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敦煌莫高窟歷史更加久遠!青浦博物館展出龜茲石窟壁畫,太驚豔了

2020-12-12 騰訊網

提起我國的石窟藝術,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敦煌莫高窟。然而,新疆龜茲卻擁有比敦煌莫高窟歷史更加久遠的石窟藝術。

12月18日,由新疆龜茲研究院、青浦區博物館、上海中華印刷博物館聯合舉辦的《絲路遺韻·五彩龜茲——龜茲石窟壁畫藝術展》在青浦區博物館拉開序幕。

共展出新疆龜茲研究院提供的43件壁畫臨摹作品、數字高清複製品。此外還展出一個仿真洞窟,為克孜爾石窟第38窟,以伎樂壁畫為著稱,色彩絢麗,繪畫技法精湛,美輪美奐 。

比敦煌莫高窟歷史更加久遠

龜茲擁有比敦煌莫高窟歷史更加久遠的石窟藝術,有著名的克孜爾石窟、庫木吐喇石窟、克孜爾尕哈石窟、森木塞姆石窟和阿艾石窟,目前遺存洞窟7百餘個,保存壁畫近1萬平方米。

這些石窟介於阿富汗巴米揚石窟和敦煌石窟之間,表現了從公元三至十三世紀佛教藝術的傑出創造和高度成就。

作為「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路網」上的重要遺蹟,2014年6月,克孜爾石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此次展覽,共展出新疆龜茲研究院提供的43件壁畫臨摹作品、數字高清複製品,時代跨度從公元三世紀至十世紀,以佛教文化為主要題材,反映了古龜茲這一絲路「明珠」的歷史進程和獨特的文化傳統,體現了其繪畫、民俗、樂舞藝術的發展與演變。

這次展出年代最早、也是面積最大的壁畫是數字高清複製品《天相圖》,原作於公元三世紀,高229釐米,寬達500釐米,出自克孜爾石窟第118窟主室頂部,由日天、持杖託缽立佛、挾猿猴的金翅鳥、雨神、對鳥、立佛和月天組成,兩側菱格內繪圖案化的樹木和水池、坐禪比丘、伎樂和鳥獸等,表現山林禪修的意境,畫面以暖紅色調為主,藝術特色鮮明。

這次還展出一個仿真洞窟,為克孜爾石窟第38窟,以伎樂壁畫為著稱,色彩絢麗,繪畫技法精湛,故德國人稱此窟為伎樂窟。

壁畫中富麗多姿的樂舞造型與種類豐富的樂器交相輝映,既有產生於中原地區的排簫和阮鹹,也可見由西亞、中亞和印度等地傳入的箜篌等樂器,見證了絲路樂舞藝術在古龜茲交匯融合的歷史。壁畫中重視線條造型中的作用以及敷色上較多使用平塗,都體現出中原繪畫藝術的影響。

另外,還展出了部分流失海外的石窟壁畫複製品。

龜茲石窟壁畫數位化項目啟動

克孜爾石窟第38窟壁畫是利用3D列印與數字印刷融合技術還原千年石窟,據主辦方介紹,2015年下半年,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克孜爾石窟在新疆率先探索實行數位化保護管理,由上海印刷集團商務數碼圖像技術有限公司、新疆龜茲研究院聯合開展的「克孜爾石窟數位化及展示傳播工程項目」,在克孜爾千佛洞鳩摩羅什像前拉開了序幕,選定了克孜爾石窟第17窟、新1窟等洞窟作為數位化工作對象。

上海印刷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陸炎表示:「1980年代以前,克孜爾石窟還有老百姓在裡面放羊,在洞窟裡生活,破壞的很厲害,80年代以後成立龜茲研究院,把石窟保護起來,由龜茲研究院牽線,10年以前,我們就去進行數位化保護。因為克孜爾石窟風化得很厲害,比如之前因一場大雨衝刷發現的新1窟,整個床上有一尊很大的臥佛,當時專家發現的時候臉部還有顏色,前年去看的時候已經一灘爛泥了。所以這個情況下,我們去作掃描、作數位化保護。」

截至目前,已經完成了22個洞窟的數位化工程,並復刻了3個洞窟的實體還原版。

此次展出的克孜爾石窟第38窟結合了最新技術,力圖做到全真模擬,整個洞窟的立體模型是用3D掃描技術建造的,一部分一部分地拼接而成,洞窟四周的壁畫用數字印刷的方式還原。內壁的泥土原料則來源於新疆克孜爾當地,洞窟內部為求還原也沒有安裝照明設備。

