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新中國成立後,解放軍曾與美國、英國、法國、澳大利亞、荷蘭、加拿大、菲律賓、土耳其、泰國、南非、希臘、比利時、盧森堡、哥倫比亞、衣索比亞、紐西蘭、南朝鮮、印度、蘇聯、越南這20個國家的軍隊交過手。
實際上,在1952年,解放軍還與葡萄牙打過一場為期六天的小型「炮戰」。這一戰,解放軍將驕橫的葡萄牙軍隊打得服服帖帖,最後不得不向中方賠禮道歉。
當時的澳門,有大約1500名葡萄牙駐軍。在澳門關閘,中、葡雙方在前沿都有士兵把守。關閘中間劃出了一條中立區,規定雙方彼此不能進入中立區。
這其實是一次小便引發的「炮戰」。
1952年7月15日,一名葡萄牙士兵在小便時,受到中國士兵取笑,惱羞成怒,對中國士兵破口大罵,還開槍射擊。
中國士兵向中立區投了手榴彈,對葡萄牙士兵的行為進行警告。
這件事過了10天後,再次發作。
7月25日,幾名葡萄牙士兵進入中立區,將橫置在雙方哨位間的「木馬」向中方這邊推移。在警告無效後,中國士兵嚴厲制止。葡萄牙士兵竟用刺刀刺傷中國士兵,還要搬出機關槍進行恐嚇。
雙方旋即發生衝突,展開槍戰。
當晚8時,葡萄牙方面率先挑起炮戰,炮轟中國拱北無辜居民。面對葡萄牙的囂張氣勢,中國邊防部隊果斷髮射迫擊炮給予還擊。
此事發生後,中國方面向葡萄牙澳門當局發出嚴正聲明,稱葡方不但闖入中方地界,還首先開火,葡方要負全部責任。
澳葡政府自知理虧。鑑於當時中國和葡萄牙沒有建立外交關係,澳門總督就委託經濟局長羅保為代表,通過與中共關係較好的澳門工商界知名人士何賢、馬萬祺等出面,與中方進行調處。
但是,就在何賢、馬萬祺等八方奔走時,7月26日,葡萄牙士兵再次向中方開槍、開炮。中國邊防部隊毫不猶豫進行反擊。這次炮戰,一直持續到7月30日才停止。
在雙方的軍事較量中,葡方死亡2人,傷7人;中方士兵死亡2人,傷30人。民兵群眾死亡2人,傷9人,民房數間被毀,農民的耕具及禽畜也部分遭受損失。
在這場「炮戰」有愈演愈烈的勢頭之際,8月2日,中方關閉了關閘通道。此前,澳門一直依靠中山縣提供蔬菜、水果、糧食供應,此舉使得澳門斷絕了生活資料來源,澳門居民怨聲載道。
一時傳言滿天飛。
其中一條傳言是:中國將利用這次衝突,動用一個師的兵力,將駐澳門的葡萄牙軍隊趕走,收回澳門。
這是葡萄牙方面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也是他們難以承受的結果。於是,澳門總督又派羅保去請何賢、馬萬祺再度調解,請求中國政府寬恕。
時任廣東省人民政府主席兼廣州市市長,中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葉劍英一直關注澳門關閘事件。他認為,澳門事件是由於葡方個別哨兵失誤造成,決定予以寬大處理,只要求澳葡政府正式道歉和作象徵性的賠償。
8月23日,澳門當局正式派經濟局長羅保為代表,在何賢、馬萬祺陪同下,帶著澳門當局的「道歉書」,通過關閘到來到中山。
澳門葡萄牙政府在道歉書中保證今後不再有同樣事件發生;對中國人民因此事件所遭受的生命財產的損失,向中方賠償損失44393.3元人民幣(舊幣4億4千393萬元),保證葡萄牙士兵不再進入中立區,葡方從原警戒基線後撤50米,並將木馬撤銷。
新華社就此報導,稱:「7月25日到30日,因澳門葡兵越過我前山(廣東中山縣南部)邊防部隊警戒線所引起的衝突事件,澳門葡政府已在8月23日正式派代表向我前山邊防局書面道歉,保證今後不再有同樣事件發生。這一事件至此已告結束。……」
至此,中國與葡萄牙的六天炮戰告一段落。