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登高》意境深遠,解析高中古詩詞的意境美

2020-12-18 鏡中畫史語心言

在前期熱播的電視劇《慶餘年》中有一個狗血的劇情,就是範閒當眾作詩,其實大家都知道範閒是在背詩,只不過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沒有這首《登高》而已,且這首詩被後人稱為古今七律第一,這也是範閒為什麼會選擇這首《登高》的原因。

範閒作詩

下面來為大家具體的解析一下這首《登高》。

登高 [唐]杜甫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詩的首聯是很明顯的寫景,主要的意象有:沉悶的高天,悲啼的猿,水中的小塊陸地,飛旋在空中的大鳥。即非常清楚明白地為我們展現了一幅意象唯美,但意境悽涼畫面。

詩的頷聯「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一直以來都是最為著名的,因為它通過「紛紛擾擾的落葉,奔騰不絕的長江水」,這兩個主要的意象來塑造畫面,表面意義是在描述此時已為深秋,環境蕭瑟,而實際上更深層的意義是表達自己長長的憂思與悲涼。

登高

詩的頸聯「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則是描述了自己如今的情況,一是點明自己漂泊在外,無依無靠。二是點明自己的身體狀況不盡人意,越來越差。詩句中「萬裡,百年」這些誇張的數字形容詞更是將自己此時心裡的悲涼,無奈,孤苦刻畫的淋漓盡致。

詩人

詩的尾聯「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為我們刻畫了一個白髮蒼蒼,形容潦倒的老者形象。「繁霜鬢」點明此時的自己已經是很蒼老得了,「濁酒杯」則是側面表現自己的憂愁,只能是借酒消愁。而「新停」二字則是點明此時的自己因病連酒也不能喝了,可能自己連唯一的慰籍都沒有了。

總得來說,本詩屬於傷感,壓抑,沉悶,憂思一類的詩文。

杜甫

作者借用種種意象為我們展現了一幅生動形象的畫面。再加之當時的社會背景便可以知曉此時的杜甫不僅僅只感慨自己身世的悲涼,更加擔心國家的命運。這也就是為什麼杜甫一直以來都以憂國憂民著稱。

(註:本文為作者個人觀點,歡迎查漏補缺,還有喜歡文史的朋友可以關注我)

