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西湖風景名勝區奪得「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稱號,昨天,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召開表彰大會,會上說,今年的西湖綜合保護工程,除了吳山景區和靈隱景區整治外,還有一個重點就是要恢復「龍井八景」。
200多年前,乾隆皇帝遊龍井,興頭一上來,就把遊玩過的最好的八個景點「打包」,統成一塊,題成「龍井八景」,即:過溪亭、一片雲、風篁嶺、龍泓澗、神運石、滌心沼、方圓庵和翠峰閣。
現在,八景雖大多還在,但容顏已老,不復當年模樣,其中方圓庵連蹤跡都找不著了。恢復「龍井八景」工程,將把八處景點一一恢復到當年模樣。工程目前正做前期準備,估計今年10月完工。
同時還將推出一條「乾隆問茶線」,起點是雙峰的過溪亭(或茶葉博物館),經一段現存的古石階後,一路探訪「龍井八景」,到老龍井御茶園,之後再分成兩條線路,一條從九溪十八澗進去,到九溪村出來,另一條沿著翁家山、楊梅嶺、滿覺隴公路走。
這條線路古老幽寂,「不雨山水澗,無雲水自陰」,一路全是石板鋪就,充滿野趣。屆時,人們上龍井村品茗喝茶,不妨順著這條乾隆問茶線路,一路探尋龍井八景各自不同的妙處。
「龍井八景」具體在哪,給您做個簡單介紹:
龍泓澗:北宋時為一小型瀑布,自龍井寺旁山澗一瀉而下。後來,人們把源出龍井泉,流經風篁嶺的山澗,都叫做龍泓澗,它在風篁嶺東麓匯合玉鉤澗和胭脂泉、金沙泉等山水後,注入西湖。
風篁嶺:泛指西湖與錢塘江的分水嶺及龍井泉南北截水範圍所在的大片山林。
乾隆題名時,專指從龍井寺到龍井村所要翻越的南北高坡相夾的山谷和通道。
一片云:在風篁嶺上,是一塊青潤玲瓏,高約一丈的巨石,遠望去仿佛一片彩雲飄落,故有此名。
神運石:在龍井泉旁,高約6尺,石形如一條遊龍。這塊大石頭是明正統十三年(1488年),由80位大力士從龍井池裡挖出來的,石上有草書「神運」二字,但是什麼年代鐫刻的,無法考證。
滌心沼:在「一片雲」北,名字的意思是,用此處清澈澗水,可洗盡塵世煩惱。現在,多雨季節還可見到沼中積水。
翠峰閣:在碧螺峰上,本已湮沒,但去年整治龍井寺時已復建,現為茶樓。
方圓庵:已毀,原址在龍井寺裡。屋頂如圓蓋,下則方方正正,遂名「方圓」。
過溪亭:相傳北宋元豐二年(1079年),高僧辯才禪師自天竺歸老龍井寺後,曾立下清規,張貼寺內:「山僧老矣,精神衰憊……殿上閒話,最久不過三炷香;山門送客,最遠不過虎溪橋。」一天,蘇東坡來訪,告別時辯才相送,兩人邊談邊走,說話投機,不覺過了虎溪橋。
旁邊跟隨的急叫:「送客已過虎溪橋!」辯才禪師聞聲停步,已經走到風篁嶺下。後來就把虎溪橋改名為過溪橋,並在橋上建一亭子,取名過溪亭。
過溪亭最早是四角攢尖頂重簷方亭,1916年改建成四角歇山頂單飛簷方亭,規模相應變小,上書「龍井」二字,相當於龍井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