他都做了些什麼?
    隨後李自成繼任,成功推翻明王朝。今天咱們就來說說關於李自成的故事,李自成在北京城生活了42天,在這42天裡,他都做了些什麼?其實李自成在推翻明王朝之前就已經自稱為帝,並且定都西安,不過他對北京的紫禁城渴望已久,索性就繼續率兵進軍北京。這才有了後來的明朝滅亡。而李自成也不顧自己定下的首都西安,準備直接在北京住下。
  • 李自成在北京城當了42天皇帝,在這42天裡,他都做了些啥?
    經歷過一番激烈的鬥爭後,「闖王」李自成殺出重圍成為了最後的贏家。李自成當時一共在北京城裡生活了42天,在這42天裡,他究竟都做了些什麼? 在安分了一段時間以後,李自成以及他手下的軍隊就開始肆意妄為了,他們把明朝遺留下來的官員抓來挨個拷問和上刑,讓他們把自己的家財都交出來,不知道
  • 難怪李自成只做了42天皇帝就被清軍趕出京城,你看他都幹了什麼
    闖王李自成在成就霸業之後究竟到底在位多長時間,因為沒有確切的文獻註明,所以後人無從查證具體是多少天。但一般的說法是四十二天,也就是說李自成只做了四十二天的皇帝。那麼闖王李自成在位的42天裡,他都幹了些什麼,從而導致自己的失敗,倉皇出逃京城的呢?
  • 李自成北漂42天,被清軍攆出了京城,只因手下搶了吳三桂的愛妾
    李自成並不是當了42天皇帝,而是佔領京城42天。明朝末年,陝西榆林米脂縣人李自成,他是銀川驛站的一名驛卒,正趕上崇禎皇帝裁減官吏,於是李自成就光榮下崗了。等李自成打進京城,周奎被迫捐出53萬兩銀子;可見朝堂上那些主宰國家命運的人,熟讀聖賢書的人,完全忘了「讀書志在聖賢,非徒科第;為官心存君國,豈計身寒」。崇禎十七年(1644)正月初一,李自成攻入京城,四月二十九日登基稱帝,次日撤出京城,這42天裡,他都幹了什麼事情?
  • 明史:李自成到底當了多久的皇帝?他為何要三建政權、兩次登基?
    看了很多網絡上關於李自成的內容,發現,有部分人一直認為李自成只當了42天皇帝,但李自成並不僅僅只當了42天皇帝,這個時間其實是指李自成麾下的大順軍,從進入北京城到離開北京城的時間。那麼,李自成到底做了多長時間皇帝?為什麼有人會認為只有42天?這42天裡,李自成做了些什麼?下面一一闡述。
  • 李自成進入北京,明朝皇宮裡的妃嬪和宮女命運怎樣?
    陝西農民軍在李自成的率領下最終攻入北京,崇禎皇帝上吊自殺,明朝滅亡。按理說,李自成進入北京,剛開始是受到熱烈歡迎的,那麼為什麼他的皇位僅僅只做了42天呢?這裡面有什麼隱情呢?其實不難回答。本來有很好的機會接替明朝一統中華,奈何失之交臂!李自成進入北京城之時曾坦言:殺一人如殺我父,淫一人如淫我母。李自成進入北京,明朝皇宮裡的妃嬪和宮女命運怎樣?
  • 佔據潼關,闖王李自成為啥擋不住清兵,倉皇逃離、放棄西安
    不久,李自成便渡黃河敗歸西安,此後更是棄西安,經藍田、商州,走武關,不復往日的風光,終究窩囊地葬身於九宮山,而這就不得不提及潼關的十三天守衛戰。潼關作為關中的東大門,地處黃河渡口,位居晉、陝、豫三省要衝,歷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有著極為重要的戰略地位。
  • 李自成擁兵數十萬,佔據潼關天險,為何仍然敗給多鐸?
    然而,在清朝初年,在潼關曾經爆發了一場大戰,李自成不僅兵多將多,且佔據地利,不然他仍然戰敗,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話說山海關之戰後,李自成率領大軍撤出北京,放棄了河北、河南、山西等地,回到了陝西。李自成妄圖以此為根據地,穩固實力,然後在與清軍決戰。
  • 崇禎皇帝自殺,李自成進紫禁城,妃嬪和宮女們的下場都怎麼樣了?
    在李自成攻進北京之時,周皇后自盡、袁妃自盡未死,後來由清朝養老。田妃早死,算是躲過了一劫,其他幾位妃子因為地位低微,在史書中沒有多少記載,她們的下落無從得知。再來說說宮女。在很多資料中都說,李自成破城之際,大約有200多名宮女赴金水河而死。那些沒死的宮女的下落不言自明,就是被李自成分給了手下那些起義軍將領們了。
  • 為什麼李自成不到北京去抵抗清軍呢,山海關一破就不能守北京?
