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人民要論:政治生態關乎黨的興衰存亡

2020-12-26 人民網

  政治生態是政黨生存與發展的必要條件,關係全體黨員的健康成長,關乎政黨的興衰存亡。良好政治生態是政黨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生成的基礎。古今中外政治集團中,因政治生態惡化而導致丟權亡國喪邦的教訓屢見不鮮。馬克思主義政黨歷來重視政治生態建設,在一定意義上,一部中共黨史就是建設良好政治生態的歷史,一部建黨學說就是探索良好政治生態的理論。習近平同志強調,要著力淨化政治生態,營造廉潔從政良好環境,「自然生態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態也要山清水秀」。建設良好政治生態,是我們黨面對新情況、新形勢、新任務對自身建設提出的重大要求,是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政治選擇。建設良好政治生態,核心是抓住政治立場、政治紀律、政治作風這三個方面。

  政治立場是政治生態之根

  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我們黨始終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自己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並確立了實現這一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的正確道路。當前,我們就是要朝著這個理想和目標、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定不移地走下去,保持「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政治定力;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決不動搖,保持「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的政治定力;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繫實際、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保持「咬定青山不放鬆」的政治定力;堅持宗旨意識,牢記「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保持「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政治定力。有了這樣的政治定力,才能站穩政治立場,進而建設良好政治生態。

  當前,少數黨員幹部身上政治目標模糊、理想信念動搖、宗旨意識淡薄的現象仍然存在,缺乏「石可破,不可奪其堅;丹可磨,不可奪其赤」的意志,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和制度缺乏自信,尤其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沒有做到真學、真懂、真信、真用,缺乏理論自覺和理論自信,對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不堅信。這些都反映出政治定力不夠、政治立場不堅定、黨性不純不強。志不同、道不合,不相與謀。沒有共同的意志和價值取向,沒有紮實的思想根基,就不可能有堅定的政治立場,不可能有健康的政治生態。因此,保持堅定的政治立場是建設良好政治生態的關鍵。

  政治紀律是政治生態之本

  馬克思主義政黨最講紀律。馬克思指出:「我們現在必須絕對保持黨的紀律,否則將一事無成。」列寧提出黨「需要有鐵一般的紀律,鐵一般的組織」。毛澤東同志強調:「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在我們黨的歷史上,入黨誓詞作過5次修改,但遵守紀律是一直不變的關鍵詞。習近平同志對黨的紀律尤其是政治紀律有過許多重要論述,他指出:「黨面臨的形勢越複雜、肩負的任務越艱巨,就越要加強紀律建設,越要維護黨的團結統一,確保全黨統一意志、統一行動、步調一致前進。」「政治紀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關鍵的紀律,遵守黨的政治紀律是遵守黨的全部紀律的重要基礎。」「嚴明黨的紀律,首要的就是嚴明政治紀律」。這告訴我們,紀律尤其是政治紀律是政治生態之本。

  嚴明政治紀律,除了堅定的政治立場,還包括鮮明的政治原則、正確的言論觀點、規範的行為準則、嚴格的政治規矩。黨員幹部必須做到對組織絕對忠誠、對宗旨絕對履行、對黨章絕對遵從,自覺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維護中央權威,維護黨的團結,確保政令暢通。在我們黨內,決不允許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規不依,各自為政、陽奉陰違、欺上瞞下;決不允許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說三道四,對中央確定的重大思想理論和歷史定論公然叫板,更不允許公開散布錯誤觀點、歪曲黨的歷史、詆毀黨的領袖、醜化黨的形象等現象存在;決不允許對黨的重大決策部署不執行不作為、怠政懶政庸政蠻政、在執行中變調走樣的現象存在。

  制定紀律重要,遵守紀律、執行紀律更重要,不執行的紀律是「紙老虎」,形同虛設。正風肅紀是形成凝聚力的「緊箍」,是生成戰鬥力的「鐵拳」,緊之則聚,松之則散。嚴格執行紀律,堅決維護黨的純潔性和先進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超強自我糾偏能力的表現。我們黨是在與形形色色違反紀律尤其是違反政治紀律行為的鬥爭中成長起來的,也是在鐵的紀律約束中發展壯大的。遵守黨章沒有例外,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沒有變通,抓反腐倡廉沒有「終點站」。只有嚴明黨的紀律尤其是政治紀律,不斷地拔「爛樹」、治「病樹」、正「歪樹」,才能做到「病樹前頭萬木春」,使政治生態山清水秀、一片蔥蘢、生機盎然。

