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井八景

2020-12-26 浙江新聞
www.zjol.com.cn

  2006年11月20日 21:16:35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龍井八景」地處西湖龍井茶文化景區的核心區塊,西、北以龍井路為界,北端與西湖湖西景區相連,東、南達南高峰山腳,總面積約17.32公頃。景區群峰環繞,環境清幽,古木參天,溪水丁冬。乾隆皇帝六次巡遊江南,四次遊幸龍井,為「風篁嶺、過溪亭、滌心沼、一片雲、方圓庵、龍泓澗、神運石、翠峰閣」等「龍井八景」題名並作詩賦歌。然而,景區內零星分布的農居大部分佔據了當年龍井八景造景的最佳位置,違章搭建情況嚴重。農戶自行修築的引水渠道雜亂無章,自行搭建的混凝土平臺隨處可見,對自然景觀造成了一定破壞,有些外租戶在此從事陶瓷燒制工作,對景區環境造成汙染,且造成安全隱患。同時,由於年代久遠,景區內的古道經歷了數百年雨水的衝刷,破損嚴重,農民自行修築的山道也不成系統,整個景區亟待整治恢復。

  「龍井八景」中的一片雲、神運石、翠峰閣在去年龍井寺整治中已恢復整治完畢,今年主要恢復整治其餘五景,即過溪亭、風篁嶺、滌心沼、方圓庵、龍泓澗。整治恢復中,堅持保護、文化、生態和經濟原則,緊緊圍繞整治水系,以八詠為意境,充分挖掘歷史文化內涵,整理歷史遺蹟,最大限度保護現有水體景觀、古道、疊石、石崖、古樹及茶園等景觀資源,再現了「龍井八景」景觀風貌。工程中共拆遷安置農居9戶、整治農居5戶;拆除各類違章建築6228平方米、圍牆786米;所有管線全部實現「上改下」;開闢「乾隆與茶文化」陳列室和「龍井八詠」詩碑廊,建設茶飲集市和「樟蔭品茗」以及各式亭子,整治龍井草堂,推出精品茶宴。恢復蓀壁山房、方圓庵、風篁閣、夕佳樓、滌心沼、龍泓澗等景點。以龍泓澗為中心,開挖水系面積約2500平方米,修復、新設橋梁18座。新闢、修復景區道路(遊步道)4000餘米。突出園林空間的藝術氛圍與意境營造,保護山林環境、豐富植物群落,增加了觀花、觀葉、觀果等樹種,新種大樹80棵,種植各類喬灌木5000餘株,各類竹子3萬棵,綠化地被8萬平方米。努力通過對歷史景點的恢復和周邊環境的整治,使「龍井八詠」的意境與多種飲茶場景相結合,使飲茶與生活、藝術以及自然環境相融。

  過溪亭又名「二老亭」。相傳蘇東坡上山拜訪高僧辨才,兩人一見如故,秉燭夜談,次日辨才親自送蘇東坡下山,後人在二人送別處建亭,名「二老亭」,兩側有龍池、瀉池。由於受周邊住家活動影響,部分水池被掩蓋在地面以下,景觀受到很大影響,現根據地形條件擴大恢復龍池、瀉池水面,對周邊綠化進行調整,並對過溪亭周邊農居進行了立面改造,呈現西湖傳統民居風格。

  風篁嶺過溪亭邊的石崖上有乾隆所書「風篁嶺」三字,由於年代久遠,石崖上字跡已泯滅不可辨,周邊環境也較雜亂。今年整修石崖周邊環境,修復了崖上石刻。在風篁嶺摩崖石刻的崖腳,有一處水塘,據記載為「小水樂」,因溪流叮咚,如音樂之聲而名。通過在「小水樂」西岸恢復風篁閣,四周廣植竹林,營造了「風篁夾道」的景觀效果。

