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五)
16.獅子山戰鬥紀念地舊址 位於唐河縣湖陽鎮新店村東北獅子山。
該山在湖陽南2公裡處,新店村東北部;山體北高南低,孤山突起,側看山形酷似臥獅,昂首面北而臥,故名獅子山。南北長2000米,寬1000米,主峰海拔248.6米。南坡山腳下礓石河自東而西流,河內有溫泉,常年川流不息,新店村就在河之南邊。1934年11月22日上午,佯攻棗陽的紅二十五軍一個團從湖北省棗陽北部向唐南進發,在新店村東北獅子山西麓遭遇國民黨軍襲擊,紅軍搶佔山頭,擊潰阻敵後,急速向東北方祁儀鎮王田、韓莊一帶行進。此戰紅軍犧牲連長以下十幾位官兵,當地群眾將他們就地掩埋在礓石河東岸,新中國成立後,烈士遺骸安葬湖陽罐山革命烈士陵園。2020年8月,此戰鬥紀念地舊址被唐河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17.中共南陽中心縣委成立地舊址 位於唐河縣源潭街。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中共鄂豫邊省委為了加強對南陽地區抗日鬥爭的領導,8月,派郭以青到南陽負責地下黨全面工作,並恢復籌建各縣黨的領導機構。10月,成立了中共南陽特別支部委員會,郭以青任書記,袁寶華、葛季武任委員,領導南陽地區各縣黨的工作。
其後,在特支的領導下,抗日救亡團體遍及南陽城鄉。1938年1月,中共河南省委指示,將中共南陽特支改建為中共南陽中心縣委。6月上旬,在唐河縣源潭鎮召開南陽各縣黨組織負責人會議,正式宣布建立中共南陽中心縣委,縣委機關設在源潭鎮,後遷到南陽城區復興中學,隸屬中共豫南特委領導。郭以青任書記,袁寶華任組織部長,葛季武任統戰部長,王曉舟任軍事部長,李柏任青年部長。中共南陽中心縣委下轄中共鎮平中心區委、縣委,中共唐河縣源潭區委、縣工作委員會,中共南召中心區委,中共方城中心區委,中共鄧縣區委。會議要求各縣按照客觀形勢,積極發展壯大黨的組織,做好抗日武裝鬥爭的準備工作。2020年8月,源潭南陽中心縣委成立地舊址,被唐河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18.「12·8慘案」11烈士就義處舊址 位於唐河縣源潭街小南門外。
(位於源潭小南門處的石牌坊)
(2019年10月,中共唐河縣委、縣人民政府定為紅色革命遺址,並立碑紀念)
1938年夏,唐、方、泌三縣的興隆、陌陂、饒良(此3鎮1965年劃歸社旗縣)一帶180餘村莊的農民,在黃槍會的號召下,發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武裝抗糧抗捐鬥爭。中共河南省委和唐河縣工委也先後派出曹月清、王曉舟、王書明等領導和地下黨員到各地同槍會建立聯繫,進行指導,抗糧抗捐鬥爭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不久,南陽聯防處主任別廷芳率兩個團的武裝,對槍會進行「清剿」。為了減少對峙和群眾傷亡,根據中共河南省委和豫南特委領導的指示,通過共產黨統戰工作和社會知名人士斡旋,終於和別廷芳部達成聯防處武裝撤退、槍會組織解散的協議。中共唐河縣工委立即對槍會骨幹人員進行隱蔽;並將王書明、王振乾、李德成、楊子連等12名中共地下黨送往竹溝學習,予以保護。一個月後,學習期滿返回。
1938年9月,國民黨地方政府卻背信棄義,對唐、方、泌三縣邊界參加抗糧抗捐鬥爭的槍會骨幹與會眾進行殘酷的報復和屠殺。9月20日,唐河縣聯防處主任趙兼恕首先發難,率領縣民團武裝到唐北大楊莊、胡裡等曾成立過槍會的村莊進行鎮壓。
1938年12月6日,國民黨南陽專署專員朱玖瑩親自到唐河縣密謀策劃,令南陽自衛軍第三團團長劉宗閣率全團武裝自平氏開赴源潭「清剿」。聲言要緝拿共產黨員王曉舟,「要死的,不要活的」。王曉舟之兄王化佛得到消息後,告知王曉舟迅速轉移。唐河縣工委則一面迅速集中一部分武裝,秘密就地隱蔽,準備必要時自衛還擊;一面由工委書記李協民通知源潭中學黨組織,將政治面貌突出的黨員暫時轉移。在工委還未來得及對源潭民團常備隊進行具體安排時,朱玖瑩和趙兼恕已率領聯防隊武裝到達源潭,並立即宣布戒嚴,包圍了常備隊。然後拿出叛徒趙**提供的名單,逮捕了分隊長曹書章(中共黨員)、王書明(中共黨員)等30多人(後曹書章乘機逃脫),並於次日上午將王書明、曹興民、張書亭等11人殺害於小南門外,其他20餘人被作為壯丁拉走。
(源潭街郭文森(左)、牛保等老人,向尋訪組指認當年國民黨在小南門殺害11名烈士的具體位置)
聲勢浩大的唐河縣農民抗糧鬥爭,在國民黨當局殘酷鎮壓下失敗了,「源潭慘案」也給唐河縣地下黨組織造成了極大的損失。但是,唐河縣人民不畏強暴的鬥爭精神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卻永遠留在人民心中。2019年10月,源潭「12·8慘案」舊址,被中共唐河縣委、唐河縣人民政府定為紅色革命遺址,立碑紀念;2020年8月,被唐河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