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過年了,過年趕大集每家必買的風俗物品,幾樣東西是啥?

2020-12-12 農村小李vlog

隨著天氣的變冷。在外打工的農民也陸陸續續開始回家了。筆者算了一下,再有25天就是春節了。在外打工,一年就是為了過個好年。在農村一般過了臘月初十就開始置辦年貨了。今天就來說一下農村每家過年必備的幾樣年貨。

第一樣就是瓜子和糖。

在農村大年初一,起大早拜年。家裡大人會領著孩子給老一輩的拜年,拜年走到誰家基本上都會給糖和瓜子,在以前那個年代糖還是稀有物,可能現在的孩子覺得沒什麼,在筆者小時候和小夥伴為了幾塊糖,基本上把一條街的鄰居都會挨家挨戶去拜年。

第二樣就是春聯。

貼對聯放鞭炮是以前過年的習俗,貼對子是每家對於明年美好的願景,寓意明年五穀豐登六畜興旺,還會在出門正對大門的地方貼上出門見喜,都是農村人對明年有個好的開始的期盼,貼上對聯,一家人在一起包餃子,一般都是在除夕的時候貼對聯,吃完午飯開始貼對聯,男人負責貼對聯,女人負責包餃子,晚飯吃上餃子,在看著春晚,年味就全來了。

第三樣就是金紙和銀紙。

在農村過年都有祭拜各路神靈的風俗,會把金紙和銀紙摺疊成元寶的樣式,在祭拜各路神靈的時候,擺上貢品在燒些金銀元寶,許下願望,期盼保佑家人平安,拜財神希望來年可以得到財神的關照,工作順利發大財,雖然現在是科學社會。但是老一輩的人還是保留下來,這樣的風俗。

最後筆者認為。隨著農村裡的年輕人都外出打工,過年假期就那幾天,隨著工作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平常都身心疲憊的年輕人,好不容易有幾天假期,有的年輕人就不願意折騰,在加上現在人們對於過年不在像以前那樣期盼,就導致現在的年味越來越談。