  滌心沼在風篁嶺南面有一處方形水池,歷史上為滌心沼。「滌心」即清澈之意,整治前的滌心沼已成為一潭死水,池塘中漂浮著腐爛的殘枝枯葉,名不副實。這次整治將其與龍泓澗水系貫通,營造跌宕起伏的水體景觀,沿溪流鋪設園路與風篁閣相通,在滌心沼西北岸復建小樓月林堂,形成轉承啟合的院落空間。

  方圓庵在浣花池西側山凹。相傳有米芾的題書及秦觀的《龍井記》刻於庵旁石壁,為辨才居住的地方。明代聞啟祥在庵遺址上置別業,名龍井山齋。同時又有王隱君山齋。今已不存。這次整治中,在風篁閣西南山谷的平坦之地復建方圓庵,裡面陳列展示清文化,並以矮牆圍合出一個小院落,結合石崖設水塘,塘邊植梅花,營造疏梅橫斜、青燈孤影的禪意境界。

  龍泓澗 是西湖的四大母親溪之一,由周邊山水匯集而成,從龍井寺開始奔流而下。由於龍井路的橫向穿越,切斷了龍泓澗上遊部分水脈,使得上遊流水常沿龍井路四處溢流,下遊由於缺少水源供給,水流也受到很大影響,特別是浣花池,幾乎乾涸。此次恢復整治中,打通了龍泓澗上下水脈,給下遊水系帶來豐沛的水源供給,讓龍泓澗始終清泉汩汩。同時整修了浣花池周邊環境,整修原有疊石假山,並以野花點綴於水畔及山石旁。整治後的龍泓澗水流淙淙,旁蒔雜花,飛英蘸水,清新如畫。

  「龍井八詠」陳列室 在龍井373號,位於過溪亭的西南面。據史料記載,清朝乾隆皇帝六下江南,遍遊杭州上下天竺、龍井、雲棲等地,四次到龍井觀看茶葉採制,品茶賦詩,並在龍井寺御題「龍井八景」,還撰寫龍井茶歌,封胡公廟前的十八棵茶樹為「御茶」。整治工程利用對這所民國時期老宅進行了整修,開闢為「龍井八詠」陳列室。包括「詩碑廊」和乾隆與茶文化陳列室。

  「詩碑廊」展示乾隆四次到龍井巡遊的32件詩作。其中17件是乾隆手書真跡或拓片,除乾隆第三次巡遊御題真跡採用仿原件放大重點展示外,都採用金(京)磚刻字形式展示。15件未找到乾隆手跡的詩作由國內外著名書法家題書。

  乾隆與茶文化陳列室陳列展示了按1∶1的比例複製的乾隆南巡(杭州部分)和反映乾隆南巡的《策馬圖》、《法駕滷布》等清朝宮廷畫,清朝乾隆御用陶瓷仿製品、御墨複製品、乾隆御批奏摺複製品,以及反映龍井茶文化的有關文物。

  茶飲集市 在蓀壁山房北面、問茶古道旁的林緣空地處,整治工程結合停車場設遊人中心,藉助聚集的人氣,設茶飲集市。集市中擺設路邊大碗涼茶,供人品飲,並定期開展鬥茶活動,評定優劣,規範西湖龍井茶市場。

  樟蔭品茗 在雞籠山西側山谷,片片茶園,層層茶山形成獨具魅力的茶鄉風光,幾株大香樟點綴於茶園中,形成清新可人的風景,大樟樹設平臺,人們可在茶園中體驗採摘的快樂,在樟蔭下品嘗新茶的清香。

  精品茶宴 原龍泓澗旁有一龍井草堂,由花圃改建而成,環境清雅,但建築呆板,房屋結構和質量較差。整治工程根據原建築的空間關係進行改造。拆除了入口處原有建築,改建為停車場,改造了池塘北面的建築,調整了水系,擴大水系面積,與龍泓澗打通,水中配植荷花、睡蓮等水生植物。整治後的龍井草堂成為一處環境幽雅,品嘗精品茶宴的佳地。

