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廣佛寺戰鬥紀念地舊址 位於唐河縣黑龍鎮西南4公裡廣佛寺村東。
據傳該村清代彭姓始住建村,有十二寡婦集資修廟,廟宇敬奉很多佛像,稱廣佛寺,村以廟名,沿用至今。村東有金水河自南向北流過,河寬十數米,經黑龍鎮李店、西張莊村,在郭灘鎮王張營村西北匯入唐河。村東有一座石板橋連接河兩岸,河西50米高坡處有廣佛寺寺院。寺院坐北朝南,規模宏大,為唐西南著名寺院。民國時期,寺院改為學校,大雄寶殿內壁畫仍存,石碑埋於教室內。1947年底,解放軍某部東進時,在此處遭遇國民黨部隊堵截,兩支部隊隔河激戰一夜,解放軍勝利擊退敵軍。戰鬥中犧牲的8名解放軍戰士,解放後被葬於湖陽鎮南「罐山革命烈士陵園」。廣佛寺大殿東陪殿東牆上至今仍保留有當年戰鬥時留下的機槍彈孔。該戰鬥紀念地對研究當地解放戰爭史料提供了資料,具有重要歷史價值。2017年5月,被唐河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立於廣佛寺學校內的廣佛寺戰鬥紀念地舊址文保碑)
11.釘耙山戰鬥紀念地舊址 位於唐河縣南部的黑龍鎮東南部、湖陽東北部和祁儀鎮西部的三鎮交界處釘耙山一帶。1945年10月,抗日戰爭勝利之後,為了迅速鞏固和擴大紅色政權,李先念率新四軍第五師,王樹聲率河南軍區部隊,王震率359旅南下支隊會師於祁儀南部王田一帶山區,成立了中原局和中原軍區。並從359旅選出部分幹部和地方幹部一起在湖陽成立了中共唐南縣委,領導地方籌集款物,動員群眾運送糧草,轉運傷員,配合中原軍區作戰。
紅色政權在湖陽的蓬勃發展,就像一把尖刀捅進了國民黨統治區的心臟,使蔣介石坐臥不安。他親自召開會議,研究對策,妄圖把我中原政權扼殺在搖籃之中。1945年11月17,國軍四十七軍從唐河縣城南下,企圖堵截向棗北集結的中原部隊。18日8時許,當國民黨軍從黑龍鎮以東山地進至釘耙山時,我三五九旅第七一八團佔領湖陽以東至蓼山、尖山有利地形,七一七團從右翼迂迴,向釘耙山之敵發起猛烈進攻,殲敵一部。此時,國軍後續部隊佔領了釘耙山以北有利地形,妄圖抵抗,三五九旅即令七一九團加入戰鬥,與敵軍展開爭奪釘耙山的激戰。雙方在湖陽蓼山至釘耙山一帶,經過一晝夜的殊死搏鬥,敵軍被我軍一舉擊潰,斃傷該師三八一團400餘人,俘其團長雙宗海以下600餘人,迫國民黨軍主力向新野、唐河方向逃竄。此役史稱「湖陽戰鬥」。2017年5月,被唐河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12月,中共唐河縣委、唐河縣人民政府定為紅色革命遺址,並立碑紀念。
12.中原局、中原軍區司令部駐地舊址 位於唐河縣祁儀鎮南3公裡杜門樓村。該村杜甫昌家的杜家大院,主屋坐西朝東,為建於清光緒年間的五脊六獸大瓦房。另有南北陪房,構成了一座完整的四合院。「三軍會師」以後,中原軍區一部駐紮在祁儀南部臨泉、王田一帶山區村莊。12月13—15日,國軍181師542團、541團和543團陸續集結祁儀,中原軍區集中一、二縱隊,在祁儀東、北10裡範圍內分割包圍了國軍佔領的各個村莊。激戰一晝夜,至15日黎明,除郭凹村543團團部和一個營之外,其餘全被擊潰。181師輜重營長朱仁遠被擊斃,543團團長安西箴被俘,繳獲大批武器彈藥,此役被稱之為「祁儀戰鬥」。1945年10月下旬至12月,時任中原軍區司令員李先念曾在杜門樓杜家大院居住並指揮了這場戰鬥。
2017年5月,杜家大院被唐河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10月,中共唐河縣委、唐河縣人民政府定為紅色革命紀念地,並立碑紀念。
(杜門樓村杜家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