對於現在年味兒越來越淡,你怎麼看?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相關焦點

  • 老濟南風俗——過年趕大集
    老濟南風俗,接近年關,家裡人要早早去趕年集。從糖果菸酒到對聯飾品、從衣服鞋帽到布匹糧油、從炒貨堅果到蔬菜海鮮、林林總總 熱熱鬧鬧。尤其濟南城郊周邊的仲宮大集、柳埠大集、王舍人大集、段店大集等,絕對是進入臘月後重頭戲,有著幾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悠久歷史,而且由於年貨齊全、規模宏大,吸引了來自德州、淄博等多地居民前來置辦年貨,年貨大集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 鄉村過年趕大集,把好東西都買回家才算過年
    雖說過年沒幾天了,可在很多農村過年趕大集是很多人忘不了的過年記憶。每逢進入臘月後,農村的很多地方的集市已經開始熱鬧了起來。特別是快要過年的時候,就是要購買年貨的時候了,而鄉村的集市就是買年貨的重要途徑了,畢竟集市上的年貨種類有很多,而且價格也很實惠。
  • 快過年了,年前農村這幾樣東西要漲價了,農民提早做好準備
    文/小孟瑤種西瓜【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快過年了,年前農村這幾樣東西要漲價了,農民提早做好準備已經沒有兩天就是臘八了,在農村都流傳著過了臘八以後就是年了,所以真正的春運也就開始了。現在的親戚確實走的也挺沒意思的,更多的是敷衍走一趟放下點東西就行,在一塊根本就沒啥可聊的也就是為了家裡有些親戚家不去不行。年輕人更是這樣,在飯桌啥辦法一座藝人拿個手機,吃飯都需要旁邊的人去提醒。這讓伺候親戚的家人就 很看不過去,就會覺得這孩子現在越來越不懂事,你是來走親戚的還是來玩手機的?
  • 東北農村過年習俗-趕大集
    也許是生活也越來越好,現在過年和平時的吃穿差別越來越小,導致大人小孩對於過年的期盼遠不如以前。生活在改變,一些老的習俗、傳統也在一年一年的變化。有的甚至已經逐漸消失在我們的生活中,農村過年趕大集就是其中之一。新中國成立後,經濟發現越來越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是一天強似一天,物質生活逐漸豐富起來。計劃經濟結束後,對於生活在城市的人來說,購物是極方便的事,小物件小商鋪就可購買。
  • 北方過年的那些傳統風俗
    反正我是覺得沒了這些東西,都不好意思說要過年了!核桃、各種肉等等。但是不得不說,還有幾樣非常重要的年貨是必備的,花生、瓜子、水果。因為,有了這些東西,就能打發許多過年期間的無聊時間,然後就能優哉遊哉的歡度新春佳節了。二、罵社火「罵社火」,河南省靈寶縣陽平鄉的節日社火,也是中原漢族地區民間傳統遊藝活動的高潮,又稱為「耍社火」。因為太有個性,在2007年還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 「故鄉往事」陰曆年前趕大集
    文|王有金陰曆年前,僅有的一個大集是臘月二十四坊子集,除老年人行動不便者外,幾乎所有的人都要去趕集,青壯,婦女,兒童,年長者,都結伴而去。趕集者目的不一。年長者主要是購買一些過年物品,如肉類,菜類,調料,上供用品,過年用具等。
  • 馬上過年了,家裡這幾樣東西一定不能少買,孩子愛吃,還顯得闊氣
    說到過年,大家肯定都有這樣的一個共識,那就是每逢過年,錢包總是要瘦上一圈,因為在很多人的眼中,過年只有一個字,那就是買!買!買!雖說不差錢,但是也不能亂買!馬上過年了,家裡這幾樣東西一定不能少買,孩子愛吃,還顯得闊氣!過年首先要買的東西就是糖果,因為糖果代表著生活甜蜜蜜,不管什麼時候糖果總能給人帶來喜慶的感覺。
  • 中國人的過年「必買清單」
    從古代傳統熱鬧的趕年集 到今天方便快捷的年貨節 辦年貨的形式一直在變 但是年貨之於過年的意義卻未曾變 年貨備齊了,年也就到了
  • 過年了,農村都在備年貨,帶您到大集上,看看人們都買的什麼
    還有十幾天就到春節了,看看農村人們都在忙啥?今天帶大家趕大集,由於快過節了趕集人異常多了起來,婦女,老人,青年人,兒童等,大家都在提前買年貨,以前經驗越是最後買,年貨就越貴,所以大家都早早備年貨,迎接新的一年到來,全家人大團圓,其樂融融。那我們看看人們過年都要準備哪些年貨。
  • 快過年了|春節習俗大盤點,全國各地過年風俗大不同
    隨著時間的推移,全國各地以及各民族之間在春節都擁有自己的特色和民俗文化,下面是全國各地的春節風俗,快來看看有沒有你家的風俗吧!小孩子起床後,要攀著門拴打三個鞦韆,據說可以長得快。膠東舊時還有初五「送窮」的習俗。當天祭拜年,要放鞭炮以示「趕五窮」。蘇州人除夕在飯內放進熟荸薺,吃時挖出來,謂之"掘元寶",親友來往,泡茶時要置入兩隻青橄欖,謂之喝"元寶茶",恭喜發財。武進人年初一早晨,將先祖畫像懸掛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禮,謂之"拜神影子。"