相關焦點

  • 乾隆經過的龍井八景"龍泓澗" 現在變成臭水溝
    浙江在線09月01日訊杭州的龍井八景是06年國慶開放的新景區,當時有上萬遊客過去觀光。據說,200年前,乾隆皇帝曾經四上龍井,他坐的龍舟啊,就是從現在龍井八景裡的溪澗——「龍泓澗」走的。可昨天,幫忙記者到了「龍泓澗」之後,發現這裡竟然變成了一條臭水溝。  杭州的「龍井八景」裡,有一條蜿蜒的溪澗就是「龍鴻澗」。
  • 春色,在枝頭 杭州龍井八景第一株桃花開了(圖)
    原標題:春色,在枝頭 杭州龍井八景第一株桃花開了(圖)   浙江在線03月11日訊白堤蘇堤的桃花花苞都還不怎麼見到,龍井八景的第一株桃花就已經開啦!在龍井八景景區,一株桃花悄然綻放。 林雲龍 攝  這株桃花前幾天就開始吐苞了,昨日已有2/3約七八十朵花呈盛開狀,而剩下的花苞也都開了個小口,吐露著花芯,相信出不了幾天便會是一樹的桃粉色了。
  • 過溪亭一片雲風篁嶺龍泓澗 龍井八景今年全恢復
    2005年,西湖風景名勝區奪得「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稱號,昨天,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召開表彰大會,會上說,今年的西湖綜合保護工程,除了吳山景區和靈隱景區整治外,還有一個重點就是要恢復「龍井八景」。  200多年前,乾隆皇帝遊龍井,興頭一上來,就把遊玩過的最好的八個景點「打包」,統成一塊,題成「龍井八景」,即:過溪亭、一片雲、風篁嶺、龍泓澗、神運石、滌心沼、方圓庵和翠峰閣。  現在,八景雖大多還在,但容顏已老,不復當年模樣,其中方圓庵連蹤跡都找不著了。恢復「龍井八景」工程,將把八處景點一一恢復到當年模樣。工程目前正做前期準備,估計今年10月完工。
  • 杭城牛年第一朵桃花在「龍井八景」景區悄然綻放
    1日一早,杭州龍井八景的張師傅打來電話,張師傅激動地說,今年杭城的第一朵桃花已經開了,就在他們龍井八景景區。  一聽說今年的第一朵桃花開了,幫忙記者趕緊就奔著龍井八景去了。在停車場邊上的綠化帶裡我們看到了這棵桃花樹。綠色的嫩芽,粉紅的花瓣,特別養眼。您別說,還真奇怪,邊上種的也都是桃花,但還都是光禿禿的,就是這棵開的特別豔麗。
  • 杭州市景區PK :龍井八景折桂 聖塘景區墊底
    浙江在線03月07日訊錢江管理處所轄龍井景區(含龍井八景)奪走「最佳公園」桂冠,而杭州人喜愛的青少年活動中心廣場不幸成為「最差」。昨天,2007年度杭州市「最佳、最差公園(景區)」系列評選結果出爐。
  • 杭州市景區大PK:龍井八景折桂 聖塘景區墊底
    中國園林網3月7日消息:錢江管理處所轄龍井景區(含龍井八景)奪走「最佳公園」桂冠,而杭州人喜愛的青少年活動中心廣場不幸成為「最差」。昨天,2007年度杭州市「最佳、最差公園(景區)」系列評選結果出爐。
  • 乾隆四次巡幸御題「龍井八景」,人少景美不收費
    ,作《龍井八詠》,御題「龍井八景」——風篁嶺、過溪亭、方圓庵、神運石、滌心沼、一片雲、龍泓澗、翠峰閣,譽為「湖山第一佳」。其實「龍井八景」離西湖也不遠,遊客卻少很多,來到這裡,連空氣中都是茶香的味道。乾隆四次巡幸龍井,歷次皆題詠八景,形成了《龍井八詠》詩三十二首。這些,你都可以在龍井八詠詩碑廊中看到。