相關焦點

  • 古詩詞中的意境美
    因為寥寥數語就把意境描寫得如此優美並且賦予想像力。有時候文字的力量勝過語言,比如被稱為「詩佛」王維的詩詞,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隨便列舉一首他的詩詞,都是一幅山水畫,我們最熟悉的《山居秋暝》。「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 春天到了,10首意境優美的古詩詞為你譜寫春之歌
    在古詩詞之中,有許多描寫春天的傑作;或歌頌春天的燦爛,或感春而傷懷。以下精選的10首古詩詞,辭藻流暢,意境優美,歷來為文人騷客所稱道(排名不分先後)。1.草 ——白居易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 那些意境美到心尖的古詩詞!
    那些意境美到心尖的古詩詞!從文學風貌論,古詩詞的典型風格是端正渾厚、莊重典雅,歌行的典型風格則是宛轉流動、縱橫多姿。總有那麼一些詩詞,如冬日的暖陽,一絲一縷,如夢如畫,悄然溢進你的心尖兒!畫堂春·一生一代一雙人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
  • 「白雲生鏡裡,明月落階前」3首意境極美的古詩詞,被療愈了!
    讀古詩詞的時候,總會被詩詞裡言簡意賅的描述迷住。同樣都是漢字,但古詩詞卻用幾個字就可以描述出極美的意境,深遠曠達,讓人久久回味,令人神往。我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會到大自然中去走一走。今天和大家分享4首古詩詞,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的壓箱底的詩詞。其中傳達出來的超然物外,也有這樣的療愈作用。
  • 中國有意境的旅行,都藏在了古詩詞中!
    最有意境的美景,都藏在了文人墨客的字裡行間。本期,我們一起走進古詩詞之中,去領略中國之美吧!西安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這是一座13朝古都,3000多年的歷史中,誕生過74位帝皇,它被譽為中國4大古都之首,世界10大古都之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歷史名城」……長安還長存於唐詩宋詞的長卷之中,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李商隱、孟郊等詩人,都曾在此留下大量詩篇。
  • 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感受古詩詞中的音韻和意境之美
    這兩首小詩是古代詩人對愛情生活的描寫,也表現了詩詞中的音韻之美。李白也有一首詩《早發白帝城》,上面寫道:「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這首詩中就寫出了祖國大好河山的意境之美,令人讀後充滿了遐想與嚮往。大自然可以無私地為人類提供物質需求,但不能為我們提供一項更高的需求,就是滿足人的愛美心理。
  • 超有意境的古詩詞起名,不知道驚豔了多少人!
    詩詞是我國獨有的文體,有著特殊的韻律和格式,同時,詩詞所展現的情懷和意境,也是現在無法超越的,所以,從詩詞中起名,不僅可以讓名字更加的清新俊秀,而且還能有讓名字更加有意境感,讓人沉醉其中。因此,接下來起名網就為大家推薦一些出自古詩詞中的美名,不知道,你被驚豔到了嗎?
  • 「藏」在古詩詞中的成語:道出了春天的唯美意境,讓人意猶未盡!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14個關於春天的成語,以及與它們相關的古詩詞名句,讀完之後你會發現,原來這些成語都「藏」在古詩詞裡,意境都太美了,讓人意猶未盡!春天到來,景色宜人,總讓人忍不住想到那些關於春天的美好詞彙:出水芙蓉、淡妝濃抹、湖光山色、春意盎然……這些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成語,充滿了春日的氣息。
  • 妙趣橫生,意境深遠的數字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釣一江秋
    數字詩是中國古詩詞中一個有趣的存在。詩歌因為有了數字而變得意境深遠,搖曳多姿,一起來看一下。《山村詠懷》:一去二三裡,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這是宋朝詩人邵雍寫的一首非常有名的數字詩。全詩只有短短二十個字,卻巧妙的包含了從一到十十個數字,渾然天成,意境優美。離這裡兩三裡遠的地方,有一個炊煙嫋嫋的小村莊。村裡住著四五戶人家,分布著六七座亭臺。一路行來還可以看到不少盛開的花朵。有多少朵呢?大概八九十枝吧!《詠雪》:一片兩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萬片無數片,飛入梅花都不見。
  • 盤點幾句描寫「桃花」意境的古詩詞
    歷代詩詞中,題詠桃花的傳世佳句多不勝數,如:「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下面,小編就給大家推薦幾句描寫桃花意境十分到位的古詩詞!01.野店桃花紅粉姿,陌頭楊柳綠菸絲。出自元代趙孟的《東城》。