    常言道,勝敗是兵家常事,打不贏就重整旗鼓,打不贏就是好的,可李自成卻潰不成軍,連北京都沒守住,直接敗退到陝西。不知是當年瓦剌滅了明朝的數十萬大軍,來到北京城下,還是于謙力挽狂瀾,挽救了大明王朝。那麼為什麼李自成不到北京去抵抗清軍呢,山海關一破就不能守北京?那是從李自成進攻北京開始的。
  • 李自成攻破明朝都城後,崇禎皇帝為何不選擇外逃?
    李自成大軍攻破明朝都城時,明朝還控制著半壁江山,擁有百萬軍隊。崇禎皇帝為什麼不選擇逃出北京,到南方去重整旗鼓呢? 一、崇禎皇帝已經錯失逃出北京的最佳時機 1644年春天,在李自成大軍還在清除北京的外圍時,崇禎皇帝的皇后周氏,就曾經建議崇禎皇帝南遷。《明史·后妃傳》記載:「周后嘗以寇急,微言曰:『吾南中尚有一家居。』
  • 李自成為何要以天子之禮厚葬崇禎?他對自己是怎樣的角色定位
    李自成這個人,政治智慧和軍事能力都不太夠。說他不太夠,是因為攻進北京後,沒有很好地善待明朝的大臣,靠牛金星這種沒經驗又沒能力的人來訂立法度,治國安邦,怎麼行呢?第二種是我的皇位是受命於天的。因為前朝皇帝亂政,失德,因此上天要把皇位「轉讓」,「轉讓」給新的「天命所歸」的人。劉邦起義的時候為什麼有斬白蛇的故事?趙匡胤為什麼生下來就滿室紅光?就是因為他們是上天選擇的「真龍天子」。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不管是哪一種情況,都必須承認前朝皇帝的存在。
  • 李自成攻北京時鼠疫流行
    接下來發生的事,人人皆知:李自成的隊伍勢如破竹,在3月18日攻破北京城,朱由檢吊死在景山一棵老槐樹上。    然而,1644年3月李自成所面對的北京,實際已是一座疫病蹂躪的鬼城。這場大疫,是從崇禎六年到崇禎十七年間流行,發源地大致在山西的興縣,然後到大同,再到潞安。接著,鼠疫傳到陝西的榆林等地。崇禎十四年時,大疫傳到河北大名府、順天府等地,那裡的地方志上,都有「瘟疫,人死大半。
  • 闖王李自成當年留下的寶藏都藏在哪裡了?
    李自成(1606年9月22日—1645年5月17日),原名鴻基,小字黃來兒,又字棗兒, 明末農民起義領袖,世居陝西榆林米脂李繼遷寨。童年時給地主牧羊,曾為銀川驛卒。崇禎二年在闖王高迎祥麾下任闖將,高迎祥犧牲後,李自成繼稱闖王。
  • 李自成攻入北京之前,明朝最厲害的三大營都去了哪裡?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最後一個皇帝朱由檢因為無力阻擋闖王李自成的進攻,在煤山自縊,宣告明朝滅亡,但是據史料記載,當時守衛北京的只有幾千個太監,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一種情況,明朝最厲害的三大營去哪裡?
  • 一位山西守將竟使李自成放棄進攻北京,差點挽救了明朝的滅亡
    新年第一天,李自成在西安宣布建立大順政權,年號永昌,而後他順應形勢,率領百萬大軍揮師東進,目標直至北京城。一路上明朝的軍隊降的降,死的死,連李自成都不敢相信明朝的軍隊竟如此不堪一擊。他覺得如果形勢照此發展,要不了一個月他就能攻到北京城下。
  • 李自成被「妖魔化」時,崇禎不怕,但宮女一番話,卻讓他癱坐在地
    那天的天氣特別不好,風沙很大不說,連太陽都好像消失不見了一樣。那些熱衷星相學的大臣都在竊竊私語,說你們知道嗎?這幾天咱京城的天象怎麼這麼不好哇,星象師都說了,這幾天星入月中,是國破君亡的徵兆啊!你說這李自成把西安改成了長安,他要是打進了北京,得把北京改成什麼名兒?
  • 李自成都已包圍北京城,為何卻向崇禎提出「西北稱王」的要求
    問題是,李自成都包圍北京城,馬上就要攻下來了,為什麼卻還提出這樣的條件呢?我試著來分析一下。第一,李自成對攻破北京城沒有信心。李自成為什麼沒有信心?原因很多。一是李自成雖然打到北京城,但是自身的人馬其實很少,不到兩萬人(史料《爝火錄》記載:「賊破京城,兵不滿二萬,而孩子居其半。」)
  • 李自成:山海關以外都是我的「戰略盲區」
    但種種跡象表明,李自成在與明朝鬥爭的過程中,乃至擊敗明朝之後,幾乎都沒有意識到遼東地區的清朝勢力才是同自己爭奪天下的主要競爭對手,以至於在戰略上錯誤的將大部分(大約三分之二以上)大順軍分布在西北、湖廣襄陽、河南以及新佔領的山西、山東、畿輔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