  • 老杭州,龍井軼事
    龍井八景中最著名就是過溪亭了,在宋年間有個名叫辯才的高僧在龍井寺閉門靜修,發誓不出山門。西湖茶葉其中奧妙,唯去龍井品茗問茶方可悟出;因此有龍井問茶之稱;龍井四周,碧嶂千繞,怪石林立,古木參天,松篁交翠,自然景色幽美;清乾隆南巡至此題「湖山第一佳」五字,又命過溪亭、神運石、一片雲、龍泓洞、滌心沼、風篁嶺、方園庵、翠峰閣為龍井八景;明人陳眉公作
  • 老杭州,龍井軼事
    五代這個地方建有龍井寺,北宋時龍井已經名聲在外成為旅遊勝地了。又有傳說龍井與海相通,因海中有龍,所以叫龍井。龍井泉水清澈甘洌,與虎跑、玉泉合稱西湖三大名泉;由於地理條件的緣故,為龍井茶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勢;龍井茶更是遠負盛名,以獅峰出產的龍井品質最佳,稱作「獅峰龍井」;乾隆皇帝對龍井茶更是喜愛有加,敕封杭州胡公廟門前的18棵茶樹為御茶,每年產的龍井進貢給朝延。行雲流水視遷留,奚問虎溪過與不。
  • 龍井問茶聯
    而不到龍井問茶也是遺憾,而到了龍井卻錯過各處茶聯雖不能說更是遺憾,卻也是淡淡的遺憾。「龍井問茶」是新西湖十景之一,各處聯語大都與龍井茶相關。「龍井問茶」牌坊上有金鑑才書聯:「問山得路宜晴後,汲水烹茶正雨前」,取自乾隆第四首龍井茶詩《再遊龍井作》:清蹕重聽龍井泉,明將歸轡啟華旃。問山得路宜晴後,汲水烹茶正雨前。入目光景真迅爾,向人花木似依然。斯誠佳矣予無夢,天姥那希李謫仙。
  • 龍井問茶 [茶百科行走茶區]
    圖右上角是「中國茶葉博物館」,出發沿龍井路走不遠,圖上有個向下的小路口,我們步行從此走入,遊覽「龍井八景」然後到達龍井村,即圖中紅線。經過從中國茶葉博物館出發,歷經龍井八景,終於到達這山頂,四五個小時,累啊。。。
  • 復建高麗寺、恢復龍井八景、開放鳳凰寺…… 西湖景區今年的動作先...
    今年復建與設建的項目還有很多,比如恢復「龍井八景」、設建「林徽因紀念碑」、設建「茶為國飲、杭為茶都」的石碑。  歷史文化用好也保護好  除了八大項目外,在西湖景區裡,今年將更加重視文化工作。以休博會為契機,全面加強西湖風景區的整體形象宣傳,提高國際知名度。
  • 龍井茶香 冠絕千年
    中國茶業的發展品牌化、西湖龍井茶的前世今生,是龍井館區的展覽主題之一。過溪亭亦稱二老亭,現龍井八景之一。據記載,一日,辯才送蘇東坡出寺,兩人邊走邊談,不自覺間過了虎溪,自此橋名便改為「過溪」,後人於山嶺之上作「過溪亭」。相傳乾隆返京前,見胡公廟十多棵龍井茶樹雀舌初展,便親自採起茶來。此時下人來報,皇太后患病。乾隆隨手將採下的茶芽放到袖帶裡。
  • 杭州旅遊景點介紹-龍井問茶
    龍井,一句龍泓,龍湫,位於西湖西南的風篁嶺山。五代此地建有龍井寺,北宋時龍井已成為旅遊勝地。詩人蘇東坡常品茗吟詩於此,曾有「人言山佳水亦佳,下有萬苦蛟龍潭」的詩句讚美。相傳龍井與海相通,因海中有龍,故名。且龍井之水,亦十分奇特,攪動時,水面會出現一條分水線,仿佛遊絲擺動,然後慢慢消失。