這座石窟甚至可以拆卸移動,在不同場所展示,也讓上海觀眾足不出「滬」,就可以切實感受龜茲石窟的魅力。

據悉展覽為期2個月,將展至明年2月20日。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你知道龜茲嗎?他們那比敦煌莫高窟歷史還悠久的石窟壁畫來青浦了!
    絲綢之路上的西域古國龜茲,許多人都感陌生,但是看完在青浦博物館舉行的「絲路遺韻·五彩龜茲——龜茲石窟壁畫藝術展」,就會覺得這些千年石窟壁畫與江南有絲絲縷縷的關係。昨天,《絲路遺韻·五彩龜茲——龜茲石窟壁畫藝術展》上,青浦博物館負責人透露,龜茲藝術之所以選擇在青浦展出,是因為青浦是唐宋時期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之地——青龍鎮的所在。青浦與龜茲,一東一西,構成了歷史上的海上和陸上絲綢之路的兩個重要支點,「在唐朝,青浦屬蘇州管轄,時任太守白居易,白居易的祖先就是龜茲人,白居易任蘇州當太守後,寫下了『能不憶江南』的名句。」
  • 百餘幅流失海外克孜爾石窟壁畫及洞窟復原影像蘭州展出
    連日來,「海外克孜爾石窟壁畫及洞窟復原影像展」在蘭州大學榆中校區美術館展出,展覽將持續到12月30日。 崔琳 攝中新網蘭州12月10日電 (記者 崔琳)連日來,「海外克孜爾石窟壁畫及洞窟復原影像展」在蘭州大學榆中校區美術館展出。
  • 新疆克孜爾石窟的壁畫藝術,是中國歷史和龜茲文化的瑰寶
    至此,我才對佛教有了最初的認識,然後知道了我國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雲岡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甘肅麥積山石窟,是中國的四大石窟,並且充滿了文化藝術色彩,的確讓我內心異常憧憬。沒曾想十多年之後,我作為媒體人隨同領導採訪,第一次走進了克孜爾石窟,親眼目睹了石窟內的佛像和壁畫,並拍了一些珍貴的照片。
  • 「覺色敦煌——敦煌石窟藝術展」在海南省博物館開展
    圖為莫高窟第320窟複製洞窟亮相展覽。 駱雲飛 攝圖為一位記者拍攝展出的展品。 駱雲飛 攝圖為民眾欣賞展出的敦煌壁畫復刻品。 駱雲飛 攝圖為展出的唐代服飾引民眾駐足欣賞。 駱雲飛 攝圖為民眾欣賞展出的敦煌壁畫復刻品《千手千眼觀音》。
  • 克孜爾石窟壁畫「真容」再現
    19世紀末20世紀初,其內大量精美壁畫被國外探險隊切割盜取。經過20年的努力,新疆龜茲研究院收集到400多幅流失海外的克孜爾石窟壁畫高清圖片。日前,隨著這批壁畫復原圖在北京木木美術館展出,壁畫流失、高清圖片的收集以及復原再次引起公眾關注。   壁畫之殤   克孜爾石窟大約建於公元3世紀。
  • 世界之美 盡在新疆丨在新疆,遇見最美的龜茲壁畫
    這裡既有極致的自然風光,也有厚重的歷史文化;這裡既有多彩的美景奇觀,也有獨特的人文風情,滿足你對世界的所有想像。你想要的網紅打卡地,這裡都有。世界之美,盡在新疆!在新疆,遇見最美的「Ta」。在龜茲壁畫面前沉默、沉思是最好的對話
  • 【敦煌展演】到海南省博物館看「覺色敦煌—敦煌石窟藝術展」
    【敦煌展演】到海南省博物館看「覺色敦煌—敦煌石窟藝術展」 2020-12-11 18: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海外克孜爾石窟壁畫及洞窟復原影像展開幕
    克孜爾石窟現存洞窟339個,壁畫近4000平方米,以及少量的彩繪泥塑遺蹟,是龜茲石窟的典型代表。克孜爾石窟大約建於公元3世紀,止於公元8-9世紀,是我國開鑿最早的大型石窟群。它與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並稱為我國四大石窟。
  • 「敦煌的女兒」樊錦詩談莫高窟保護與壁畫修復
    由她具體主持編寫的26卷大型叢書《敦煌石窟全集》成為百年敦煌石窟研究的集中展示。1987年,莫高窟被評為我國首批世界文化遺產時,時任敦煌研究院副院長的樊錦詩是申遺的主要負責人。她在60歲擔任敦煌研究院院長,80歲退休,任職期間,敦煌研究院形成了一整套先進的數字影像拍攝、色彩矯正、數字圖片拼圖和儲存等敦煌壁畫數位化保存技術,制定了文物數位化保護標準體系。
  • 遺失百年的克孜爾石窟壁畫以「特殊方式」亮相古城西安
    9月20日,「海外克孜爾石窟壁畫及洞窟復原影像展」在西北大學博物館開幕,展覽以圖片形式展示流失海外的克孜爾石窟壁畫復原成果,還原兩個仿真洞窟和利用現代數位技術展示四個洞窟的壁畫復原影像,為觀眾提供較為完整的洞窟和壁畫原貌。