  政治作風是政治生態之要

  政黨的作風與政治生態休戚相關。作風包括思想作風、學風、工作作風、生活作風和領導作風,這些從大的方面講都屬於政治作風。儘管我們不斷加強自身建設,但政治作風上仍然是紅燈頻閃、警笛不斷。建設良好政治生態,必須緊緊抓住政治作風問題。

  思想作風是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過程中的思維方式與思想方法,是世界觀和方法論在黨風上的反映。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也是思想作風的集中體現。黨員幹部必須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反對脫離實際、偏離中心、游離大局;堅持改革創新,反對因循守舊、無所作為、胡作非為;堅持積極進取,反對等待觀望、躊躇不前、萎靡不振;堅持實踐導向,反對照抄照搬、本本主義、形式主義;堅持群眾路線,反對遠離基層、脫離群眾、背離人民。

  學風是對理論和實踐的態度問題。黨員幹部必須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學風,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善於總結經驗,向實踐學習、向群眾學習,學中幹、幹中學;堅持學而思、學而用、學而為,做到「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通過學習「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清除靈魂上的汙垢,祛除思想上的病根;切忌學習上的實用主義、功利主義、教條主義、經驗主義,防止淺嘗輒止、學過即丟、學而不實、以學代幹。

  工作作風是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的原則和態度。當前,一些黨員幹部做「老好人」而不是做老實人,把心思用在「關係學」「厚黑學」「官場秘笈」上,喜好拉拉扯扯、吹吹拍拍,圓滑世故,碰到是非當「紳士」不敢亮劍,遇見困難當「鴕鳥」不敢正視,面對艱難險重當「縮頭烏龜」不敢擔當;一些人光說不練,做的不如說的,自己不思進取也見不得別人幹事,冷嘲熱諷,嫉賢妒能。這些都是工作作風不正的表現。黨員幹部必須堅持對黨忠誠,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要切實解決了解基層不深、掌握情況不準、出臺措施不當、解決問題不實、處理危機不妥、辦事能力不強的問題;解決不是馬上就辦、辦就辦好,而是無利不辦、給錢亂辦,實事拖虛、好事拖黃、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的問題;解決「拍腦袋決策、拍胸脯保證、拍大腿後悔、拍屁股走人」的問題,防止工作中走過場、假大空、做表面文章;解決走馬觀花、心浮氣躁、頤指氣使,「猴子屁股坐不住,大象屁股推不動,老虎屁股摸不得」的問題。

  生活作風是黨員幹部的思想境界、精神狀態、行為操守的反映。黨員幹部必須保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艱苦奮鬥的作風,反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當前,一些黨員幹部沒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迷失方向,喪失鬥志,貪圖享受,追求奢華,大搞權錢交易、權權交易、權色交易,熱衷於講排場比闊氣、傍大款擺官架,痴迷於封建迷信、風水大師,沉湎於燈紅酒綠、管弦絲竹。這些都是黨性不純、作風不正的表現,必須大力加以解決。

  領導作風是政治作風的關鍵。建設良好政治生態,廣大黨員是主體,領導幹部作為「關鍵少數」是重點、是「龍頭」。「龍頭尺八,龍尾八尺」。領導幹部尤其是高級領導幹部是政治生態建設的重中之重。作風不好的人官位越高,破壞力越大。當前,少數領導幹部心中無黨不感恩,心中無民不記本,心中無責不作為,心中無戒不修身。一些人官德不良,官僚主義、衙門作風、官痞習氣嚴重,同群眾不是「魚水關係」而是「油水關係」「水火關係」;一些人以位定法、以權代法、以威壓法、執法犯法,個人凌駕於組織之上、逍遙於法律之外,不受監督;一些人結黨營私包藏禍心,立小山頭、拉小圈子、搞小團夥、建私人俱樂部、搞人身依附,以圈定人、以線用人、以隊取人、以利選人。這些作風敗壞了黨風政風,傷害了黨心民心。建設良好政治生態,領導幹部必須率先垂範,大力改進領導作風。

