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1日,執飛西藏航空TV9820航班(江蘇南京=四川成都)的一名機長在執行航班任務時突感身體不適,由第二機長接替完成飛行任務。12月22日凌晨,這架空客A319型客機降落成都雙流國際機場,這位機長送醫後宣告不治,年僅39歲。
2020年12月25日下午,被稱為中國最美機長的南航機長賀中平,在公司突然暈倒搶救無效離世,年僅58歲。病情突發時,賀中平機長正在地面管理崗位上工作。當時他告訴周圍人,覺得胸口悶,下樓去透透氣,沒想到途中卻失去意識倒下了。
2014年11月10日南航CZ3739航班從珠海飛北京途中,突遇發動機機械故障,賀中平機長那句「本人經過嚴格的訓練,有能力控制好狀況,有能力將大家安全送到陸地上」,讓機上200多位乘客在絕望中安靜下來。最終,航班緊急迫降廣州白雲機場,且機上200多位乘客及機組成員無人員傷亡。
2021年1月2日晚,南航新疆一機長突發疾病逝世,年僅42歲。該機長2016年開始飛777機型遠程洲際航線,愛人是中學老師,小孩才讀初二。
2020至2021年交替之際,三位現役機長接連出現的猝死事件,讓很多人惋惜不已,也讓很多公眾唏噓不已,尤其一位在執行飛行任務,一位在準備飛行任務。現役飛行員有著嚴格的高頻率的體格檢查和日常的健康監控,心腦血管疾病也是檢查和監控的重點,但是仍在合格證有效期間出現嚴重的健康問題,說明現在的醫學檢查流程和手段對早期發現猝死風險存在一定的盲點。同時也說明,猝死,有時會難以預料,醫學比想像中要複雜的多。
猝死,尤其年輕人猝死,已經日益成為嚴重的健康問題。猝死,如果不能完全在醫學上提前識別,那麼每個航空人員,尤其是機長,應有對猝死最基本的警覺。猝死,不僅僅是老年人的專利,年輕人也會猝死,但更隱蔽,也更容易被自己所忽略。
猝死是人類最嚴重的疾病,是指平素身體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時間內,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臨床上猝死可分為兩大類,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
心源性猝死也稱為心臟性猝死,它指由於心臟原因導致的患者突然死亡,通常從發病到死亡的時間一般在瞬間至一小時之內。心臟性猝死約佔全部猝死的75%,其中最常見的病因是冠心病猝死,其次是如心肌炎、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和嚴重的心律失常。
非心源性猝死是指因心臟以外原因的疾病導致的突然死亡,約佔全部猝死的25%。臨床常見的主要疾病包括肺梗死、支氣管哮喘、急性腦血管病(如腦出血)、急性出血壞死性胰腺炎、主動脈夾層等。
心血管病的發病呈年輕化的趨勢,25-34歲患者的病死率高達74.9%。年輕人猝死事件為什麼這麼多?熬夜、疲勞、久坐、壓力、吸菸、飲酒、高血壓、高血脂等等,這些都是年輕人猝死的重要誘因。工作壓力大的白領,年齡在30-50歲的司機,醫生、警察、媒體、IT行業從業者,網商和網店店主,黑白顛倒的夜班人群,從事力量性項目的運動員等都是猝死的高發人群。飛行員群體,同樣不例外。
猝死雖然是突如其來,猝不及防,但是在猝死前身體都會給予一些提示,以下是常見的猝死前兆。
暈厥是猝死的重要前兆。心跳減緩或者心跳驟停會導致大腦供血不足,從而導致暈厥。如果出現了不明原因的暈厥,那就一定要提高警惕。
猝死的前兆之一就是近期突然出現胸悶或者胸悶加重的情況。特別是運動後出現的胸悶,雖然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息,症狀有所緩解,但這往往預示冠心病。如果運動之前就出現胸悶的症狀,那就說明患冠心病的程度嚴重。
心慌也是猝死的前兆之一。心慌往往表明心率加快,如果大家不定期感到心慌,這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結果。如果頻繁地感到心慌,那就說明心律失常嚴重。嚴重的心律失常容易引起室顫,一旦室顫發作,猝死的風險係數就會增加,甚至幾分鐘內就會發生猝死。
心跳過快對心臟健康有影響,心跳過於緩慢對心臟的影響也不容忽視。過於緩慢的心臟跳動嚴重時會引起心臟驟停,直接導致人體猝死。當然,心跳過緩有一定的好處,但是對於患有其他疾病者,特別是心腦血管病者來說,心跳過緩不容忽視。
疲勞是現代人的常態,但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疲勞,大家就要小心了,因為疲勞也是猝死的一大前兆。如果莫名疲勞的同時還伴隨有胸悶等症狀,那往往提示患急性心衰。此時若還進行體力勞動,患者非常容易發生猝死。
如果航空人員出現以上五種情形,無論多大年齡,都應該予以重視,因為在未來某個時間出現猝死風險會明顯增高。尤其是年輕人,不要以為猝死是老年人的專利,應有對猝死最基本的警覺。
如果航空人員出現以上五種情形,應立即去醫院尋求正規診治。同時應監測血壓,避免進一步熬夜和疲勞,適度運動避免劇烈運動,避免情緒劇烈波動,避免用力排便,戒菸或儘量少抽菸,避免大量飲酒。
如果航空人員出現以上五種情形,同時如果您近期經常熬夜、疲勞、久坐、承受巨大壓力、大量吸菸、經常大量飲酒等,或者既往有肥胖、吸菸、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高尿酸等病史,更要有猝死的警覺意識,更應做好健康自我監測,生活自我調整並去正規醫院診治。
最後需要提示的是,定期的航空體檢不是萬能的,醫學是有局限性的,身體上的很多問題醫學上都是盲點。航空人員,尤其是機長,無論多大年齡,都應保持對猝死最基本的警覺,當身體出現如上徵兆的時候應首先想到猝死風險,不要以為猝死和自己毫無關係,無論你有多年輕,平時有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