  • 流失海外的克孜爾石窟壁畫復原記
    克孜爾石窟外景1961年,克孜爾石窟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克孜爾石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石窟是佛教藝術的綜合體,由石窟建築、壁畫、彩塑三位一體構成。由於歷史原因,克孜爾石窟壁畫被西方探險隊肆意切割與肢解,使它們脫離了母體—石窟,留下的是斑斑斧痕、滿目瘡痍,給石窟的整體研究工作造成了無法估量的損失。
  • 比莫高窟更古老的克孜爾石窟(圖)
    佛教在線10月13日消息 據人民網報導:克孜爾石窟坐落於懸崖峭壁之上,綿延數公裡。它是我國開鑿最早、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大約開鑿於公元3世紀,在公元8-9世紀逐漸停建,延續時間之長在世界各國也是絕無僅有的。克孜爾石窟和敦煌莫高窟同享中國「四大石窟」之美譽。
  • 敦煌莫高窟的盛唐壁畫
    莫高窟第217窟南壁化城喻品 盛唐唯獨遠在西北、處於荒漠深處的敦煌莫高窟,卻能較為完整地保存了81個盛唐石窟。莫高窟第148窟涅槃像按照敦煌地方的歷史制定莫高窟的藝術分期,現在已經約定俗成,把唐代分為初、盛、中 (吐蕃時代)、晚四期。四期中盛唐歷史最長,建窟最多。
  • 敦煌莫高窟壁畫,被堪稱為百科全書,牆壁上的博物館
    敦煌石窟壁畫是匯集千年中國藝術的美術館,不同閱歷、不同專業的人在其中所能挖掘的內容各不同:搞音樂的人會在《反彈琵琶舞樂圖》(莫高窟第112窟,中唐)中搜尋當時的箜篌、阮的形狀;學舞蹈的人會在《無量壽經變之舞樂圖》(莫高窟第220窟,初唐)中看到唐朝流行的胡旋舞的動作;學歷史的人看《張騫出使西域圖》(莫高窟第323窟,初唐)關於此事的唯一圖像記載;搞建築的在《五臺山圖
  • 「中國四大石窟」之敦煌「莫高窟」
    曾幾時就計劃要參觀「中國四大石窟」,之前已經參觀了「麥積山石窟」,這次趁著休假自駕遊,終於選了敦煌,去參觀「莫高窟」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在敦煌市東南25公裡的鳴沙山東麓,前臨宕泉,東向祁連山支脈三危山。
  • 中國四大石窟之一的敦煌莫高窟,為什麼值得每一個……懂了
    莫高窟開鑿於1500多年前, 至今保存了735個石窟, 4.5萬平方米的壁畫,2415尊彩塑。 正所謂「西方有羅浮宮,東方有莫高窟」 莫高窟被譽為東方世界藝術博物館, 這個稱讚完全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所有人到敦煌的最大心願, 就是一窺莫高窟精美絕倫的藝術壁畫。
  • 保護敦煌石窟【歷史多圖】
    敦煌研究院成立前的莫高窟斯坦因於1907年拍攝的莫高窟敦煌石窟開鑿在砂礫巖質懸崖上,壁畫、彩塑製作材料主要為麥秸、泥巴、木材和礦物質顏料。在自然環境和人為因素的影響下,敦煌石窟壁畫和塑像存在多種複雜病害。石窟崖體存在風化、開裂、坍塌、滲水等多種病害,石窟壁畫和塑像也存在各種各樣的病害。
  • 到海南省博物館看「覺色敦煌—敦煌石窟藝術展」
    莫高窟第320窟1比1的展出。 「覺色敦煌——敦煌石窟藝術展」於12月10日在海南省博物管展出,此次展覽通過八個篇章,共100餘件展品和莫高窟第320窟複製洞窟,全方位呈現了敦煌石窟的千年營建歷史、絲路多元文化交匯的藝術結晶和敦煌文化的博大恢宏。
  • 中國四大石窟之一的敦煌莫高窟
    今年有幸把四大石窟遊了個遍,若非要給她們排個名次,在本人心目中必然會把敦煌莫高窟排在首位。不僅門票最貴,人氣也最高,旺季參觀需至少提前半個月在官網預約。在正式參觀莫高窟之前,先到數字中心看兩場數字電影對敦煌莫高窟的形成和精彩之處有個大致了解。
  • 敦煌莫高窟上的壁畫有著怎樣的歷史?
    敦煌莫高窟是我國四大石窟(敦煌莫高窟、大同雲岡石窟、洛陽龍門石窟、天水麥積山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石窟,莫高窟不僅是表面上的石窟,其實還是一個巨大的壁畫走廊。莫高窟是古建築、雕塑、壁畫三者相結合的藝術宮殿,尤以豐富多彩的壁畫著稱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