  • 浙江中醫藥大學博士周六龍井八景帶孩子挖野菜
    照顧到參與這次活動同學的年齡和體力情況,張老師在杭州龍井八景景區精心挑選了一條比較好走的線路,路也不長:500到1000米。  為了確保活動安全有序,張老師的部分學生也來協助。  不完全統計,杭州比較常見的野菜有一兩百種,一年四季都有,但多數在春天生長,其餘三季相對少見。  杭州春天長的野菜有哪些?它們都長什麼樣?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
  • 杭州雷迪森龍井莊園 崇尚天然 四季皆趣
    龍井莊園崇尚純天然、綠色環保和養生的觀念,莊園內有五畝獅峰龍井茶園。夏 季是都市內難得的避暑勝地,由於地處龍井山脈的包圍中,莊園的溫度比市區低2℃ - 3℃。雖避世卻交通便捷,距離西湖不到2公裡,前往西湖各景區抑或西溪溼地車程僅需半小時,徒步便可遊覽龍井山園,茶葉博物館,龍井八景等景點。西 湖西湖,現今《世界遺產名錄》中少數幾個、中國唯一一處湖泊類文化遺產。
  • 大美福建,帶你打卡「連城八景」!
    大美福建,帶你打卡「連城八景」!連城,是位於福建西部的一座小城,因城東蓮峰山而得名蓮城縣,後改名為連城縣,面積2596平方公裡。連城雖不大,但全縣境內旅遊資源豐富,是中國優秀的旅遊縣之一。比較具有知名度的景點有冠豸山、培田古村落、石門湖、九龍湖等,尤其冠豸山風景區更是名聲在外;不過其實連城在過去有「連城八景」之稱,這八景就是當時連城最具代表性的景色,今天小編就帶你去探尋連城昔日八景。1.冠豸晴嵐一看名字,就知道這是冠豸山的景色。
  • 西寧八景
    兩相對比,「西寧八景」中的玉枕松風、龍井疏鍾、文峰聳漢、武岫晴煙、甘泉天浚、龍巖雙鯉落選,但增加了龍池秋月、丹鼎朝霞、雲窩落梵、松閣飛濤。根據清代4本《西寧縣誌》和民國1本《舊西寧縣誌》記載,我們只知道上述「西寧八景」和西寧「新六景」。
  • 風景名勝,杭州悠久景點,西湖龍井,虎溪,風篁嶺
    龍井,本名龍泓,又名龍湫,相傳三國吳赤烏中,葛洪煉丹於此。該地之水大旱不涸,人以為與海通,其中有龍,故名龍井。現在人們叫龍井已遠非井名、泉名,而被派生為龍井寺、龍井山、龍井村、龍井路等地名,繼而杭州西湖所產的寶雲茶也以龍井命名,1985年又命名為西湖新十景—龍井問茶。龍井所在地並非龍井山,而名風草嶺。
  • 「茗邊聚焦」西湖龍井採風系列報導之 來往亦風流,我們看茶去!
    原標題為:「茗邊聚焦」西湖龍井大型採風系列報導之 來往亦風流,我們看茶去!天氣那麼好,我們決定去看茶。沒有一個城市像杭州這樣與茶靠的這麼近,所有的茶山幾乎成了景區,人們對西湖龍井的熱愛,不是物質層面的,而是精神層面的,那一杯價格不菲的西湖龍井頭茶,並非人人都能享受得起,可在他們的骨子裡,這西湖龍井就是自家屋裡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從來佳茗似佳人!這種情感的愛,就像是一種初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