  • 快過年了,這三件東西,最該給孩子買
    文 | 親子心理師徐婧英時間過得真快,還有7天,就是鼠年春節了。年貨都備齊了嗎?家有寶寶,給孩子的東西都買了嗎?為人父母,哪怕再沒錢,過年了,不給自己買東西,也會給孩子買點啥。可是,給孩子買什麼呢?這三件東西最值得買,性價比高,還不會出錯:衣服「過大年,穿新衣、戴新帽」,童謠唱的沒錯,過年穿新衣服,最能體現新氣象。小時候,家裡不富裕,過年時才能穿新衣服,而且,衣服大都是去裁縫鋪做的,買面料、量尺寸、裁剪製作,整個過程真的讓人期待。
  • 北方人過年必吃餃子,那你知道南方人吃啥嗎?
    北方人過年必吃餃子,那你知道南方人吃啥嗎?中國的傳統節日很多,最重大的節日就是春節,我們俗稱為過年。過年就是渡過舊的一年,迎來新的一年,辭舊迎新,所以叫做過年。百節年為首,過年不僅是家人團聚在一起,過年更是體現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傳統思想信仰。中國人喜歡團圓,在過年期間,有許多的傳統習俗,祈福、飲食和娛樂活動等等。中國是個多民族國家,不同的地區都有不同的文化傳統和飲食習俗,過年這一天,許多地方的習俗都不一樣。過年都少不了一頓年夜飯,但是年夜飯吃什麼差別比較大,首先每個地方的飲食習慣不同,所以吃的都不同。
  • 臨近過年了,都一起來聊聊四川農村過年有哪些風俗呢?
    臨近過年了,都一起來聊聊四川農村過年有哪些風俗呢?小編自小就出生在四川的農村,也算是地地道道的農村人,在我們老家的老話裡有句話是這樣說的:臘月臘月,就這樣拉過去啦!意思就是進入十二月份(我們那裡叫的臘月)以後,就進入過年的倒計時了,在農村裡,臘月是一年之中最閒的一個月,鄉友們就收拾收拾家裡,等著過年了,不知不覺的時間也過就得很快了。臘月,北方的人們會過臘八節,過完節日就開始準備過年的鞭炮之類的東西了,不過在小編老家那一塊兒好像不怎們過這個節日,所以就不太了解哈。
  • 河南農村有什麼風俗?過年的風俗是什麼?身在豫北說豫北風俗
    河南農村的風俗是很多的,基本上,從過年到臘月,幾乎每個月都有。所以我們在講農村風俗時,不可能一下子全講完,只能一個一個講。另外,由於各地生活習慣的不同,這些風俗其實是有變化的,並不完全一樣。從紅白喜事到過年過節,這些都會稍有不同。
  • 老平度的傳統過年習俗有講究 你們家保留多少?
    近日,記者在平度走訪發現,各大集市都熱鬧非凡,異常擁擠,買菜、割肉、買對聯……家家戶戶都開始置辦年貨,在平度,記者看到各大商場也開始推出了各式各樣的促銷活動,年貨促銷大戰已經打響。記者採訪了解到,趕年集是平度的一個傳統,進入臘月,趕集的人就多了起來,「平度的大集自古是五天一個集,集市大小不一,平均十裡半徑就有一個大集,咱平度人趕年集主要是準備過年的年貨,去舊換新嘛,過年需要的都要在年集上備齊。
  • 老司機提醒你,過年開車回家,這幾樣東西必帶
    過年回家路上一點也馬虎不得,小編總結了一張旅途中的必備用品清單,建議收藏,以防不時之需。必備證件出發前檢查身份證、行駛證、駕駛證、保單是否在有效期之內,方便查勘人員查閱。應急工具電瓶需要的搭電線或者電瓶充電器、拖車繩、工具箱、滅火器、三角警示架,都是必備物品。兒童安全座椅如果有兒童就必須裝兒童安全座椅,它可明顯減少交通事故給兒童帶來的傷害。抱著孩子乘車比較危險,有孩子務必帶!
  • 過年回農村走親戚最發愁買的禮物我給搞定了
    每年過年走親戚最發愁什麼?買禮物。每到過年,總少不了走親訪友。每到這時,給親戚們選購禮物就成了大問題。誰不想過一個歡樂中國年?老婆老家是縣城邊的,說農民吧,離城近,騎個自行車只需要十來分鐘。說是城裡人吧,戶口又不在縣城。其實就是個城邊村。
  • 廣東粵西過年風俗簡介
    年三十晚上,小孩們衝涼(洗澡)之後,大人都會給小孩們發放紅包,祝福他們快高長大,懂事聽話。當然,年輕人也會給老人一些敬老錢。4.放煙花炮竹。煙花基本上是從入夜開始一直放到天亮。炮竹一般是在凌晨12點整的除歲迎新之際集中燃放。凌晨十二點整,煙花聲、炮竹聲彼起此伏,火光沖天,熱鬧非凡。
  • 23張圖帶您去北方農村趕大集,熱鬧繁華,看看都有啥稀罕物?
    臨近年關,北方農村大集上顯得格外熱鬧。圖為陝西省寶雞市陳倉區縣功街道。平時是隔一天有集,到了臘月,每天都是大集。街道人頭攢動,貨物琳琅滿目,好不熱鬧。就連寶雞市區的人也經常去這裡趕集,購買稀罕的山貨。豆腐。是農村人用石磨碾壓黃豆製作而成的,不摻其它東西,聞起來都是滿滿的豆香味。
  • 年輕爸媽想帶娃趕大集找年味
    雖然超市天天開門,啥也不缺,但濟南不少年輕爸媽卻開始籌劃帶娃去近郊趕大集,打算置辦年貨的同時給孩子補一堂年俗課。3日,臘月十五,正逢港溝大集趕集的日子,記者實地探訪發現,香甜的年糕、紅火的春聯、喜慶的年畫等已經開賣,農村大集裡的老濟南年味漸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