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4-09 00:00:00 來源:全球紡織網
3月24日至26日,日本貿易振興機構主辦的「日本時裝精品展in北京2007-CHIC」攜同40家著名日本服裝貿易相關企業在CHIC2007北京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上重裝亮相。這也是日本服裝產業續2004年、2005年舉辦《日本時裝精晶展in上海》之後,第三次大規模集中登場。此次揮師北上,不僅意味著日本服裝品牌拓展中國市場的步伐加快,更將影響到中國服裝零售市場格局的重新劃分。
絢彩之都濃縮日系品牌文化
由日本貿易振興機構組織的多家參展商在此次展會中形成CHIC2007「日本館」,參展面積2060平方米,包含了36家服裝公司、1家服務企業、3家專業媒體在內的女裝、男裝、童裝、展品等多個項目。
在社團法人日本服裝企業協會、財團法人日本時裝協會、OFA大阪時裝聯合會、古屋婦女兒童服裝工業組合、日本針織品工業組合聯合會、全國手提包批發團體聯合會、全日本帽子協會等機構的全力參與下,日本服裝品牌的發展現狀,從展館別具匠心的區域規劃中清晰的勾勒出來。
日本展團在5號館,佔地2060平米,通過不同的個性、多樣的生活方式及思維模式相互交錯,展現出一個閃亮的大都市??東京。
其中,最大亮點是日本享譽世界的著名設計師ERIKO HORIKI(堀木)創造的光彩奪目的和紙空間,穿著各式時裝的人像分布其中,向人們展示了東京這個充滿多樣個性的城市所放射的光芒。
展區內,主辦方根據展品的不同視角,把展區劃分為可代表東京三個街區的區域。
Avant?sade是不因循守舊,始終追求自我個性的年輕人聚集的街區。在這裡,我們看到的是不同生活方式,充滿自由和奔放情趣的品牌區。一些充滿時尚元素、流行文化的品牌吸引著觀眾的目光。
Contemporary是那些標新立異、尋求更多刺激的人們到訪的街區,可以用「酷」、「考究」和「大都會」這些詞來形容,它是成熟女性們為尋求領先的時尚感和高品質的品牌區。我們可以看到FA:GA等。
Elegant是超越年齡界限,人們不分老幼自由到訪的街區。他們到這裡感悟時尚,同時堅持根本,追求高尚品質和舒適。這裡是傳統和時尚完美融合的品牌區。
白領喜好左右市場方向
CHIC2007女裝展首日,日本代表團成員與中國主要媒體舉行了見面會,不僅介紹了此次參展品牌情況,還深人地分析了日本品牌在中國市場的發展方向,以及整個日本服裝產業的進出口現狀。
中國的消費者格外熟悉日本電子品牌,但對於服裝品牌,卻只有「優你庫」、「三宅一生」等幾個,中國市場已經被歐美、韓國及本土品牌瓜分,日本服裝能象日本電器索尼、佳能等一樣成為中國消費者生活的必需品嗎?
雖然採訪中日本方面沒有提供對中國進出口服裝的具體數字,但2006年,日本紡織服裝總體進口額為20,000億日元,出口額僅為300億日元。如何能加速日本服裝品牌走出國門的步伐、尋找到利潤豐厚的海外市場,擺脫本土激烈的市場競爭,是目前日本服裝企業面臨的首要問題。
採訪中,社團法人日本服裝企業協會的負責人提到,中日兩國文化相近,但日本服裝品牌更早從製造商概念脫離出來,但不論哪一個國品牌,都必須站在消費者角度競爭,消費者對品牌的認可,也是對服裝企業的認可。
獨立行政法人日本貿易振興機構代表認為,日本品牌在中國最大的市場應該是白領階層。目前歐美品牌面對高收入人群的地位不可取代,休閒服市場則被中國大陸、中國香港、韓國等地的晶牌所分割。反觀日本品牌的特性與競爭力,我們將主要面對中收入白領階層,加大出口力度。同時他還認為,日本服裝品牌與中國市場的關係不能簡單的用「出口」來定義,未來的戰略是大部分源於日本的服裝品牌經過日方的設計與規劃,在中國生產,並在中國銷售。
後援服務輔助海外拓展
在2005年上海的展會上,日本企業洽談項目達2146個,其中成交(包括達成意向)項目達383個,在中國市場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作為日本服裝晶牌通往境外的引入使,社團法人日本時裝協會負責人也談到他們是如何幫助企業在海外開拓市場。以百貨公司為流通渠道的日本服裝企業中,90%都是其會員,他認為,目前大多數日本服裝資金小、人員少,但追求時尚概念的力量卻很大,這是日本服裝行業的支柱,對於產業發展起到很大作用。但他們獨自開拓海外市場面對的困難很多,中國已經加入了WTO,從法律制度等方面來講,讓中日企業交流更加順暢,因此,只要有企業想來中國,他們就會提供各種平臺給予支持,做會員企業的後援團。
談至後援,不能不提到展團中唯一的服務供應商U.F.O集團公司,這是日本品牌進入中國發展的一個關鍵點。集團負責人古絹子女士認為,日本服裝生產企業進入中國,感受最多的是消費者隊伍的龐大,在這種魅力之外,更感到兩個困難,一是法律問題,二是文化差異。因此,20年來U.F.O集團一直在為希望到中國發展的企業提供整套的後援服務,作為以日本文化為背景的公司,我們在人員培訓、市場拓展、店面管理、資金回籠等多個環節幫助晶牌在中國進行銷售。目前通過U.F.O集團來到中國的日本服裝品牌都發展得很順利。
採訪中,有一個環節給記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是日本代表談到兩國品牌服裝進出口問題時表示,雖然中國紡織服裝出口重心主要在生產層面,比如貼牌加工,但品牌出口卻很少看見。在日本服裝品牌有計劃、目標的開拓中國市場時,中國服裝企業要憑藉什麼方式、何種渠道向世界推銷中國名牌呢? (服裝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