  一條魚死了,可能是魚的問題;一片魚死了,很可能是水有問題。政治生態事關黨的肌體健康,事關黨的興衰存亡,事關我們黨能否以良好精神狀態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重任。只有用「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堅定政治立場,用「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嚴明政治紀律,用「做政治的明白人、做發展的開路人、做群眾的貼心人、做班子的帶頭人」改進政治作風,我們黨才能堅定有力、永葆生機。

  (作者為中宣部黨建雜誌社社長、總編輯)

  《 人民日報 》( 2015年07月09日 07 版)

相關焦點

  • 人民要論:政治生態關乎黨的興衰存亡
    政治生態是政黨生存與發展的必要條件,關係全體黨員的健康成長,關乎政黨的興衰存亡。良好政治生態是政黨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生成的基礎。古今中外政治集團中,因政治生態惡化而導致丟權亡國喪邦的教訓屢見不鮮。馬克思主義政黨歷來重視政治生態建設,在一定意義上,一部中共黨史就是建設良好政治生態的歷史,一部建黨學說就是探索良好政治生態的理論。
  • 人民日報人民要論:認識把握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新飛躍
    成熟的執政黨和政治家善於認識把握人類社會發展這條「長河」的規律、自己國家和民族發展這條「河流」的規律、本國本民族和世界所處歷史階段這個「河段」的規律。習近平同志指出:「我們黨現階段提出和實施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之所以正確,就是因為它們都是以我國現時代的社會存在為基礎的。」
  • 政治生態也要山清水秀
    習近平總書記赴陝西考察,第一站就來到了被譽為秦嶺東部「綠色明珠」的牛梁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了解秦嶺生態保護情況,對陝西幹部提出新要求。此次考察也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之年的生態文明建設指明了方向、吹響了衝鋒號。生態文明建設要以回應人民訴求、增進人民福祉為目標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
  • 人民日報人民要論:中國道路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內涵
    在延安整風中,毛澤東同志古為今用,結合黨的思想作風建設,對「實事求是」作出新的闡釋,從而成為黨的思想路線。這條思想路線貫穿於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全過程,是我們黨領導人民排除萬難、不斷由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法寶。   中國道路的選擇,正是以重新恢復和確立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為前提和起點的。而這種恢復和確立不是對歷史的簡單重複,而是具有鮮明的時代色彩和創新特色。
  • 人民日報人民要論:為「涉險灘」「啃硬骨頭」保駕護航
    依法治國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為國家頂層設計提供智力資源和制度方案。從法律視角看,推動關聯性、系統性和複雜性強的改革,需要我們黨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治國理政,充分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在重大問題決策上遵循法定方式與程序,引導公民廣泛參與,在協商、討論的基礎上達成改革共識,並將其上升為國家意志,以使全民堅定改革意志,積極擁護改革、支持改革。
  • 如何理解生態環境既是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重大社會問題
    問:習主席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指出:「生態環境是關係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係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對此該如何理解?77608部隊排長 楊曉兵 答:生態環境關係人民福祉和民族未來。將生態環境定位為重大政治問題和重大社會問題,是由中國共產黨的使命宗旨和生態環境對民生的重要影響決定的,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的堅定決心和戰略定力。從生態環境與政治的關係來看,生態環境是關係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增進人民的生態權益是新時代的重大政治任務。
  • 人民日報新論:重走長徵路,自勝者強
    遵義會議結束了上世紀30年代初期在黨內佔據主導地位的「左」傾教條主義和機會主義錯誤,使黨在思想、政治、組織、軍事上都回到正確的方向,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此後黨中央又戰勝了張國燾的分裂主義圖謀,維護了「黨指揮槍」這一軍事生活的根本原則與規矩,使黨變得更加堅強、團結、有力量。經過長徵,黨和紅軍獲得了鳳凰涅槃般的新生。
  • 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
    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目的是堅定政治信仰,強化政治領導,提高政治能力,淨化政治生態,實現全黨團結統一、行動一致。要以黨章為根本遵循,把黨章明確的黨的性質和宗旨、指導思想和奮鬥目標、路線和綱領落到實處。要突顯黨的政治建設的根本性地位,聚焦黨的政治屬性、政治使命、政治目標、政治追求持續發力。
  • 【陝西社科】生態環境保護是「很大的政治」的中國邏輯及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治理實踐及取得的成就說明,生態環境保護「裡面有很大的政治」這個論斷內涵豐富、意義深遠,體現著中國生態環境治理的獨特邏輯,反映了中國生態環境治理的寶貴經驗。在中國,生態環境保護裡面之所以有很大的政治,原因在於:其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關係民生人心。
  • 習近平論法治:黨大還是法大是偽命題是政治陷阱
    習近平究竟是如何釐清依法治國和黨的領導之間的關係的,部分精彩講話如下:  我們強調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最根本的是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黨的領導,就是要支持人民當家作主,實施好依法治國這個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法治是一致的,只有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才能充分實現,國家和社會生活制度化、法治化才能有序推進。