  • 意境最美的古詩詞,每首都有一句千古名句,遊山玩水時用的上!
    意境,大概就是一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情境。意境是美麗的風景,讓人賞心悅目,放空一切,獲得心靈上的的放鬆與平靜。意境是溫馨的場合,讓人心裡暖暖的,感受溫馨,獲得心靈上的安慰與滿足。意境是一切盡在不言中,隻言片語就讓人覺得回味無窮。古詩詞中的五七言絕句就有很多意境很美的例子。
  • 夏圭山水畫:深遠意境顯現真意,轉折頓挫皆有韻味
    夏圭山水畫:深遠意境顯現真意,轉折頓挫皆有韻味文/秋香夏圭作為南宋著名畫家,和馬遠同以李唐為師,因此畫風相近,但是也有著獨特的風採。他的話往往意境深遠,同時入筆時轉折頓挫皆有韻味,讀來讓人心曠神怡。在技法方面他擅長使用墨色暈染,能夠使用禿筆去描繪細節,在拖沓的筆墨中凸顯出顏色的深淺。同時在描繪的時候選擇的角度也相當清奇,通過近景的描繪去讓人對景致有著更近的感受。
  • 高中語文:古詩詞形象鑑賞解析
    古詩詞賞析歷來都是高考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提起古詩詞就一陣陣頭大,畏之如虎。什麼欲抑先揚、借物喻人、移景移情……總是讓人讀著讀著就雲山霧繞,無從理解,以至於一下筆就錯,失分現象十分嚴重。
  • 李商隱的這七首七律,意境唯美到極致,篇篇都是千古名篇
    李商隱的七律,是繼杜甫之後的又一座高峰,清錢良擇《唐音審體·七言律詩總論》云:「義山繼起,入少陵之室,而運之以穠麗,盡態極妍,故昔人謂七言律詩莫工於晚唐。」下面小樓輯錄李商隱最經典的七首七言律詩,與大家一起分享一、《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李商隱的這首《無題》,是古詩詞中最經典的愛情詩,其中「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一句,是千載情語中的不朽名句。
  • 三首蘇軾的古詩詞,將文字的美發揮到了極致,意韻深遠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三首蘇軾的古詩詞,每首詩都將文字的美發揮到了極致,意韻深遠,值得在閒暇時細細品讀。1.——宋·蘇軾這首蘇軾的《虞美人·有美堂贈述古》文字之美體現最深的便是最後一句:「夜闌風靜欲歸時,唯有一江明月、碧琉璃。」這句詩描寫了夜晚風停了,與友人們的聚會也要結束歸去的時候,江水中映著皎皎明月,就像玉色的琉璃,晶瑩剔透,美輪美奐。
  • 有意境美的寶寶名字怎麼起?
    中國的漢字文化,歷經了千年的洗鍊,不同的漢字有其獨特的氣韻,也蘊含了不同的含義,現代給孩子起名,不少的父母會追尋名字的來源,也就是是否引經據典,是否有出處,因為來源於古詩詞的名字通常別有一番韻味。本期起名網就分享一些超有意境美的寶寶名字。
  • 一家之言:中國畫意境的構成
    明 文徵明雪山圖 當然只有深刻認識客觀對象的精神實質,才能有更深遠的意境。繪畫創作在這方面成功運用的例子不勝枚舉,如八大的山水畫在立意、為象上的突破達到了空前的水平,他以空靈流動的構圖,簡約含蓄的筆墨,使作品的內容和形式達到了高度統一,他以山水寄情,通過融入情感的景色描寫,抒發自己的感情和心緒,畫面產生了蒼涼悽楚、感慨萬千的深遠意境。 藝術形象要抓住對象的本質特徵,加以強調表現,不能普普通通。
  • 簡潔而富有意境、思想性和音樂美感的古詩詞
    要想成為合格的書面語翻譯,熟練掌握漢語書面語並精通古漢語及古詩詞是最基本的前提條件!不管在國外呆多久,不掌握漢語古詩詞、歷史典故、歷史寓言及古代成語,永遠不可能成為合格的書面語筆譯者,只能算作生活導遊。翻譯是兩國的綜合文化及語言加工再現的負責過程,是信、達、雅的完美作用。對古代散文的了解只停留中學和大學教材水平的我寫出的東西很難有「古風」。
  • 讓古詩詞插上音樂的翅膀
    讓音樂與語文結合,讓古詩詞插上音樂的翅膀,這樣的課改研究我們已探索了近兩年,在《古詩詞音樂教育初探》中,我們把這一創新概括為六個字:配曲、教唱、表演。    因而在譜曲前,每個作曲者都必須把握古詩詞的意境、風格和充分理解詩人思想感情後再進行譜曲。  如為李白的《越中覽古》譜曲,曲作者張鵬創作的首段音樂主題就是從中學生朗誦聲調中提煉而成,運用簡單的行軍節奏並用單音重複,因而朗朗上口。又如曹操的《短歌行》,這首詩以觥籌交錯之景來抒發心憂天下和渴慕人才之情。
  • 杜甫《登高》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杜甫,字子美,世稱杜少陵、杜拾遺、杜工部。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生活在唐王朝由全盛轉向衰落時期,詩歌全面、深刻反映了這一時期的社會現實,表現了詩人深沉的憂國憂民思想感情,因而被後人譽為「詩史」。(一)思想內容:杜甫臥病 夔州時,眼昏耳聾,生活困苦。重九日詩人支撐病體,登臨江邊高處,觸景抒懷。面對秋天空曠蕭條的景致,回顧自己漂泊潦倒的身世遭遇,聯想萬方多難的動蕩時局,不免悲從中來,情感慷慨悲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