  • 人民日報新知新覺:深刻認識堅守人民立場的科學內涵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黨的一切工作必須以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最高標準。積極有效地維護人民根本利益,是堅守人民立場的關鍵所在。   維護人民根本利益,就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形成有效的社會治理、良好的社會秩序,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在生態文明建設中,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 人民日報人民論壇:「該用誰」與「誰該用」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公正用人,公在事業,要從黨和人民事業出發選幹部、用幹部,堅持事業為上、依事擇人、人崗相適。」這一明確要求,指明了用人以公的一個重要衡量標準,這就是事業。事業至上、排除私心雜念,選人用人就會從「該用誰」的角度出發。   文物鑑定中容易出現兩種錯誤,一種是把真物看假,一種是把假物看真。
  • 曹繼才:敢於直面問題、動真碰硬 大力營造幹事創業的良好政治生態
    曹繼才強調,要始終把黨和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及省委、市委各項決策部署上來,敢於直面問題、動真碰硬,大力營造幹事創業的良好政治生態,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反映最強烈最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以實際行動踐行「四個意識」,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熱火六月天,項目施工忙。
  • 以政治生態山清水秀守護自然生態山清水秀
    他嚴肅指出,從今往後,在陝西為官,首先要了解這段歷史、這個教訓,警鐘長鳴,明白自己的職責,履行好自己的職責,當好秦嶺生態的衛士,切勿重蹈覆轍。秦嶺違建教訓表面上是自然生態破壞問題,背後卻是當地政治生態遭腐蝕的嚴峻現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須有一個良好政治生態。政治生態汙濁,從政環境就惡劣;政治生態清明,從政環境就優良。
  • 張軍:把黨和人民託付的政治責任落到位
    本報北京11月24日訊 記者周斌 「大家上午在人民大會堂接受表彰,既是你們的光榮,也是我們全國檢察人的榮光。現在回娘家說說話,就不必照著稿子念了,就說心裡話——在檢察生涯中,你最難忘的一件事是什麼?做優、做強、做實『四大檢察』『十大業務』,你所在的檢察院面臨的最主要的難點、痛點是什麼?
  • 人民日報評論部:更好發揮黨的領導這一最大優勢
    70年來,正是因為始終在黨的領導下,集中力量辦大事,國家統一有效組織各項事業、開展各項工作,才能成功應對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克服無數艱難險阻,始終沿著正確方向穩步前進。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黨團結帶領億萬人民,不斷探索、不斷實踐,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形成和發展黨的領導和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軍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不斷完善國家治理,取得歷史性成就。
  • 新論:人民至上,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黨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黨在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研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能更深刻地感受到「人民」二字的千鈞分量。一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歷史。中國共產黨成立近百年,連續執政70多年,引領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
  • ...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全面領導——論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新華社北京12月24日電人民日報12月25日評論員文章: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全面領導——論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一大優勢,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根本保證
  • 研一政治作業題:針對於生態文明建設,請談談你的看法
    ,他表現為人與自然和諧程度的進步和人們生態文明的觀念的增強.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多次鄭重提出,在建設物質文明的同時,建設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這就要求我們: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實施清潔生產、增強環保產業的職業責任意識、樹立正確的發展觀和生態觀、重視生態行政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層面,是指黨和政府要重視生態問題,把解決生態問題、建設生態文明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這就要求我們:樹立生態文化意識、注重生態道德教育、加強生態文化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的社會層面,是指重視和加強社會事業建設,推動人們生活方式的革新。
  • e論‖組織部 劉立波《堅持黨的領導,築牢鐵膽忠心》
    e論‖組織部 劉立波《堅持黨的領導,築牢鐵膽忠心》 2020-09-03 17: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